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词义与修辞
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

八字要求:看熟理清记牢写对第六章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语法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与规则。
其基本研究对象是语言的结构要素。
汉语四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重点掌握后三者)修辞研究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基本研究对象是语言的表达方式。
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炼词、炼句辞格第一节词汇一、词的构成(一)语素构词的类型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音译词合成词(词根、词缀)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复合式(两个词根,重点)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附加式、重叠式(一个词根)(二)现代汉语词汇组成基本词汇一般词汇二、词形、词音和词义(调整)(一)词形1.异形词2.同形词(二)词音1.多音(节)词2.同音词同形同音词(重点、难点)异形同音词3.异读词(三)词义1.词义的构成(1)词的理性义(2)词的色彩义(色彩义是重点)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2.多义词3.同义词(同义词中的近义词是重点,七大区别)近义词的差别可以从理性义、色彩义、用法三大方面来把握。
理性意义不同(1)词义轻重不同(2)词义范围不同(3)词义性质不同(4)词义侧重点不同色彩意义不同(1)感情色彩不同(2)语体色彩不同用法不同(1)搭配对象不同4.反义词第二节词的分类词的语法分类(以语法功能为主要分类标准)实词和虚词一、实词实词(七类):名、动、形容、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各类实词及其特点(一)名词画鸟书刊物电脑先生和平公民法律积极性名词的语法特点:1.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如“五本书”“三台电脑”“一种法律”“一点积极性”。
2.不能用“不”修饰。
《最小说》《很漫画》3.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
如“在上海”“关于和平”。
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
如:“黄河水入龙门。
”比较特殊的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
时间名词:“今天”“去年”“从前”。
处所名词:“北京”“郊区”“两侧”。
方位名词:“上、下、前、后、东、南、西、北、中、左、右、里、外、间、旁”。
(二)动词写说想考虑播放完成制造有是动词的语法特点:1.能用副词“不”或“没有(没)”修饰,如“不说话”“没有想”。
语文词语解释大全

语文词语解释大全语文是我们学习中文的科目,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汉字的构造及意义,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词和词语。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语文词语解释大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一、词义解释1. 汉字:中国特有的文字系统,用于表达语言的意思。
2. 词语:由一到多个汉字组成的有意义的单位。
3. 词义:词语所表示的具体意思。
4. 同义词:与另一个词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5. 反义词:与另一个词语意义相反的词语。
6. 词组:由两个或多个词语组合而成的特定搭配。
7. 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有独特含义和惯用法的词语。
8. 俗语:流传在民间并被广泛使用的短句或词语。
9. 歇后语:常用于幽默或讽刺的两句相对联的句子。
10. 谚语: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智慧的表达方式。
二、字音解释1. 声调:汉字的音调,用于区分不同的意义。
2. 声调符号:用于标志汉字的声调。
3. 拼音:用拉丁字母表示汉字的发音,并标示声调的一种方式。
4. 注音符号:用于标示汉字的读音和声调的符号。
三、语法解释1. 词性:词语在句子中所属的类别,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句子成分:一个句子中具有特定语法功能的词语组成的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3. 修饰成分:修饰某个词语或短语的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
4. 句子类型:句子按照所陈述的内容和疑问形式分类,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四、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意象来说明另一个意象,形成隐喻的修辞手法。
2. 比拟: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形成比较的修辞手法。
3. 排比:用同样的结构、配列相同的语句或单词,加强修辞效果。
4. 反复:多次重复批判、夸奖或描述同一事物,以达到强调目的。
5. 夸张:对某个事物或感情进行极端夸张,以夸张效果来增加表达力。
6. 对仗:对句子、诗歌的结构进行对称的修辞手法,增强美感。
英语常用修辞格的翻译

省略;Ellipsis
eg:妈妈让他洗碗,她就不洗。 译文:Mother tells her to wash the dishes, but she will not(do it)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
把本来用以修饰人的形容词移属于同人有关的抽象物 或具体物,这种貌似错误、实为妙用的修辞格叫做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它通过词语巧妙 的“移植”,来取得常规搭配所无法得到的效果。
转喻;Metonymy
Biblioteka eg: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 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鲁迅:《示众》) 译文:Baldy,standing almost directly opposite White Jerkin,stoop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s written on his jerkin. 有时采用意译更为合适 eg: 英雄所见略同。 译文:Great minds think alike.
递升;Climax
把事物按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由近 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等次序说下去,这种修辞手法叫 递升,英语里称作 climax。运用这一修辞手法,能够使要表 达的思想逐步加深、感情逐步强化,因而能增强语言的说服 力和感染力。 eg: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 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 底舒服。(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译文:This is the way things are:if they attack and we wipe them out,they will have that satisfaction;wipe out some,some satisfaction;wipe out more,more satisfaction;wipe out the whole lot,complete satisfaction.
词义辨析——词语修辞的微妙差别

词义辨析——词语修辞的微妙差别词义辨析一直是汉语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在修辞手法中,语言的微妙差别往往能够通过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出来。
本文就词语修辞的微妙差别展开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1. 名词修辞名词修辞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名词来达到不同的修辞效果。
例如,“女人”和“女性”都可以用来描述女性,但它们在修辞上有微妙的差别。
“女人”更加生活化,强调女性的个体特点和情感色彩,可以用来表达作者对女性的独特感受。
“女性”则更加抽象,更适合用在正式场合或学术文献中。
2. 动词修辞动词修辞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动词来强调动作的特点或者情感色彩。
比如,“走”和“奔跑”都可以表示行走的意思,但它们在修辞上有细微的差异。
“走”强调行动的平稳和缓慢,“奔跑”则强调速度快且充满激情的行动。
因此,作者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动词,以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
3. 形容词修辞形容词修辞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形容词来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
例如,“美丽”和“漂亮”都可以描述一个女孩子,但它们在修辞上有微妙的差别。
“美丽”更加强调内在美和高雅的品味,“漂亮”则偏向于外在容貌的好看。
因此,作者可以根据描写的对象和情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形容词,以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4. 副词修辞副词修辞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副词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或方式。
例如,“慢慢地”和“迅速地”都可以表示行动的方式,但它们在修辞上有微妙的差别。
“慢慢地”强调缓慢、细腻的动作,“迅速地”则强调速度快、有力的动作。
因此,作者可以根据叙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副词,以表达出所描述的动作或状态的特点。
5. 比喻修辞比喻修辞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来达到修辞的效果。
通过使用比喻,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联想。
例如,“他就像一只狼”中的比喻,通过将“他”与“狼”进行比较,突出了他的凶猛和残暴。
因此,比喻修辞可以使文笔更加生动有趣,为文章增添了一抹诗意。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一、汉字和拼音汉字是汉语的基本书写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象形的特点。
拼音是一种用拉丁字母来表示汉字发音的方法,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二、词汇和词义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义是词汇的意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
三、语法和句子结构语法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组织和关系,包括词序、时态、语态等。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的组成部分和其排列顺序。
四、语音和声调语音是指语言中的音素和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
声调是汉语中的重要特点,能够改变词义。
五、语义和语用语义是指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包括词义、句义和语篇义。
语用是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和功能。
六、听力和口语听力是指理解和听懂他人说话的能力,口语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七、阅读和写作阅读是指理解和解读书面文字的能力,写作是指用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八、修辞和修辞手法修辞是指通过语言表达产生的修饰效果,修辞手法是修辞的具体表现形式,如比喻、夸张、反问等。
九、文化和习惯用语文化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点和价值观。
习惯用语是指在特定场合下常用的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十、汉字书写和标点符号汉字书写是汉字的正确书写形式,标点符号是用来标示句子和语义的符号。
总结:现代汉语知识点涵盖了汉字和拼音、词汇和词义、语法和句子结构、语音和声调、语义和语用、听力和口语、阅读和写作、修辞和修辞手法、文化和习惯用语、汉字书写和标点符号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汉语水平。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词汇与词义1. 词的构成:词根、前缀、后缀2.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3. 词义辨析: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搭配4. 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5. 词语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二、句子的结构和语法1. 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等2. 主谓一致、时态和语态的使用3. 从句的引导词和结构4. 句子的呼应和对等结构5. 句子的省略和倒装三、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 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的运用3. 修辞格的使用:比喻、拟声、拟态、夸张、反复、排比等4. 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四、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1. 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2. 文章的段落划分和段首句的写作3. 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描写文的写作技巧4. 文章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的运用5. 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五、作文素材和写作技巧1. 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事物、人物、景物等2. 描写和想象:运用五感进行描写和想象3. 比较和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利弊等4. 议论和观点: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5. 表达和推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推理思路六、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1. 阅读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2. 阅读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划分3. 阅读文章的细节和推理题4. 阅读文章的作者观点和态度5. 阅读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七、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1. 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2. 文言文的词义辨析和文句的理解3. 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4.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翻译方法5. 文言文的背景和作者特点的了解八、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2.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 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的使用4. 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5. 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九、作文素材和写作技巧1. 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事物、人物、景物等2. 描写和想象:通过五感对事物的描写和想象3. 比较和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利弊等4. 议论和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5. 表达和推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推理思路十、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1. 阅读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2. 阅读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划分3. 阅读文章的细节和推理题4. 阅读文章的作者观点和态度5. 阅读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以上是语文基础知识点的一个概括,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
现代汉语词义的修辞式派生

很多专家学者都著文论述,虽然研究角度不一所得出 汉语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修辞手法,在词义发展演变
的结论也多有不同,但都一致认为多义词每个意义的 的过程中,修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语
产生都不是毫无依据的,一般都是在原始义或母义的 义学中,修辞式派生便成为词义派生的一个主要方式,
基础上以某种方式派生(或引申)出来的,这些派生 它的存在“为词义发展创造了常规或超常规的环境,
觉在不同感官之间的转移。通感式派生就是通过通感 除了上述的几种方式之外还有以下几种:(1)夸张式,
手法,使通感现象外化并固定到词义中,进而使词获 如“斗”,在母义基础上派生出“大”“小”的意义,
得新的意义实现词义的派生。
如斗胆、斗室;(2)对比式,如“薄”和“厚”是
常见的一般是具体的感知觉向抽象意觉的转移。 一对反义词,它们分别派生出“淡”“少”“不重视”
委婉式派生分为两种,即意义扬升和意义弱化。
可以跨越不同的事物类别。经常是以具体的形象化的 意义扬升的委婉式派生一般用于表现好的一方面。如
特征、行为等代指抽象的事物。借代式派生分为以下 “贵”最初用于形容事物的价格,后来派生出“人或
几种: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物地位尊贵”这一意义以及敬辞这一用法(称与对方
板上集合”。久而之久,甲板就派生出了“船”的意义。 达“死”这一意义的还有“圆寂”“仙去”“羽化”
(三)通感式
等词语。用来表示“便溺”这一不雅行为的委婉表达
通感又称移觉,即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听觉、 有“方便一下”“去洗手间”等。
意觉等感知觉两两沟通、相互转移,其明显的标志感
修辞的手法多种多样,修辞式派生也多种多样。
般被赋予多个意义。由于多义词素的大量存在、语法 的、生疏的事物,即平常所说的打比方,目的是将表
语文必考知识点

语文必考知识点语文作为一门必考科目,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必备的知识点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从词语解释、古诗词、修辞手法和文言文等方面,为大家总结一些语文必考的知识点。
一、词语解释1. 同义词和近义词:同义词指的是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丽”和“漂亮”就是同义词。
“百科全书”的同义词可以是“百科”或“百科书”。
近义词则是指词义相近但又不尽相同的词语,如“高兴”和“快乐”。
在做题时要注意他们的差异,正确选择。
2. 反义词:反义词即意义正好相反的词语,如“黑”和“白”就是反义词。
在理解句子和诗句时,考生要注意反义词的运用。
3. 词义辨析:词义辨析是指辨析词语的语义差异。
如“苍白”和“苍凉”、“诚恳”和“真诚”等。
在阅读理解题和填词语的题目中经常会考到,需要考生具备词义辨析的能力。
二、古诗词1. 熟记古诗词的内容和作者:古诗词作为语文必修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必须背诵和理解的。
生活中的名句警句常被用来引出各类议论,对于加强文章的凸显作用非常有效。
2. 熟悉古诗词的格律和修辞手法:古诗词的格律和修辞手法是其独特之处,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解读古诗词非常重要。
例如,五言绝句的一般结构是:AABB,每句五个字,上下句互相关联。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相似之处的描述,来加强表达的修辞手法。
比如“犹如行云流水”、“笑容如花”等。
在作文和阅读理解题中,经常会考到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拟人:拟人是将人的形象赋予非人事物,使其拥有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如“大地在歌唱”、“树木低头”的描写都是拟人修辞的运用。
理解和辨析这个修辞手法,对于解读文章的意义非常重要。
四、文言文1. 典故:典故是指一种源自古代的文化传统,是古人在生活中留下的名言、故事或事件。
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熟悉和理解典故在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深度上起着重要作用。
2. 文言词语的理解:文言词语的使用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她太矮,经不起高度的赞扬;皮肤太黝黑,经 不起说她白皙的赞扬;个子太瘦小,经不起高大 的赞扬。 【解析】“low” 既表示 “矮” 也表示 “地位低下”, 说人身体矮用“short”,身材高用“tall”,这里 故意用 “high” 和 “low” 这对反义词,形成对 照。“fair”既表示“白皙”,也表示“公正”, 这就形成了双关。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谈“she” 她的身材容貌问题,实际上是在说“she”的社会 地位高低的问题。
课堂互动 1
课堂互动 2 课堂互动 3 课堂互动 4 课堂互动 5 课堂互动 6 课堂互动 7
课堂互动 8
课堂互动 9
综合练习3
--end
退出
第六章
词义与修辞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翻译是研究两种语言转换的艺术,在翻译过 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文字材料,不论是大作家 的作品还是普通人的随笔,文字表达、修辞手段、 语言特色,无一不表现在字里行间。 翻译时对两 种语言研究得越深,对两种语言内在规律了解得 越透,对原文理解也就越准确。理解是翻译的前 提和基础,只有理解深刻了,才能做到胸中有数, 运笔自如,下笔有神。
【译文一】这一手术让他伤脑筋。(医学) 【译文二】这次军事演习使他烦恼。(军事) 【译文三】这一运算让他伤脑筋。(数学) 【译文四】这一操作让他伤脑筋。(计算机)
10
返回章重点 退出
6. 1. 2 双关 (Pun)
双关语,“指在一句(段)话中有意地把同 一词用于两种不同的意义或使用近音词以达到喜剧 性的和戏谑的效果”,即利用词的同音异义或一词 多义的现象来表现诙谐、嘲讽意义。修辞学上是属 于借代范畴的辞。所谓借代,就是“借A说B”,借 音相同(或近似)的词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或借同 一个词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或借同一个词来表达不 同的意思,或将本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并列,造成 机智,其效在对照,用对照以强调,肖其人之堂皇 口吻,表其人之丑恶内心,言其物之迥异外表。
【译文】一天,有位漂亮的女学生走进考场。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口试, 在面试中太激动,太紧张了,临走时竞忘了拿包。当她再次回来取 包时,我同事史密斯先生将包递给了她。 “谢谢你。”那女生说。 “欢迎你再来!” 史密斯先生笑着说。 【解析】“You are welcome”在这里有双重意思,一是“不客气,不用 谢”,二是“欢迎下次再来”。女学生向史密斯先生表示感谢,是 因为他给她递了包,而史密斯先生巧用“You are welcome”向学生 表示客气,应译为“不客气”,这样才能和“谢谢你”一致,可译 为“不客气”,反倒失去了考官之本意;同时向学生开了个玩笑 “欢迎你再来”,让学生也这样理解,两个意思都存在,一语双关。 由此可见,这种双关产生的幽默就体现在语境之中。
16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补充例句:
例1:——Why do you say the river is rich? ——Because it has two ban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译文】——为什么说这条河很富有? ——因为它有两家银行。(河岸)
例2:—— What flower does everybody have? —— Tulips.
第六章
词义与修辞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退出
第六章重点
第六章 词义与修辞
6.1 歧义与双关 6.2 矛盾修辞 6.3 夸张 6.4 类比 6.5 逻辑关系 6.6 重复 6.7 平行排比 6.8 拟人 6.9 反语与讥讽 第六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综合练习1 综合练习2
11
返回章重点 退出
双关语简洁凝练,风趣幽默,新颖别致, 具有极强的讽刺性等修辞效果,在教学过程 中常提供一些难度适中的双关语让学生翻译, 使他们能够通过接触大量的双关语对英语的 多义词、同音异义词的语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能够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准确、诙谐、幽 默地运用英语语言,增强使用英语及汉语语 言的美感,提高翻译能力。
8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3:We grumbled a little now and then, to be sure. But there is no love lost between us.
【译文一】有时我俩也会闹点小别扭什么的,但是我俩毫无爱 情。 【译文二】我俩有时也会闹点小别扭什么的,不过我俩还是十 分相爱的。
5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格在分类和使用上有 一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语 言环境和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往往在表达同一概念时 使用不同的修辞格;即使采用同一个修辞格,例如比 喻,在结构方式、喻体、喻义以及运用范围上也不尽 相同。辞格翻译可分为三类:可译、难译、不能译。 可译者,常可采用对应的辞格,甚至相同的结构,如 排比、拟人和比喻等。难译者,经常使用变通的手段, 设法用一辞格译出另一辞格或用意译,如对偶、拟声、 双关等。而涉及到不同文字字形结构或音韵方面的修 辞格往往为不可译,汉语可采用描述性手法。
15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4:——What do lawyers do when they die? ——Lie still.
【译文一】——律师死后干什么? ——静静地躺着。 【译文二】——律师死后干什么? ——仍在撒谎。 【解析】精心选用动词“lie”的“居住”和“撒谎”意义, 对善说谎言的律师进行了辛辣而绝妙的讽刺,具有异曲同工 之妙。还如“——Why are lawyers all uneasy sleepers? ——Because they lie first on one side and then on the other, and remain wide awake all the time.” 可理解为 “——为什么律师都睡不好觉?因为他 们一会儿躺在这边,一会儿躺在那边,所以整夜睡不安宁。” 又可理解为“——为什么律师都睡不好觉?因为他们一会儿 在这一方撒谎,一会儿在那一方撒谎,所以他们都是提心吊 胆。”
例4:Men and women born before 1958 would be excluded entirely; they would not even be asked to register.
【译文一】1958年以前出生的人完全不包括在内,甚至不要 求他们注册。 【译文二】男人和1958年以前出生的女人都不包括在内,甚 至不要求他们注册。
12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1:She’s too low for a high praise, too brown for a fair praise, and too little for a great praise.
(William Shakespear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3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但有时不是理解了原文就能翻译表达了。凡是做过 翻译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有时遇到难以处理的词句时, 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就是找不到确切的词来表达。表 达的好坏与理解的深度,本族语言的运用程度,翻译技 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表达是翻译的深化, 表达是再创作的过程。修辞是语言艺术化的重要手段。 汉语善用艺术化的语言,辞格丰富多彩;英语多用“净 化”了的直接语言,注重语言对读者的直接功效。修辞 是表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修辞手段是翻译过程中 运用的主要语言手段之一。译作质量跟修辞形式的正确 运用很有关系。也是翻译过程中必须研究处理的问题。
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补充例句:
例1: He had a book stolen from the library.
【译文一】他让别人从图书馆偷了一本书。 【译文二】他有一本从图书馆偷来的书。 【译文三】他有一本书在图书馆被人偷走了。
补充例句:
例2:The operation troubled him.
13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2:If we don’t hang together, we shall hang separately.
【译文一】如果我们不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那就会 被一个一个地绞死。 【译文二】如果我们不被集体绞死,那也会被一个 一个地绞死。 【解析】这是Franklin 1776年在美国独立宣言签字 仪式上的讲话。他运用“hang”这一同形异义 词构成了双关,语音格外生动有力,说明美国 各殖民地除了宣布独立以外,无他路可走。
【译文】—— 人人都有的花该是什么花? —— 郁金香。 【解析】这是因为郁金香“tulip”的读音恰巧和人的双唇 “two lips—tulips”的读音相似,此处正好借用这一发音 巧妙造成双关。
17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补充例句: 例3:Once a pretty girl student came to the room for the interview.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she had taken the exam. She was so excited and nervous during the interview that she left her bag on the desk. When she came back for it, my colleague, Mr. Smith, handed her the bag. “Thank you very much,” she said. “ You are welcome,” Mr. Smith replied, smiling.
4
返回章重点 退出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修辞格。 修辞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语言手段,其种类 也十分丰富,常见的就有比喻、拟人、夸张、 设问、排比、借代等十多种。但是,修辞又是 翻译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许多修辞手段都 是巧妙地运用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形意融为一 体,浑然天成。要用另一种与其差异很大的语 言再现这些特点,自然困难重重。在处理辞格 的翻译时,针对不同的辞格往往需要采取不同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