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穿孔16例诊治体会
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诊治体会

(2 8 %) 9 . 6 。8例 行 乙状 结 肠 下 段 及 直 肠 上 段 切 除 、 r n造 瘘 术 , 行 穿 孔修 补 近 端 乙状 结 肠 双 腔 造 瘘 术 , Hat ma 4例 2例 行 穿
孔 修 补 术 ; 2例 痊 愈 出院 , 死 亡 。 论 对 老年 自发性 乙状 结肠 穿孔 患者 , 期 正 确 的诊 断 与 手 术 , 畅 的 腹 腔 引流 , 1 2例 结 早 通 可提 高 治愈 率 与获 得 良好 预 后 。 【 键 词 】 自发 性 ; 乙状 结肠 穿孔 ; 诊 治 关 【 图分 类 号 】 R6 6 9 R 7 . 2 中 5 . ; 5 4 6 【 文献 标 识 】 【 章 编 号 】 1 7— 5 12 0 ) 40 8— 2 文 6 23 1 ( 0 8 0 - 7 30
op a in a e i po t ntf r t e t e p er to r m r a o r a m ntofs ont ne us sg oi e f r ton oft e a o im d p r o a i heag d.
[ ywo d ] S 0 tn 0 s e s Sg i e fr t n; Dig o i a dte t n Ke r s p n a e u n s ; imodp ro ai o a n ss n r ame t
Di g o i nd t e t e f s nt ne u i m o d p r o a i n o he a e a n s s a r a m nto po a o s sg i e f r to f t g d
Li a g,CHEN Deqa g, n Qi — in CHEN W e— u ih a
16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16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发表时间:2014-07-16T17:21:12.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殿栋段建中辛佳音[导读] 我国黎介寿院士提出了腹部手术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过程,引起了广大临床医师的关注及重视。
王殿栋段建中辛佳音(内蒙古包头市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014030)【摘要】目的:探索及研究腹部手术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16例腹部手术术后炎性的患者病情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包括有早期诊断、胃肠减压、禁食水、肠外营养支持、激素治疗以及奥曲肽药物应用等。
结果:16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无再次手术,平均住院天数为14天。
结论:术后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6-12天,早期诊断后,经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大多可以痊愈。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术后合并症保守治疗【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053-01 The learn about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 16 cases of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l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bstract】 Objecttive: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diagnosis,treatmen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l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Methods:16 cases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lory small bowel obstrution were analyzed ,The treatments are early diagnosis,gastroenteral decompression,TPN and somatostatin.Results: 16 cases were all cured in the mean period of 14 days with treated conservatively ,without re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lory small bowel obstrution occurs in about 6-12 days postoperatively. Early diagnosis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hould be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patients.【Key words】Inflammatpry smll bowel obstruc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servative treatment术后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常见的一种合并症。
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6例诊治体会

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6例诊治体会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1991~2011年收治的16例老年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6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诊断。
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例,肠梗阻1例,仅4例术前考虑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
13例治愈,3例死亡。
结论老年人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患者本身乙状结肠由于解剖因素存在着生理性缺血;便秘和腹内压增高是该病的主要诱因;该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提高术前确诊率的关键在于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须及早手术,彻底清除腹腔污染物,防治感染性休克,术式力求简单,有效。
术式以病变肠段切除,Hartmann术为首选术式。
标签: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老年自发性结肠穿孔(spontaneous rupture of colon,SRC)临床少见,穿孔原因不明确[1-5],该病好发于老年人,起病凶猛,发展迅速,其误诊率、病死率高,有报道死亡率为30.3%[2]。
术前常被误诊。
本院1991~2011年收治16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62~83岁,平均72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2 h~4 d,平均18 h。
伴发高血压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10例;有2种及2种以上合并症者5例。
既往有慢性便秘史12例,病史2~22年,因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规则服用泼尼松2例,服用时间分别为3.5年及5年,发病前均无外伤史,有明显肠内压增高诱因者11例,分别为用力排便9例,搬重物1例,番泻叶导泻1例。
本组均以突发腹痛为首诊症状,均腹胀,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且伴有血压下降及脉率增快的休克表现。
13例行直肠直检,9例直肠腔内扪及较多质硬干结粪便,7例指套染血阳性。
1.2 辅助检查16例均行腹部平片或透视,7例见膈下游离气体,9例结肠有不同程度积气,12例B超检查提示肠间有游离液性暗区,6例行腹腔穿刺均抽出浑浊渗液。
3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诊治体会

3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全部为男性,年龄均在55岁以上,均有大便习惯的改变,破裂时间4~13小时。
临床表现:一般为用力大便后,感突发性左下腹疼痛,随即有腹膜炎表现,腹痛、腹膜剌激征、肠梗阻、畏寒、发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腹部平片可见隔下有游离气体,部分病人有肠梗阻征象以小肠为主,腹腔穿剌可抽岀黄色粪臭味液体,多数病人作肛指检查可见指套有血迹。
1.2 手术方式:手术方式一般选用简单、有效、腹腔充分引流。
目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发病6~8小时内,病人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破口无张力,且血循环好,在彻底清洗腹腔并充分引流的情况下,可考虑作一期修补或吻合术,但瘘发生率在40%左右,目前有少数医师采用此方式。
另一种为病变段肠管切除术加近端造瘘术,远端封闭,同样需要充分清洗、引流。
也可选择横结肠造瘘,远端封闭,3~6月后,再行肠回纳术,目前为大多数医师采用。
2 治疗与结果本病临床上少见,术前难以确诊,误诊、漏诊率极高,病死率也高。
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作体格检查,借以各种辅助检查,结合病史,也不难诊断。
有手术指征必须立即手术,这对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一旦确诊,术式选择简单有效。
本组3例病人均采用病段肠管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瘘,充分的腹腔冲洗加引流,均痊愈出院。
2例病人术后6月来院行肠回纳术,1例病人近期准备来院行回纳术。
3 讨论3.1 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是指在无外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破裂或穿孔。
本病在临床上少见,特别是近年病有所增加,这需要外科医师认识本病,如果病人得到及时的诊治,其预后是良好的。
目前死亡率在10%左右。
3.2 发病机制: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以下几种原因可导致此病的发生。
(1)乙状结肠比其他大肠细,且弹性相对较差,肌层薄,系膜缘肠壁血循环差,当乙状结肠处于成角水平位且系膜短而肥厚时,肠管内压增高时,压力分布不均,易导致成角处压力过高而破裂。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5例临床分析

缘, 2例位 于 乙状结 肠 系膜 缘 。首 先 吸尽 腹 腔 内污 染物 并 阻止肠 内容 物进 一 步 外 溢 , 温生 理 盐水 冲洗
腹腔减少毒素的吸收 , 然后根据发病 时间、 病灶大
小 、 腔 污染及 患 者 的全 身 情况 , 定 手术 方 式 。 1 腹 决 例行单 纯修 补 术 , 病 变肠 段 切 除远 端 关 闭 加 近 6例 段 结肠 造 口术 , 行 穿孔 修 补 或 肠 管 切 除 吻合 加 8例
粪块 淤积 于此 , 致肠 管 扩 张 , 内压 增 高 , 壁肌 层 肠 肠
切除吻合加近段结肠 双腔造 口术 。作者认 为第 3 种术式为佳。简单安全 , 达到对粪便转流 的 目的,
并 对术 后 的恢 复 及 二期 造痿 回纳 有 益 。对 病程 短 、 腹 腔污 染较 轻者 可行一 期修 补穿 孔 术 Ⅲ。作 者 对 1 4 J 例 腹腔 污染 不重 及发 病 时 间相 对较 短 的患 者 , 一 行 期 穿孔 修 补 术 亦 取 得 良好 效 果 。 同 时注 意 到术 中 腹腔 冲洗 甚 为 重 要 , 者 除 用 大 量 生 理 盐 水 冲洗 作 外, 还加用稀碘伏 溶液浸泡 , 放置多根 引流管于低
衡失 调 , 生 急 性 机 械 性 或 假 性 结 肠 梗 阻 , 大 便 产 在
肿瘤并 穿孔 3 , 例 阑尾穿孔 2 例。绞窄性肠梗阻 3
例 , 消化道 穿 孑 例 。 上 L6 13 治疗 方法 1 均 经 积 极术 前 准 备 , 全 麻 . 5例 在 下手 术 。根 据 术 前 诊 断 选 择 右 侧 或 正 中剖 腹 探 查 切 口。术 中 见 1 穿 孔 位 于 乙状 结 肠 系 膜 对 侧 3例
2 0 ,2 2 7 0 8 9: 2 6
特发性结肠破裂16例治疗体会

特发性结肠破裂16例治疗体会韦永成;李景华【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结肠破裂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9年16例经手术治疗的特发性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5例,术中探查诊断11例.治愈10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4例,死于感染性中毒性休克、多器宫功能衰竭.结论特发性结肠破裂的术前多难以明确诊断、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患者早诊断、早手术、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改善自发性结肠破裂患者预后的关键.【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11(017)006【总页数】2页(P390-391)【关键词】结肠破裂;特发性;手术治疗【作者】韦永成;李景华【作者单位】武鸣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广西武鸣 530100;武鸣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广西武鸣 530100【正文语种】中文我院自2001~2009年共收治发生的特发性结肠破裂16例,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0例,年龄56~78岁,平均64岁,14例就诊时间分别为腹痛后8~72 h,2例因独居就诊时严重休克其病史及发病时间不详。
病变部位为乙状结肠11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3例,降结肠2例。
合并症有:便秘8例,便血1例,高血压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冠心病3例,风湿性关节炎3例(有长期、反复大量应用激素治疗),糖尿病3例,肥胖2例(其中有两种以上的合并症6例),无合并症2例。
术前诊断5例,误诊为癌性穿孔4例,消化道溃疡穿孔3例,腹膜炎待查4例。
1.2 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除术中死亡2例外,均行破裂口清创修剪,修剪组织送病理检查未发现有特异性病变。
所有病例均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多根腹腔引流管引流。
一期修补4例,肠切除、近端造瘘7例,穿孔修补加近端造瘘3例,剖腹探查未能完成手术死亡2例,Ⅱ期闭瘘手术3例,放弃闭瘘手术7例。
1.3 结果治愈10例,其中一期修补4例治愈,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4例,在死亡6例中,均发生在发病时间超过24h或因被延误手术时机的病例,死亡率为40%,死于感染性中毒性休克、多器宫功能衰竭。
手术治疗结肠穿孔的体会

手术治疗结肠穿孔的体会结肠穿孔是一种少见但是病情较严重的急腹症,肿瘤、溃疡、憩室、梗阻、炎症、外伤以及医源性损伤均可引起。
如不合理处理常易导致并发症,死亡率高。
手术是治疗穿孔的关键。
因目前尚无固定手术方式,常给临床医生带来许多困惑。
我院1995年5月至2008年9月经手术治疗结肠穿孔5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结肠穿孔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56岁。
术前均有腹膜炎体征。
休克13例。
术前彩超、腹部CT提示腹腔积液54例,有游离气体11例,肿块14例。
腹腔穿刺37例,抽出不凝血19例,抽出浑浊或粪性液体9例。
1.2 结肠穿孔原因及部位见表1。
注:有2例腹部刀刺伤患者同时有横结肠、乙状结肠损伤,以“*”标记1.3 手术治疗方式本组58例结肠穿孔患者中以横结肠、乙状结肠穿孔为主,穿孔原因以创伤性为主,本组行单纯穿孔修补21例,其中1例医源性穿孔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部分结肠切除Ⅰ期吻合4例;结肠癌切除Ⅰ期吻合3例;损伤肠段外置1例;穿孔部位修补、近端结肠双腔造口4例;乙状结肠切除或肿瘤切除联合Hartmann手术14例;穿孔处双腔造口11例。
术中因大血管损伤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
1.4 结果术中因大血管损伤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
感染性休克5例,死亡2例,均为肿瘤晚期,穿孔时间较长者。
吻合口瘘1例,先保守治疗,后行介入下带膜支架封堵瘘口,瘘口愈合。
心衰并死亡1例。
腹腔脓肿2例,经介入穿刺引流后痊愈。
切口感染7例,均经清创、换药处理后愈合。
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
2 讨论结肠穿孔在基层医院相对少见,诊断及处理经验不足,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时间,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样对急诊科医师提出较高要求。
尽量在住院前,或手术前明确诊断,以利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
对于创伤性穿孔患者,注意术前腹部CT有无游离气体,穿刺有无肠液或粪渣,关键在于手术中仔细探查,以免遗漏。
肿瘤穿孔患者术前腹部CT多有肿块影,必要时请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会诊;自发性穿孔患者由于原因不明,漏诊误诊可能性较大,需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便秘病史,认真查体,结合CT、穿刺等检查。
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诊治体会

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诊治体会
胡俊;俞一峰
【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3(022)003
【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5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为乙状结肠穿孔.其中11例术前有慢性习惯性便秘史.本组术前误诊率为67%.4例行单纯修补术,7例行穿孔修补加乙状结肠造口术,4例行肠切除吻合加横结肠造口术.治愈12例,治愈率为80%.结论: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临床较少见,该病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常有慢性习惯性便秘史,解剖学因素是穿孔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提高术前确诊率的关键在于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治疗以手术为主.
【总页数】2页(P178-179)
【作者】胡俊;俞一峰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普外科,江苏江阴,214400;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普外科,江苏江阴,21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诊治体会(附8例报告) [J], 庄树彤;陈斌;郑凯;徐敏
2.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J], 李向中
3.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6例诊治体会 [J], 房建华
4.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诊治体会 [J], 李强;陈德强;陈卫华
5.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诊治体会 [J], 游宁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 目的是胆道 引流通畅 , 在未将肝管 内结石取尽解 除梗 阻前 , 不主 张 行 胆肠 吻合 , 以免 增 加上 行 感染 的机 会 。 同 时 已 对 出现急性 肾功 能衰竭的病人 , 应在胆道手术 的同时或之前, 处
理急性肾衰。
参考文献
血培养结果未到之前 , 最好先用氨基 糖甙类抗生素 , 然后根据 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 相应更换有效的抗生素。 管引流者 , 有T 可从 T管 直 接 注 入抗 生素 , 注 射 压 力 不 宜 太 高 , 射 速 度 也 但 注 不宜 太 快 , 以免 感 染 扩 散 。 也有 入主 张经 再 通 的 脐静 脉 直 接 注 入 抗 生 索 到 肝 内门 静 脉 , 严 重 病 人 较 全 身应 用 更 为 有 效 。 对 旦肝脓肿已形成 , 少数 单发脓肿 , 或脓肿较大的多发脓 肿 , 以通 过 B 指 引下 穿刺 抽 脓 , 导 管 引 流 , 向脓 腔 注 入 可 超 置 或
王 永 昆
( 红河州第 四人 民医院普 外科 云南 开远 红河 6 10 ) 6 0 6
【 摘要 】 目的 : 探讨 乙状 结肠 穿孔的病 因、 断、 诊 治疗及其体 会 。 法: 对 1 方 6例经 I期手术 治疗和 病理检 查证实 的 乙
状 结 肠 穿 孔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研 究 。 果 : 例 均 经 I期 手 术 探 查 证 实 为 乙状 结 肠 穿 孔 。 中5 结 肠 癌 穿 孔 的 患 结 1 6 其 例 者行 肿 瘤 切 除 肠 吻 合 术 ; 乙状 结 肠 扭 转 伴 穿 孔 者 行 乙状 结 肠 切 除肠 吻合 术 ; 例 自发 性 乙状 结肠 穿孔 者行 I期肠 修 补 术 。 1例 l O 15 患 者 治 愈 出 院 , 愈 率 高 达 8 %。 例 治 0 结论 : 乙状 结 肠 穿 孔 采 用 I 手 术 治疗 治 疗 效 果 比 较 满 意 。 对 期 【 关键 词 】 乙状 结 肠 ; 穿孔 ; 肠 自发 性 ;I期 手 术
1 治疗 结 果 . 4 1例 乙状 结 肠 穿 孔患 者 治 愈 出 院 ,例 因感 染 5 l
乙状 结 肠穿 孔在 临床 上 并不 多 见 , 是一 旦 发生 均 表 现为 但 粪性腹膜炎 、 中毒 性 休 克 。 若 诊 治 不 及 时 其 死 亡率 极 高 。 假 然 案是 一 个 有 争议 的课 题 。 院 自1 9 年 9 ~2 1 年6 , 乙 我 90 月 01 月 对 状结 肠 穿 孑采 用 I 手术 治 疗 1例 患者 , L 期 6 取得 了较为 满 意 的效 果, 本人 将对 这 l年 来 收治 的 经手 术 和 病理 检 查证 实 且 资料 完 O 整 的 1 例 乙状 结 肠 穿 孑 患者 的临 床 病 例进 行 回顾 性 研究 , 6 L 现
33 治 疗要 点 根 据 我 们 的 经 验 , 源 性 肝 脓 肿 的 预 后 取 决 . 胆 于原有胆道病变和肝实质损害的严重程度 , 如肝胆管结石不 能 取尽 , 梗阻无法解除, 肝脓肿治愈可能性很小。 过去有过胆道手 术 史 的病 人 , 伴 有 多 菌种 混 合 感 染 , 道 病 变 发 作 次数 多 或 常 胆
抗生素。 如抽脓失败或导管引流效果不佳时 , 应考虑手术探查 。 手术可通过腹腔进 行, 不但可 以在直视下全面检查肝脏 , 又能 检查和处理胆道病 变。 但是 , 临床上 大多数胆源性肝脓肿为多
发性 , 脓肿及小 , 且 呈散 在 性 或 片状 分 布 , 无法 切 开 引流 , 积 故 极处 理 原 有 胆道 病 变 , 时 解 除梗 阻 , 及 纠正 胆 道狭 窄 , 防止 胆道 感染 复发 , 对预防治疗肝脓肿发生十分必要 。 一旦确诊为急性 重症胆管炎 , 除非感染 已被控制 , 病情有所好转 , 否则应及时进 行手 术 , 除 梗 阻 。 解 治疗 本 病 的 关 键 步骤 是 及 时解 除胆道 梗 阻 , 降 低 胆 系压 力 , 畅 引 流 胆 汁 。 诊 手 术 治 疗 是 最佳 选择 方 案 通 急
病程 长者 , 致病菌往往 有耐药性 。 年龄大者抗感染能力一般较 差, 这些都是预后不佳的因素 。 有人认为合并糖尿病或血清T 、 3 T4 水平 低 者 , 后 也 不 佳 , 组 死 亡4 , 具 有 上 述 预 后 不 预 本 例 都
佳 的 因索 。 胆 源性 肝 脓 肿 的致 病 菌多 为 革 兰 氏阴性 杆 菌 , 在 胆汁 或 故
【 中图分类号 】 7 .2 R5 4 6
【文献 标 识 码 】B
【 文章 编号 】l 7 — 5 3 2 1 0 — 2 3 0 6 2 2 2 ( 0 9 0 5 — 2 1)
肠切除肠吻合术 ;o 自发性乙状 结肠穿 子行 I 1N L 期肠修补术 , 全部乙状结肠穿孑 患者行肠腔减压术 ( L 必要时行横结肠切开减
一
[ Btl ,.rcioe 1 8 ;2 :4 4 1 oe o P P t i r 2 2 6 14 . 】 h J a tn 9
[ 杨培 民 . 2 】 急性 重症胆 管炎 手术 治疗体 会 . 肝胆 外科杂志
2 0 ;1 ) :1 0 0 (2 2 5 .
乙状 结肠 穿孔 诊治体 会 6例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e dcl n s h d ie 0 年 第 9卷 第 9 ek Me i dA kT e aA Mein 2 1 c 1 期
23 5
且为非损伤性 , 可以在床边反复检查, 十分方便 。 在超声波引导 下进行诊断性穿刺 , 成功率更高。 T C 检查能识别直径更小 的脓 腔, 诊断准确性高于其他检查 , 但费用昂贵且尚不能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