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上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语文上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语文上册《生命生命》优选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课文《生命生命》通过讲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体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课文内容涉及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成长、生命的意义等方面。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

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故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含义,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4.2 讲解课文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3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思考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生命的文章或故事,扩展对生命的理解。

5.2 作业批改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生命概念的理解和热爱生命的态度。

语文《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语文《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命生命》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

正确书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刻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2、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生交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二、预习探究预习提纲1、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抢读生字,读的'好的学生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考考你1、看拼音写词语:yùwàng zhuózhuàng chén wěn()()()Zhèn hàn duǎn zàn zhēn xī()()()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听诊(zhěn zhēn)器糟蹋(tātà)动弹(tán dàn)外壳(kéqiào)3、按课文原意填空:虽然生命_________,但是,我们却可以让_________的生命体现出_________的价值。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__________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________________。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内涵,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2.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展示文字(背景音乐《命运》响):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

——杏林子[台湾]《自己创造美丽人生》 2.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别人看来,她是个很不幸的人,她不能像常人那样生活走动,她的很多时光是坐在轮椅上度过的,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

但他自己却声称“活得十分富有”,为什么呢?因为她拥有一个丰繁博大的精神天地,而构成这个天地的,是她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悟。

她并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放弃生命,相反的,是对生命更强烈的呼唤。

她曾经在一篇文中写道“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

”她就是杏林子。

她的文章《生命,生命》就表现了她对生命的态度。

3.出示文题、学习目标: 文题:生命,生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生命的感悟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或泛读、指读) 2.指读书下注释。

三.研读、赏析 1.导读:下面我们就对文章的一些精彩内容进行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加以更深的理解。

2.自读、讨论: 1)本文共写了几个事例?作者从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4)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生命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生命生命教案集锦八篇生命生命教案篇1一、导人新课,感知生命1、揭题,画面感知:师:今天俺们一起来学习19课。

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象,请同学们用心欣赏,看看你是否从画面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播放动画课件:小草生长、花儿绽放、蜜蜂采蜜)画外音:嫩芽从土里钻出来,绿叶舒展,在风中舞动身姿,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五彩缤纷的花儿欣然怒放,绽放的花儿似乎在向俺们展示着生命的美好!花丛中蜜蜂嗡嗡,辛勤采蜜,它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师:你是否从画面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生1:俺认为生命就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

生2:俺感觉到生命就像小草一样生机勃勃。

生3:俺感受到生命必需是坚强的,像小草一样。

2、走近作者──杏林子:师:生命神奇,生命美好!今天俺们就来学习19课《生命生命》。

作者──杏林子。

同学们,生命假如像鲜花一样美好,那当然好,是吧。

可是,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她的生命历程却很少鲜花相伴,更多的是曲折坎坷。

同学们了解杏林子吗?生:杏林子是一位残疾人,但是她并没有因为生命对她不公平,遇到挫折就站不起来了。

师:你们还了解到什么?(生摇头)师:那就请同学们随老师的介绍走近杏林子。

(出示幻灯片──包括文字内容及杏林子的照片)师(深情讲述):这位就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大局部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

她忍着极大的痛苦,数十年坚持自学,凭着坚强的毅力,写了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

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指课题)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她是怎样感受生命的?让俺们一同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翻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音读准。

(生朗读课文,个个读得很投入,师巡视,给予个别生协助)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很投入地读课文。

下面,俺们一起合作来读读课文。

男生、女生分段朗读,看看谁读得好。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3. 珍惜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案例教学法:分享典型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分组讨论的准备。

3. 典型事例的收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一个简短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阐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 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价值。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以及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 设计一份生命主题的手抄报,展示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

九、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思考深度等。

十、板书设计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3. 珍惜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内在价值,以及生命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生命伦理观念,使其能够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对待他人的生命。

生命生命(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培养他们的生命智慧。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生命的概念,探讨生命的本质特征,如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

2. 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强调每个生命的价值和独特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3. 生命的尊重和珍惜:通过故事、案例等,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4. 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目的,鼓励他们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5. 生命的智慧和成长:分享生命的智慧和成长的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讲述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生命的知识和理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提供有关生命的故事、案例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

4. 小组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生命智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材、故事、案例等。

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教室环境,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练习,评估他们对生命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小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创新等方面。

4. 学生反馈和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介绍生命的概念、生命的基本特征。

2. 生命的宝贵与独特性:强调生命的无可替代、每个生命的独特价值。

3. 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讲述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4.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探讨生命的意义、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5. 实践与感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生命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宝贵与独特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案例分析法:分享有关生命尊重与关爱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共鸣。

4. 感悟分享法:邀请学生分享对生命的感悟,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课件,生动展示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案例材料:收集有关生命尊重与关爱的真实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分享。

3. 课堂道具:准备一些与生命相关的道具,如花朵、树叶等,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生命,生命》,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主题。

2. 讲解生命的定义与特点:运用课件,简要介绍生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 强调生命的宝贵与独特性:通过讲解和分享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无可替代和每个生命的独特价值。

4. 讨论生命的尊重与关爱: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5. 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与反思: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宝贵和尊重关爱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深入思考。

教学板书设计:生命,生命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能力2. 生命的宝贵与独特性生命的无可替代每个生命的独特价值3. 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尊重生命关爱他人4.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命的意义活出有意义的人生5. 实践与感悟小组讨论分享感悟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投入程度。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3.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生命的价值与意义3. 尊重生命的重要性4. 保护生命的措施5. 生命的传承与延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态度。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保护生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价值等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关于生命的故事,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生命的定义与特点:讲解生命的定义,阐述生命的特点,如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

3. 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如关爱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等,并讨论生命的意义。

4. 学习尊重生命:讲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分析不尊重生命的现象,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5. 保护生命的措施:讲解保护生命的方法,如保护动植物、关注环保等,并分析实际案例。

6. 生命的传承与延续:讲解生命的传承方式,如生育、教育等,并讨论生命的延续意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命的宝贵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9. 板书设计:生命的定义与特点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关爱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贡献社会尊重生命的重要性保护动植物关注环保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保护生命的措施实例分析生命的传承与延续生育教育六、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成果与不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

3. 反思板书设计,优化字体、颜色、布局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

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

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题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

去掉一个不可以。

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 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

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

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
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

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生之欲望生命意义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心跳生命珍视奋斗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

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

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

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

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

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