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复杂条件下的开采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下井下采煤技术研究

时划分采 区时, 要 根据生产 设备及回采工 艺的要求 , 适当加大 在 生 产 矿 井 损 失 量 中 占有 一 定 比重 , 其 储 量 一 般 占采 区工 业 储 采区 的走 向长度 , 加大阶段 垂高 。优化 回采工艺 , 提高生产效 量 的 l 5 %~2 0 %: 二 是 构造 保护 煤 柱 , 地 质 构 造 复 杂 区段 , 由于 率 。优化回采工艺最 主要的就是提高回采机械 化程度 , 要提高 受 断 层 切 割 褶 曲影 响 , 往 往 因 安 全考 虑 , 丢失大量煤柱或顶 、 底
效、 高安全及煤炭高回采 率的基本原则。
【 关键词】 复杂条件; 采煤 ; 方法; 急倾斜煤层 ; 分析
由 于每 一 个 矿 区地 质 条 件 的不 同 , 矿 井 的 煤 层 特 征 的 不 回 收 , 作为永久煤柱支撑顶 板的称房式采煤法 ; 房 间 煤 柱 作 为 同, 所 以选 择合 适 的开 采 技 术 方法 至 关 重 要 。
开 采 技 术 条 件 进 行评 价 , 寻求最适宜 的采煤方法 , 并 且 通 过 对 层底 板送道 , 造成开采 中丢底煤 以及 由于采优弃劣 , 个 别井区
工作面 开采工 艺、 设备及 系统配置 的分析, 完善 工艺系统和开 的小槽 煤及煤层底板 附近 1 . 5 m~2 . O m 的劣煤 往往遗弃 不采,
技术市场
复 杂地质 条件 下井下 采煤技 术研 究
都 科科
( 焦作煤业【 集团】 中马村矿 , 河南 焦作 4 5 4 1 7 1 )
【 摘
要】 煤炭是我 国主要 的能源消费之一 , 然 而煤矿 井下地质条件复杂, 开采难度 大, 风险 高。如何 选择合 适的采煤 方法, 并
使之 不断完善和发 展, 对提 高矿井生产 水平和经济效益 , 改变矿 井技术 面貌有决定性的意义。采煤 工艺的选择 必须 坚持 高产 、 高
复杂条件下的开采技术

第6 部分复杂条件下的开采技术稠油及高凝油开采技术一、稠油几高凝油的开采特征1.稠油和重油的区分稠油是以其粘度高低作为分类标准,而原油粘度的的高低取决于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及含蜡量的多少;重油则是以原油密度的大小进行分类,而原油密度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其金属、机械混合物及硫含量的多少。
2.稠油的特点(1)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
它不仅增加了开采难度和成本,而且使油田的最终采收率非常低。
稠油开采的关键是提高其在油层、井筒和集输管线中的流动能力。
(2)稠油的粘度对温度敏感。
随着稠油温度的降低,其粘度显著增加(3)稠油中轻质组分含量低,而胶质、沥青质含量高。
3.井筒降粘开采技术1)井筒化学降粘技术是指通过向井筒流体中掺入化学药剂,从而使流体粘度降低的开采稠油及高凝油的技术。
2)井筒热力降粘技术是利用高凝油、稠油的流动性对温度敏感这一特点,通过提高井筒流体的温度,使井筒流体粘度降低的工艺技术。
提高采收率的油层热处理及微生物采油技术简介一、热处理油层采油法1.热处理油层采油法是指利用热能加热油藏,降低原油粘度,将原油从地下采出的一种方法。
2. 热处理油层采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加热使原油粘度大大降低,改善流度比,提高波及系数;热力学能还会使原油膨胀,增加原油从油藏排出的动力;此外,热力学能对原油有蒸发甚至蒸馏的作用,蒸馏出的轻质馏分和前面较冷的地层接触时会凝析下来,在前沿形成一混相带,从而具有某种混相作用。
3.热处理油层采油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和火烧油层三种常规方法1)蒸汽吞吐采油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汽阶段(吞蒸汽)、关井阶段(焖井)和回采阶段(吐蒸汽)。
2)蒸汽吞吐机理:(1)原油降粘(2)地层能量增加(3)井筒附近地层堵塞清除(4)相渗透率与润湿性改变.3)蒸汽驱采油机理(1)降粘作用(2)热膨胀作用(3)蒸汽蒸馏作用(汽提)(4)溶解气驱作用(5)溶剂抽提作用(油相混相作用、溶剂萃取作用)(6)重力分离作用(7)高温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4)火烧油层分为正向燃烧和反向燃烧正向燃烧由于注入的仅仅是空气或氧气而无水,因此又称干式燃烧法反向燃烧法是空气从准备成为生产井的井中注入并点燃油层,燃烧很短距离后,停止注入空气,而转为向相应的注入井注空气,而最初的点火井变为生产井1)反向燃烧的缺点(1)燃烧的是相对较轻的原油馏分,而不是正向燃烧的重质组分:(2)需要大量的氧气(大约为正向的两倍);(3)原油在注入井易于自燃,难于进行反向燃烧。
阐述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向回采技术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46 科学与信息化2022年2月下阐述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向回采技术王振龙山西保利平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 晋城 048205摘 要 煤矿开采工作时常处于复杂的地质条件,此时,就要发挥综采工作面调向回采技术的作用。
该技术特征是综合性、机械化,这种技术方法非常先进,能够有效提高煤矿开采工作的机械化水平,减轻人工成本与负担,实现装煤和运煤一体化。
本文将简单阐述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向回采技术,希望能对采煤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综采工作面;调向回采技术引言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健全煤矿安全开采整治体系,必须结合采煤环境,科学选用采煤方法。
1 井下采煤方法我国目前常用的采煤方法有:走向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大采高一次采全厚、放顶煤长壁采煤法、掩护支架采煤法、倾斜分层走向(倾斜)长臂下行垮落采煤法、台阶采煤法、水平分层采煤法、斜切分层采煤法、房柱式采煤法、房式采煤法、仓储、巷道长臂采煤法、倾斜分层长臂上行填充采煤法、刀柱式采煤法、水力采煤法等50多种类型。
各煤矿根据自身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目前常用的多为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例如:采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具体工作,能够连续完成各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工作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有效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投入。
因为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的特点和优势使得其在当下煤炭行业的使用频率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成为一项主要的采煤工艺[1]。
2 综采工作面调向回采技术应用方案2.1 合理设计采煤工作面山西保利平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煤区域为3#煤层,3号煤为无烟煤,属低灰~中灰、特低硫分、高~特高热值之动力和化工用煤。
水分含量为4.2%,灰分含量为12.98%,挥发分含量为6.94%,发热量为30.82MJ/kg ,固定碳含量为75.88%,硫份含量为0.43%,牌号为WY3。
复杂地质条件下不等长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

达2 。。根据以上情况,大倾角段顶板必然向工作 6 而上半部延伸 ,如果采煤工作面上段回采时仰角达 到2 o,综放:作而将无法进行生产。另外 ,采煤 6 亡 工作面由于受断层影响 ,在掘进过程中形成了采煤 工作面不等长 ,即采煤工作面里部和外部较短 ,中
部长,切眼15 2m,外部10 2m。中部10 5m。如按 常 规的开采方式进行 回采 ,在开采过程中必须进行续 支架和退支架工作 ,影响正规循环 ,不利于稳定生 产 。同时,断层附近的煤柱也不能回收 , 造成煤炭
( 稿 日期 :2 0一 5 1 ;编 辑 :毛 志 国 ) 收 08 o- 5
・
翰
・ 0^
・
^
・
a翰
・ 翰
翰
・
^翰
・
^蚺
- 妫
翰
・ 翰
翰
・ ● 翰
・ k^翰
( 上接 第3 ) 页
支架必须全部往下推移 ,如果比实际切眼支架推至 位置靠下 ,则对接时 ,上切眼内的3架支架必须全 4 部往上推移 ,这样使支架由下山方 向往上 山方向移 动非常 困难 ,在实际生产中无法操作。在处理上 、 下段支架的予 留间隙难题时 ,首先根据风 、 运巷的 测量资料确定 了支架对接位置 ,即推进时停采与改
21 地质条件 。 17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2 m,顶板 :伪顶为 21 . 8 黑 色炭质 页岩 ,0 m . 左右 :直接顶 为深灰色粉砂 3 岩 ,炭质含量高 ,局部含2 煤层,厚0 . m,老 上 ~1 5 2 顶为深灰 色中细砂岩 ,厚0 . ~9 m。底板为深灰色 0 粉砂岩 ,厚0 ~ . 。 . 7 m 4 0
步距0 m,支架中心距1 m . 5 . 。 5
论复杂条件下的石油开采技术

关键 词 :石 油开 采 注水开采 分 支 井
随着 我国 今年 来社会 经 济的 飞速发 展 ,我 国社会 经 济发展 对 于油 气 资源 为主 的能 源消 费需 求不 断增 加 ,尤 其是 伴 随着我 国汽 车保 有量 的不断增 加 更是 加大 了油 气资 源缺 E l ,使 得 我国对 油气 资源 的需 求量 进 一步 加大 。但 是我 国油 气资 源储 量有 限 ,经过 近年 来的开 采 ,一些 条 件 较好 、便 于开采 的 油 田已经进 入 了生产 的 中后期 阶段 ,在 今后相 当长 的一个 时 间内 ,我 国油气 资源 勘探 开采 所面 临的 各方 面条件 越来
尽 管近 年来 我 国油气 资源 勘探 开采 取得 了可喜 的 成就 和进步 ,特 别是
出两个 以上 的井的 ,那么 我们就 称这 种分支 井钻井 技术 为分 支水平 井 。 分支 井钻 井技 术 是一种 集石 油地 质勘 探 、钻井 设计 、完 井 以及采 油等众 多 工艺 流程
水技术 等 ,在射 井前要 彻底洗井 ,保证 射井条 件 ,最 终达 到注水 目的 。
2 . 分支井钻 井技术 所 谓 的分支 井钻 井技 术 ,就是 指在 一个 油气 钻井 的主 井 眼 中侧钻
要性
随着 我国 油气 资源需 求 量 的不断 加大 和产能 的逐 步提 高 ,我 国的 油 气生产 面 临着 巨大 的压 力 ,特 别是 近些 年来 ,我国 油 田在 勘探 开采 过 程中普 遍面 临着 老 的油 区块产 能逐 步递 减 ,而新 发现 和勘 探开 采的 区块地 质 条件 异常 复 杂 ,需要 面 对更 加复 杂 多变 的开 采 条件 的难题 。
1 . 油藏 注水开 采技 术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放开采技术

大 雁一 矿东 四采 区 一段 3 O号煤 层 工 作 面位 于 矿井 东 四采 区东 翼 ,地质 构造 以断层 为主 ,褶 曲构 造简 单 。经 勘查 ,在 平均 走 向长为 1 1 6 5 m,平均 倾
向采 区 内延 伸 。 由此 可见 ,东 四采 区 3 0号 煤 层 的 地质 构造 比较 复杂 ,给 正 常 回采带 来极 大 困难 。 2 . 2 复杂地质条件对回采的影响
员首先把调架缸支在两部支架适 当位置 ,要求支设 牢固并联好安全绳 ,然后将与缸体连接的液压管路
3 0号 煤 层 为 特 厚 煤 层 ,煤 层 厚 度 6—9 . 5 m, 平均 8 。 4 7 m。该 煤层 及 围岩 属于 白垩 系下 统大 磨 拐
3 . 1 优 化 回采 巷道 布置 东 四采 区一 段 3 0号 煤 层 工 作 面 受 断 层 影 响 , 原 设计 的回采巷 道 已经不 适合 现状 ,为 了最 大 限度 地 回收煤炭 资 源 ,被 迫改 变巷 道布 置 ,经过研 究及 技 术论 证 ,将原 有 的 1 条 运煤 下 山变成 2条运 煤下 山 ,增 加 了 5条 中间巷 ,从 而形 成 回采巷 道正 、反
图1 东 四采 区东翼一段 3 0号煤层 回采巷道布置
【 作者简介 ]王
丽 ( 1 9 6 7 一 ) ,女 ,黑龙江双城人 ,高级工程师 ,从事采矿及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41
总第 l 1 0期
煤
矿 开 采
2 0 1 3年第 1期
3 . 2 过断层 技术 措施
向长 1 3 1 m的 回采范 围内有断层 3 8 条 ,致使工作 面难 以布置 ,综采放顶煤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严 重影 响矿 井 的生 产能 力和 经济 效益 。为此 ,大雁 一
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 . 对于我 国的经济发 展有着 很大的影 响 作用 , 而浅层煤 矿储 量正在减少 . 若要继 续开采将会面I 瞄 许 多复杂 地 质条件。据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 已有数百个矿井的开采深度超过了 6 0 0 米 .如果 按照这样 的开采速度矿井 开采深度将 在 2 O 年 内达 到 1 5 0 0 米, 意味着要对矿井进行难度较大 的深度开采 不过我国深层煤 矿储 量却 非常丰富. 但是没有进行 系统性 的勘 察 . 而且深层开采 没有很 好 的地质优势 据我国第三次全 国煤炭储量统计 . 我国的大型的煤 矿在 地底 2 0 0 0 米以上的达 到五万多亿吨 . 已确定煤 矿储 量为一万多亿 吨 . 预测煤矿储量达到四万多亿 吨, 不过这些煤矿都位 于地底 深层 我国 的常规煤矿开采深度一般在 6 0 0米 以内.对于地底 2 0 0 0米的深部煤 矿 没有 系统的勘 探工作 . 甚至 没有好 的勘 探思路 . 在开采技 术上 还不 够成熟 。另外科研人员也很少涉及地底深处的地质环境勘探 . 所以贸 然对深处矿藏进行开采势必带来安全上的威胁 而随着我 国浅层煤炭 资源的告罄 . 开采深度将会越来越深 . 地质条件也变得更加复杂 . 只有 进行 大规模 、 全方位 、 系统性 的地 质勘 测工作才能保 障复杂 地质 条件
陷落 柱 内 。 2 - 3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主要指的是 自 然界 中地下水 的变化和运动现象 . 在矿 区 进行开 采过程 中 . 会出现含水层 与煤层 非常接 近 . 有的含水层在煤层
之上 . 中间仅隔着砂砾层 如果开采不慎则会 造成砂砾层断裂并使得 上层 的含水层跌 落 . 造成矿井 出现大规模 的水淹 . 对于这些积水要通 过长 时间的抽取才能重新进行开采 在以前煤矿 开采技术落后 的情况 下. 为 了防止 已开采煤层发生 自燃现象可以采用 向其灌浆 的措施 . 即 出现 了大量人为的含水层 . 现 阶段为了重新 开采 下层煤矿必须要对这 些灌浆水排空消除水害危害 。 因此在矿井挖掘之前要对所开采区域进 1 。 研 究 地 质保 障技 术对 复 杂 地 质条 件 下 矿 井 安全 高 效 开 采 行全方位的水文地质勘探 . 避免在有 大规模 的含水层进行开采 . 这将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 的意 义
复杂条件下超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技术

1 1 5 作 面 围岩特 殊运 动规律 . -
普遍认为 ,在一般 采高 条件下 ,工 作面 直接 顶厚 度 只 有 达到采高的 4~ 6倍时 ,顶板 的破碎 岩石才可将 采空区充 满 ,与底板 、支架等重 新形 成新 的支撑结 构 ,从 而减 缓顶 板下沉 和回采 过程 中矿 山压力 作用 J 100 。Y 2 2 2工作 面直 接顶厚度 为 3 1 . m,为开采煤层 厚度 的 0 5倍 左右 ,工 作面 . 回采结束后 ,冒落 的岩 石不 能充 满采空 区 ,易造 成老 顶大 面积悬空 ,弱化 了老顶 破断 后 的铰接平 衡机 制 ,造成直 接
煤
炭
工
程
2 1 年第 1 期 0 1 1
复 杂 条件 下 超长 大 采 高工 作 面 开 采 技 术
王金平 ,丁永禄 ,胥海东 ,李 立波
( 神华宁夏煤业集 团 羊场湾煤矿 ,宁夏 银川 7 11) 54 0
摘 要 :羊 场湾 煤矿是 神 宁 集 团的 主 力 生产 矿 井 ,其 Y 22 25 作 面煤 层 赋 存 条件 较 为复 100 -
杂 ,煤 层 易 自然发 火 ,顶底 板岩 性 强度低 ,受压 变形极 为严 重 ,给 该 工作 面的安全 高效开采 带 来
极 大难 度 。文章从 工作 面特 殊矿 压显 现规律 、工作 面设备 系统稳 定性控 制 、煤层 自然发 火控 制等
方面 ,介 绍 了该 工作 面成功 开 采经验 ,为相似 条件 下的 工作 面布 置与 开采提供 借鉴 。 关键 词 :复 杂 围岩环境 ;大采 高 ;安 全 高效 开采
名称 岩 石 名称 老 粉 砂 岩 顶 细 砂 岩
直 粉 砂 岩 接 细砂 岩 顶
柱
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防砂方法
砾石充填防砂施工设计步骤: 砾石充填防砂施工设计步骤:
防 砂 方 法 选 择 地 层 预 处 理 设 计 砾 石 设 计 防 砂 管 柱 设 计 施 工 工 艺 设 计
携 砂 液 设 计
13
二、防砂方法
(四) 化学防砂方法
人工井壁防砂 水泥砂浆 树脂核桃壳 树脂砂浆 预涂层砾石 人工胶结砂层防砂 酚醛树脂胶结砂层 酚醛溶液地下合成 胶结剂 水泥 酚醛树脂 树脂 树脂 主料 苯酚与甲醛 苯酚与甲醛 支撑剂 石英砂 核桃壳 石英砂 石英砂 增孔剂 柴油 柴油 携送液 油 油或活性水 油 油或活性水 固化剂 盐酸 油层温度 说明 后期防砂 早期防砂 后期防砂 较好后期防砂 说明 早期防砂 早期防砂
出 砂 危 害
① 砂埋油层或井筒砂堵造成油井停产; 砂埋油层或井筒砂堵造成油井停产 出砂使地面和井下设备严重磨蚀、砂卡; ② 出砂使地面和井下设备严重磨蚀、砂卡 ③ 冲砂检泵、地面清罐等维修工作量巨增; 冲砂检泵、地面清罐等维修工作量巨增; 出砂严重时还会引起井壁坍塌而损坏套管。 ④ 出砂严重时还会引起井壁坍塌而损坏套管。
●油层压力降低,增加了地应力对岩石颗粒的挤压作用,扰乱 油层压力降低,增加了地应力对岩石颗粒的挤压作用,
了颗粒间的胶结; 了颗粒间的胶结;
●不适当的措施,降低了油层岩石胶结强度,使得油层变得疏 不适当的措施,降低了油层岩石胶结强度,
松而出砂。 松而出砂。
5
二、防砂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开采措施
(1)制定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 (1)制定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通过生产试验使所确定的 制定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 生产压差不会造成油井大量出砂(控制生产压差) 生产压差不会造成油井大量出砂(控制生产压差)。对于受 生产压差限制而无法满足采油速度的油层,要在采取必要 生产压差限制而无法满足采油速度的油层, 的防砂措施之后提高生产压差。 的防砂措施之后提高生产压差。 (2)加强出砂层油水井的管理: (2)加强出砂层油水井的管理:开、关操作要求平稳;对 加强出砂层油水井的管理 关操作要求平稳; 易出砂的油井应避免强烈抽汲的诱流措施。 易出砂的油井应避免强烈抽汲的诱流措施。 (3)对胶结疏松的油层,酸化、压裂等措施要求慎重 (3)对胶结疏松的油层,酸化、压裂等措施要求慎重。 对胶结疏松的油层 (4)正确选择完井方法和改善完井工艺。 (4)正确选择完井方法和改善完井工艺。 正确选择完井方法和改善完井工艺
依靠油气层砂粒在炮眼口处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砂 依靠油气层砂粒在炮眼口处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砂 达到防砂目的。 拱,达到防砂目的。 该方法成败的关键在于砂拱的稳定性 成败的关键在于砂拱的稳定性。 该方法成败的关键在于砂拱的稳定性。保证砂拱稳定性 必须考虑两个关键问题: 必须考虑两个关键问题: (1)降低并稳定油层流体速度 降低并稳定油层流体速度; (1)降低并稳定油层流体速度; (2)保持或提高井筒周围油层的径向应力 保持或提高井筒周围油层的径向应力。 (2)保持或提高井筒周围油层的径向应力。
3
内因—砂岩油层的地质条件 (一) 内因 砂岩油层的地质条件
3.渗透率的影响 3.渗透率的影响
油层的渗透率越高,其胶结强度越低,油层越容易出砂 油层的渗透率越高,其胶结强度越低,油层越容易出砂。
胶 结 强 度
渗透率
4
(二) 外因—开采因素 外因 开采因素
1.固井质量 1.固井质量
由于固井质量差, 由于固井质量差,使得套管外水泥环和井壁岩石没有粘 2.射孔密度在生产中形成高低压层的串通, 2.射孔密度在生产中形成高低压层的串通,使井壁岩石不断受 在一起, 在一起, 到冲刷,粘土夹层膨胀,岩石胶结遭到破坏, 到冲刷,粘土夹层膨胀,岩石胶结遭到破坏,因而导致油井 如果射孔密度过大, 如果射孔密度过大,有可能使套管破裂和砂岩油层结构 3.油井工作制度 3.油井工作制度 出砂。 出砂。 遭到破坏,引起油井出砂。 遭到破坏,引起油井出砂。 流体渗流而产生的对油层岩石的冲刷力和对颗粒的拖曳 4.其它 4.其它 力是疏松油层出砂的重要原因。 力是疏松油层出砂的重要原因。油、水井工作制度的突然变 使得油层岩石受力状况发生变化,也容易引起油层出砂。 化,使得油层岩石受力状况发生变化,也容易引起油层出砂。 ●油层含水后部分胶结物被溶解使得岩石胶结强度降低; 油层含水后部分胶结物被溶解使得岩石胶结强度降低;
9
二、防砂方法
3.焦化防砂 3.焦化防砂
向油层提供热能,促使原油在砂粒表面焦化, 向油层提供热能,促使原油在砂粒表面焦化,形成具有 胶结力的焦化薄层。主要有注热空气固砂和短期火烧油层固 胶结力的焦化薄层。主要有注热空气固砂和短期火烧油层固 两种方法。 砂两种方法。
4.其它防砂方法 4.其它防砂方法
如割缝衬管、绕丝筛管、胶结滤砂管、双层或多层筛管等。 如割缝衬管、绕丝筛管、 (2) 下入防砂管柱加充填物 胶结滤砂管、双层或多层筛管等。 这类方法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的防砂效果, 、塑料颗粒、玻 这类方法工艺简单,具有一定的防砂效果,但由于防砂管柱的 充填物的种类很多,如砾石、果壳、果核、 充填物的种类很多,如砾石、果壳、果核 塑料颗粒、 缝隙或孔隙易被油层细砂所堵塞,一般效果差、寿命短; 缝隙或孔隙易被油层细砂所堵塞,一般效果差、寿命短; 璃球或陶粒等。这种防砂方法能有效地将油层砂限制在油层中, 璃球或陶粒等。这种防砂方法能有效地将油层砂限制在油层中, 并使油层保持稳定的力学结构,防砂效果好,寿命长。 并使油层保持稳定的力学结构,防砂效果好,寿命长。机械防 砂对油层的适应能力强、成功率高、成本低, 砂对油层的适应能力强、成功率高、成本低,目前应用十分广 泛。
一、油层出砂原因
(1)内因 砂岩油层的地质条件 (1)内因—砂岩油层的地质条件 内因 (2)外因 开采因素 (2)外因—开采因素 外因
2
内因—砂岩油层的地质条件 (一) 内因 砂岩油层的地质条件
1.应力状态 1.应力状态
钻井前砂岩油层处于应力平衡状态。钻开油层后, 钻井前砂岩油层处于应力平衡状态。钻开油层后,井壁附近岩 石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造成井壁附近岩石的应力集中。 石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造成井壁附近岩石的应力集中。
14
三、清砂方法
常 用 的 清 砂 方 法 冲砂: 冲砂:
通过冲管、 通过冲管、油管或油套环空向井底注入高速 流体冲散砂堵, 流体冲散砂堵,由循环上返液体将砂粒带到 地面,以解除油水井砂堵的工艺措施, 地面,以解除油水井砂堵的工艺措施,是广 泛应用的清砂方法。 泛应用的清砂方法。
捞砂: 捞砂:
用钢丝绳向井内下入专门的捞砂工具 (捞砂 筒),将井底积存的砂粒捞到地面的方法。一 将井底积存的砂粒捞到地面的方法。 般适用于砂堵不严重、井浅、油层压力低或 般适用于砂堵不严重、井浅、 有漏失层等无法建立循环的油井。 有漏失层等无法建立循环的油井。
11
砾石充填防砂示意图
二、防砂方法
砾石充填防砂施工设计应符合三条基本原则 砾石充填防砂施工设计应符合三条基本原则: 施工设计应符合三条基本原则
①注重防砂效果,正确选用防砂方法,合理设计工艺参数和工艺 注重防砂效果,正确选用防砂方法, 步骤,以达到阻止油层出砂的目的; 步骤,以达到阻止油层出砂的目的; ②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油井产能的影响; ③注重综合经济效益,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成功率、降低成本。 注重综合经济效益,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成功率、降低成本。 施工设计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有利于方案的系统化和规格化, 施工设计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有利于方案的系统化和规格化, 从而提高施工设计的质量。 从而提高施工设计的质量。
2.岩石的胶结状态 2.岩石的胶结状态
油层出砂与油层岩石胶结物种类(粘土、碳酸盐和硅质、 油层出砂与油层岩石胶结物种类(粘土、碳酸盐和硅质、铁质 胶结物种类 三种) 数量(数量越多,胶结强度越大) 胶结方式(基底胶结、 三种)、数量(数量越多,胶结强度越大)和胶结方式(基底胶结、 接触胶结、孔隙胶结)有着密切的关系。 接触胶结、孔隙胶结)有着密切的关系。
16
三、清砂方法
(二)冲砂方式
(1)正冲砂
冲砂液由冲砂管(或油管)泵入, (2)冲砂液由冲砂管(或油管)泵入,被冲散的砂粒随冲砂液一 反冲砂 起沿油套环空返至地面的冲砂方法。 起沿油套环空返至地面的冲砂方法。 冲砂液由油套环空泵入, 冲砂液由油套环空泵入,被冲散的砂粒随冲砂液一起从油 相比较而言:正冲砂冲击力大,易冲散砂堵,但因管套环空截 相比较而言:正冲砂冲击力大,易冲散砂堵, 管返至地面的冲砂方法。 携砂能力低, 管返至地面的冲砂方法。,携砂能力低,易在冲砂过程中发生 面积大,液流上返速度小, 面积大,液流上返速度小 卡管事故,要提高液流上返速度就必须提高冲砂液的用量。 卡管事故,要提高液流上返速度就必须提高冲砂液的用量。反 冲砂冲击力小,但液流上返速度大,携砂能力强。 冲砂冲击力小,但液流上返速度大,携砂能力强。
8
二、防砂方法
2.化学防砂 2.化学防砂
(1) 人工胶结砂层防砂方法
从地面向油层挤入液体胶结剂及增孔剂, 从地面向油层挤入液体胶结剂及增孔剂,然后使胶结剂固 (2) 人工井壁防砂方法 化,在油气层层面附近形成具有一定胶结强度及渗透性的胶结 地面将支护剂和未固化的胶结剂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 地面将支护剂和未固化的胶结剂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用 砂层,达到防砂目的的方法。 砂层,达到防砂目的的方法。如酚醛树脂溶液及酚醛溶液地下 液体携至井下挤入油层出砂部位, 液体携至井下挤入油层出砂部化学防砂方法适用于渗透率相对均匀的薄层 合成等。 合成等。 和渗透性的壁面, 和渗透性的壁面,可阻止油层砂粒流入井内而又不影响油井生 段,在粉细砂岩油层中的防砂效果优于机械防砂。但其对油层 在粉细砂岩油层中的防砂效果优于机械防砂。 产的工艺措施。如水泥砂浆、树脂核桃壳、树脂砂浆、 产的工艺措施。如水泥砂浆、树脂核桃壳、树脂砂浆、预涂层 渗透率有一定的损害,成功率也不如机械防砂, 渗透率有一定的损害,成功率也不如机械防砂,还存在老化现 砾石等。 砾石等。 相对成本较高等缺点,应用程度不如机械防砂。 象、相对成本较高等缺点,应用程度不如机械防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