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爷爷的帽子_035文档
中班语言教育活动案例《老爷爷的帽子》

中班语言教育活动案例《老爷爷的帽子》镇江市润州区朝阳楼幼儿园汪清第一部分:教案及设计思路活动背景: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是中班上学期第六主题《冬爷爷的礼物》中的一个语言活动。
通过前期的活动,幼儿已能从周围环境的变化中,感知冬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老爷爷的帽子》以“两顶帽子“为主线,描述了寒冷冬日中的一个温暖而感人的故事。
我想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感受故事中充满温情的情感脉络,让幼儿体验互帮互助的美好的情感。
设计思路:这是一个以两个帽子为主线的关于老爷爷和小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故事。
我想通过不同层次的观察、理解、讲述画面的形式引导幼儿逐步展开活动。
真正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充分观察、理解画面的基础上,感受画面内容、理解画面内容,进而讲述画面的内容。
同时体验老爷爷和小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感。
活动目标:1、通过仔细观察图片,感知、理解画面中的内容。
2、能够按情节发展的顺序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
3、体验老爷爷和小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感情。
活动重点:通过仔细观察图片,感知、理解画面中的内容。
活动难点:能够按悄节发展的顺序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
活动准备:1、四幅画面的PPT。
2、《幼儿画册》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获取相关的信息,初步感知画面的内容。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画册,从书的笫34页看到37页,一页页地仔细看。
看完后,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幼儿观察四幅图片,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四幅图的主要信息。
2、结合幼儿的阅读情况,帮助幼儿理解每幅画面的内容。
师:你们觉得这些图上有意思的地方是哪里?你想先说哪幅图?请说的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想说第儿页?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观察到的画面信息进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第一幅图:1)松树上有雪。
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冬季?2)小鸟冷。
从什么地方看出小鸟冷?(波浪线,发抖)小鸟为什么冷?3)老爷爷做了什么?为什么把帽子給小鸟?第二幅图:1)帽子里有很多小鸟,他们感觉怎样?2)旁边的小鸟是什么表情?他们想什么?第三幅图:1)老爷爷生病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2)小鸟怎么样?脸上什么表情?第四幅图:1)老爷爷什么表情?2)小鸟们在干什么?3、完整讲述故事,帮孩子体验老爷爷和小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感情。
中班语言《老爷爷的帽子》教案设计

中班语言《老爷爷的帽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老爷爷、小鸟、小兔等角色的行为和情感。
1.2 学会正确使用“借”、“还”、“感谢”等词语。
1.3 培养幼儿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1.4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分享美好事物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角色特点。
(2)学会正确使用“借”、“还”、“感谢”等词语。
(3)培养幼儿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2.2 教学难点:(1)学会正确使用“借”、“还”、“感谢”等词语。
(2)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分享美好事物的品质。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1)故事课件《老爷爷的帽子》。
(2)老爷爷、小鸟、小兔等角色头饰。
(3)帽子道具。
(4)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2 精神准备:(1)营造温馨、轻松的故事氛围。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故事讨论。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老爷爷、小鸟、小兔等角色。
(2)引导幼儿讨论:这些角色在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4.2 故事讲解:(1)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2)邀请幼儿分享故事心得,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分享美好事物。
4.3 角色扮演:(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2)引导幼儿使用“借”、“还”、“感谢”等词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4 创作活动:(1)邀请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表现故事情节或自己想象中的故事。
(2)引导幼儿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幼儿在故事讲解环节能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故事心得。
5.2 幼儿在角色扮演环节能正确使用“借”、“还”、“感谢”等词语,表现出关爱他人、分享美好事物的品质。
5.3 幼儿在创作活动环节能积极表现故事情节或自己想象中的故事,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组织幼儿进行老爷爷帽子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语言:老爷爷的帽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难点: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老爷爷、小鸟、帽子等故事角色手偶,背景图片,录音机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角色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情景表演: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故事情节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向家人讲述故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家长协助幼儿绘制故事情节,加深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3. 家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人、关爱他人,将故事主题融入生活。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故事的喜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和观点分享,评价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思考能力。
3. 评估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参与态度和合作精神,考察他们的情感投入和表演技能。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尊敬老人”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对老人的尊敬之情。
2. 组织社区访问活动,让幼儿亲自去探望老人,实践关爱他人的行为。
3. 开展家庭作业,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有关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家庭活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3. 教师要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题,将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价值观融入教学。
中班语言: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中班语言:故事《老爷爷的帽子》一、活动目标:1、通过课件让幼儿在动态的情境中感受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丰富词汇:孤零零、飘落、暖烘烘等,体验“寒冷”与“温暖”的情感。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学习创编(续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活动准备:挂图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感受故事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故事的主要人物。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听听故事里有谁?”师:“再来听听,边看图画边听故事,注意听,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A.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述,引发幼儿注意故事的情节。
B.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丰富词汇:孤零零、飘落、暖烘烘等,体验“寒冷”与“温暖”的情感。
师:“故事讲的什么季节?小鸟怎么啦?”师:“老爷爷帮助小鸟,小鸟心理感觉怎样?小鸟是怎样感谢老爷爷?”(2)利用挂图师生一起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3)发展幼儿的扩散思维。
a.个别提问:“你还有什么办法让小鸟更温暖?”b.体验相互帮助的情感。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c.和幼儿一起总结有代表性的方法,激发幼儿产生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的情感。
2.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学习创编。
(1)运用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故事发展趋势。
教师出示其他小姑娘、小兔的图片,师:“如果画面上出现小姑娘、小兔,应该怎样讲?”(2)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创编意图。
3.幼儿自由操作,创编故事。
(1)交待操作注意事项:可以一人或多人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挂图讲述,讲述时注意使用完整句,懂得控制音量。
(2)幼儿分散自由讲述,教师注意个别幼儿的指导,引导幼儿仿编或创编。
启发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图片,运用自己创造性的语言进行完整讲述。
老爷爷的帽子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激发幼儿关爱老人的情感。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3. 技能目标: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倾听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老爷爷的帽子》2. 故事简介: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爷爷丢失了他的帽子。
许多动物看到了帽子,都想把它带走。
帽子被谁带走了呢?老爷爷又为什么会戴上这顶帽子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2. 难点:帮助幼儿运用词汇描述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图书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设置故事情境,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提问、回答,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老爷爷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老爷爷的帽子。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 角色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补充。
六、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过程中的情感反应,评价幼儿对关爱老人的理解程度。
2. 认知理解:通过提问,检验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认识的掌握情况。
3. 技能掌握: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制作故事《老爷爷的帽子》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2. 角色头饰:制作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头饰,方便幼儿在角色扮演时使用。
3. 背景音乐:准备故事背景音乐,营造氛围。
八、教学时间1. 上课时长:25分钟2. 课堂准备:5分钟3. 故事讲述:10分钟4. 讨论与角色扮演:5分钟九、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分享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优质公开课中班语言《老爷爷的帽子》

老爷爷看到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赶紧摘下自己 的帽子给我戴上,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描述老爷爷
老爷爷年纪很大了,但是身体还很硬朗,总是笑 眯眯的,非常和蔼可亲。
表达善良
老爷爷经常帮助邻居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家都说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04
句式分析与模仿
简单句句式分析
01
主语 + 谓语:例如,“老爷爷有 顶帽子。”
帽子
老爷爷
温暖
善良
戴在头上保暖、遮阳或 装饰的用品。
对老年男性的尊称,通 常指年纪较大的男性。
使人感到暖和,多指天 气或气温。
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词汇拓展练习
帽子
草帽、礼帽、鸭舌帽、针织帽 等。
老爷爷
老奶奶、叔叔、阿姨等。
温暖
寒冷、凉爽、炎热等。
善良
邪恶、凶狠、残忍等。
运用词汇进行表达
描述帽子
老爷爷的帽子是一顶黑色的礼帽,看起来很时尚 。
优质公开课中班语言《老爷爷 的帽子》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词汇拓展与运用 • 句式分析与模仿 •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 • 创意延伸与课堂互动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老爷爷的帽子》故事背景
描述了一个温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通过老爷爷的帽子这一 线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
景布置。
游戏过程
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穿上 相应的服装,准备好道具。
按照故事情节,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扮 演,鼓励他们自由发挥,表现角色的 特点和情感。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引导, 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
中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含课件

中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含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老爷爷的帽子在动物们之间传递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PPT课件、故事图片、帽子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戴上一顶帽子,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幼儿关于帽子的故事。
2. 讲述故事:教师使用PPT课件,一边展示故事图片,一边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动物们的心情变化,以及老爷爷的帽子在动物们之间传递的过程。
4. 情境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故事情境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可以向家人讲述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绘制一幅故事情节的图画。
3.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变化。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情境表演环节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故事的学习和分享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情境表演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表演。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关于分享和帮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2.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老人院,让幼儿亲身体验关爱老人的情感。
3. 开展关于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的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家庭关爱的理解。
九、家长沟通:2. 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教学内容和学习建议,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中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含课件

中班语言教案《老爷爷的帽子》含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老爷爷帽子丢失与找回的过程。
2. 学会关注细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感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故事情节,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2. 难点:学会关注细节,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老爷爷的帽子》2. 故事绘本:《老爷爷的帽子》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CD:《快乐的爷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音乐《快乐的爷爷》,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老爷爷的帽子》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3. 讨论故事:分组讨论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创作活动:根据故事情节,分组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活动。
5. 展示作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作品完成度:评价幼儿创作作品的完成情况,关注创意和细节。
3.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道德品质: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关爱他人、分享行为的体现。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复述故事给家人听。
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课堂节奏、幼儿参与度等。
2. 家长沟通:与家长交流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八、教学拓展1. 相关故事:推荐与《老爷爷的帽子》类似的故事,如《奶奶的围巾》、《小猪快跑》等。
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活动,让幼儿学会尊重和关爱老年人。
九、教学资源1. 故事绘本:《老爷爷的帽子》2. 相关故事音频、视频资料3. 创作素材:画纸、画笔、彩泥、废旧材料等十、教学计划1. 下一课主题:中班语言教案《小猪快跑》含PPT课件2.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3. 教学重点与难点:关注故事细节,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4. 教学准备:PPT课件、故事绘本、创作材料等5. 教学过程:导入、讲述故事、讨论故事、创作活动、教学评价十一、教学互动游戏1. 游戏设计:结合故事情节,设计一个互动游戏,如“老爷爷的帽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