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用户精英大会-论文汇集aerospace3

合集下载

2005-2007关于proe的期刊

2005-2007关于proe的期刊

2005---2007上半年PRO/E论文集(320多篇,已编辑了目录,方便大家下载)为了方便大家下载论文,现把2005---2007上半年PRO/E论文整理了一下。

第一页ProE钣金展开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分析PROE三维造型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基于PROE的发动机曲轴设计基于ProE的分度凸轮机构CAD系统与实现基于ProE的内燃机零部件建模技术基于ProE的平面凸轮NC加工基于ProE的农业机械零部件参数化造型基于ProE软件CAD功能的齿轮设计及其机构仿真利用PROⅡ软件对乙醛精制流程模拟应用ProE和ANSYS的零件结构合理设计第二页PROENGINEER及其在棉机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ProE可行性和优化研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ProE在精锻直齿锥齿轮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基于ANSYS与ProE间连接方法的应用研究基于ProE的齿轮参数化的研究基于ProE的弱视仪瞳距齿轮调节机构的实现基于ProE二次开发齿轮参数化系统的设计基于ProE软件的基座压铸模设计浅谈ProE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特征造型方式及其在ProE中的应用第三页基于ANSYS与ProE间连接方法的应用研究基于ProEngineer的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造型基于ProE的锻模设计与制造基于ProE的冷挤压模具设计基于ProE和AGW的集成液压泵_马达系统参数化设计基于ProE及VB的注射模设计动态演示系统基于ProE模型的制造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基于ProE软件的积水盘注射模设计基于ProE外观件精密注射模设计基于ProE与ADAMS的汽车悬架仿真分析第四页将复杂机械结构ProE模型导入到ANSYS中的方法ProE Plastic Advisor在注射模设计中的应用ProE在NC加工中的二次开发技术研究ProE在兵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一种新型在线校核方法的研究基于ProE的齿轮变速箱参数化建模设计基于ProE的注射模快速设计基于ProE平台的冲模标准零件库的开发及研究基于ProMECHANICA的活塞有限元分析基于ProMechanism的运动仿真设计第五页浅谈ProENGINEER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ProEngineer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研究ProE软件在机械类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ProE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研究ProE自动分模方法与技巧基于Imageware和ProE的反求工程应用基于ProE的布尔技术在V型发动机缸体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的车用起重尾板举升机构运动仿真基于ProE的排种轮三维造型设计基于ProE设计模型的制造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第六页应用ProE和ANSYS软件提高液压支架的设计水平ProENGINEER产品在CAXA实体设计2006下的仿真动画探讨基于ProE Wildfire的水泵叶轮精确建模基于ProEngineer的热气机传动机构参数化设计与装配仿真的实现基于ProE的齿轮参数化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ProE的弧面分度凸轮的三维设计基于ProE的零件系列化设计的研究基于ProE的水草切割装置特征建模及运动仿真基于ProE的轴类零件参数化建模技术探讨基于ProE的装配工装设计与管理系统第七页基于ProE消毒柜控制面板的注射模设计ProE钣金展开的特点及注意事项ProE曲面造型在弱视仪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ngineer的装配编程设计基于ProE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化精确建模基于ProE的铝合金轮毂的参数化三维造型基于PROE的游梁抽油机装配与运动学仿真基于ProE消毒柜控制面板的注射模设计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参数化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ProE平台下的机械密封热变形分析第八页基于ProTOOLKIT二次开发的渐开线齿轮参数化设计一种ProE二次开发的新方法ADAMS与PROE的结合在汽车四轮转向模式仿真中的应用ProE三维技术在工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开发ProE在精密播种机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ngineer采煤机的三维动态仿真与优化设计基于ProENGINEER轮毂模具分型面的建立方式基于PROE的盘形凸轮三维设计方法基于ProE的双四杆飞剪机的参数化设计基于ProE的斜齿圆柱齿轮的实体模型第九页基于ProE塑料制品的二维图创建方法简述基于Proengineer的销齿摆线齿轮三维设计方法ProMoldDesign在模具零件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 wildfire20的圆锥齿轮三维参数化造型程序设计基于ProENGINEER的参数化产品设计基于ProEngineer的参数化零件二次开发研究与实现基于ProE的产品设计自动化基于ProE的螺旋面钻尖刃磨机床运动仿真基于ProE的双轴定位机构虚拟样机的建模与校核基于ProE的注塑模CADCAECAM集成化技术第十页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谐波传动CADCAM辅助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基于ProE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实现ProE Wildfire 20在压铸模设计中的应用ProE在叉车货叉架设计中的应用基于ANSYS和ProE的直齿圆锥齿轮齿根应力有限元分析基于ProENGINEERANSYS软件的刨齿刀有限元分析基于ProEngineer塑料注射模浇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ProE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在零件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的端面传动蜗轮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ProE的数控机床主轴箱的设计与运动仿真第十一页基于ProE的陶瓷墙地砖模具设计基于ProE的特殊五坐标机床的后置处理器的开发基于ANSYS和ProE的直齿圆锥齿轮齿根应力有限元分析CZ70_1型静水压试压机移动车体的ProE分析GRAPH曲线在ProE中的应用ProEngineer在液压阀块设计中的应用ProE的并行工程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ProE在运动功能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_Mechanica的四缸车用高速发动机平衡系统优化设计基于PROE与ADAMS的齿轮泵设计及动态仿真第十二页基于ProE与ADAMS协同仿真中的图形数据交换基于ProIntralink实现压铸模的并行设计基于UDF和ProToolkit的轴类零件快速设计PRO/Ⅱ软件在液化石油气球罐升压器设计中的应用Pro_engineer和ADAMS在机构设计仿真中的应用PROCAM数控冲剪程序编制中M98的应用ProEngineer环境下关系式在阵列创建中的应用ProE环境下凸轮CAD系统的开发ProE二次开发技术在机械零件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的凸轮机构运动分析第十三页基于ProEngineer的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基于Pro/E的机械标准零件库建立的方法基于ProE2001直齿圆柱内外齿轮的参数化设计基于ProE Wildfire的产品工业造型设计基于ProEngineer的齿轮参数化设计的建模技术基于PROE的渐开线椭圆齿轮的三维造型方法基于ProE的渐开线圆柱齿轮三维参数化建模基于ProE的离心蜗壳三维模型设计基于ProE的汽车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基于ProE的椭圆齿轮三维参数化造型方法的研究第十四页基于ProE的注塑模浇注系统设计的应用程序的开发研究用C++ Builder实现基于CS模型的ProE工程装配图的传输与显示ProE的二次开发与应用ProE软件在精密注射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的标准渐开线直齿轮的全自动化设计基于PROE的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基于ProE的曲轴连杆组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基于ProE的圆柱滚子轴承参数化结构设计基于ProE的直齿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基于ProE二次开发夹具标准件参数化设计技术研究第十五页基于ProE弯曲及拉深钣金件毛坯尺寸的计算基于ProToolkit的轴向数控刀具CAD系统的研究ProENGINEER在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ProE中3D模型与其工程图关联特性的探讨基于ProENGINEER二次开发技术的锥齿参数化设计与仿真基于ProE的泵叶轮体注射模设计基于ProE的仿形靠模三维造型设计基于ProE平台的曲柄压力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基于ProE三环减速器参数化建模及装配设计基于ProE野火版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反求设计研究第十六页基于ProMECHANICA的棚架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利用Visual C++开发ProENGINEER三维标准库ProE软件在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ProToolkit的二次开发方法研究与实例分析基于ProE的绷缝机机头的参数化造型设计基于ProE的电源插座板上盖注射模优化设计基于PROE的二次开发方法概述基于PROE的复杂曲面模具的CADCAMyh基于ProE的国产注射模标准模架库的研制基于ProE的开放式圆柱凸轮CADCAM技术第十七页基于ProE的龙门架物料提升机设计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自动装配设计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自动装配设计Pro/ENGINEER软件在洗衣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PROEADAMS软件在汽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ProTOOLKIT在柴油机连杆零件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的抽油机机架静态特性分析基于ProE的渐开线直齿轮参数化建模基于ProE的啮合双螺杆和三维流道造型的研究基于ProE的虚拟样机技术在三维雕刻机设计中的应用第十八页基于ProE和ADAMS齿轮啮合的动力学仿真基于ProE和ADAMS的自动装药机设计基于ProE的渐开线直齿轮参数化建模基于ProE软件的汽轮机叶片造型研究ProEngineer下冲压模具标准件参数化驱动的实现ProE二次开发及在包装机械中的应用基于ProENGINEER2001的减速器虚拟装配与运动仿真基于ProENGINEER链传动运动仿真基于PROE的PDC钻头三维参数化布齿设计基于ProE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建模及其装配第十九页基于ProE的离心风机参数化程序设计基于ProE软件的斜齿轮特征造型方法辨析一种基于ProE实现复杂解析曲面精确绘制的方法用ProMechanism实现复杂凸轮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ProENGINEER运动仿真功能在离心泵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 Wildfire和VC++60的行星锥齿轮参数化设计基于ProENGINEER的装配仿真技术在石油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转向机构的运动仿真基于ProE的塑料模具设计研究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零件参数化设计技术第二十页基于ProE马勒里举升机构设计的动态仿真基于ProE与ANSYS实现斜齿轮的工程分析基于Surfacer和ProE的子午线轮胎花纹结构反求设计运用ProE的Pro/Toolkit工具包实现齿轮的参数化建模ProENGINEER在纸浆模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ProE二次开发中外部数据库访问及模型尺寸驱动ProE环境下尺寸公差自动查询及标注软件的开发参数化零件可靠性设计在ProE上的实现基于PROE MECHANIC的压缩机Ⅱ级活塞结构力学分析基于ProE的渐开线弧齿锥齿轮的三维建模第二十一页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钣金件设计基于ProE和SnagIt的矿用机车摩擦离合器动态设计基于ProE手机后盖注射模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ProE参数化造型系统设计钣金件工程图自动生成的ProTOOLKIT程序设计基于ANSYS和ProE的双圆弧齿轮模态和谐响应分析基于ProENGINEER Wildfire的翅片成形刀具设计基于ProENGINEER的产品制造方法研究基于ProE的ATC装置中弧面凸轮分度机构设计与仿真基于ProE的齿轮参数化设计及FEA分析第二十二页基于ProE的珩齿刀三维造型技术及运动仿真基于ProE的水草收割机明轮装置建模与仿真基于ProE软件的注塑模具设计技术应用ProE Mechanism的齿轮变速箱动态仿真分析基于ProEngineerAnsys的横车有限元分析基于PROE的2K_V型减速机用齿轮设计系统的开发基于ProE的三头单螺杆泵线型设计基于ProE的斜齿轮参数化建模及仿真加工基于ProE的有序抛秧机三维参数化造型设计基于ProE的注塑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研究第二十三页基于ProE装配环境的激光头包装盒的设计基于ProE族表的产品族实例快速生成渐开线直齿锥齿轮ProE造型方法研究应用ProE Wildfire设计复杂典型零件的研究ProE二次开发技术在架空乘人装置参数化建模的研究基于ProE MECHANIC MOTION的活塞压缩机运动仿真基于ProE的抽油机运动学分析基于ProE的机械标准件库的研究与开发基于ProE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化实体设计基于ProE的两种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第二十四页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推土机工作装置的快速建模基于ProE和VB的涡旋压缩机动平衡计算基于ProE软件的电解加工夹具的参数化设计罗茨鼓风机叶轮AutoCAD向ProE图形的模型转换及其族表建立基于ProEngineer车身外形的反求设计基于ProE的标准件库及其装配工具集的开发基于ProE的气压传动式翻袋机支撑杆有限元分析基于ProE的虚拟样机技术在半自动装订机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和ANSYS的曲轴有限元分析基于ProE和ANSYS的曲轴有限元分析基于ProTOOLKIT注塑模智能模架库设计第二十五页牧草压捆机设计理论探索和ProEngineer仿真基于代理的ProE与外部程序界面互动集成技术研究应用PRO_E建立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的三维模型应用ProEngineer创建螺栓标准零件库的方法ProENGINEER工程图配置和模板制定的方法ProE在底座压铸模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对装配线线体ProE参数化设计及ANSYS有限元分析基于ProEngineer 二次开发的齿轮优化设计及参数化造型系统研究基于PDM的可自定义配置的ProE三维模型驱动技术基于Pro/ENGINEER的自动络筒捻接机构的虚拟装配第二十六页基于ProE的齿轮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基于ProE的活塞曲轴连杆机构的参数化设计基于ProE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精确建模基于ProE的双圆弧齿轮参数化设计的研究对装配线线体ProE参数化设计及ANSYS有限元分析ProE三维实体建模与AutoCAD工程图的数据转换ProE在铝合金灯罩压铸模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 Wildfire实现变速器的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基于ProE参数化造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药筒模具设计系统第二十七页基于ProE及ANSYS集成环境下压缩机阀板的有限元分析基于ProE螺旋榨汁机的设计荫罩焊接模的反求与NC加工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药筒模具设计系统基于ProE与ANSYS的挤压膨化锥形螺杆分析基于ProE软件的锥齿轮拟实造型研究PROE与ANSYS接口基于PRO/E的齿轮减速器三维造型设计及机构仿真基于ProEADAMS和ANSYS的齿轮减速器一体化开发平台基于ProE参数化技术完成标准零件库的建立第二十八页基于ProE的铲式成穴器几何建模和运动仿真基于ProE的机械产品机构运动的仿真设计基于ProE的油气悬架三维参数建模的二次开发基于ProE软件的柜式空调下面板注射模设计基于ProToolkit二次开发的齿轮传动模糊优化设计基于族表及ProToolkit开发的三环减速器参数化图形系统Pro/E编程在石材曲面加工中的应用ProENGINEER WILDFIRE3.0新功能ProE的TOPDOWN技术在数控雕刻机设计的应用大客车车架的ProE建模及不同工况受力分析第二十九页基于ProE的PDC钻头模具加工CADCAM技术基于ProE的渐开线圆柱内齿轮参数化建模基于ProE的绞刀三维造型基于ProE的热锻模数控加工工艺研究基于ProE的三环减速器装配的参数化设计基于ProMechanic的鼓形齿端齿盘齿廓有限元分析ProENGINEER下的汽车变速器装配仿真技术ProENGINEER应用技巧六则ProE的行为建模技术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运动仿真及分析_ProE模块的应用第三十页船体三维建模技术研究基于ProE的变速器零件设计及装配基于PRO/E的水轮机转轮三维造型基于ProEngineer的水电机组仿真技术研究基于ProENGINEER软件的倒装注射模具设计基于ProE的国标图形库开发和装配系统设计ANSYS与ProE间无缝连接的应用研究ProECimatron环境下塑料模具设计与加工模拟车载折叠天线系统的PROE运动仿真基于Pro/E的塑料制品快速开发第三十一页基于ProE Wildfire的斜齿轮精确建模基于ProE的摆动活齿传动内齿圈三维造型设计及二次开发基于ProE的三维注塑模具参数化标准模架库的建立基于ProE的注塑模成型零件的充模及开模仿真基于ProE实现活塞压缩机的运动仿真基于ProTOOLKIT的射流泵三维造型的二次开发ProENGINEER贯联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基于ProENGINEER的仿真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ProEngineer在电动工具CADCAM中的应用第三十二页PROE的行为建模器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ProE的造型Style及其应用基于ProE的夹钳机构设计与优化基于ProE的开关盒模具设计及流动分析基于ProMECHANICA的内燃机活塞有限元分析面向机械设计手册的基于ProToolkit的联轴器标准件库开发Pro_E在换热设备研发中的应用ProE分模中斜顶的快速解决方案基于ProENGINEER平台的弧面分度凸轮特征造型第三十三页基于ProE的防尘罩模具设计及注射成型分析基于ProE隐形眼镜盒盒盖的注塑模具设计基于ProE的参数化蜗杆设计基于ProE的参数化蜗杆设计造型基于ProE的浪形保持架参数化设计。

Proe学习资料

Proe学习资料

进行mechanical分析的步骤:1)建立几何模型:在Pro/ENGINEER中创建几何模型。

2)识别模型类型:将几何模型由Pro/ENGINEER导入Pro/MECHANICA中,此步需要用户确定模型的类型,默认的模型类型是实体模型。

我们为了减小模型规模、提高计算速度,一般用面的形式建模。

3)定义模型的材料物性。

包括材料、质量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4)定义模型的约束。

5)定义模型的载荷。

6)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由Pro/MECHANICA中的Auto GEM(自动网格划分器)工具完成有限元网格的自动划分。

7)定义分析任务,运行分析。

8)根据设计变量计算需要的项目。

9)图形显示计算结果。

下面将上述每一步进行详解:1、在Pro/ENGINEER模块中完成结构几何模型后,单击“应用程序”→“Mechanical”,弹出下图所示窗口,点击Continue继续。

弹出下图,启用Mechanical Structure。

一定要记住不要勾选有限元模式前面的复选框,最后确定。

2、添加材料属性单击“材料”,进入下图对话框,选取“More”进入材料库,选取材料Name---------为材料的名称;References-----参照Parrt(Component)-----零件/组件/元件V olumes-------------------体积/容积/容量;Properties-------属性Material-----材料;点选后面的More就可以选择材料的类型Material Orientation------材料方向,金属材料或许不具有方向性,但是某些复合材料是纤维就具有方向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方向及其转角。

点选OK,材料分配结束。

3、定义约束1):位移约束点击,出现下图所示对话框,Name 约束名称Number of Set 约束集名称,点击New可以新建约束集的名称。

Reference 施加约束时的参照,可以是surfaces(面)、edges/curves(边或曲面)、points(点)等Coordinate System 选择坐标系,默认为全局坐标系Translation 平动约束(Free为自由,fixed为固定,Prescribed为指定范围)Rotation 旋转约束单位为度Individual--------------单独的、孤立的Surf Options----------面选项Part Boundary---------零件的选择。

基于Proe电脑椅的设计

基于Proe电脑椅的设计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11 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学生操作。

2、本书一式三份,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各一份,作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及完成后检查的依据。

目录第一章绪论 (4)1.1家具形态设计中的结构形态设计 (4)1.2电脑椅简介 (8)第二章电脑椅的设计 (12)2.1电脑椅的设计调研 (12)2.2电脑椅的设计方案 (12)第三章电脑椅的力学分析 (16)3.1电脑椅的受力分析 (16)3.2电脑椅强度条件的建立 (19)3.3电脑椅的计算 (24)3.4设计总结 (26)第四章基于Pro/E电脑椅的实体设计 (27)4.1 Pro/E的介绍 (27)4.2各构件的基于Pro/E的实体设计 (29)4.3电脑椅的装配 (32)结束语 (34)主要参考文献 (35)致谢 (36)第一章绪论一、家具形态设计中的结构形态设计通常,物体形态的存在必须依赖于物体本身的结构。

一切物体要保持自己的形态,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结构来支撑。

家具产品的形态也是如此。

结构在家具产品中的地位,如同人体的骨架对人的重要性一样。

一件家具产品,如果没有像骨架一样的结构来连接和支撑,也许只是一堆废料,既不能构成产品的形态,也满足不了使用功能。

一件优秀的家具产品,必然要使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接合方式来实现其功能和基本要求,同时还应注重其审美功能和结构的新颖独特。

家具产品的结构强度是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基础。

没有一定强度的家具产品,无论外表怎么优美华丽,也只是虚有其表,根本满足不了使用功能。

然而家具产品的结构构成需要通过一定的接合方式才能完成。

在家具产品中,除了一些传统的接合方式仍在沿用外,为适应家具产品“可拆装”的要求,连接件接合是使用最多的方式。

由家具产品结构的形式特点所决定的家具产品形态可以称之为家具的结构形态。

家具产品的结构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内部结构不同而被决定了家具外观形态;二是家具的结构形式直接反映在家具的外观上。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ROE离心泵叶轮三维建模及流场数值模拟分析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ROE离心泵叶轮三维建模及流场数值模拟分析模板

摘要本文将曲面造型与数值计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离心泵叶轮的设计中。

采用二维造型得到计算区域,通过对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的数值计算与分析,得到较好的离心泵叶轮。

本文主要对离心泵叶轮的计算公式进行研究,并对离心泵叶轮的尺寸进行计算。

建立了一个叶轮轴面投影图,为叶轮的绘型做准备。

选择一种适合的绘型方法,完成离心泵叶轮的绘型。

最后再利用PRO/E软件建立离心泵叶轮的三维实体模型,即完成了在PRO/E中的三维建模。

为了方便流场数值的模拟分析,使用Gambit软件对所得的三维模型进行划分网格,运用fluent软件做出边界条件并计算,再使用fluent软件对所设计的离心泵叶轮内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而后采用基于标准k一e湍流模型来求解,在非结构化网格中,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有限体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用压力校正法进行数值求解。

利用湍流模拟结果,分析了离心泵叶轮进口边位置对泵性能的影响。

由于采用了多种求解方法和多重网格加速收敛技术,因而fluent能达到最佳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

本文结合实例和经验,通过对离心泵叶轮CFD计算结果的分析,说明所设计的叶轮是成功的。

关键词:离心泵叶轮;PRO/E;三维建模;数值模拟;计算流体动力学(CFD)Title Based on PRO / E centrifugal impeller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surface modeling and numerical computation applied to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entrifugal pump design. Be calculated using two-dimensional modeling area, through the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get a better pump impeller.In this paper, the formula for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to study, and calculated the size of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eaf axle plane projection, the drawing of the impeller to prepare. Select the drawing of a suitable method to complete the drawing of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Finally, using PRO / E software to establish th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which was completed in PRO / E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In order to facilitat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the use of proceeds Gambit software mesh three-dimensional model,using fluent software to mak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f calculate,and then use software designed for fluent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flow field is numerically simulation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Then based on the standard k a e turbulence model to solve, in the unstructured grid, finite element based finite volume method to discretize the equations using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pressure correction method. Turbulence simulation using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of a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inlet side of the pump performance of the location. As a result of a variety of multi-grid solution method and the accelerating convergence technology, which can achieve the best fluent convergence speed and solution accuracy.In this paper, examples and experience, through the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CFD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the impeller is successful. Keywords: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PRO / 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目录基于PRO/E离心泵叶轮三维建模及流场数值模拟分析第一章绪论1.1论文研究的背景:泵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它的技术性能对各相关行业影响巨大,长期以来采用“手工设计一样机生产一样机测试一设计修改”的生产路线,其不仅研制开发费用高,而且周期很长。

01 ProE Wildfire 3.0概述及基础知识

01 ProE Wildfire 3.0概述及基础知识
鼠轮 Ctrl+中键
注:草图状态下的操作
平移:中键或Shift +中键 缩放:鼠轮或Ctrl+中键
本章总结
Pro/E起源与特性 Pro/E主要功能模块简介及使用方法 Pro/E 野火版发展历史及3.0版新特性 Pro/E Wildfire 3.0系统需求 Pro/E使用前的准备 Pro/E 菜单操作 Pro/E 鼠标操作
Pro/Engineer: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TC)开发的机械产品设计软件
PTC成立于1985年,1988年发布 Pro/E 1.0,三维设计进入参 数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起PTC成为全球最大的CAD/CAM/CAE软件供 应商 Pro/E采用了CAD方面的先进理论与技术,主要特点有:
3. 中英文界面的设定
中文版的安装:“定义安装组件”中选择“语种” 中的“简体中文” 英文版的安装: “定义安装组件”的“语种”中仅 保留“英文” 注:
Pro/Engineer Wildfire 3.0之前版本安装中文须设中文变量 中文变量的设置方法:“控制面板”→“系统”,打开 “系统属性”对话框,单击“高级”属性页,选择“环境 变量”,单击“系统变量”下的“新建”按钮,建立 lang=chs环境变量
主机系统:CPU主频、缓存、位数、内存、外频等共同决 定计算机运算速度,需综合考虑 硬盘:安装Pro/E Wildfire 3.0最小硬盘空间1.7G +虚拟内 存1G左右 图形显示系统:包括显卡和显示器
显卡:推荐采用独立显卡 显示器:推荐采用17in以上显示器。
网卡:必须安装网卡或虚拟网卡。
操作系统:UNIX、Windows NT或Windows 98以上
所有版本:将文件的所有版本全部删除 旧版本:删除旧版本,只保留最后版本

PTC:十年磨一剑--2003 PTC中国区用户精英大会见闻

PTC:十年磨一剑--2003 PTC中国区用户精英大会见闻

PTC:十年磨一剑--2003 PTC中国区用户精英大会见闻
丁海骜
【期刊名称】《《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深秋的桂林凉爽宜人,小雨让城市处处弥漫着清新的空气,使人恍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2003年11月18日,在此“人间仙境”,PTC公司召开了2003中国区
用户精英大会,又逢PTC进入中国十周年庆典。

大会当日,PTC首席技术官James Heppelmann、PTC北亚区副总裁苏玉龙和中国及香港区副总裁陈育钧悉数出席。

根据记者的了解,PTC在中国的这10年当中用户已经发展到了2000余家,业务范
围涵盖了汽车、航天航空、船舶制造、消费产品、高科技以及模具等各大重要制造行业。

“桂林山水甲天下”,PTC是否有意在高手如林的软件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软件业的翘楚?PTC新近技术动向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James Heppelmann 和苏玉龙先生进行了专访。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丁海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PTC的现在进行时——PTC 2009中国区用户大会见闻 [J], 微凉
2.对话业界精英共襄制造盛举PTC召开2006年中国用户大会 [J],
3.PTC中国区用户精英大会庆祝进入中国10载辉煌 [J],
4.PTC:引领PLM的主动变革——记PTC 2010年中国区用户大会 [J], 丁海骜
5.PTC中国区用户精英大会2003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维设计论文

三维设计论文

基于Pro/E 的三维机械设计与运动仿真郑伯学吴俊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阜新123000)摘要: 在机械设计中,尤其是在零件的三维造型和运动仿真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设计工具。

ProPE 是CADPCAMPCAE 领域的一种优秀软件,其强大的参数化造型、产品装配和运动仿真与分析等功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ProPE; 三维造型; 运动仿真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20794 (2007) 12200942033D Design and Motion Simulation Based on Pro/EZHENG Bo - xue , WU Jun - hai(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 Fuxin 123000 , China)Abstract : In mechanical design , CAD technique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design , especially the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motion simulation. Pro/E is a kind of excellent softwares in CADPCAMPCAEfield. Its technical of full parametric product design function can be used for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designand it also includes assembling and mo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function etc.Key words : computer aided design ; Pro/E; 3D modeling ; motion simulation0 引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个企业都将产品设计这一环节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没有适销对路的创新产品,即使企业设备再先进,管理再科学,也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空中飞行器无源定位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空中飞行器无源定位

.;2012年军队院校军事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军队院校军事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我们的参赛队号为:0512078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信息工程大学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 何杰2. 张洋3. 赵永胜指导教师(打印并签名):日期:2012年6月25日.2012年军队院校军事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评阅编号:评阅记录:空中飞行器无源定位摘 要本文针对空中飞行器无源定位问题,采用最小二乘、遗传算法、matlab 仿真等方法,得到了飞行器静止和运动时的定位、可靠性分析、卫星选择策略。

针对问题一,根据基于测向夹角的飞行器无源定位方法,得出三颗星可以定位。

本文采用了两个模型,第一个使用遗传算法。

对于84组数据的处理,我们采用了先删除误差点大的数据,再利用遗传算法去逼近实际位置,求出飞行器的位置为(5140.2,6512.5,3277.7)- ()km ,距离地球表面25563.6km ;第二个角度误差平方和最小原理,用最小二乘法,用方程组得出的角度去逼近角度的实际测量值,进而得出比较接近实际值的数据,求出飞行器的位置为(5201.2,6603.5,3125.6)- ()km ,距离地球表面2600.5km ,两种方法确定的飞行器的位置相差不大。

针对问题二,我们利用0t s =时刻的位置和速度矢量表示出其余4个时刻的位置。

利用附表给出的5个时刻的测量数据,建立33个方程,并联立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C用户精英大会2002
2002年7月18-19日海南博鳌
Pro/MECHANICA STRUCTURE 解决四连杆机构静力学分析航天四部李文强
摘要本文利用PTC公司的Pro/MECHANICA软件的Structure模块提供了一种对四连杆机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的方法利用该软件与Pro/ENGINEER软件的集成功能可以方便快捷的对轴组件进行建模和静力学分析
本文假设读者已经了解Pro/ENGINEER的Mechanism模块的使用方法并且能进行基本的Pro/MECHANICA 静力学分析
关键词PTC Pro/MECHANICA 四连杆销钉静力学分析接触区域
一前言
在设计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轴组件机构的静力学分析问题使用Pro/MECHANICA STRUCTURE模块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里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四连杆机构的例子对此类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进行介绍该机构的Pro/ENGINEER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为了分析该机构在某位置的静力学状态特设置了一处障碍使机构在该处静止又在驱动杆上施加了驱动力使整个机构处于静平衡状态为了保证分析的正确性必须在Pro/MECHANICA中对该机构进行正确的定义本例的定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模型类型Model Type
2材料(Materials)
3约束(Constraints)
4接触区域(Contacts)
5载荷Loads
以上各项定义完成后模型应如图2所示
图2
二过程
在开始详细介绍之前先说明几个原则
1分析前将无相对运动的几个元件件合并成一个零件这将大大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使用Component\Adv Utils\Merge命令进行合并本例中
将把轴与一个元件合并注意合并零件时一定要清楚组装零件所选
的参照否则合并后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父子关系具体方法因不是本文
所论述范围故不再此详述
2每个单独的元件都需要定义约束否则将出现约束不充分的错误
具体过程如下
z建立各部件的Pro/ENGINEER模型包括底座底20孔3杆5孔3轴3长6和障碍物因为轴连接两个元件
所以可以在此时将轴与其中一个元件合并达到简化模型的目的
如此处理后本模型共有6个元件包括2个底座3个杆和一个障
碍物轴已合并先将前5个元件按图1组装起来其中需要转动的
地方在装配时都采用元件放置中的连接/销钉选项装配完成
后可以利用Pro/ENGINEER的Mechanism/Drag选项拖动该模型
验证模型的运动特性通过后将障碍物装入同时调整杆的位置如
图2所示
进行在Pro/ENGINEER中的最后工作选择分析/模型分析/全局干
涉/计算进行干涉检查如果显示没有干涉那么我们就完成了进入
Pro/MECHANCIA前的全部准备工作
z选择应用程序Pro/MECHANICA进入Pro/MECHANICA集成模式本例的操作都是在集成模式下进行点击Structure/Model见到一
个菜单模型需要定义的选项都出现在这个菜单中Pro/MECHANICA
缺省的模型类型Model Type为3D这里不必更改
z定义材料Materials点击Materials选项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
钢STEEL,然后Assign/part选取所有零件,返回这样就将所有零
件的材料定义为钢
z定义约束Constraints本例有6个元件每个元件定义一个约束
其中两个底座和一个障碍物相对整个系统静止所以为全约束3个
杆在本例中可以绕x向转动y向和z向移动点击
Constraints/New/Surface,选择杆的侧面坐标系不变释放y向z向的
平移自由度和x向的转动自由度如图3所示
图3
各个元件约束定义完成后如图4所示
图4
z接下来要进入最关键的步骤即接触区域Contact的定义接触区域的
定义方法如下选择Structure/Model/Contacts/Create这里有两种建立
方式Face/Surface方法是手动选取需要建立接触区域的面优点是可以比
较准确缺点是区域比较复杂时需要使用查询选取操作比较麻烦
另一种方法Part是选取需要建立接触区域的两个零件然后
Pro/MECHANICA将自动计算出可能的接触区域优点是非常方便缺点
是可能需要我们手工删除一些不需要的接触区域
这里我们先使用Part方法建立接触区域选取图1中左面的底座和杆系统
自动算出这两个零件可能的接触区域我们只保留轴外表面那四个接触区
域其它全部删除如果不清楚某个接触区域限定的两个面可以使用Review 来进行查看定义后的结果如图5注为了显示清楚已使用视图/模
拟显示/可视性选项关闭了约束的显示
图5
其它零件间接触区域的定义基本与此相同障碍物的接触区域可使用
Face/Surface方法定义全部接触区域定义完成后如图6所示
图6
z定义载荷点击Structure/Model/Loads/New/Surface选择左侧驱动杆
的侧面在y的负向加500牛顿大小的力Force,定义成功后载荷应如图2所示的
至此四连杆机构静力分析模型所需的全部定义都已完成完成后的样
子请参考图2
下面创建分析点击Structure/Analyses/New/Convergence”选择Quick
Check”选项然后OK/CLOSE Quick Check”方法的特点是速度快但
是结果不精确所以通常用来验证模型定义是否正确的
运行成功后机构形变结果图如图7
图7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介绍了利用Pro/MECHANICA STRUCTURE模块提供一种轴组件结构静力学分析的方法对比传统的手工计算边界受力条件
然后对零件单独进行分析的方法本文论述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容易修
改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