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卿源:攻辩技巧
辩论赛攻辩技巧

辩论赛攻辩技巧首先,一辩在陈词方面,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在陈词结束后给对方一辩留下问题,但必须是经典的,尽量多几个,使对方一辩措手不及,打乱他的思绪。
在攻辩环节上应注意对方的节奏,在对方节奏过快的时候,我方可以用慢节奏把反方的节奏降下来,让对方觉得用快的节奏不能带动我方,对方提问题时,如果是比较棘手的,可以用技巧,就是请求对方在陈诉一遍问题,为我方赢得思考的时间,但不可多用,最多是一到二次,否则会被评委看出破绽,降低分数的评定,在对方提问时,问是与不是的时候,不要不回答,大胆回答,然后用另外的观点去回答这个问题;当对方一直在说,使我方没机会发言,可以向主持或评委团提出辩论的初衷;在自由攻辩环节,如果发现对方几号辩手较弱,提问时就针对这个辩手,这样使其他的辩手即使有问题也没有机会发言,也能使我方获得优势。
在找材料时,要找深一点的,不要太过通俗,结合专业知识,表现出大学生的个性与风采,同时也能体现你知识内涵。
还有要大胆运用假材料,也就是那个材料可能并不是这样,但又没有人知道这个材料的准确度。
总结方面,发现对方在辩论环节的错误与不足,但我方的观点必须要超过百分之五十,力求做到我方的明确度要超过对方。
在辩论赛上最主要还是要灵活机变,临场发挥,也要看平时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有技巧赢得评委的分数,这样获胜的机会就会大多了。
一、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
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这一点极难,所以不必强求。
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
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
”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
辩论赛攻辩技巧

辩论赛攻辩技巧攻辩篇:一方提问进攻,一方只能回答不能反问——注意,这里的“反问”是指反过来问对方问题,而不是指反问句。
攻方,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除了单纯的抛问题,还要思考对方可能如何反应,并及时作好准备,以免制人不成,反受人制。
攻辩开始时,通常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最有杀伤力的,因为对方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攻方提出的问题极容易被破掉。
一辩陈词中,会涉及对己方观点的几点论述,第一个问题最好结合一辩的论述,从其中的一点论述里提取出一个问题。
开篇立论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并结合理论与实践来提出本方的辩论方向,它通常是经过大家反复斟酌才提出来的,所以往往成为攻辩的风向标。
前两个问题的难度不大,到第三个问题的时候,对方开始放松警惕,这时就可以适时的抛出刁难性的问题。
这时即可尽全力找到其中漏洞加以攻击,或者按照自己事先对对方反应的估计进行强攻。
还可以采取连环抛问题的方法,问题之间包含联系,这样就要求对问题的制作和理解相当深刻,将对方一步一步引进圈套,便是“引君入瓮”了。
但要注意的是,提问之前,自己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有足够的理论或事实依据,让对方无法否认,否则自己很容易吃亏。
驳方所要做到的事情,就是尽量把对方的进攻势头遏制住,回答问题时应当结合本方的开篇陈词。
如有必要,每次回答完问题后,还可以适当的圆满一下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观点或者理论。
但是由于连环问题的提出,中间不能出现一点意外情况,所以只要驳方的回答稍有一点与攻方的准备不同,攻方的连环问题就极容易被破掉。
在对方提出连环问题的前两个时,我们就必须确定我们面临的是什么,猜到对方接下来会问什么,然后利用极短的时间,竭力扰乱对方的赛前部署。
在反驳对方的过程中,已经被公认的真理,要大胆地承认,否则容易给人留下胡搅蛮缠的印象;但是对方由真理推出的结论,要想方设法地推翻。
注意一辩的立论,要深刻理解其中的解题思路,要会分析对方问题与你们解题思路的不同之处,并在场上指出来。
辩论赛攻辩技巧总结

辩论赛攻辩技巧总结三、对辩1、有问有答,把握平衡。
对辩不同于盘问,一方只能提问或者只能回答,对辩的规则通常都是“我有话说,有话你说”,就像两个人在进行自由辩论。
两个人的对辩往往交锋是非常激烈的,因为在对辩中没有缓和思考的时间,没有队友的配合,靠辩手的个人能力和对方进行辩论。
在对辩当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方只顾问,一方只顾答,出现了“有来而无往”的情况,而对辩的时间通常是平等的,这样打下来,估计会出现长时间的缺席审判,比赛也不会精彩。
所以在对辩环节当中必须要注意问与答平衡的把握,一般情况下,对对手的问题要做出回应,同时要抛出自己的问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场上注意问与答的转换,不要为了抛问题而抛问题。
这就要求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注意问题逻辑长短的把握,在对辩当中尽量少用长逻辑的问题,也就是那种要经过三四次提问才能推导出自己结论的问题。
因为在对辩当中一方面你要提问,另一方面你还要回答,如果己方问题的逻辑链过长,对手会不会紧跟着回答不得而知,场下的评委和观众也难以得知问题意图,这等于在耗费时间。
2、打深打广,防止纠缠。
在对辩中,由于只是两个人的交锋,所以有时难免在有的问题上一再纠缠,占了便宜的一方不断追击,而落了下风的一方急于解释。
其实这对双方而言都没有必要,因为对于评委和观众而言,如果提问一方抛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攻击性的问题,在两三轮内对方没能做出比较漂亮的回应,那么这已经证明在此问题上提问一方占据了主动;同样,回答一方针对提问的问题,给予了精彩的回应,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现场效果,在同一类问题上,回答方占据了主动。
而评委和观众在听辩论的时候也喜欢听到更全面更新鲜的东西,所以这要求在对辩的时候自己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深度和广度,寻找不同的攻击点和切入点,这样才能把握住场上的形势而不至于陷入纠缠当中。
辩论赛一辩技巧

辩论赛一辩技巧
1. 明确观点呀,这就像射箭要瞄准靶心一样重要!比如说在“科技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这个辩题中,如果你是正方,那就要坚定地抓住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进步这个点不放松。
2. 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也超关键的好不好!就跟拳击比赛一样,要了解对方的攻击才能更好地防御和反击嘛。
当对方阐述时,要全神贯注,记下要点。
比如对方说“科技会带来环境破坏”,那你可得记住啦。
3. 陈述的时候要有条理呀,别东一句西一句的。
可以像搭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地把自己的观点垒起来。
比如先讲科技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再讲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4. 例子要生动具体呀,别那么干巴巴的!比如你说科技改善医疗,那就讲讲现在的先进医疗设备怎么拯救了无数生命呀。
5. 说话的语气和节奏也得把握好呀,不能平平淡淡没激情。
可以像演讲一样,有起有伏,抓住大家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在阐述重要观点时适当提高音量。
6. 注意与队友的配合呀,这可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要像一个团队的球员一样,互相传球,互相支持。
比如队友提出了某个观点,你要及时跟上进行补充和强化。
7. 保持冷静和自信可太重要啦,别被对方一质问就慌了神。
就当自己是舞台上的主角,稳得住场面才行。
哪怕对方言辞激烈,也要相信自己能应对自如呀。
总之啊,一辩就像是辩论赛的先锋,一定要把好关,开好头!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个团队赢得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攻辩小结辨三

攻辩小结辨三
经过一场激烈的实施,我的队伍以攻为主,辩为辅的策略获得了胜利。
以下是我对这场攻辩小结的总结。
首先,攻的战略能够有效地摧毁对手的立场和观点。
我们在攻辩中,通过举出客观、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和数据来支持我们的立场,并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来强化我们的观点。
我们从不攻击对手的个人身份,而是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辩论。
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争论水平,还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尊重和认可。
其次,辩的战略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
辩的方式和技巧在整个攻辩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过辩论,我们能够针对对手的论据提出质疑,揭示出其漏洞和错误,并通过进一步的推理和分析来驳斥对手的观点。
此外,辩的方式也是我们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第三,我们在整个攻辩过程中积极与对手进行互动和交流。
尽管我们是以攻为主,但我们不是单方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时刻准备着回应对手的质疑和反驳。
这样做不仅能更好地展示我们的观点和论证能力,还向对手和观众展现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辩论素养。
最后,我们在攻辩过程中一直保持冷静和理性。
无论对手如何激烈地攻击我们的观点,我们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通过客观地分析和论证来回应。
我们相信,只有以冷静和理性的方式辩论,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心和尊重。
总而言之,我们在这场攻辩中取得了胜利,除了战略和技巧的运用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以冷静和理性的态度进行辩论。
通过这次攻辩,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辩论能力,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和合作的素养。
希望今后能继续努力,在攻辩中追求更高的水平和更好的表现。
辩论赛攻辩技巧2800字

辩论赛攻辩技巧2800字辩论赛在许多场合中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锻炼青年人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一场辩论赛中,攻辩双方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都起着关键作用,攻辩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辩论赛攻辩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和参加辩论赛。
一、正确认识辩论赛攻辩技巧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辩论赛攻辩技巧,它并不是说要追求任何一方通过技巧性的表现从而占得上风,而是强调通过技巧性的表现来更好地展现出辩题的意义。
因此,无论是反方还是正方,在进行攻辩的过程中,都需要注重辩论的本质,紧紧围绕辩题展开言辞的交锋。
其次,攻辩技巧不应该成为独立的攻击手段,而应该成为更好地表达自己观点、阐明自己的逻辑思路的有力工具。
应该在辩题的基础上,针对对方的观点、论点、逻辑思路进行针对性的反驳或推翻。
同时,不应该忽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练性,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和说服度,更好地体现网络辩论的本质。
二、攻辩技巧的具体体现及应用1. 技巧一:提出问题式反驳当对方提出一些较为抽象的观点或者论据时,可以采取提出问题式反驳的方法,即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对对方的论点进行击破。
这个方法可以很好地检验对方的论点是否成立,同时也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例如,对方提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取得的伟大胜利”这一观点时,可以采取提问式反驳:“什么是社会主义?它为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胜利?它带来了什么益处?”等问题,从而打出追问的侧击,检验对方所说论点的可行性。
2. 技巧二:归纳总结式反驳当对方提出一定的论据或者观点时,可以通过归纳总结来进行反驳。
这种方法具有逻辑严密、观点明晰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展现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对方提出“学生应该减少上课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这一观点时,可以采取归纳总结式反驳:“学生要真正学到东西,就必须要上课,否则自主学习的效果难以保证。
而将上课时间减少会对学生的基础知识造成损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辩论赛自由辩论的攻防技巧

辩论赛自由辩论的攻防技巧自由辩论是辩论赛中最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环节之一,它要求选手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根据辩题进行辩论。
在自由辩论中,攻守双方都需要运用一系列技巧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
本文将就自由辩论中的攻防技巧展开讨论。
一、攻方技巧1. 引用权威观点:通过引用权威的观点或资料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可以援引专家、学术研究或统计数据等有力证据,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2. 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思维,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说理,使论证过程更为严密和合理。
可以采用因果关系、类比推理、反证法等逻辑思维方式来统一自己的论据。
3. 攻击对手:在攻辩中,利用合理的方式对对方观点进行批判和否定。
可通过分析对方的论点中的矛盾、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强调自己的观点的优越性。
4.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来说明论点的正确性。
这样可以使观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增加自己论证的可信度。
5. 对比分析:通过与对方观点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差异和优劣势。
可以采用正反面对比、利弊对比等方式,表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和优势。
二、守方技巧1. 引用事实和数据:守方可以通过引用真实的案例、历史事件或者调查数据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可靠性。
这些实证材料可以作为有力的支持,抵御攻方观点的质疑。
2. 反驳攻击:在守辩中,对攻方的攻击进行反驳和抗辩。
通过找出攻方观点的错误、逻辑漏洞以及观点过于片面等问题,来削弱攻方的论据。
3. 态度端正:守方需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在辩论中不轻易受到攻方的情绪化引导。
通过展示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对事实的分析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4. 强调自身立场:守方可以在辩论中多次强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加深听众对自己立场的记忆和认同。
可以通过重复观点、总结论证等方式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突出。
5. 合理回击:当攻方对守方的观点进行质疑时,守方需要及时、合理地进行回击。
通过针对攻方的置疑和批评,展示出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回击能力。
总结起来,自由辩论中的攻防技巧对于辩手来说至关重要。
二辩攻辩技巧

二辩攻辩技巧以下是 8 条关于二辩攻辩技巧:1. 哎呀,二辩的时候一定要迅速抓住对方的漏洞啊!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要快、准、狠!比如在对方陈述时,突然听到一个逻辑不合理的地方,马上就回击过去,让他们措手不及!2. 要敢于质疑对方啊!别对方说啥就是啥,那怎么行呢?像是对方提出一个观点,你就得像个小侦探一样,从各种角度去质疑它:“这真的能成立吗?”你看,一质疑说不定就能发现问题了。
3. 注意语言的简洁有力呀!可别啰啰嗦嗦说了一堆没重点的,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多重要啊。
就好像出拳,要干脆利落!比如直接说:“你错了,原因在这!”多直接。
4. 得巧妙运用例子啊!这就好比做菜放盐,能让观点更有味道。
当你想说一个道理时,搬出一个生动的例子,那效果可不一样。
比如,你要论证合作的重要性,就说:“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单靠一个人能赢吗?”5. 学会“偷换概念”这一招也很棒啊!在适当的时候悄悄改变一下对方所说的概念,让局势对你有利。
就跟变魔术似的,嘿,变一变,局面就不一样了啦!比如对方说努力就能成功,你说:“努力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呀!”6. 适当幽默一下呀!别老是板着脸辩论,来点幽默,让大家哈哈一笑的同时接受你的观点。
像说:“对方辩友,你这可真是太逗啦!”说不定大家就被你吸引了呢。
7. 保持冷静可太重要了!别对方一刺激你就着急上火,那可不行。
就算心里着急,表面也要镇定自若,像个沉稳的大将一样。
想想看,如果别人一激你你就乱了,那不是输了吗?8. 要随时准备反击啊!对方的进攻随时可能来,你得时刻准备着。
就像随时准备战斗的战士,一旦有情况就立刻出击。
比如说对方刚说完一段话,你马上就回应:“那我倒要问问你……”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二辩攻辩技巧真的很关键,掌握好这些技巧,才能在辩论中更出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大一的新生辩论赛以外,大学中所打的比赛我都坐在了二辩的位置,应该说这和我不标准的普通话有关。
但也正因为在二辩的位置上坐久了,所以能接触到不同比赛规则下的攻辩形式。
本人所接触的攻辩类型主要有三种:驳论、盘问和对辩,个人对攻辩技巧的理解和心得可做如下总结:
一、驳论
1. 准备充分,针对性强。
驳论顾名思义就是驳对方立论,所以对方立论说了什么,你就反驳什么,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驳论往往在对方立论完毕后马上进行,这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对方的立论要有充分的预测和准备。
当然,这里所说的准备充分并不是说照着稿子照背照念,而是作为驳论手要有将对方立论点几乎穷尽的能力。
其实这点并不难,因为对手的观点肯定逃不出赛前队内的模拟赛中陪练队员模拟的观点,所以驳论队员平时必须善于总结并且在赛前积极和陪练队员交流,将对手可能出现的立论点穷尽,然后有针对性做出准备。
将对手立论点穷尽后还要进行整合,因为根据个人经验,一般一个辩题对方可能出现的立论点不会超过10点,一些怪异的、生僻的论点对手也不会冒险去运用。
比如在以前参加的“中国是否应当废除死刑”的比赛中,本人打驳论辩位,赛前总结出对手可能的立论点有19点,并且总结成文,但最后经过筛选和排除就可以得出自己的9点驳论体系。
而到了比赛场上必须强调驳论的针对性,赛场上的驳论一定要根据对方的立论做出,如果和立论针对性不强,即便有出彩的语言和发挥很可能也是徒劳。
在比赛中因为驳论针对性不强我有过惨痛的教训,在武汉市知识产权辩论赛首轮比赛中,我们打反方,根据规则,我的驳论是在对方驳论完毕后进行,当时在场上听完对方的驳论,感觉有重大漏洞和可以反驳的东西,结果头脑一热,现场来了篇“驳驳论”,针对对方刚刚做出的驳论进行了反驳,尽管场面上感觉效果还可以,但赛后才得知,因为针对性不强的失误,我的驳论环节几乎被判了0分。
2. 打磨语言,力争出彩。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口头辩论也好,书面上的探讨也罢,驳论往往比立论更容易做得要精彩。
这很大程度上是驳论一种后发制人的优势,立论作为一个队伍的开篇陈词,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全面严谨,因为它给后面的辩论立起了一个攻击的靶子。
而驳论则不同,它是一个队伍吹起的进攻号角,是向对方发起的第一轮攻击,所以它必须要有攻击性。
攻击性除了体现在上文提到的针对性强以外,还应当力争出彩。
出彩的方式有很多,但通常而言就是通过语言的打磨用“段子”“包袱”等将对方的观点归谬、夸谬进而去攻击对方的逻辑和体系。
说到语言的打磨和准备段子,千万不能为抛段子而抛段子,必须建立在合适、切题、恰当的基础上,因为在驳论中如果类比不当或者生套硬抛,效果适得其反。
个人认为在驳论中运用类比归谬是不错的选择,尽管任何类比都是蹩脚的,都是双刃剑,不可能有完全恰当的类比,但是就驳论环节而言,运用类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这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对方并不能及时对你提出的类比进行反驳,而且类比得当,一方面可以出彩,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许多辩论场上陈词滥调的运用。
二、盘问
1、寻找软肋,强势出击。
盘问通常是一方问,一方答,而且在时间上通常也是问的一方少,答的一方多,从这个角度而言提问一方往往是劣势。
所以在问题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寻找软肋进行攻击,由于辩题是将一个中立的命题强硬划分而成,所以每一方都有其局限性,也就是自己的软肋,作为盘问手就是要将这对手局限的一面通过问题的形式向观众和评委展现。
请注意,仅仅是展现,想通过盘问的方式将对方击溃是不可能的,因为答问一方有充足的时间去解释和阐述。
盘问环节在自己问完以后一般还要回答对方的问题,自己变成答问方后一定要把握自己所持有的优势,那就是在回答提问的时候巩固己方立场,上文提到了辩手在盘问的时候都会抓软肋问,那么面对自己的辩题的局限就要努力去弥补,可以通过逻辑推演、例子证明等等方式。
参加了这么多比赛,在盘问环节当中感觉有一个例子总是不断出现,每个队伍运用都是换汤不换药,而这个例子也是盘问攻辩的典型,特别在“制度建设与文化
建设谁更重要”、“自律他律哪个更关键”等辩题中。
这个例子一般分三步问:①有个人在中国经常随地吐痰,你知道为什么吗?②有个人在新加坡从不随地吐痰,你知道为什么吗?
③其实这两个人是同一个人,你说为什么他在中国吐,在新加坡不吐?这通常是抽到“制度建设更重要”或者“他律更关键”一方的提问,看起来相当有攻击力。
作为回答方,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找了个例设问,说到底就是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出了不同的行为,回答方其实完全可以把例子中的条件稍微调换,也就是同样的人在不同环境中做出同样的行为,就可以做出很好回应。
个人认为不妨这样回答:“对方提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国家做出了不同的行为,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在不同的国家做出的还是相同的行为,因为更多的人在中国不随地吐痰,到了新加坡也还是不会随地吐痰,您说又是为什么呢?”
2、做好小结,锦上添花。
盘问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盘问过后通常还有一个攻辩小结,让队伍来整理和归纳刚才的问和答。
这个小结个人认为不可忽视,因为做好了它可以在给了对方狠狠一拳以后在踹上致命一脚。
在盘问中,通常辩手被问到尖锐的问题后会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回避或者转移话题,这时候需要在小结的时候点明和指出,在对方刚被刺出的伤疤上撒上点盐。
同时由于己方提问时间有限,己方要达到什么目的,显示什么意图,这也需要攻辩小结进一步阐明。
大家通常认为攻辩小结都是由小结的同学负责,但个人认为攻辩小结必须由负责提问的同学和负责小结的同学共同完成,因为负责提问攻辩的同学最了解自己的思路,最清楚问题的意图,所以必须要将自己的东西做出归纳和总结后交给担任小结的同学。
三、对辩
1、有问有答,把握平衡。
对辩不同于盘问,一方只能提问或者只能回答,对辩的规则通常都是“我有话说,有话你说”,就像两个人在进行自由辩论。
两个人的对辩往往交锋是非常激烈的,因为在对辩中没有缓和思考的时间,没有队友的配合,靠辩手的个人能力和对方进行辩论。
在对辩当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方只顾问,一方只顾答,出现了“有来而无往”的情况,而对辩的时间通常是平等的,这样打下来,估计会出现长时间的缺席审判,比赛也不会精彩。
所以在对辩环节当中必须要注意问与答平衡的把握,一般情况下,对对手的问题要做出回应,同时要抛出自己的问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场上注意问与答的转换,不要为了抛问题而抛问题。
这就要求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注意问题逻辑长短的把握,在对辩当中尽量少用长逻辑的问题,也就是那种要经过三四次提问才能推导出自己结论的问题。
因为在对辩当中一方面你要提问,另一方面你还要回答,如果己方问题的逻辑链过长,对手会不会紧跟着回答不得而知,场下的评委和观众也难以得知问题意图,这等于在耗费时间。
2、打深打广,防止纠缠。
在对辩中,由于只是两个人的交锋,所以有时难免在有的问题上一再纠缠,占了便宜的一方不断追击,而落了下风的一方急于解释。
其实这对双方而言都没有必要,因为对于评委和观众而言,如果提问一方抛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攻击性的问题,在两三轮内对方没能做出比较漂亮的回应,那么这已经证明在此问题上提问一方占据了主动;同样,回答一方针对提问的问题,给予了精彩的回应,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现场效果,在同一类问题上,回答方占据了主动。
而评委和观众在听辩论的时候也喜欢听到更全面更新鲜的东西,所以这要求在对辩的时候自己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深度和广度,寻找不同的攻击点和切入点,这样才能把握住场上的形势而不至于陷入纠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