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

合集下载

心理学发展历史

心理学发展历史

心理学发展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关注人的思维、情感、意识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世纪,心理学在古希腊时期开始崭露头角。

当时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和讨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思考是在不断提问和追问中发展的,而柏拉图则将尽力追求真理的智者称为哲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知觉、记忆、学习等概念,并将它们与世界观联系起来。

二、近代心理学的起源17世纪到18世纪,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逐渐形成。

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将科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大脑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这是后来所说的经验主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笛卡尔则提出了心物二元论,认为人的思维和身体是相互独立的。

三、心理学的分支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心理学正式分化为不同的分支,并出现了实验心理学这一重要的发展方向。

德国的维尔特和其学生提出了结构主义心理学,试图通过分析人的意识和感知来研究心理活动。

而美国的詹姆斯则提出了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功能和适应。

在实验心理学方面,德国的威廉·温德特开创了实验心理学的新领域,他通过实验研究来了解人的感知和知觉。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行为主义者主张研究行为,而不是心理过程。

他们相信人的行为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华生通过研究婴儿的条件反射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斯金纳则将实验室中动物的观察和操纵扩展到人类的行为研究中。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兴起,与行为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是研究的重点。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斯韦尔·马尔托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人的自我实现的概念,并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体的价值。

心理学简史

心理学简史

心理学简史人类从古代开始,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以至到19世纪中叶,对心理的探索和研究,都是处于一种无明确的研究目的、目标,无明确的研究思想、方法的混沌状态下自发的或不自觉地进行的,夹杂在对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中。

心理学的内容融汇或包括在哲学和神学的内容体系中,心理学家是由哲学家、神学家、医学家或其他科学家兼任,心理学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辩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可以说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心理学专著。

心理学的真正历史,是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才开始的。

冯特,是公认的第一个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

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专著。

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在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之前的发展古代东方的心理学思想禁止解剖肉体造成对人体构造的不理解。

在东方各国(而后在古希腊)都认为血液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认为生命力的基础是两种因素:血液的浓度和血液中的空气。

古埃及的医学纸莎草文献认为,人类是一种“起源于用鼻子吸入万灵气体的生物”。

中国医学文献认为心脏是身体之本,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气是生命机能的基础。

气在人体内与其他的组成部分相混合,既有生理的功能,也有心理的功能。

它赋予人以语言的能力,成为“思维的动因”。

古印度到后来在“心脏中心”说的同时又出现“脑中心”说。

古希腊罗马的心理学朴素唯物主义的出现,使人们认为自然界的因果起源存在于自然界本身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超感觉世界中的、经不起逻辑分析和试验研究(观察)的、随心所欲的力量的作用之中。

德漠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封建社会的灵魂学说在欧洲,基督教取得胜利,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后,严重摧残已经衰落的古代文化。

它让人们仇视一切以经验和理智为基础的知识,而强调教会教条的千真万确。

古迹被毁坏,图书馆被封被烧,书本被用以各种诸如取暖的莫名用途。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

第一章心理学与心理学史1、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的历史分为:实验心理学建立以前的前科学心理学时期;科学心理学时期2、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野点,心理学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心理学史研究,波林、海德布莱德、墨菲。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后作为一个特定研究领域,华生。

2、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哲学心理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19世纪中叶主要特点:(1)没有独立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所兼任;(2)基本不采用实验的方法,主要运用观察、猜想、推论和思辨的方法;(3)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主要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范畴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

科学心理学时期: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70、80年代主要特点:(1)心理学家提出各种理论,各种流派并存;(2)采用以实验法为主导的各种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等;(3)研究具体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及其生理机制等基本问题。

地域范围:西方心理学发展有三个故乡: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形成的渊源;德国是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是世界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美国是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故乡,也是当代全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3、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理历史编纂学: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即史学家如何向外输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一门学问。

一、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伟人说:强调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伟人凭借其天才和人格力量而把他们的意志加诸历史。

二、历史主义与现在主义历史主义:将历史事件置于所发生的历史情境中予以考察,根据当时的知识观和价值观来理解历史事件。

现在主义:根据研究者目前的知识观、价值观来解释和评价历史事件,认为历史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需要他来讨论现实的事物和趋势。

三、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内在历史观:关注理论和方法演变的细节描述,关注学科内部的思想发展历史。

2023自考06056心理学史

2023自考06056心理学史

2023自考06056心理学史(原创实用版)目录1.心理学史概述2.2023 自考 06056 心理学史的主要内容3.学习心理学史的重要性4.如何准备 2023 自考 06056 心理学史考试正文【心理学史概述】心理学史是研究心理学发展过程和心理学理论演变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心理学史对于了解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把握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以及指导心理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 自考 06056 心理学史的主要内容】2023 自考 06056 心理学史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以及著名的心理学家及其贡献。

具体内容包括:1.古代心理学: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家对心理学的探讨和古代中国儒家、道家的心理学思想。

2.近代心理学:主要涉及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和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等心理学流派的发展。

3.现代心理学:涵盖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等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学习心理学史的重要性】学习心理学史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心理学史可以帮助我们:1.了解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更好地把握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2.理解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特点和优缺点,为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3.学习著名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

【如何准备 2023 自考 06056 心理学史考试】为了顺利通过 2023 自考 06056 心理学史考试,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1.熟悉教材和考试大纲:认真阅读心理学史教材,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重点知识和考点。

2.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复习效果和效率。

3.做题巩固知识: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

4.参加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环境和流程,增强考试信心。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复习一、心理学各大流派演变路径(见图)二、心理学历史上著名心理学家(按姓名、地位、重大事件、核心思想列表整理)三、心理学历史上主要心理学思想1、冯特的心理学思想冯特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冯特建立了不同于传统哲学心理学的新心理学体系,被称为内容心理学,其心理学思想包括:(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即为意识或心理。

意识或心理是以一种复合的形式出现的,若要进行研究,则必须进行分析,找到这种复合状态的基本元素。

通过分析,冯特发现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类,即感觉和情感。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即将被试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之中,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

冯特主张把内省法和实验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

(3)任何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心理元素结合而成的,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感觉和情绪,这种结合通过联想和统合完成。

他用联想、统觉来说明心理元素是怎样结合成复杂的意识状态的。

2、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詹姆斯是美国心理学家,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其心理学思想被称为实用主义心理学,其心理学思想包括:(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的科学,心理学的工作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

(2)意识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流,不能用分析的方法把它分为碎片和元素,要把意识现象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流来加以描述。

意识是个人私有的,是连续不断变化的,具有认识性和选择性。

(3)情绪有两种,一种是较粗糙的情绪,另一种则是较精细的情绪;(4)自我可以划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经验自我”包括物质自我、社群自我、精神自我三种成分。

经验自我指的是一切一个人可以呼之为“我”或“我的”东西的总和,也叫做“被知的我”、“被动的我”或“客我”。

而纯粹自我指的是一切意识中的主动因素,是一切其他自我的自我,是知晓一切(其中包括经验自我)的那个东西,也是努力和意志的来源。

世界心理学发展简史

世界心理学发展简史

世界心理学发展简史
世界心理学发展简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希腊哲学时期:这是心理学的早期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如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对灵魂或心理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例如,柏拉图主张理念世界和感官世界的对立,认为感官世界是虚幻的,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

这种对心理现象的思考为后来的心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科学和哲学的分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和哲学逐渐分离。

在这个时期,心理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存在,而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尽管如此,一些哲学家仍然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就体现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3. 近代自然科学的推动:16-19世纪的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生理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学科的进步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4. 心理学的独立:19世纪末,随着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学终于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冯特也因此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5.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随着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流派的出现,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心理学在教育、咨询、组织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总的来说,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

心理学历史年表

心理学历史年表公元前387年柏拉图支持先天观,认为脑是心理过程的场所。

335年亚里士多德反对先天观,认为心脏是心理过程的场所。

公元1604年约翰尼斯·开普勒指出视网膜上的成像是倒像。

1605年弗朗西斯·培根的《学术的进展》一书出版。

1636年哈佛学院成立。

1637年莱恩·笛卡尔,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心身交感论与固有观念(或天赋观念)的提出者,出版《方法谈》。

1690年约翰·洛克,英国哲学家,反对笛卡尔的固有观念(或天赋观念),坚持心灵的“白板说”,出版《人类理智论》一书,强调经验主义甚于思辨。

1774年奥地利内科医生弗朗兹·梅斯梅尔首次利用动物磁性感应(后来被称为通磁术和催眠术)进行治疗。

1777年被驱逐出维也纳医学界。

1793年菲利普·皮奈尔从法国比赛特尔精神病院的枷锁中释放出首批精神病人,并主张以更人道的治疗方式对待精神病人。

1802年托马斯·杨的《色觉论》在英国出版(他的理论后来被称为三色论)。

1808年德国内科医生弗朗兹·约瑟夫·高尔提出颅相学,认为人的颅骨形状可以揭示其心理能力和性格特征。

1834年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出版《触觉》,书中讨论了最小可觉差与韦伯定律。

1848年菲尼亚斯·盖奇由于被一根粗铁棒意外刺穿了大脑而遭受严重的脑损伤,他的智力和记忆未受损,但人格发生了变化。

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综合了有关进化论的大量前期研究,包括发明“适者生存”一词的赫伯特·斯宾塞的研究。

1861年法国医师保尔·布罗卡在大脑左侧额叶发现负责口语生成的重要区域(现在称为布罗卡区)。

路易斯·巴斯德提出细菌理论。

1869年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出版《遗传天长》,宣称智力是遗传的。

1874年德国神经病和精神病学家卡尔·韦尼克证明,损伤左侧颞叶的一个特定部位会破坏理解或生成口头语或书面语的能力(现在称韦尼克区)。

心理学史知识点详尽解读

心理学史知识点详尽解读心理学史是研究心理学发展过程和心理学理论的形成与演变的学科。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时期,经历了古希腊哲学、基督教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实验心理学的成立与发展等各个阶段。

古希腊哲学时期,心理学的根基开始建立。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人类思维、感觉、记忆等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探索人类心灵的本质。

例如,苏格拉底以反问的方式来引导他的学生思考和自省,柏拉图则提出了分析人的心灵和灵魂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类知觉和思考的过程,提出了关于记忆、想象和推理的理论。

古希腊哲学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对后来的心理学家影响深远。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时期,心理学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基督教哲学家亚奎那将人类心灵分为感知能力、理性和意志三个层次,并阐述了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心理学主要侧重于探究灵魂的性质和人类意识的本质,许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个时期被提出并受到争论,如“心灵与身体的关系”、“灵魂是否不倒”等。

近代哲学时期,经验主义思想的兴起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休谟和洛克等哲学家强调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获取知识,认为人的思维和行为都是基于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认知。

同时,康德对人类理性、感知和认识过程的研究也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心理学逐渐从哲学抽离出来,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

实验心理学的兴起迈出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一步。

威廉·詹姆斯是实验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关于意识的流动性、情感和自我的理论。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开始走向实验室,心理测量工具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的感知心理学研究和维尔纳·温德特的感知心理学实验被视为实验心理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以后,心理学进入了现代科学化的时代。

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等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相继兴起。

行为主义强调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希望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来解释和预测人类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的历史

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人们开始关注思维、心理和行为的本质。

然而,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以下是心理学的历史主要阶段:1. 神秘主义和哲学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开始思考意识、感觉和思维的本质,并提出了一些心理学思想。

2. 实验心理学的先驱期(19世纪):威廉·詹姆斯、弗朗茨·布伦特、威廉·沃尔顿和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兹等人建立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开启了实验心理学的时代。

他们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感知、认知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3. 行为主义的兴起(20世纪初):行为主义者约翰·沃森、伊万·巴甫洛夫、伯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等人强调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来研究心理学,并认为心理过程可以通过刺激和响应之间的关系加以解释。

4. 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20世纪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强调无意识的力量对个体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心理解释模式,包括潜意识、心理防御机制和梦境分析等概念。

5. 心理学的认知革命(20世纪中期):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标志着心理学研究重心的转移。

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思考、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6. 现代多元化的心理学(20世纪后期至今):现代心理学包括许多不同的派别和分支领域,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行为遗传学等。

此外,神经科学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学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学的发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

在不同的学者和学习中,心理学的历史可以有所不同的强调和重点。

心理学的历史与流派了解不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与特点

心理学的历史与流派了解不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与特点心理学的历史与流派:了解不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与特点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和理论。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历史进程以及各个流派的发展与特点。

一、心理学的历史1. 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心理学的思想在古代就有所萌芽。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心灵和心智的观点,他认为心灵是人的本质,而意识和思维是由心灵所产生的。

此外,古印度的思想家们也对心灵和意识进行了探索,他们提出了“瑜伽”和“禅定”等有关心灵修行的概念。

2. 心理学的科学化心理学的科学化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德国的威廉·旧金山德尔和美国的威廉·詹姆斯分别被视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

威廉·旧金山德尔在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创了实验心理学这一研究领域。

而威廉·詹姆斯则主张研究个体的体验和感知,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的里程碑。

3. 不同学派的出现随着心理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个学派。

其中,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派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三个学派。

二、不同学派的发展与特点1. 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强调对可观察行为的研究,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和伯福德·斯金纳。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行为是受环境刺激和反馈机制的影响,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实验方法来研究动物和人类的行为。

2. 认知心理学学派认知心理学学派强调对思维和信息加工的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思维过程的驱动和调节。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和尤金·古德曼。

认知心理学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人类的感知、记忆、学习和决策等认知过程,强调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对行为的影响。

3. 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强调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史1 心理学重点诸论1、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2、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3、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4、结合“时代精神说”与“伟人说”两种基本观点,谈谈你对心理学发展动力的看法。

⑴概念:“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⑵影响:“时代精神说”:时代精神会决定哪些思想成为潮流,而另一些思想将最终消亡。

一种理论、一个学派的流行,不一定使它比其他理论更正确。

而往往是因为它比其他理论更合潮流、更为时尚。

“伟人说”:没有伟人,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学史,在伟大人物从事的领域,只要他们还活着,这个学派就得以他们为正统。

伟人不只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他们也能暂时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⑶不同点:推动心理学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不同,伟人说是有过重大影响的人伟人,时代精神说是整个社会时代背景。

心理学史2 ⑷总结:两者都有推动,伟人必须符合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沿说出他们的思想,但不符合时代精神,伟人便不会为人所知。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新科学的正式创立。

2、联想主义从经验得到的知识是零碎的而不是系统的,因此必须借助联想才能解释心理的整体特性。

以物理机械主义观点来解释一切心理现象,讨论联想的机制和规律。

3、人差方程式贝塞尔把人们之间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以公式表示,称之为人差方程式。

第二章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1、实验内省法p44 所谓实验内省法,就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省观察,冯特为实验内省法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规则:第一,告知被试实验开始的时间,使被试做好内省的准备。

第二,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在实验即内省观察开始之后,使被试能够集中注意于内部心理活动。

第三,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所涉及的内省观察容易进行反复验证;观察必须能重复五次。

第四,为使被试能把刺激与自己的心理过程区别开,要经常变换刺激条件. 第五,发展和利用各种刺激仪器,以客观的记录被试的各种反应。

Page60 2、布伦塔诺心理科学观p51、61 他把意识经验分析为内容与意动两方面,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的动作,即意动。

在研究方法上,布伦塔诺主张“现象学的内省”,即指向有意义的意识经验整体的内省。

内容和意动之间的争论是这一时期心理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文化之间的主要理论冲突。

布伦塔诺提出了意向性概念,认为意识活动总是指向自身之外的对象,这是人类意识的根本特征。

3、统觉冯特提出,把意识范围内的特定心里内容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

心理学史3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识记之后,最初的几个小时遗忘最多,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5、为什么说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创建独立的、经验的和科学的“实验心理学”是冯特最大的贡献。

冯特全面的整理了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哲学心理学的体系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有关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

冯特把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学术期刊,确定了一批典型的心理学实验项目,使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还最早开创了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传统。

在开展实验研究、建构理论体系的同时,冯特还培养了世界范围内的一大批心理学家,确立了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学术社会建制。

第三章美国心理学的兴起1、铁钦纳将内省分为两部分,即注意和记录。

注意的特点是保持高度的集中,而记录的特点是精确性。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措施,铁钦纳将冯特的实验内省法改造成为了系统内省法,即有明确研究程序的内省。

P83 2、美国哲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道德哲学和心灵哲学阶段的心理学(1640-1776)、理智哲学阶段的心理学(1776-1886)以及美国文艺复兴阶段的心理学(1886-1896)。

3、詹姆斯是美国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家和最后一个哲学心理学家,在美国心理学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科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的科学。

在明确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后,詹姆斯系统论述了意识流理论、本能与习惯理论、自我理论、记忆理论与情绪理论。

4、意识流詹姆斯提出,(意识流学说是詹姆斯为反对但是流行的元素主义而提出的一种关于意识的学说。

詹姆斯指出,我们正常的经验和心理生活现象中,并不存在简单的感觉、意向和情感。

经验就是它本来的那个样子,并不是由元素简单集合而成的。

)意识具有连续性、复杂性和关系性。

意识的活动不是静态的,而是可以观察的心理事件。

5、实验内省法心理学史4 由于实验是一种可以被重复、分离和变化的观察,因此心理学为了得到清楚的经验和准确的报告,就必须把观察和实验结合起来。

铁钦纳把内省和实验结合起来的方法命名为“实验内省法”第四章欧洲的机能主义心理学1、铁钦纳对冯特心理学的改造表现在哪些方面?在继承和改造冯特心理学思想的同时,铁钦纳还极大的发扬了冯特的某些思想。

第一、他把冯特的元素主义推向极端,对心理元素作了最为详尽的划分,扩充了心理元素的性质;第二、他突破了冯特对内省法运用范围的限制,不但用内省法分析感知等基本的心理过程,而且还用内省法研究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

第三、铁钦纳发展了冯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

第四、铁钦纳突出了冯特心理学的分析性。

2、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反对构造主义象牙塔式的元素分析和心理内容研究,强调心理的适应性,认为心理学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适应社会环境,提高人的生存和竞争力。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泛指所有强调研究心理过程、活动或功能的心理学包括欧洲的机能主义和美国的机能主义。

狭义的机能主义有时是指美国的机能主义,有时则特指同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形成直接对立和冲突的美国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

Page91 3、欧洲的机能主义心理学首先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英国的高尔顿便是一个代表。

高尔顿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差异领域。

他坚持智力遗传论,并在论证智力遗传论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创造性方法研究智力的个体差异,这些方法比他的心理学思想本身更有意义。

高尔顿忽视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的作用,他以智力遗传理论为依据倡导的优生学造成了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

4、与高尔顿同期,法国的比纳设计出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智力量表,即“比纳—西蒙量表”,成为智力测验的创始人。

比纳与高尔顿最大的不同是他坚持智力的非遗传论,否认智力仅仅是感觉的敏锐性。

认为智力更多地表现在判断力和理解力等方心理学史5 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提供了一种相对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实现了智力研究的重大突破。

而作为最早的智力测验,比纳—西蒙量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受到当代智力理论家的批评。

5、机能主义心理学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泛指所有强调研究心理过程、活动或功能的心理学包括欧洲的机能主义和美国的机能主义。

狭义的机能主义有时是指美国的机能主义,有时则特指同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形成直接对立和冲突的美国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

6、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法国比纳设计出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成为智力测验创始人。

他坚持智力的非遗传论,否认智力仅仅是感觉的敏锐性,认为智力更多地表现在判断力和理解力等方面。

第五章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1、广义的机能心理学包括欧洲的机能心理学和美国的机能心理学,其中美国机能心理学又包括芝加哥学派和哥伦比亚学派。

狭义的机能心理学指旗帜鲜明地与构造主义对立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学派。

2、心理动力学伍德沃斯提出心理动力学旨在揭示行为的因果关系,发现驱动或激发人的力量,解释人们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行动。

简言之,心理动力学士关于动机的学问。

3、桑代克的三大学习率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4、哥伦比亚机能主义与芝加哥机能主义在理论形态上有何不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特尔、武德沃斯、桑代克。

这一学派崇尚自由、宽泛的学术氛围,代表着美国机能主义的总体倾向,他们对美国心理测验运动、心理动力学、教育心理学等产生深远影响。

芝加哥机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安吉尔和卡尔。

这一学派明确反对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心理的机能,提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面。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即围绕着这些指标设计。

智力量表的产生为人们第六章早期行为主义1、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华生)p149 (1)观察法:一是无帮助的观察,即不需要借助仪器的控制而完成的观察。

二是借助仪器控制的观察,即实验方法。

(2)条件反射法:一类用以获得分泌条件反射的方法,另一类是用以获得运动条件反射的方法。

(3)言语报告法;华生认为,行为主义者可以通过被试的言语报告来研究他人行为,并认为言语报告法比其他客观的方法更为实用。

(4)测验法:2、早期行为主义者霍尔特、魏斯、亨特、拉什利等心理学家的观点与华生的主张大致相同,但又不完全一致。

霍尔特承认意识即行为,把内驱力作为学习的动机之一;魏斯强调行为的生物社会因素;亨特主张“心理学”应改为“人类行为学”,“意识”应称为“刺激与反应”;拉什利提出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两条原则:整体活动原则和均势原则。

(选择)3、言语报告法华生认为,行为主义者可以通过被试的言语报告来研究他人行为,并认为言语报告法比其他客观的方法更为实用。

4、外周思维论华生认为思维是整个身体的机能,而中心则为天使般的喉头,思维必然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行为。

5、为什么说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一场革命?page157(论述题)⑴强化了心理学的科学特征。

①华生以机械唯物主义为基点,以可观察和可控制的人和动物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②华生主张以严格的客观方法取代主观内省法,并明确地将条件反射法作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③华生主张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目标和任务。

⑵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行为主义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在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史7 ⑶促进了心理学的推广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