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6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①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①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①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碱、盐》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碱、盐》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滴加液体B .验满二氧化碳C .给液体加热D .稀释浓硫酸2.NaOH+HCl →NaCl+H 2O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中和反应D .复分解反应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22322NaOH+CO =Na CO +H OB .22CuO+2HCl= CuCl + H OC .242422NaOH +H SO =Na SO +2H OD .22CaO+H O=Ca(OH)4.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B .氮肥能使农作物叶色浓绿,提高产量C .喷洒剧毒农药预防蔬菜病虫害D .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环境保护5.新冠防疫提出明确要求,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要勤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
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6.科学的归纳推理可以由点到面得到普遍存在的规律。
以下推理所得规律正确的是()A.某碳原子的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则所有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都相等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可溶性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可能生成二氧化碳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时无明显现象,则所有酸碱中和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D.镁、锌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则所有金属都可以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铜离子7.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一定产生声音,所以有声音产生则一定有物体发生了振动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是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活性炭用作吸附家装产生的有害气体B.聚乙烯塑料用作食品包装袋,可以大量使用C.磷酸二氢铵(NH4H2PO4)用作复合肥料D.氧气用作气焊9.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桔树生长迟缓,叶色淡黄。
初中化学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九年级化学一二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牛奶变酸。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3、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有可燃性。
4、下列变化过程中,无氧气产生的是(B)植物的光合作用。
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
6、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C)液态氧用作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
7、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9、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铝+氧气氧化铝。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农家肥的腐熟、动植物呼吸都是氧化反应。
1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12、鉴别三瓶无标签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用(C)澄清石灰水。
13、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
小幅度改写每段话:1、化学变化是物质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过程,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牛奶变酸。
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3、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可燃性、助燃性等化学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描述是(A)氧气有可燃性。
4、氧气是许多化学反应中必需的因子,但有些反应中不需要氧气,下列变化过程中无氧气产生的是(B)植物的光合作用。
5、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
6、氧气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中错误的叙述是(C)液态氧用作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
7、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正确的实验操作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个人安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单元测试卷(沪教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单元测试卷(沪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重要化学研究成果的介绍中,错误的是()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发现了电子C.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D.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2.明确各种化学仪器的基本用途并熟练使用,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之一。
下列仪器可以用于直接加热的是()3.[2024泰州一模]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择笔刻字B.燃脂制墨C.裁剪宣纸D.砚台研墨4.[2024沈阳一模]下列化学观念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B.所有物质都能无条件进行转化C.物质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创造的D.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蔗糖能溶于水B.氢气能被点燃C.铜丝具有导电性D.食盐有咸味6.某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就“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作出猜想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7.下列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A.金刚石(C)B.二氧化碳(CO2)C.氨气(NH3)D.碳酸氢铵(NH4HCO3)8.[2024泉州模拟]下列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是()A.用漏斗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B.实验室中没有腐蚀性的试剂,可用手抓取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要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D.实验室中未经老师允许,可自行动手做实验9.[2024重庆]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10.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①试管夹②酒精灯③陶土网④烧杯⑤铁架台⑥坩埚钳⑦药匙⑧镊子A.①②⑦B.①②③⑧C.②③④⑤D.②③⑥⑧11.[2024深圳模拟改编]2024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1.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以下传统灯笼制作工艺中的步骤中,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是()A.劈竹条B.扎骨架C.绘画面D.点蜡烛2.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3.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液体,有人说是蒸馏水,有人记得好像不是,大家各抒己见,你认为确认的正确方法应该是()A.实验B.讨论C.上网D.调查4.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不合理的是()A.用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3摄氏度B.用50mL量筒量取了4.34mL的水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烧杯的质量为46.8gD.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5.0mL的水5.做实验时,要严格按一定顺序进行,如图是加热烧杯内液体的装置,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1)固定铁圈(2)放好酒精灯(3)点燃酒精灯(4)放石棉网(5)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A.(1)(4)(5)(2)(3)B.(1)(3)(2)(4)(5)C.(2)(1)(4)(5)(3)D.(1)(2)(3)(4)(5)6.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取红热的木炭时用()A.B.C.D.7.2024年,人类首次成功实现了月球基地的建设,并完成了多项科学研究任务。
以下关于月球基地化学研究范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月球基地的水资源循环处理系统的设计B.在月球上合成新型建筑材料C.月球基地的电力系统设计D.研究月球土壤的化学成分8.不需要垫石棉网就能加热的仪器是()A.量筒B.烧杯C.蒸发皿D.锥形瓶9.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封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砂,下列仪器中未经过磨砂处理的是()A.细口瓶B.集气瓶C.滴瓶D.锥形瓶10.下列装置中,能够比较准确的测量出实验室制备O2的体积的装置是()A.B.C.D.11.下列用于存储固体药品的是()A.B.C.D.12.我们一生中不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如表是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吸入气体21%0.03%78%较少呼出气体16%4%78%较多A.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B.对比数据可知氮气不参与人的呼吸作用C.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人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1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B.有新物质生成C.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D.有气体放出或颜色变化14.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
初中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一次月考(一、二单元)试卷含答案(2)第一次月考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2.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3.如图是几位在实验室操作时的图片,其中正确的是()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5.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8.依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用木炭消耗氧气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燃烧停止后,立刻打开止水夹D.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⑥⑦10.如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无法判断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能挥发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C.汽油能燃烧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acdfeB.abcdefC.bacdefD.abcdfe14.(2分)小强用托盘天平称5.3克食盐,(1克以下用游码测量)称量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当天平保持平衡时请问小强实际称量的质量()A.5.3克B.5.6克C.4.7克D.无法判断15.(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二、填空题(36分)16.(3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放在,如果就说明氧气已满.17.(3分)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21.(2分)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22.(10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其反应化学表达式为,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选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选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23.(4分)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24.(6分)如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1)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a ,b ,c .(2)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酒精灯旁细木条上标出的e、f、g处各对应的灯焰部分的名称:e ,f ,g .三、探究与实验题(24分)25.(7分)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5)他们用这种方法收集了两瓶气体.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条则能复燃.导致这个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操作上的原因):.四、简答题(10分)27.(10分)现在有三个盛放氧气、二氧化碳、空气的集气瓶.请你设计实验鉴别它们,并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对应的结论.第一次月考检测卷参考答案与点拨1.C2.C3.A4.A5.C 点拨:A.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偏小,会影响了实验结论.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不能选择A;B.装置不漏气是才能保证该实验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才能使实验更加准确.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不能选择B;C.如果将红磷改为碳来进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的话,由于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氧气的原有的体积,导致测定结果偏小,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故本题应该选择C;D.根据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可知,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从而使钟罩内外的压强达到平衡状态,进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不能选择D.故选:C.6.A7.B8.D9.C10.D 点拨:A、用内焰加热错误,应该用外焰加热,故A错误;B、洗涤试管时,是加入少量的水进行多次洗涤,B中试管内水量太多,故B错误;C、试管内液体的量太多,故C错误;D、取用粉末状药品时,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放入试管底部,防止沾在试管壁上,故D 正确.故选D.11.B 12.C 13.A 14.C15.C 点拨: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不产生火焰,故A说法不正确.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B说法不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故C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故D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C.16.带火星的木条集气瓶口木条复燃17. 预热别人或自己18.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水铁四氧化三铁19.(1)⑧(2)⑥(3)⑤20.(1)H2O (2)O2(3)CO221. 用湿抹布盖灭22.(1)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2)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4P+5O22P2O5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五分之一(3)难不活泼(4)不能,因为碳粉燃烧消耗掉氧气同时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倒流23.(1)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2)具有可燃性24.(1)外焰、内焰、焰心(2)焰心、内焰、外焰25.(1)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2)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 D(3)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导入到锥形瓶后,未关闭活塞或装置气密性不好26.(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水槽(3)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酒精灯内酒精过多试管口没有稍微向下倾斜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4)正放(5)没有等气泡连续均匀排出时就收集27.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小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燃烧现象不变的是空气,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一至五章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一至五章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一、我来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92103114125136147158//1.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A.阅读B.调查C.实验D.计算2.下列化学工艺最早是从我国产生的是()A.酿制葡萄酒B.烧瓷器C.电解法精炼铜D.合成氨3.下列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食盐能溶于水,具有咸味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铜能够导电D.酒精容易挥发4.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下列哪项污染与其无关()A.噪音污染B.空气污染C.食品污染D.水污染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6.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回收集中处理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绿色冰箱”是指颜色为绿色的冰箱D.“沙尘暴”是一种正常的气候现象7.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8.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B.冰块的熔化C.水果的腐烂变质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B.木材可制成桌椅C.铝合金可以用于制作门窗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10.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11.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12.在给铜绿粉末加热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绿色粉末变成红色的铜B.试管内壁上出现小水珠C.有无色气体二氧化碳产生D.试管内产生浓厚的黑烟13.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白色粉末B.铜绿——绿色粉末C.稀盐酸——白色液体D.镁带——银白色金属14.下列物质中,既没有氢元素又没有氧元素的是()A.水B.铁C.氨气D.碳酸氢铵15.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MgOB.石灰水—Ca(OH)2C.氧气—OD.氧化铜—CuO 二、我来填(每空1分,共31分)16.(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镁带,氧化镁,氧化铜,稀盐酸(2)运用哪些性质(填在下列括号中)可以区别厨房中的下列物质:①白糖和食盐()②铜导线和铝导线()③白酒和白醋()④酒精和水()17.物质的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就能表现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卷班别姓名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2.“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
...的是()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3.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
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4.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5.二甲醚(C2H6O)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B.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C.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6.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
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8.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9.已知2A+3B = 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 和 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 B. 27 C. 44 D. 56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
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W 待测值是13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P 是生成物
D .物质H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4分)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化学式的意义:
(1)2个氮原子 、5个钠离子 ; (2)6SO 42- ;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12.(4分)已知X 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 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 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 、Y 、Z 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 的化学式 ;
(2)写出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
气体X 、Y 所含元素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 、Y 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 。
13.(4分)“见微知著”,我们常从微观认识宏观化学变化,下图是乙烯(C 2H 4)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4.(4分)学完化学方程式后,张强同学写出了以下几个化学方程式,用编号回答:
①C +O 2=====点燃CO 2↑ ②H 2+O 2=====通电H 2O
③S +O 2↑=====点燃SO 2 ④P 2+O 2=====点燃P 2O 5
⑤HgO=====点燃Hg +O 2↑
(1)化学式书写有错误的有________;
(2)未注明或注错反应条件的有________;
(3)没有配平的有________;
(4)“↑”或“↓”符号使用不当的有_________。
三、实验题:(17分)
15. (17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配料表: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 净含量:500g 成分表:氯化钠≥88% 钙(以Ca 计):(0.5~1.3)% 碘(以I 计):(20-50)
mg/kg (1) 写出编号①和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2) 实验室加热KMnO 4制O 2时,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装置E 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实验室制取H 2时,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
已知MnO 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 2),则应选用 做气体发生装置。
(3) 有一名同学欲用F 装置收集H 2,则H 2应从导管口 通入。
另一同学欲用G 装置收集氧气,则O 2应从导管口 通入。
(4)实验室若用B 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 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进入(选“a”或“b”) 。
检验二氧碳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计算题:(共7分)
16.(2分)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
炸药三硝酸 甘油酯(C 3H 5N 3O 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4C 3H 5N 3O 9
12 CO 2↑+ 10 H 2O ↑+
6 X ↑+ O 2↑
(1)推断X 的化学式为____ 。
(2)三硝酸甘油酯(C 3H 5N 3O 9)的相对分子质量
为 。
17.(5分)右图是某厂生产的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
的部分文字说明,请仔细阅读并计算:
为了测定此食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g 这种食盐
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0.132g 二氧化碳,
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注:碘化
钾不与稀盐酸反应) G
水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