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高考地理复习东亚概况
东亚地理知识点

东亚地理知识点一、地理位置东亚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包括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蒙古国和台湾地区等地。
它的东部是太平洋,西部是亚洲大陆,南部则与东南亚接壤。
二、地形地貌东亚拥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海洋等。
中国的西部地区主要是高山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和昆仑山脉等。
而东部地区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如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朝鲜半岛等。
三、气候特点东亚的气候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和寒带气候。
中国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方地区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雨水丰富。
日本和朝鲜半岛则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
四、水系东亚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对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曾经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
此外,东亚还有许多湖泊,如鄱阳湖、太湖和松花江等。
五、自然资源东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和稀土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也是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
日本则几乎没有自然资源,但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等方式,实现了经济的发展。
六、人口分布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的大城市。
中国的人口超过了13亿,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
日本和韩国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其首都东京和首尔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七、经济发展东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东亚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如中国的电子产品和日本的汽车等。
八、文化影响东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对东亚乃至全球的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汉字、儒家思想和传统艺术等都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亚概况

第二章亚洲第一节(第一课时)东亚概况【课程标准】1.了解东亚的位置范围;掌握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学会学习区域的基本方法。
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区域地理特征。
3.找出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
【自主梳理】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2)边缘海: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
(3)东亚最大半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群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东亚1.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地区(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海陆位置:东部,西岸范围:东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________是临海国,________和________是半岛国家,________是群岛国家,________是内陆国。
东亚绝大部分地区在______带(五带)。
2.地形、河流地势高低:西部多、,东部多、,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狭小,河流。
3.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____________的地区之一,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气候区,前者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______。
中国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境内受不到夏季风影响,是__________气候。
第一节东亚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2、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和岛屿
3、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思考:河流短促的利弊?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不利航运,但水能资源丰富
(1)流量大 (2)落差大
三、东亚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太平洋、印度洋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受纬度位置影响:分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气候(日本)和 大陆性季风气候(我国)
海陆位置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 年较差大, 雨季短 降水季节 变化大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较差小, 雨季长,降 水丰沛
大陆性
北京
过渡性
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和岛屿
• • • •
1、东亚岛弧的成因: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2、东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 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在“东亚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大河向东流
二、地形 1、地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多种多样
120°E 135°E 145°E
45°N
1.经纬度位置
30°N—45°N 130°E—145°E
30°N
俄罗斯 中国
2、日本东部濒临
太平 洋,西北部隔 _______
北海道
日本 海与_______ _______ 中国 、 俄罗斯 朝鲜 及韩国 ______ 、_______
相望。 3、领土组成:______ 北海道
说出 东亚 的纬 度位 置和 海陆 位 置.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高三地理复习课 东亚

名古屋
●
●◎ 东京 横滨
大阪
13
东南亚
预习: 找出东南亚突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14
60
30
3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150 120 90 60 30
30 60
15
37°
0° 30°60° 90°120°150°
120° 90° 60°
10°
16
17
世界四大河流的河口
东亚
一、基础知识 1.位置和范围: 2.读图,说出东亚五国的名称、首都。 3.读东亚地形,说出主要地形区、河流流向 4.说出东亚气候的突出特征及成因。 5.分析东亚东部、南部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1
亚洲分区
中亚
西亚 南 亚
东
●
130°E
4
40°N
140°E
5
50°N
90°E
40°N 100°E
120°E
110°E
6
经济特点
朝鲜: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韩国: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
进出口贸易发达 蒙古: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日本:现代工业发达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
发展
7
课堂检测一
① ②
③
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国家: A __中__国____ B __俄__罗__斯___ C __朝__鲜____ D __韩__国____
9
分析思考:
自然地理特征 1.北海道渔场的形成 2.日本多地震、火山的原因
10
分析思考:
人文地理特征 1.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有利、不利)。 2.日本的工业布局类型及其原因分析,与德国 工业布局比较。 3.日本工业布局的变化及其高新技术产业。 4.日本的农业现代化与美、加、澳比较。
高考地理复习:东亚课件 (共116张PPT)

(2)东亚不同季节季风的风向和成因。 风向: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问题探究:东亚冬夏季风势力强弱比较
思考:为什么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冬季风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劲, 影响范围广;东亚地区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其 影响深刻
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势力较 弱;东亚地区距夏季风的源地较远,受其影响较 弱
▪ (2)影响河流( 水系): 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 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 经济联系。
▪ (3)影响河流(水系水文):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
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 源。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 水能丰富。 ▪ (4)影响植被与含沙量( 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 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 高,河流含沙量小。
(3)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4)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 小,河流短促。
沿北纬40 度 纬线剖面
(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 (1)影响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 于( 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 富降水。
任务:
指出剖面地形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 名称。
3、地形特征
(1)地势较高,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占到全洲面 积3/4 (2)起伏较大,死海-415米,珠穆朗玛峰 8844.43米 (3)中高周低,中部高山高原,四周高山、低山、 丘陵、平原。 (4)岛弧东绕,千岛群岛、日本群岛、台湾岛、 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东亚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日本
太
平
洋
熔岩
日本
房屋倒塌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裂开的公路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海啸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核电站爆炸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70%,被誉为 “绿色王国”。有20几种有关保护和 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律,鼓励和嘉奖造 林优异者。日本人几乎到了"爱树成 癖"的程度。房屋还没建起,四周已 种上了花草树木。不论何处,很难看 到攀折花木的坏现象。在日本,"绿 化"已深入人心。
来源
夏季风
性质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来源
冬季风
性质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 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
来源
冬季风
夏季风
蒙古、西伯利 亚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势力
强劲
较弱
影响范围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99.7
94.3 90.9
铁矿石
棉花
99.8
100
问:日本的铁,煤和石油分别来自哪里?
石油:西亚、东南亚 、中东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17、读上图,日本工业品主要销售地 美国、西欧、东南亚、中东、中国等地。
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的地区, 主要有五大工业区: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寒假复习提纲:东亚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寒假复习提纲:东亚概述
(1)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东亚、太平洋西海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大是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汉城)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2)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许多高原和山脉,东部有平原和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许多大河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河流短促
(3)气候
季风及其成因
东部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与东亚地区明显不同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界线、区别、特点、成因)
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这主要是由于海洋和陆地的位置:回到最大的大陆,面对最大的海洋→ 冬夏季海陆温差大→ 西伯利亚高压,冬季海洋低压;在夏天,亚洲是低压,海洋是高压→ 冬天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天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4)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东部沿海平原
人种:黄色人种
国籍:汉族、蒙古族、大河族、朝鲜族等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向、经济方面。
高二地理东亚知识点

高二地理东亚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地球资源等内容。
在高二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东亚地区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资源分布等。
一、地理位置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国家和地区。
它东邻太平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二、地形地貌东亚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海洋等特征。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多为平原,长江、黄河等河流形成了丰富的农田和人口集中区。
日本由火山构成,地震和海啸频繁,而朝鲜半岛则以山地为主,其山脉延绵起伏。
三、气候环境东亚地区的气候种类繁多,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而西部地区则由于地势高原,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干旱和寒冷特点。
日本由南向北渐渐变冷,南部气候温暖多雨,北部则寒冷而多雪。
四、资源分布东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和天然气等。
中国的北方地区以煤炭和铁矿石储量丰富而闻名,而东部沿海地区则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区。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有限,资源相对匮乏,主要依赖进口。
五、经济发展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其中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发达;日本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拥有众多跨国公司。
朝鲜半岛则由于政治制度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综上所述,东亚地理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相信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个地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
韩国(首都首尔)
岛 国:日本(首都东京)
朝鲜
蒙古 中 国
韩国
东 亚 政 区 图
日本
东 亚 主 要 半 岛 岛 屿 临 海
东 海
韩 国
南 海
济州岛
日 本
季风气候成因 冬季
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东亚的主要半岛、岛屿、临海 东亚地形 与水文
地形
水文
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 沿海多平原和丘陵 西部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东 部半岛岛屿区河流短小
东 亚 概 况
东亚气候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居民
黄种人为主
人口稠密,地 区分布不均
东亚经济的东西差异
位置
位置 范围 范围
4.下面是乌兰巴托、平壤、东京三城市的气候资料。
温带大陆性气候 (4)城市 C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温的年 大 较差最 ,降水量最 ,说明该地的气 小 大陆 候受 的影响较大。 海洋 ( 5 )从城市 A 经城市 B 到城市 C ,其气候具有从 性 大陆 向 性过渡的特点。
5.读东亚地区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气候类型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2)A、B两种气候类型的 分界线与什么等温线的 分布是一致的? 1月0℃等温线 这条分界线在我国境内所处纬度位置较 低 ,在日本 境内所处纬度位置较 高 ,主要原因什么? 我国受大陆影响较大,冬季气温低,1月0℃等温线的位置 偏南;日本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大陆高,所 以1月0℃等温线位置偏北。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冬季低温少 雨,夏季高 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 燥,夏季高 温多雨
东亚气候 的分布
温带季风气候只 分布于亚洲
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 西北地区,蒙古国
温带季风气候:中国东北、 华北,朝鲜,韩国北部, 日本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南方地 区,日本南部,韩国南部
季风气候一般分 布于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
寒冷 亚洲 中心 高压 西北风
较为 阿留申 温暖
低压
季风气候成因 夏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
亚洲 气温高 低压
东南风
气温较低 夏威夷
高压
东亚季风的风向
冬 季
东北季风
西北季风
东亚季风的风向
夏 季
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
东亚气候 的分布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
东亚经济的东西差异
东亚东部
范围 海陆位置 地形
东亚西部
中国西部和蒙古 深居内陆
中国东部沿海、日本、朝 鲜、韩国
濒临海洋
地势较低,低山、丘陵和 地势较高,高原山地为主 平原为主
气候
交通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海陆空交通便利
气候干旱、降水少
交通不便
人口科教 人口密集、科教实力雄厚 地广人稀,科教较为落后
农业 工业
一、东亚概况 6.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 特点是 东高西低 ,据图中 信息说明判断依据。 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海洋 (2)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 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 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冬季A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较 轻;西北风把A地大量酸性气 体输往B地;B地气候海洋性 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 危害较重。
(2012年四川文综T3~5)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 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 量最多的应该是( C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 要防治措施是( D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3.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D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 延伸、南北更替
4.下面是乌兰巴托、平壤、东京三城市的气候资料。
(1)A城市名称是 称是 乌兰巴托 。
东京
,B城市名称是 平壤
,C城市名
亚热带季风气候 (2)城市A的气候类型是 ,其最高气温 出现在8月,说明该地气候受 海洋 的影响较大。 ( 3 )城市 B 的气候类型是 是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温带季风气候
,气发达
对外贸易广泛
畜牧业为主 采矿业和粗加工为主
商业贸易不发达
高原地形(蒙古高原) 蒙古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畜牧业和采矿业 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河流多自东向西流入黄海 朝鲜 半岛 水稻种植业 韩国经济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 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大 量出口机械、电子等工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