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7.1单音与和声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单音与和声教案(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单音与和声教案(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单音与和声教案(1)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1课时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冲突,找到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办法;明白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知道坚持集体主义。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规则意识和集体主义的大局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漫画《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引出:我们要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

呈现学习目标:1.理解制定集体规则的原因。

2.理解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并且学会去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理解让集体的和声更美的做法。

二、新课探究探究点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材料:2016年8月18日晚,四川省攀枝花市七中教育集团在西城校区运动场举办新生《行为规则讲座》。

讲座中,该校教学部书记陈晶从规则的重要性出发,指出规则是文明的需要,只有遵循规则才能让团队有力量、有效率,规则不仅能维持秩序还能解决矛盾,还能稳定平衡各种关系的有效手段。

在此基础上,陈书记详细阐释了学校的诚信考试、校园禁烟、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

思考:该校为什么要制定诚信考试、校园禁烟、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 1.制定集体规则的原因分析: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

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出示材料:“爸,我不打伞了,学校不让打伞,会受罚的,我跑过去就行。

”说这话是郑州的一名五年级学生。

经了解,在此之前郑州连续降雨,降雨期间,该市的管城区、金水区、中原区等多所小学都实行了“禁伞令”,也就是说雨天不能打伞,学生进出校园只能穿雨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单音与和声”,主要让学生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明白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的定义,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停留在个人主义的思维定式中,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理解集体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集体的定义,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为集体荣誉和利益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集体的定义和特点。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明白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

3.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团队活动,亲身体验集体合作的力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团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集体活动的图片,如学校运动会、班级聚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背后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让学生认识到个体在集体中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个人的行为对集体的影响。

让学生讨论:个人与集体有什么关系?集体对个人有什么意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集体的定义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如拔河比赛、接力跑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单音与和声》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理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我。

他们对集体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相互依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懂得为集体利益作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相互依赖。

2.难点:如何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深刻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

3.准备教学课件和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案例:小明在课堂上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弄湿了同桌小红的课本。

小红很生气,但小明及时道歉并主动帮助小红擦干课本。

最后,两人重归于好,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类似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案例:班级了一次户外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任务。

在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和声》 教案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和声》 教案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和声》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单音和声》,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声与单音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目标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成果。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有合作的需求。

他们对社会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然而,由于个性的发展,他们有时候会忽略与他人的合作,导致团队协作的效果不佳。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概念,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3.学会与人沟通,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3.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合唱团案例,让学生了解和声与单音的关系,引出合作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与和声 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与和声 教学设计

运用你的经验
设问: 在遇到类似的冲突时,你是怎么想?
学生回答
总结得出: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
引导学生学会处
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理集体生活中出
集体规则大家谈
现的矛盾和冲
要求:分小组列举在学校生活中的规则
学生回答
突,以便更好地
设问:你认为这些规则对你的学习、生活是否是一
过集体生活,促
种约束?为什么?
突 时应如何运用。
课堂小结
学生谈心得体会
板书
集体中规则的作用
个人意
愿与集

体规则




让和声 更美
集体规则与个人需要之间 冲突的原因
解决集体规则与个人需要冲 突的策略 做好自己,保持集体和谐
对集体中不合理规则的解决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处理与 他人的关系
学生观看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集体中其他成员的矛盾和冲引导学生总结正确处理与集体中其他成员的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学法
出示材料,设问小明此时应怎么办?请说出你的主 学生回答
意及理由。然后出示主意和理由。
总结得出:解决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方法
二、让和声更美

集体生活我做好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得出:为了让集体的和声更美,我们每个人应
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集体的和谐之美。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7.1 单音与和声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7.1 单音与和声 教案设计

7.1《单音与和声》教学课例课题:《单音与和声》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面对集体生活的规则意识和集体主义意识。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关系;找到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办法;掌握如何让和声更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重点: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和声更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学导式教学、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前检查情况:学生上课人数是否准备好教材教学过程设计:一、回顾旧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集体生活成就我》。

集体生活成就我的表现是什么?生:涵养品格、发展个性师:涵养了哪些品格?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师:集体生活对发展我们的个性有什么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生:发展个性、完善个性、丰富个性。

二、导入新课师:大家思考多媒体展示的这两个问题。

1.我们的学校、班级有哪些要求和规则?2.努不喜欢哪些要求和规则?你是怎么做的?生:……..师:那么为什么制定规则?我们又为什么要遵守?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奏响集体生活的和谐乐章。

本节课我们学习7.1《单音与和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讲授新课1.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目标(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3分钟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存在矛盾与冲突的原因?我们该怎么做?2.师:什么是个人意愿?集体规则?生:我不想穿校服、要求必须穿。

师:那么他们有着怎样的关系?生:……….师:(讲解)集体力量来源于什么?生:共同目标、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师:靠什么保障?生:规则。

师: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所以必须制定规则来约束规范个人行为,凝聚力量,保障和声更动听。

制定规则很可能出现两个结果:一是与一些人的意愿相一致,因为能保障它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更乐于积极地遵守和维护;另一种是可能和一些人的意愿发生矛盾和冲突。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和声》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和声》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单音和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单音和声》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主要讲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情感和行为。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个人与集体的概念、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何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实践。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已经形成了对个人与集体的初步认识,但在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概念和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情感和行为。

3.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

2.如何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案例和情境模拟,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个人与集体的概念、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何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情境模拟,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讨论。

3.小组活动准备:准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的相关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个人与集体的概念和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生活案例或情境模拟,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_7_1单音与和声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_7_1单音与和声教案新人教版

单音与和声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处置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❷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下列情境)情境一:学校严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样式、颜色我实在不喜爱。

情境二:我想带电话上学,可学校不许诺。

情境三:学校田径队吸纳我为新队员,可是田径队员天天都要早起训练,太累了,我不想去。

想一想:你在集体生活中碰到过类似冲突吗?你是如何做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试探论述)教师总结:咱们都明白世人拾柴火焰高,明白团结确实是力量,上节课咱们也学习了咱们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可是,正如适才咱们讨论的问题一样,有些时候咱们的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会有显现冲突的时候,这时咱们该如何办呢?咱们通过“单音与和声”这节课的学习来找出解决方法。

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一致与不合(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及问题)活动一:材料分析周日,七(一)班同窗组织游山,同窗们都很高兴,都按规定的时刻早早地集合在学校门口,到了景点,老师说能够自由活动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以后必需准时在规定地址集合,有一小部份同窗想再多逛逛,可另一部份同窗不同意,最后决定坚持原打算,一个小时后集合。

可是小玲、小丽、小文太想多逛逛,小玲说:“咱们就多逛一会儿吧,终归同窗们可不能丢下咱们自己走的”,于是三人没有准时归队。

一个小时事后其他同窗都到了约定的地址,只差小玲、小丽、小文三个人,同窗们等不到她们,怕发生什么意外,就焦急的分头去找,40分钟后,终于找到了她们,同窗们都怪她们没有集体意识,可她们也很委屈:好不容易来一次,咱们只是是想多逛一会儿......问题:(1)什么缘故会显现如此的情形?提示:个人意愿与集体意愿显现了不合,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2)你如何看待小玲等人的做法?提示:一方面,小玲等人有自己的方式,能够明白得;但集体有集体的规则,应遵守集体规则(3)如何幸免如此的情形显现?提示:小玲等人应熟悉到到这是集体活动,该有集体意识集体:尽可能和谐同窗们的意愿教师讲述:在那个案例中,小玲等人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显现了不合,其实咱们在学校中常常会显现这种不合,例如讲义63页探讨与分享中所举的小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音与和声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下列情境)
情境一:学校严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样式、颜色我实在不喜欢。

情境二:我想带手机上学,可学校不允许。

情境三:学校田径队吸纳我为新队员,可是田径队员每天都要早起训练,太累了,我不想去。

想一想:
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过类似冲突吗?你是怎样做的?(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阐述)
教师总结:我们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知道团结就是力量,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我们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可是,正如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一样,有些时候我们的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会有出现冲突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通过“单音与和声”这节课的学习来找出解决办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一致与分歧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及问题)
活动一:材料分析
周日,七(一)班同学组织游山,同学们都很开心,都按规定的时间早早地集合在学校门口,到了景点,老师说可以自由活动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以后必须准时在规定地点集合,有一小部分同学想再多逛逛,可另一部分同学不同意,最后决定坚持原计划,一个小时后集合。

可是小玲、小丽、小文太想多逛逛,小玲说:“我们就多逛一会儿吧,反正同学们不会丢下我们自己走的”,于是三人没有准时归队。

一个小时过后其他同学都到了约定的地点,只差小玲、小丽、小文三个人,同学们等不到她们,怕发生什么意外,就焦急的分头去找,40分钟后,终于找到了她们,同学们都怪她们没有集体意识,可她们也很委屈:好不容易来一次,我们不过是想多逛一会儿......
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提示:个人意愿与集体意愿出现了分歧,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
(2)你怎样看待小玲等人的做法?
提示:一方面,小玲等人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理解;
但集体有集体的规则,应遵守集体规则
(3)怎样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提示:小玲等人应认识到到这是集体活动,该有集体意识集体:尽量协调同学们的意愿
教师讲述:在这个案例中,小玲等人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出现了分歧,其实我们在学校中经常会出现这种分歧,例如课本63页探究与分享中所举的小例子。

(二)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多媒体出示课本63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
(1)如果不服从这些要求,可能给集体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无法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局面混乱,集体无法正常运转
(2)如果不服从这些要求,可能给个人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个人的学习环境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同学的个人意愿无法实现
(3)个人意愿一定要服从集体规则吗?
提示:换位思考,个人应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集体也应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发现其中的平衡点
活动三:辩论赛
正方:死守规则最重要,无视规则是胡闹
反方:修改规则最重要,大家满意才是好
(1)学生举手分正反方
(2)辩论时间5分钟
教师讲述:俗话说:众口难调,在很多情况下,因为个人与集体的需要不同,导致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出现了分歧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能够遵守集体规则就显得尤为可贵。

但个人意愿并非总是要屈从与集体规则,当集体规则不合理时,理应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找到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最优组合。

目标导学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活动四:案例分析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及问题)
我们学校每月都有星级班集体评选活动,而这个月的评选结果下来,七年级某班争当星级班级体的美好愿望又一次落空了,很多同学很失望,这时有人说:“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班级里的事咱们瞎操什么心呀,有班主任和班干部呢!”
问题: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提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应关心集体利益
活动四:材料分析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图片及问题)
河南淅川移民丰碑共有56座,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5万移民的名
字。

一行行,一列列,不是简简单单的名字而已,背后是16.5万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

为了南水北调,从2009年到2011年,他们拜别祖先,带上一缸家乡水、一捧家乡土,挥别丹江奔赴省内的一个个新地方开始
生活。

(1)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淅川人民把集体利益放在了个人利益之上
(2)个人利益总是要屈服于集体利益吗?
提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出现冲突的时候,这时应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四)集体主义
活动五:合作探究
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结合课本65页相关链接,合作探究你眼中的集体主义。

教师讲述: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集体的极端个人主义。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分歧,当其二者一致时,我们要积极遵守与维护集体规则。

但二者又经常会发生冲突,这时就需要个人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集体去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发现其中的平衡点,化解冲突。

与此同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也会存在冲突与分歧,究其根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常常是一致的,当出现冲突的时候,应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这不仅对于一个班集体有重要作用,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以及中国梦的实现也有重大意义。

❸板书设计
单音与和声
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1、一致与分歧
2、化解冲突
二、让和声更美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2、坚持集体主义
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更注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个人与集体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但又很难做到。

案例分析从学生已有的体验入手,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符合课程标准对于思品课思品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的课程性质定义。

辩论赛的设置可以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法律是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

“化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坚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树立集体主义观念”这几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要给学生多理解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不能急于求成,应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地体会和理解,逐步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体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