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_模板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名称:XXX
实验步骤:
1、 XXX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XXX等结论,从而得出XXX的结论。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XXX。
为此,我们安排了如下实验:
1、通过XXX实验,以验证XXX原理及其参数
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XXX的情况下,XXX现象的参数符合XXX的原则;在XXX的情况下,XXX的特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更容易的理解XXX的发展规律,并为它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旨在探讨XXX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XXX法,验证了XXX 所需要的参数;之后,我们以XXX实验,验证了XXX对不同情况的适应性;最后,我们观察了XXX对XXX的影响,以检验XXX在实际应用中所能实现的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XXX过程中,XXX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它能够有效地模拟不同情况下的XXX现象;另外,它能够为不同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XXX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为不同的研究领域提供宝贵的信息,以使其更加准确有效。
完整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四、实验仪器与材料五、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实验结果与讨论八、实验结论九、实验注意事项一、实验名称(此处填写实验名称,例如: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光照强度)二、实验目的(此处填写实验目的,例如:通过本实验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三、实验原理(此处填写实验原理,例如: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进而促进植物生长。
不同光照强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四、实验仪器与材料(此处填写实验仪器与材料,例如:实验仪器:培养皿、光照箱、尺子、温度计、电子秤等;实验材料:植物种子、土壤、肥料等)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植物种子洗净,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
2. 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地播种在培养皿中,每皿播种一定数量的种子。
3.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箱中,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例如:100%、80%、60%、40%、20%。
4. 将培养皿放置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5.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
6. 每隔一定时间(例如:一周)重复以上步骤,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7.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此处填写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例如:记录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并绘制相应的图表)七、实验结果与讨论(此处填写实验结果与讨论,例如: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这说明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此外,实验还发现,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速度最快。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八、实验结论(此处填写实验结论,例如:本实验表明,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光照强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九、实验注意事项(此处填写实验注意事项,例如: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温度恒定;2. 在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时,要注意记录准确的数据;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实验报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实验总结报告模板(精选18篇)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训已经结束几天了。实训期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使我在理论上对网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本事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我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我的观点。第一次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几天中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
对于团队协作与待人处事方面,实验让我们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导我们以谦虚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队友,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实验的积极的讨论,理性的争辩,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
实验中应注意的有几点。
一、一定要先弄清楚原理
这样在做实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把实验做好做细。一开始,实验比较简单,可能会不注重此方面,但当实验到后期,需要思考和理解的东西增多,个人能力拓展的方面占一定比重时,如果还是没有很好的做好预习和远离学习工作,那么实验大部分会做的很不尽人意。
实验总结报告 篇2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学期的学习中,能够说得是苦多于甜,累,可是能够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仅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在实验操作与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颇多,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也好不懂的也好,都要动手去用,仅有自我操作了,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用处,其次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总是一个人在那捣鼓,同学间应当互相的帮忙,有时候向别人学习,会比自我一个人在哪儿毫无头绪的摸索更好。
这次实训我们收获很大,对于刚入门的我们一切都是大么的陌生在此期间教师给我们点起了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这样的情景下我们也会面度许许多多的困难,这个时候我们感受到了团体力量的伟大,我们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了实训工作。我们在虚拟机上装系统进行双机互联,我们一齐装系统一齐互相学习,我们一齐感受成功的欢乐,这一刻我们共同成长。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主要分析实验结果和数值是否匹配,如果有误差,分析具体原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1】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
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实验过程: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
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
(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
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的。
而做这个实验应注意:1、杯子不要扣的太慢,否则会让火焰提前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2、水最好是有颜色的水,我选择在水中滴蓝墨水,效果不错,这样方便观看。
3、可以用燃烧的纸片代替蜡烛,但是水一定要放少一点,放多了难吸光。
4、要保持距离,让火焰离自己远一点。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2】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一、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适宜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实验报告模板15篇

实验报告模板15篇实验报告模板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1、点的特征;点型是形态中最初的元素,也是形态世界最小的表现极限,它在空间中呈飘浮状态,有长短,宽窄及运动方向,它是由各元素相互对应,相互比较而特定的,如随着点与块的缩小与扩大,它们之间互相的转换,对形态上造型语言的不同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如角状点型,有强烈的冲击力,曲状点型则有柔和的飘浮感。
其表现形式无限多,或方或圆或角或其他任何形状,还可有实心与空心的变化。
2、线的特征:线存在于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以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的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运动感。
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平线,重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孤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表。
a、直线垂直线斜线的 b、曲线几何曲线能表达饱满,有弹性、严谨,理智,明确的现代感觉,同时也有机械的冷漠感,自由曲线是一种自然的、优美的、跳跃的线型,能表达丰阔、圆阔、柔和、富有人情味的感觉,同时也有强烈的活动感和流动感,例如大自然中闪电形成的自由曲线。
3、面的特征:面作为构成空间的基础之一具有强烈的方向感,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面在空间形态上可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形态,平面有规律平面和不规律平面,曲面有规律曲面和不规律曲面。
圆形总是封闭的,具有饱满的,肯定的和统一的效果,能表现流动、运动、和谐、柔美的感觉不规则面的基本形是指一些毫无规律的自由形态。
4、块的特征: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大而厚的块体能产生深厚、稳定的感觉,小而薄的块体,能产生轻盈飘浮的感觉,块体可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和自由曲面体等。
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稳定的特点。
这些就是我在立体构成课程期间所学的知识以及我自己的作品。
虽然还有很大的欠缺,我想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让我的作品更有创造力,更美观,更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甚至超越时代的潮流。
实验研究报告格式范文(合集8篇)

实验研究报告格式范文第1篇一、实验目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相关外贸课程之后的一个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将在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贸易实务往来中,包括函电的写作、单证制作、合同磋商、签定与履行等,熟悉各种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函电的写作、单据的使用及其制作要求,强化其对于贸易实务的磋商、履行以及外贸单证格式、内容和作用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外进行各项业务联系和通讯活动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任务:任务一、交易磋商设计设计目的: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模拟国际商务环境,使学生对出口业务流程开始进行感性认识,提高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业务谈判、交易磋商能力、熟悉往来函电的书写、表达及法律效力。
任务描述:选择一具体出口商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取有关商品供求的市场信息,以发布信息、广告等方式寻找买家或卖家。
业务流程涉及贸易磋商、合同签订等环节,签定信用证支付方式下CIF合同,要求至少有一次还盘。
任务二、合同履行设计设计目的: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
任务描述:合同履行包括备货、催证、审证、改证、租船订仓、报验、报关、投保、装船和制单结汇等环节的工作,务必将各项工作做到精确细致,尽量避免工作脱节、延误装运期限以及影响安全、迅速、收汇等事故的发生。
同时,进出口企业应同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配合,切实加强出口合同的科学管理,以保证出口合同的顺利履行。
因此要求在各个环节中做到准确、科学、高效、严谨,与之所产生的单证业务的处理准确及时。
任务三、银行支付设计设计目的:通过银行角色,进行开证、审证和支付业务,进一步熟悉出口业务的流程,提高和巩固业务操作能力。
任务描述:重点:注意审核、支付环节和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等。
任务四、实验总结和心得体会要求:每组根据在实验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实验总结(针对本次实验),根据所得到的锻炼、出现的.问题及还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撰写心得体会(针对个人感受),总共两大方面,不少于1500字。
实验报告汇总模板

一、封面1. 实验报告名称2. 实验者姓名及学号3. 实验班级4. 实验指导教师姓名5. 实验日期二、实验目的简要阐述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三、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原理。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1)仪器名称(2)仪器型号(3)仪器规格2. 实验材料(1)材料名称(2)材料规格五、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1. 实验准备2. 实验过程(1)步骤一(2)步骤二(3)步骤三...(n)步骤n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1)表格形式记录实验数据(2)图形形式展示实验数据2. 数据分析(1)分析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2)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3)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1)总结实验数据的主要结论(2)描述实验现象及变化过程2. 讨论(1)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2)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优缺点八、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阐述实验的最终结论。
九、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的收获2. 实验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3. 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思考十、附录1. 实验原始数据2. 实验图片3. 相关参考文献十一、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对实验报告的总体评价和意见。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报告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

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m0——比重瓶的质重,g; m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l——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ρ——粉体的真密度,g/c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学号:53140128姓名:王紫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期:2015-2016(2)总分满分30得分第一次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熟悉DEBUG的功能,运行并掌握其常用命令。
(2)掌握用DEBUG调试程序的方法。
2.实验软硬件环境(1)硬件环境:IBM-PC及其兼容机。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DOS3.0以上。
(3)调试环境:3.实验内容Debug的加载及其常用命令的使用情况。
4.本次实验思考题解答7.1 T=100是从指定的内存区域开始单步执行指令,而单独的T是从当前IP所指向的地址开始单步执行指令。
100是指定的地址。
T=100,3表示连续执行三条指令,从地址100开始执行。
7.2 G=100,108当中100是地址,108是断点地址。
G指令和T指令都可以执行程序。
两个指令都可以从指定的地址开始执行指令。
不同的是T指令只能单步执行一条指令或者连续的多条指令,而G指令却可以设置断点在指定的地方停下来。
7.3 D命令用来显示存储器的内容。
U命令是反汇编命令,可把内存中的机器码转换成汇编语句,并显示出指令的地址,机器码以及汇编语句。
6.1 该内容看做指令时代表的是指令的机器码,看作无符号数代表的是11001100(二进制),看作带符号数表示的是-110100(二进制)进入DEBUG,输入:E CS:100回车CC回车U CS:100回车第一行就是CC表示的指令INT 3.6.2 寄存器寻址。
可以在debug状态下用R命令查看寄存器的状态6.3不带参数的G命令是指从当前CS:IP处开始运行,直到遇到返回指令、结束指令等才停止。
因此,除非你已知当前CS:IP就是你想开始的位置,同时在你所运行的程序中,有结束或返回指令,否则可能会转到不可预知的地方。
而“=”号可以在不管当前IP为什么的情况下指定起始地址,这大减少了出错的机率。
10.1指示程序开始执行的起始地址。
若无标号,代码段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为程序开始执行的起始地址。
10.2最大为64k,在dubug中输入d可以查看内存存放情况,看指定内存用 d ds:偏移量13ED:0000 1E 2B C0 50 B8 EC 13 8E-D8 A0 00 00 3A 06 01 00 .+.P........:...13ED:0010 77 03 A0 01 00 3A 06 02-00 77 03 A0 02 00 A2 03 w....:...w......13ED:0020 00 CB FF D1 E3 8B 9F 58-07 D1 E3 8B 36 96 16 8B .......X....6...13ED:0030 18 D1 E3 8B 36 9A 16 8B-00 89 46 FE 8B 46 F6 2B ....6.....F..F.+13ED:0040 46 FE B1 04 D3 E0 01 46-F8 8B 46 FE 89 46 F6 EB F......F..F..F..13ED:0050 06 90 C7 46 F6 00 00 FF-76 F8 FF 76 F6 B8 D2 05 ...F....v..v....13ED:0060 50 FF 36 24 21 E8 18 64-83 C4 08 C4 5E 06 26 83 P.6$!..d....^.&.13ED:0070 7F 06 00 74 09 A1 A4 07-39 86 72 FF 76 0A FF 36 ...t....9.r.v..67.1 每次程序运行到INT 21时都会出现中断提示,因为程序并不知道INT 21是什么,所以不支持这条指令执行,编译无法通过。
7.2不行。
当键入一般字符时与之前的显示无差异,但当键入“ESC”时,程序被中断。
因为INT 20H有被DOS所定义,所以被中断。
而本程序的中断是要跳回DOS,即程序不能把INT 21H 4CH第二次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掌握多路分支if…else if…elsec程序结构和设计方法。
(2)进一步熟悉debug的使用方法(3)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辑,汇编,连接以及调试过程。
2.实验软硬件环境(1)硬件环境:IBM-PC及其兼容机。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DOS3.0以上。
3.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将一个包含20个数据的数组M分成两个数组:正数数组p和负数数组N,并分别把这两个数组中数据的个数显示出来。
4.本次实验思考题解答8.只需要在实验题当中另外定义两个数据CAPITAL DB “CAPTAL”,0AH,0DHLOWERCASE DB “LOWERCASE”,0AH,0DH代替LETTER DB “LETTER”,0AH,0DH并且在AA1的LEA指令当中把LETTER换成CAPTAL,在AA2当中的LETTER换成LOWERCASE9.1 JMP指令是无条件段内间接转移指令,在示例题中表示跳转到AA1让循环继续执行。
9.2 error A2049: Illegal use of register寄存器之间的逗号写成了点号error A2105: Expected: instruction or directive程序结束时的end和start之间没有空格5.附加题设计(1)题目从键盘输入一系列以$为结束符的任意字符串长度≤20,然后对其中的非字母字符统计,并显示计数结果。
比如输入1234ABvhu$,输出4。
(2)算法思想源程序如下:;统计输入字符串中非字母字符的个数, 统计遇$号结束(长度小于20)data segmentshow db 'Please enter a string(20):>>$'show2 db 10,13,'The number of non characters you ente red: 'n dd ?,?,'$'buff db 20,?,20 dup(?) ;定义一个输入缓存区,20大小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ah,09hmov dx,offset showint 21h ;显示提示;将输入的字符串放入缓冲区mov ah,0ahmov dx,offset buffint 21h;统计非字母字符mov bx,offset buffmov cl,1[bx] ;字符串长度xor ch,chmov ax,0 ;用ah统计非字母个数s:mov al,2[bx]cmp al,'$'jz printcmp al,'A'jc addN ;如果小A 计数cmp al,'z'ja addN ;如果大z 计数cmp al,'Z'+1jc next ;如果小于Z+1(即小于等于Z) 不计数cmp al,'a'jnc next ;如果大于等于a 则不计数CF=0addN: inc ah ;计数next: inc bxloop s;输出非字母个(al中小于100的数字)print:mov al,ahaam ;BCD码调整,会将al扩展十位放到ah中,个位放到al中or ax,3030h ;将数字转化成ascii码mov bx,offset nmov [bx],ahmov 1[bx],almov dx,offset show2mov ah,09hint 21h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3)程序流程图第三次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掌握主程序和子程序之间的调用关系及其调用方法。
(2)掌握子程序调用过程中近程调用与远程调用的区别。
(3)掌握子程序的设计方法,能合理划分子程序。
(4)掌握汇编子程序的定义、调用、返回、参数传递等有关问题的实现,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堆栈、标志位变化情况。
2.实验软硬件环境(1)硬件环境:IBM-PC及其兼容机。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DOS3.0以上。
(3)汇编程序:masm.exe(4)连接程序:LINK.EXE(5)调试程序:(6)编辑程序:EDIT或其它编辑程序。
3.实验内容用堆栈传送参数和参数表地址方式,编制键入8位的非压缩BCD码加法并显示的程序。
4.本次实验思考题解答9. JMP是无条件转移指令,CALL是子程序调用指令。
指令JMP、CALL的区别在于,JMP指令控制程序直接跳转到目标地址执行程序,程序总是顺序执行,指令本身无堆栈操作过程。
CALL指令跳转到指定目标地址执行子程序,执行完子程序后,会返回CALL 指令的下一条指令处执行程序,执行CALL指令有堆栈操作过程。
5.附加题设计(1)题目编写程序,从键盘接收任意字符(进行显示,长度不大于20),将其中的小写字母按照z…a排序(进行显示),并同时显示其前导和后续字符。
如:input:12aBb23Cd,output:3cD Bb2 2aB(2)算法思想(3)程序流程图第四次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掌握在DOS中对屏幕和键盘中断的调用方法。
(2)掌握在BOIS中对屏幕和键盘中断的调用方法。
2.实验软硬件环境(1)硬件环境:IBM-PC及其兼容机。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DOS3.0以上。
(3)汇编程序:masm.exe(4)连接程序:LINK.EXE(5)调试程序:(6)编辑程序:EDIT或其它编辑程序。
3.实验内容在屏幕上显示背景色为白色,前景色不同的16个字符“A”.4.本次实验思考题解答9.8.1 数据段添加一个定义ERROR DB “DIV BY 0 ERROR”,0AH,0DH。
A2改为:A2:LEA SI,ERRORMOV DL,[SI]MOV AH 2INT 21HMOV AH 4CHINT 21H8.2 error : Illegal use of register寄存器之间的逗号写成了点号error : Expected: instruction or directive程序结束时的end和start之间没有空格5.附加题设计(1)题目用视频显示调用,实现动画,通过按键“←”“→”“↓”“↑”控制一个能够上下左右开动的汽车。
(2)算法思想(3)程序流程图总结四次实验的体会与收获四次实验下来我对汇编语言的了解逐渐由浅到深,由不会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到可以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
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收获,我从这四次实验当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明白了要想做好实验必须把课本上的东西完全弄明白,不然难以真正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