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初三上册历史大事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历史大事年表

九年级上册历史大事年表

德 国 人 卡 尔 本 茨 发 明 汽 车
莱 特 兄 弟 发 明 飞 机
英 法 俄 “ 三 国 协 约 : 形 成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开 始
凡 尔 登 战 役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结 束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脉络梳理】 资本主义 萌芽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标 志 英 国 光资 荣产 革阶 命级 ,革 命 胜 利
议 会 《 权 利 法 案 》 限 制 国 王 权 利
确 立 君 主 立 宪 政 治 体 制
1765 18世纪60年代
1775
1776.7.4
1783
哈第 格一 里次 夫工 斯业 发革 明命 珍开 妮始 机
来美 国 克独 星立 顿战 的争 枪开 声始
《 共马 产克 党思 宣主 言义 》诞 发生 表
俄 国 农 奴 制 改 革 , 废 除 农 奴 制
美 国 内 战 开 始
林 肯 颁 布 《 解 放 黑 人 奴 隶 宣 言 》
1868
1882
1885
1903
1907年 1914 1916年 1918年
日 本 明 治 维 新
德 意 奥 “ 三 国 成同 盟 ” 正 式 形
【大事年表】
1799
1804
1807
1815
1825
1848 1861
1862
拿 破 仑 发 动 雾 月 政 变 夺 取 政 权
拿 破 仑 建颁 立布 法《 兰民 西法 第典 一》 帝 国
美 国 人 富 尔 顿 发 明 轮 船
拿 破 滑仑 铁退 卢出 战政 败治 舞 台

九上历史大事年表

九上历史大事年表

九上历史大事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000:古埃及文明的崛起公元前1550至公元前1077: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公元前753:罗马城市的建立公元前509:罗马共和国的成立公元前490:希波底斯战役的胜利公元前1:秦朝的统一公元前7:汉朝的建立公元64:古罗马城大火公元476: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610:开始预言公元6:教的开始公元732:查理·马特大败公元800:查理曼被加冕为罗马皇帝公元962:奥托一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公元1066: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在哈斯丁顿战役中征服英格兰公元1095: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公元15:英王约翰强迫签署《大宪章》公元145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公元149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公元15: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征服公元1588: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公元1618:三十战争开始公元1688:英国的“光荣革命”公元1776:美国宣布独立公元1789:法国大革命爆发公元1799:拿破仑成为法国执政公元1815: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最终被击败公元186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公元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公元17:俄国二月革命公元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公元47: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公元49:的建立公元69:阿波罗11登月公元79:伊朗革命公元89:柏林墙倒塌公元97:香港回归九上历史大事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础,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会在这份表中出现。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我们将回顾一些九上历史大事表中的重要事件,并分析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

古埃及文明的崛起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000期间建立了伟大的文明。

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和巨大的金字塔,建立了庞大的和宗教体系。

他们的文化和技术在当时世界中独步一时。

罗马城市的建立标志着古罗马帝国的起源,它成为了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城市。

罗马共和国的成立使罗马逐渐走向民主政体,并将其领土扩大到整个地中海地区。

初中历史大事年表详细打印

初中历史大事年表详细打印

初中历史大事年表详细打印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起源于尼罗河流域。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的统一国家形成,法老开始统治。

古埃及人民建造了伟大的金字塔和壮丽的神庙,开创了建筑、农业、医学和数学等领域的先河。

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希腊奥运会古希腊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盛会之一。

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希腊奥运会在奥林匹亚举行,成为古希腊城邦之间竞争和友谊的象征。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的七个国家,建立了秦朝。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统一措施,例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等。

他还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使中国境内更加安全。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是古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它的灭亡标志着古罗马帝国的终结。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人的首领奥多亚塞尔推翻,罗马帝国从此不再统一。

公元618年:唐朝的建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被誉为“盛世”。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了唐朝,开启了长达289年的统治。

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后世称为“开元盛世”。

公元1095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欧洲基督教世界对抗伊斯兰教世界的一场宗教战争。

公元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起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目的是夺回耶路撒冷。

十字军东征共进行了九次,历时近两个世纪。

公元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签署《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文件,被认为是现代宪政的先驱。

公元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贵族和自由市民的权益。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廷帝国的首都,也是东正教的中心。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

这一事件标志着东西方文明的分裂。

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

九年级上册历史大事年表

九年级上册历史大事年表

九年级上册历史大事年表:
一、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公元前210年:秦朝推行“焚书坑儒”政策,大规模烧毁各地图书和处死儒生。

-公元前206年:刘邦代汉中王降服蒙恬,结束了秦末乱世。

-公元前202年: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与刘邦展开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开始了长达四百余年的封建帝制。

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废黜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结束了东汉朝廷的统治。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标志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到来。

-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南朝宋,结束了东晋朝廷的统治。

三、唐宋元明清时期
-公元618年:唐朝开国,成为中国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

-公元960年:宋朝开国,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公元1279年:元朝建立,结束了南宋的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结束了明朝的统治。

四、近代史
- 1839-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

- 1997年:香港回归,结束了近代以来的殖民统治。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一、太平天国运动1. 天地会起义:太平天国的前身“天地会”是一个秘密会社,该会社曾多次组织起义,其中较为重大的有1820年“红巾军”起义和1841年“金田起义”。

2. 太平天国的理念和教义:太平天国主张平等、共产、女权和地主改良等思想。

3. 太平天国起义及北伐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发生于1851年,起义军迅速占领湖南、江西等地,后蔓延至全国范围,引发了长达十年的北伐战争。

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主要原因有洪秀全和曾国藩的军事对抗、洪秀全失去领导能力和缺乏有效的组织结构等。

二、甲午战争1. 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使用洋务派的炮舰制胜,铁甲舰、火箭、蓝筹砲等新式兵器的推动。

2. 甲午战争的起因:1884年,法、英、德三国联合入侵朝鲜,大量屠戮居民,引起中国舆论的强烈反响,最终导致爆发甲午战争。

3. 甲午战争的战场及结果:主要战场位于黄海和辽东地区,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丧失权益,丧失自主权。

4. 甲午战争对中国影响:甲午战争导致中国国力空前衰落,也引发了晚清政府改革的必要性和民族主义激发。

三、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的背景:晚清政府的腐败,外国的侵略、民主思想和革命理念的传播,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等。

2. 辛亥革命的推动者: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推动者,他创立了兴中会、同盟会等组织,呼吁废除专制帝制,建立民主制度。

3. 辛亥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4.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也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四、五四运动1. 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具体表现,起因于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对德国割让山东的妥协态度。

2. 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要求废除对德国的妥协,并呼吁国家独立、民主和科学。

历史大事件知识点总结

历史大事件知识点总结

历史大事件知识点总结1.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当时上下埃及地区统一,形成了一个活跃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古埃及的发展与尼罗河流域的独特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埃及人学会了利用河流提供的水源,发展了灌溉农业,从而使得埃及成为了古代强大的农业国家。

埃及的兴起也与尼罗河河流的周期性洪水有关,这些洪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为埃及的农业繁荣创造了条件。

另外,古埃及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统一的强大政权为古埃及文明的高度发展提供了机会。

古埃及文明在政治、宗教、科技、艺术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在政治方面,古埃及的国王通过建立专制制度,并推行中央集权的统治,为古埃及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宗教方面,古埃及的宗教体系复杂多样,通过信仰多位神祇,建立在民众心中权威的神庙,这为古埃及社会的凝聚和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埃及的科技成就也非常突出,如古埃及人发明了文字,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

古埃及的文学艺术也具有很高的水平,如金字塔、尼罗河艺术等都体现了古埃及人的很高的审美情趣。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埃及文明的崛起启示了人类对于自然条件的认知和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古埃及文明的成就也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古埃及的文字和数学知识等,为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源泉。

2.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罗马帝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中期,当时罗马城建立,随后逐渐壮大,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罗马城座落于意大利半岛上,处于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的交汇处,这使得罗马成为了欧洲文明的中心,为其帝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罗马帝国的兴起也与其政治体制有关,罗马政治体制建立了共和制度,将政权置于人民之上,从而确保了政权的稳定和延续。

罗马帝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

在政治方面,罗马帝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议会制度,为世界政治形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九年级上历史大事年表

九年级上历史大事年表
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38
1804~1814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
39
1804
贝多芬完成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40
18C末19C初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
41
1812
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利
42
1814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43
1816-1826
玻利瓦尔等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44
1807
美国人富尔顿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利用蒸汽作动力的船“克莱蒙号”
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27
1783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北美独立战争结束
28
1785
1782年:英国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1785年:首先用作纺织机的动力
29
1787
美国制定宪法,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实行总统制
30
1789
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法国大革命导火线。
31
1789.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
17C下半期
英国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在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17
18C
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阵德斯鸠、卢梭。
18
1757
克来武率领英国殖民军占领印度孟加拉省,印度开始沦为英国殖民地。
19
1764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0
18C60n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九年级上历史大事年表
2
1487~1488
迪亚士远航非洲南部沿海(好望角)
3
1492~1493
哥伦布到达美洲(古巴、海地)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重大事件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重大事件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涉及到的重大事件有很多,以下是部分内容:1. 世界古代史部分:* 古埃及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国王的陵墓:金字塔。

* 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 古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 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

其中,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

雅典在伯利克里在位时,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 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

*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

* 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冲突:希波战争。

2. 中国古代史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取代石制、骨制农具。

* 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 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租佃方式。

* 春秋时期,块炼钢;南北朝时发明了灌钢法。

* 汉代“丝国”、唐代“缂丝”、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

* 东汉晚期,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时期,陶瓷工艺成熟;唐代,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青花和釉里红;明代,斗彩和五彩瓷;至迟从唐代开始,瓷器大量出口。

* 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

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 周朝“工商食官”;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出现大的区域性商帮。

3.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明中叶以后,在江南地区的一些丝织业部门,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还包括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

这些事件和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还有关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如《史记》的编纂、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册历史大事件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第3课教学设计格尔木第五中学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教材(一)教学内容《法国大革命》是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的第3课。

本课教材安排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和拿破仑和他帝国二个子目的内容,这既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发展的时序性,又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意义。

课标对这部分知识作了如下的要求: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的历史作用。

其中前三项目标将在本节课完成。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雾月政变”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通过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

通过对拿破仑主要活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感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概括、比较、归纳的方法;在解读《人权宣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赏析教材插图的过程中,学习从图画中找寻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参与和推动革命的史实,帮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通过对拿破仑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最终必然失败,帮助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重点:《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依据:《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成果和纲领性文件,也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社会的指针,具有世界性的反封建意义。

拿破仑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评价拿破仑的重要载体,正确把握有利于主题活动的开展;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深刻影响着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发展,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将“《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其评价”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难点:对拿破仑活动的评价。

依据: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具有双重性,拿破仑称帝、实行军事独裁等活动容易导致学生对其进行全面否定,需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拿破仑的活动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价。

因此将此既作为教学重点,又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有了清晰的目标,明确的重难点,再看学生的实际:学情分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显示:九年级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但略显含蓄,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在教学实际中,通过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但尚未学习启蒙思想,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因此,在我充分利用多媒体采取“创设情景-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三、学法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提高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为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习惯于在备课前做好学情调查。

这课的课前调查让我明确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存在的疑惑。

根据调查结果,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明确重点、指导历史探究方法、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38分钟)导入我抓住学生兴趣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播放09年美国喜剧电影《博物馆之夜Ⅱ》中关于拿破伦和三大恶魔的搞笑对话片断,在开心、轻松的氛围中提问:“历史上的拿破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导入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结合教材结构清晰的特点,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我把本课设计成“法国大革命展”,将各子目教学内容融入每个展厅。

我就是学生参观的导游。

第一展厅:攻占巴士底狱——情境再现,夯实基础,感知人民群众的作用(6分钟)再针对两个问题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第一展厅里。

通过观看视频,我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排山倒海的冲击。

并在播放结束后回答问题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一是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通过视频,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此基础上,联系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指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

在新旧知识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是“攻占巴士底狱”。

因此,我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设问:“巴黎人民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从而得出攻占巴士底狱的原因是:巴士底狱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说明人民在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革命的序幕,然后我将带领学生进入第二展厅,亲身体验更加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展厅:《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分析史料,突出重点,辩证理解“人权”观(12分钟)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就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授之以渔。

因此,这一展厅我设计了“我是小小史学家”和“图说历史”两个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人权宣言》的内容和影响,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相关史实。

第一板块:“我是小小史学家”:我精选《人权宣言》中的核心内容作为材料,并就此提出三个研究问题:1.史料反映出《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结合教材归纳什么是《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3.如何评价《人权宣言》?学生结合问题,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分析教材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并开展“比比看,谁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小小史学家”。

掌握《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作用,《人权宣言》倡导的“自由、平等”主要保障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以设问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以合作学习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以相互交流的形式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与学生一起总结史料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教学互动,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史料分析方法:粗读史料,了解大意;审读设问,回读史料;提炼信息,组织作答。

第二板块:图说历史。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特色——辅栏和插图,设计“图说历史”环节,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讲述共和国诞生、路易十六被判死刑、雅各宾派把革命推向高潮,罗伯斯庇尔是雅各宾派的领导人等基础知识,理解法国革命在不断深入发展,得出法国大革命是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教师设问:“雅各宾派政权被颠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落下了帷幕,法国形势急剧动荡,历史将给谁机会?”我带领学生进入第三展厅,体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起和衰亡。

第三展厅: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合作探究,突破难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12分钟)“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改变了法国历史,震荡了欧洲,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针对这个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合作探究拿破仑主要活动的“三步曲”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互帮互学为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发展各种能力。

实现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具体展开教学模式如下:第一步,序曲:梳理知识,把握基础,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为了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知识马赛克”的图表教学法。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填充内容,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的具体内容,为第二、三步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步,主旋律:解析知识,分组探究,分析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在第一步曲完成后,要让学生对拿破仑主要活动的作用作出正确的分析,我提供了三个中心议题,学生用不同方式展开分析研究:雾月政变:通过学生短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当时法国的内忧外患,揭示拿破仑上台的必然性。

拿破仑的对内措施、对外战争: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对此展开讨论,合作探究,我深入两个组适时的进行正确引导,并最终推选一名发言人阐述小组观点,老师根据发言情况做及时补充。

从而明确拿破仑的对内措施和对外战争都具有两面性。

第三步,高潮:教师点拨,突破难点,评价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通过第二步的合作探究,学生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的有了正确的认识,突破“评价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这个难点就水到渠成了。

我只需提示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正确方法: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反对军事独裁”、“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

如果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对拿破仑个人评价的辩论,我将及时引导学生课后在更详实的资料搜集基础上将辩论热情释放在教材后面的“主题活动”课中去。

留言厅——畅所欲言,心得疑问播放《英雄交响曲》作为背景音乐,将课标川教版教材的特色栏目——“心得与疑问”放到参观留言薄中,让学生畅所欲言,以便教师做教学反馈。

知识小结在完成参观后,用课堂问答的方式总结全课知识,以提纲形式出现,便于学生掌握。

(三)作业布置:(2分钟)根据本节课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的实际,进行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完成“课时计划”的选择题,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课后作业:完成“课时计划”第二题,此题有一定综合性,也能考察学生比较归纳能力,课堂完成时间不允许,留到课后合作完成。

五、板书设计本课我通过PPT设计提纲式板书,结合传统教具黑板作为副板书工具。

这样既明确了知识点,又指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课突出以史实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手段,把趣味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在合作探索中注重个体发展,力争达到“教出教材魅力,导出教师魅力,学出学生魅力”的美好境界。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堂三个展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图片,使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情景教学效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