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物态变化(共16张PPT)

一气压下沸点一般不同。 7、在高山上用普通锅做饭难熟,但改用高压锅就好了, 为什么?
下列哪个图像能表示液体沸腾的图像?
温度
温度 乙图为沸腾图像
甲图
时间
乙图
时间
8、液体沸腾的条件? 达沸点,继续加热。且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9、什么叫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10、气体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11、100℃的水蒸气烫人比100℃的水烫人更厉害,为什么? 100℃的水蒸气遇到人的表皮时先液化成100℃的水,同 时放出大量的热,然后再继续放热给人的表皮,温度降 低;而100℃的水直接放热后才降低温度。所以……
不碰底壁(玻泡不碰容器底或侧壁) E、五读:稍候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视线相平(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读数不离(读数时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12:19:2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42021/9/42021/9/4Sep-214-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4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下列哪个图像能表示液体沸腾的图像?
温度
温度 乙图为沸腾图像
甲图
时间
乙图
时间
8、液体沸腾的条件? 达沸点,继续加热。且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9、什么叫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10、气体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11、100℃的水蒸气烫人比100℃的水烫人更厉害,为什么? 100℃的水蒸气遇到人的表皮时先液化成100℃的水,同 时放出大量的热,然后再继续放热给人的表皮,温度降 低;而100℃的水直接放热后才降低温度。所以……
不碰底壁(玻泡不碰容器底或侧壁) E、五读:稍候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视线相平(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读数不离(读数时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12:19:2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42021/9/42021/9/4Sep-214-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42021/9/42021/9/4Saturday, September 04,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课件

Ⅲ所示,这是因为 水的沸点随瓶内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
图2-8
考点知识聚焦
[解析] (3)乙组烧杯中水的质量和初温均与甲组相同,所使用酒精灯的火焰比甲组大些,则单位时间内放出的 热量较多,水吸收的热量就较多,水的温度上升得更快;水的沸点与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沸点仍保持98 ℃不变,故E图符合题意。 (5)由图Ⅱ知a组水的初温比b组水的初温高,两组水同时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组水升高的温度 低,根据Q=cmΔt知,a组水的质量大。 (6)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 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 (7)水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将酒精灯移去后,水就不能吸收热量,所以水就不再沸腾,这说明水 在沸腾过程中要持续吸热;在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气体压强减小,水的沸点会随 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因此,水会重新沸腾起来。
学在相同的环境中,分别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热水,用如图2-7A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如图B所示是水 沸腾时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
时”)的情景。
(2)甲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图像,由图
像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 98 ℃,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 度 不变 。
(3)乙组同学的实验中,烧杯中水的质量和初温均与甲组相
流速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
(2)分析图A和图B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在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和温度相同
时,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
。
(3)分析图A和图C所示的实验,可以得 出: 在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相同时,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 。
考点知识聚焦
突破1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梳理】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共54张PPT)

A. 凝固
B. 升华
甲
用久的灯泡灯丝会变细,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 )
硬纸板上有小水滴,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冰变成水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给B加盖,同时抽气,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叶子表面积小,减少蒸发,保持水份。
液化气是如何装入罐中?
给B加盖,同时抽气,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
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
(3)据此可以判断,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B段处于
状态,BC段处于
状态, CD段处于
甲为_____________
(3)据此可以判断,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给A中水加盐,提高水的沸点。
当A中水沸腾时,B中的水_______沸腾.
给B加盖,同时抽气,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小明用图中的小试管B装有水,悬放在烧杯A的水中。
(1)根据表格中所给数,作出A、B中水的沸腾图像。
T/℃ 100
98
tA
96
tB
94
92
90
0 1 2 3 456 7
t/min
(2)由图象可以判断出:在当时条件下,A的沸点是_______℃,
B的9沸8 点是_______℃;在沸腾96过程中A的温度_______,B的温度 __不__变___(选“升高”,“降不变低”或“不变”)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 人教版4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读:读数时视线与玻璃柱上表面相平,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取: 取出温度计,整理器材
3、体温计
量程: 35℃~42℃ 分度值: 0.1℃
注意: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将玻 璃管内水银甩回玻璃泡,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 璃泡就用来测病人的体温,读数值只升不降。
练习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
3、升华和凝华
升华
概念: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特点: 升华吸热
凝华
概念: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特点: 凝华放热
练习
1、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 衣服最 后也会干,这是冰发生( 升华)的缘故。
(三)水循环和节约用水与水资源的保护
升华
吸热
水蒸气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水
熔化
吸热
凝固
3霜的形成—— 凝华
1、熔化和凝固
概念: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
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 不断吸热、熔化过程 温度不断升高
概念: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凝 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达到凝固点
5、用敞开的水壶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加热,则
水温将升高。(× )
二、问题解决题
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而干瘪,你能 帮助妈妈解决这一难题吗?
多动一下脑筋,你会成功的!
凝华(放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理中考总复习《物态变化》课件

___温__度___计__的__玻___璃__泡__接___触__了__烧___杯__壁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_不__均__匀___(选填“均匀”或“不
均匀”)的.
(3)根据图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正__在____(选填“正在”或“将 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_液___化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LOGO
目录 CONTENTS
考点
1
温度
2 熔化和凝固 3 汽化和液化
4 升华和凝华
LOGO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考点一: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
单位:摄氏度,符号: ℃ 摄氏温度规定100℃0 ℃::冰沸水水混的合温物度的(温1度个标准大气压下)
构造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
①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里,不能接
6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 4
2
0
-2 -4 -6 -6 -6 -6 -6 -8
状态 液
液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固 固固 固 固
固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全方位突破
(1)当实验进行到2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下图所示,读
数方法正确的是__B______(选填“A”“B”或“C”),此时 混合液的温度是_-__1_1____ ℃;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6____ ℃,当实验进行到17 min时, 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固___液__共___存____态;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_晶___体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低______(选填“高”
(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_不__均__匀___(选填“均匀”或“不
均匀”)的.
(3)根据图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正__在____(选填“正在”或“将 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_液___化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LOGO
目录 CONTENTS
考点
1
温度
2 熔化和凝固 3 汽化和液化
4 升华和凝华
LOGO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考点一: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
单位:摄氏度,符号: ℃ 摄氏温度规定100℃0 ℃::冰沸水水混的合温物度的(温1度个标准大气压下)
构造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
①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里,不能接
6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 4
2
0
-2 -4 -6 -6 -6 -6 -6 -8
状态 液
液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固 固固 固 固
固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全方位突破
(1)当实验进行到2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下图所示,读
数方法正确的是__B______(选填“A”“B”或“C”),此时 混合液的温度是_-__1_1____ ℃;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6____ ℃,当实验进行到17 min时, 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固___液__共___存____态;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_晶___体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低______(选填“高”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PPT课件9:物态变化

凝华 凝固、熔化
【解析】 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的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 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6.9℃。
【答案】 36.9℃
弄清常见温度计的原理,平时只要书中涉及到的实验和实践部分,都要认 真去做、去想、去分析。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解析】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B.水 蒸气形成白霜时放出热量,故B错误;C.冰中加盐后更容易熔化,盐和冰的混合 物的熔点低于冰的熔点,故C错误;D.如果不加盐,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 物的温度为0℃,则水蒸气遇到罐底不会凝华形成霜,故D正确。故选:D。 【答案】 D
(3)图像及实验结论:如图为水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⑰ ____9_7___℃,水沸腾时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⑱保__持__不___变_;
二、三个特殊温度
名称
定义
影响因素
说明
熔点 凝固点 沸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物质的种 只有晶体才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类和气压 且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⑨__量__程____、_零__刻__线___,认清⑩__分__度__值____。 使用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 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⑪ __相__平____。
五、方法与应用
气体液化的方法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章《物态变化》课件

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 考点精讲
【例1】(2016广东)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题图1-3-1所示的温度 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________℃.
思路点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 在零刻度线以下,示数为-3℃.
D. 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6. (2015娄底)小华设计了如图1-3-6所示的甲、 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热__胀__冷__缩__ 性质制成的;
(2)该实验应选用___碎__冰__块_____(填“大冰块”或 “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考点2 熔化和凝固 1.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晶体熔化时
要__吸__热__,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同的晶体熔点一般不同. 3.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晶体的液体
凝固时要__放__热__,但温度保持不变. 4.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考点3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考点梳理
考点1 温度 1. 温度是指物体的__冷__热__程_度_,单位为摄氏度,符号
为℃. 2. 摄氏温度中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在1
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与100℃之 间等分为100份,每份为1℃.
3. 正常人体的温度约等于___3_7_℃___.人体感觉比 较舒适的温度一般是26℃左右,所以夏天家里空调一 般设置的温度在26℃较好.
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 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27张PPT---物态变化

绘制的图象, 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 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此时水的沸点是 98 ℃.
➢水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
如图E甲、乙中,图 甲 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实验结论: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因沸:点低于100℃的水面原上方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 ②
物态变化
专题解读
考纲要求: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了 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3、通过实验 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 解释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
中考概况:从历年中考试题来看,《物态变化》在中考中所占比例约为3~6%; 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热现象定性的叙述,不涉及量的计算,由于热现象跟生 活、生产关系密切,所以命题的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于选择、填空和实验 题。
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 液化
A.冒 出 “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
C.“ 白霜 ”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
凝华
凝固
2.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
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C )
液化
凝固
汽化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汽化
升华
考点 2:图像题
二.分析归纳
c 考点 1:物态变化的判断
例题 1.下 列关于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
是: 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此时水的沸点是 98 ℃.
➢水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
如图E甲、乙中,图 甲 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实验结论: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因沸:点低于100℃的水面原上方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 ②
物态变化
专题解读
考纲要求: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2、了 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3、通过实验 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 解释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
中考概况:从历年中考试题来看,《物态变化》在中考中所占比例约为3~6%; 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热现象定性的叙述,不涉及量的计算,由于热现象跟生 活、生产关系密切,所以命题的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于选择、填空和实验 题。
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 液化
A.冒 出 “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
C.“ 白霜 ”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
凝华
凝固
2.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
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C )
液化
凝固
汽化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汽化
升华
考点 2:图像题
二.分析归纳
c 考点 1:物态变化的判断
例题 1.下 列关于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第5课时 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考点整合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知识纵横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归类示例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