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件加工教案

合集下载

电子教材(数车:学习情境三)

电子教材(数车:学习情境三)
6、能选用合适量具进行槽的检测。
1、使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2、树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
3、具有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基本的数控指令完成简单轴类零件的程序编制及加工,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掌握数控车床控制面板的功能及正确使用的方法,掌握数控车床坐标系,掌握G、M、S、T各指令代码的含义及正确使用,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完成简单台阶轴的切削,并运用合适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测,为下一阶段的机械加工工艺学习打下基础。
五、工具与材料
零件图纸,零件毛坯、合格零件成品、百分表、游标卡尺、千分尺、角度尺、通用计算机、课件、黑板、多媒体等。
六、教师主导项目
七、本项目职业描述
该项目是以轴类零件的加工为切入点,切削出图纸规定的配合件。本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零件图纸加工要求进行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确定工件坐标系,制定加工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应用基本指令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合理选择刀具参数。完成零件的加工,并正确使用选择量具进行检测。
2、在教室组织学生讨论,加强对工艺知识的理解;
3、巡回指导,对操作不当地方集中讲解和警示;
4、课后答疑和同学间共同学习。
八、参考资料:
1、《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顾京主编
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方沂主编
3、《数控车床培训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电子教材
《数控加工实训》
学习指南
学习情境三
3、外圆刀的刃磨及安装;
4、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七、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工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制定,工件及刀具的正确安装,基本编程指令的编程方法及数控车床操作。

钳工教案10周

钳工教案10周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教研组数控执教课程钳工执教老师吴治国教案课次 4 课时 4执行日期班级周次10 课型操作日期课题配合件锉削练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锉削平面达到一定的平面度和垂直度2、学会凸件的加工方法能力目标:1、运用刀口尺对锉削平面进行检测2、掌握凹凸配合的加工方法德育目标:1、分析平面锉削的中凸的原因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重点难点目标达成度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安全教育√√掌握凹凸配合的加工方法。

√√√√了解对称度的概念和测量。

√√运用刀口尺对锉削平面进行检测√√√教学资源钳工台36台钻床2台板锉36只高度游标卡尺1把教学后记教学活动流程教学步骤与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达成目标锉削是钳工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

锉削的范围是;即可以锉削工件的外表面,又可以锉削内孔、沟槽、曲面和各种形状复杂的表面。

今天继续进行凸件的加工。

分小组讲解讲授法学生了解锉削在配合件中的应用教师示范:集体讲解示教学习打孔攻丝掌握要领学生操作步骤:分小组讲解教师巡视姿势正确按照要求打孔攻丝注意事项:集体讲解评价拓展同学们关于锉削知识面分析总结:集体讲解评价总结通过老师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学习的疏漏课外作业【教学资料】教学导入:锉削是钳工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

锉削的范围是;即可以锉削工件的外表面,又可以锉削内孔、沟槽、曲面和各种形状复杂的表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便机械加工的,也需要锉削来完成。

例如,在撞配过程中,对个别零件的修整、修理等工作,都是用锉削加工的方法解决的。

因此说,锉削是钳工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

教师示范:⒈锉刀柄的装拆方法用左手扶柄、右手将锉舌插入锉刀柄内,用右手将锉刀的下端垂直在钳合上轻轻撞紧。

拆柄时将柄搁在虎钳口上轻轻撞出来。

⒉锉削的姿势与操作方法锉削时人的站立位置与錾削相似,锉削时要充分利用锉刀的全长,用全部锉齿进行工作。

⒊平而锉削方法及检查粗加工时用两个交叉的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这种交叉锉削方法可以判断锉削面的高低情况,以便把高处锉平,精加工时用锉刀顺着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检查角度时,可用直角尺、量角器或样板尺把角度对好,用透光法检查。

极限配合备课本教案

极限配合备课本教案

极限配合备课本教案章节一: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1. 引入极限与配合的概念,解释其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重要性。

2. 解释极限的定义,说明极限的表示方法。

3. 解释配合的定义,介绍配合的种类和特点。

4. 介绍公差和基本偏差的概念,解释其在极限配合中的应用。

5.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确定零件的公差和基本偏差。

章节二: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1. 介绍尺寸公差的概念,解释尺寸公差的作用。

2. 解释上偏差和下偏差的定义,说明其表示方法。

3. 介绍形状公差的概念,解释形状公差的作用。

4. 解释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常见形状公差的概念。

5.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确定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

章节三: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1. 介绍位置公差的概念,解释位置公差的作用。

2. 解释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常见位置公差的概念。

3. 介绍跳动公差的概念,解释跳动公差的作用。

4. 解释圆跳动和直线跳动的概念,说明其表示方法。

5.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确定零件的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

章节四:表面粗糙度1. 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解释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2. 解释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介绍表面粗糙度的单位。

3. 介绍常见表面粗糙度等级,解释其含义。

4. 讲解如何测量表面粗糙度,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5.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确定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章节五:极限配合的应用1. 介绍极限配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解释其在保证零件性能和互换性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如何选择适当的配合类型,确定零件的公差和基本偏差。

3. 介绍极限配合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4. 解释极限配合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中的作用。

章节六: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1. 介绍测量技术在极限配合中的重要性,解释测量误差的概念。

2. 讲解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如卡尺、千分尺、测微螺纹卡尺等。

3. 解释测量误差的原因,讨论如何减小测量误差。

4. 介绍三坐标测量机等现代测量技术,解释其在极限配合中的应用。

孔轴配合教案

孔轴配合教案

孔轴配合教案教案标题:孔轴配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孔轴的定义、结构和作用;2. 掌握孔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能够运用孔轴进行简单的机械装配。

教学准备:1. 孔轴和相应的孔轴配合件;2. 相关的图纸和示意图;3.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4. 学生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孔轴的示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思考孔轴在机械装配中的作用。

讲解(15分钟):1. 介绍孔轴的定义和结构,包括外圆、轴段和端面;2. 解释孔轴的作用,即通过与孔配合,实现机械装配的连接和传递动力;3. 说明孔轴的分类,如圆柱轴、锥柱轴等。

示范(10分钟):1. 展示使用孔轴进行机械装配的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孔轴配合件、正确的装配顺序和方法;2. 强调装配时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孔轴和孔的清洁、正确使用力和工具等。

练习(15分钟):1. 分发给学生孔轴和相应的孔轴配合件,让他们进行实际的装配练习;2. 指导学生根据图纸或示意图进行装配,检查他们的操作是否正确;3.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经验和解决问题。

总结(5分钟):1. 总结孔轴的定义、结构和作用;2. 强调正确使用孔轴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应用孔轴的例子。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更多与孔轴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分享;2. 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孔轴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3. 鼓励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孔轴装配实验,展示给全班。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孔轴进行装配?3.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孔轴的作用,并能够举一反三地应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孔轴的定义、结构和作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孔轴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的引导,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孔轴相关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

⼀体化课程教学⽅案《机械零部件的⼿⼯加⼯》课程⼀体化教学实施⽅案⼀、课程定位与建设基础《机械零部件的⼿⼯制作》课程是机电⼀体化技术专业的六门重点建设的核⼼课程之⼀,主要由以典型零件的⼿⼯加⼯为载体设计的5个学习情境组成,通过教学做⼀体化的⽅式完成课程的教学。

学⽣在进⾏典型零件加⼯的过程中完成⾦属材料性能及选⽤、零件图的识读,常⽤⼯具、量具的正确使⽤以及零部件的装配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在掌握零件⼿⼯制作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作过程、⼯艺流程,学会⼯作⽅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机电⼀体化专业学⽣毕业后从事机械产品加⼯、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机电设备的操作以及机电设备的销售服务等技术⼯作奠定坚实的机械⼯程基础。

该课程在⾻⼲校建设过程中,为机电⼀体化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前已完成⼀轮的教学做⼀体化教学实验,基本完成了院级精品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公开出版了专门为该课程进⾏教学做⼀体化教学配套的以学⽣⼯作页为核⼼的教材,打造了由名师领衔,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同时建⽴了专供该课程进⾏教学做⼀体化教学的教室,⼀体化教学的基础⾮常好。

⼆、⼀体化教学设计思路1、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梯度性和实⽤性改变传统的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分别进⾏的在不同的场地由不同的教师教授的理论实践相脱节的做法,把传统实践教学中的先分项训练,在模拟综合的做法,变成以六个与⼯作岗位密切关联的以真实⼯作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情境,有较为简单的螺纹配合件的加⼯到较为复杂的台虎钳制作,使得学⽣在完成⼯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具有明显的由易到难的梯度递进关系,并且对于学⽣今后从事机械零部件的加⼯与装配零⼯作具有较为实⽤的知识和技能积淀。

2、课程载体的创新与特⾊教学情境⼀:螺纹配合件的加⼯,主要训练学⽣对⾦属材料的认识、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零件的⽣产过程认识,螺纹结构认识、简单⼯量具的使⽤以及划线、锯、锉、钻、攻丝、套扣等基本知识和能⼒的运⽤;教学情境⼆:鸭嘴锤的制作,主要是让学⽣在有⼀定的⼿⼯加⼯技能和材料、读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个简单实⽤⼯具,进⼀步提⾼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要求学⽣能进⾏简单零件图的绘制,正确选材、合理选择⼯具、量具和进⾏操作,正确选择热处理;教学情境三:⼿⼯制作V型镶配三套件,主要训练学⽣掌握叫精密零件的组合件加⼯和装配,特殊⼯作条件下零件选材和热处理特点,简单部件加⼯与装配要求;教学情境四:万能分度头的装配,主要训练学⽣掌握精密部零件的拆解和装配,特殊⼯作条件下精密零件加⼯与装配要求;教学情境五:⼿⼯制作台虎钳,主要训练学⽣对于同⼀个产品多种材料,多种类型的配合类型同时存在时如何正确选择材料、加⼯前后热处理法的选择,零件质量的检验以及产品装配质量的检验;情境五:制作台虎钳情境三:V型镶配三套件的制作情境⼆:鸭嘴锤的制作情境四:分度头的拆解与装配由简到难,由模拟到创新,能⼒培养逐层递进情境⼀:螺纹配合件制作采取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注重学⽣对于⽣产组织过程的能⼒培养将每个学习情境分成若⼲个学习活动,讲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点穿插到每⼀个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引导学⽣清晰地知道所学知识的有什么⽤、怎么学,如何学的更好。

普通车床加工教案.doc

普通车床加工教案.doc
(3)当孔径温度较高时,不能用塞规立即测量,以防工件冷缩把规“咬死”在孔内。
(4)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前,应首先检查整个测量装置是否正常,如固定测量头有无松动,百分表是否灵活,指针转动后是否能回到原来位置,指针对准的“零位”是否走动等。
(5)用内径百分表测量时,不能超过其弹性极限,强迫把表放入较小的内孔中,在旁测的压力下,容易损坏机件。精车内孔时,应保持刀刃锋利,否则容易产生让刀,把孔车成锥形。
(2)钻中心孔的转速要选择高速(1000转/分),转速太慢容易折断中心钻。
(3)钻Ф20孔的转速要选择中速260转/分,并且加冷却液进行冷却,否则把钻头烧坏。
2、职业意识
(1)操作的时侯精神要集中。
(2)出现问题先关机。
3、注意事项
(1)注意中滑板进、退方向与车外圆相反。
(2)用塞规测量孔径时,应保持孔壁清洁,否则会影响塞规测量。
2、车孔方法
(1)车直孔
直孔车削方法基本上与车外圆相同,只是进刀和退刀方向相反。粗车和精车内孔时也要进行试切和试测,方法与试切外圆相同。车孔时的切削用量要比车外圆时适当减小些。
(2)车台阶孔
车台阶孔控制孔深度的方法通常采用粗车时在刀柄上刻线痕作记号或安装限位铜片,以及用床鞍刻线来控制等,精车时需用小滑板刻度盘或游标深度尺等来控制车孔深度。
(6)车小孔时,应注意排屑问题,否则由于内孔铁屑阻塞,会造成内孔刀严重扎刀而把内孔车废。
三、相关知识
1、内孔车刀的安装
内孔车刀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车削情况及孔的精度,所以在安装时一
定要注意:
(1)刀尖应与工件中心等高或稍高。如果装得低于中心,由于切削抗力的作用,容易将刀柄压低而产生扎刀现象,并可造成孔径扩大。
(2)刀柄伸出刀架不宜过长,一般比被加工孔长5~6㎜左右。

(完整版)公差与配合教案.

(完整版)公差与配合教案.

教案 1一、新课导入: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术测量,主要学习和研究互换性,围绕零件的制造误差和公差概念及其使用要求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解决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二、新授内容: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互换性(一)互换性基本概念:所谓互换性是指在制成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作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如选配或钳工加工)就可以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达到设计要求。

举例说明:自行车手机电脑零部件的互换性。

(二)互换性的种类:根据零件的互换范围不同:a)完全互换性: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作任何选择或附加加工。

b)不完全互换性:零、部件在装配时,允许进行附加加工、选择与调整。

完全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三)分组装配法:为了解决加工困难和装配精度要求之间的矛盾。

把零件的互换性范围限制在同一组内的方法,称为分组装配法。

属于不完全互换性。

第二节加工误差和公差(一)加工误差:1、加工误差的定义:零件的实际尺寸和理论上的绝对准确尺寸之差。

2、加工误差的分类:a)尺寸误差;b)形状误差;c)位置误差;d)表面粗糙度误差;e)波纹度误差。

(未标准化)(二)公差:1、公差的定义: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几何位置关系及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允许变动的范围。

2、公差的分类:a)尺寸公差;b)形状公差;c)位置公差;d)表面粗糙度公差;第三节极限与配合标准(一)标准化和标准:a)标准化:制定标准和贯彻执行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

b)标准:指为产品和工程上的规格、技术要求及其检测方法方面等所作的技术规定。

(二)国家有关标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第四节技术测量概念(一)技术测量的意义和对象:a)技术测量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

b)所谓技术测量就是把被测出的量值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的量值。

c)技术测量的对象: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公差与配合教案内容

公差与配合教案内容

32-34课时教学内容:互换性的含义、教学目的和要求:本模块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对互换性的讲解,引出了全课程的内容,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趣味性来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提出如下要求:1. 了解互换性的含义;2. 懂得学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加工误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

(3)理解标准化与计量、优先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讨论讲述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教学安法。

教学过程:课题引入:一、概述换性是互现代化生产的一个重要技术原则,它普遍应用于机电设备的生产中。

在日常生活中,互换性的例子也很多。

如自行车的内、外胎破了,可以换上同规格的新胎,机器设备零部件突然损坏时,可迅速用相同规格的零部件更换。

讲述相关知识点:1、互换性的含义: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例:同型号的轴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内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

2、作用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有利于采用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①完全互换性: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不需调整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当不限定互换范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范围内互换时,称为不完全互换法。

4、互换性条件一批相同规格的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条件为:实际尺寸在允许的范围内;形状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位置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表面粗糙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二,国家标准尺寸的大小—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宏观几何形状——形状公差相互位置关系——位置公差微观几何形状——表面粗糙螺纹尺寸的大小——螺纹公差公差标准和标准化定义:对零件的公差和相互配合所制定的标准称为公差标准几何量的测量对零件的测量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套配合件的加工一、复旧导新
套类零件加工程序编制和加工刀具的选择二、引入新课
轴套配合件的加工
1.工艺分析
配合件装配图
零件一
零件二
根据零件的工艺特点和毛坯φ45×85mm、φ45×45mm两段尺寸,确定加工方案:
(1)采用三爪卡盘装卡,夹零件1毛坯伸出卡盘45mm,车端面,加工零件1
右端外轮廓至φ42×53mm,倒角,切槽4×2mm,车螺纹。

设置编程原点在零件右端面的轴线上,加工程序名为O010。

(2)零件1调头,包铜皮夹φ30mm外圆找正,车端面保总长。

加工零件1左端外轮廓至φ42×28mm,加工R20圆弧。

设置编程原点在零件左端面的轴线上,加工程序名为O011。

(3)夹零件2毛坯伸出卡盘25mm,车端面,钻中心孔,钻φ18mm孔,加工零件2右端外轮廓至φ30×21mm处,车孔的倒角。

设置编程原点在零件右端面的轴线上,加工程序名为O012。

(4)零件2调头,包紫铜皮夹φ30mm外圆找正,车端面保总长。

加工零件2左端φ42mm外圆,加工零件内轮廓至尺寸要求,车内螺纹。

设置编程原点在零件右端面的轴线上,加工程序名为O013。

注意事项:
(1)二次装夹找正后,不能损伤零件已加工表面。

(2)装夹内、外螺纹车刀时,用三角螺纹样板对螺纹刀。

(3)加工件2内轮廓时,通过Z向加磨耗的方法调整17配的尺寸,保证配合尺寸1±0.02mm。

(4)加工件2外轮廓时,调整48长度尺寸,保证配合尺寸81±0.125mm。

(5)加工件1和件2上的内、外螺纹时,用螺纹环规和螺纹塞规检验,通过加磨耗的方法调整牙深尺寸,保证与外螺纹的连接松紧合适。

2.夹具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形状规则、加工特点及加工精度较高,所以选择三爪自定心卡盘。

之所以选择三爪自定心卡盘是因为三爪自定心卡盘,是因为它是常用的车床通用夹具,它可以自定中心,夹持范围大,装夹工件的效率高,适用于装夹中小型以外圆定位的零件。

示范操作编程
配合件轴右端数控加工程序程序号:O010
配合件轴左端数控加工程序程序号:O011
三.巡回指导
四.结束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