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结肠穿孔的诊断与处理
乙状结肠穿孔16例诊治体会

手术 目的是胆道 引流通畅 , 在未将肝管 内结石取尽解 除梗 阻前 , 不主 张 行 胆肠 吻合 , 以免 增 加上 行 感染 的机 会 。 同 时 已 对 出现急性 肾功 能衰竭的病人 , 应在胆道手术 的同时或之前, 处
理急性肾衰。
参考文献
血培养结果未到之前 , 最好先用氨基 糖甙类抗生素 , 然后根据 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 相应更换有效的抗生素。 管引流者 , 有T 可从 T管 直 接 注 入抗 生素 , 注 射 压 力 不 宜 太 高 , 射 速 度 也 但 注 不宜 太 快 , 以免 感 染 扩 散 。 也有 入主 张经 再 通 的 脐静 脉 直 接 注 入 抗 生 索 到 肝 内门 静 脉 , 严 重 病 人 较 全 身应 用 更 为 有 效 。 对 旦肝脓肿已形成 , 少数 单发脓肿 , 或脓肿较大的多发脓 肿 , 以通 过 B 指 引下 穿刺 抽 脓 , 导 管 引 流 , 向脓 腔 注 入 可 超 置 或
王 永 昆
( 红河州第 四人 民医院普 外科 云南 开远 红河 6 10 ) 6 0 6
【 摘要 】 目的 : 探讨 乙状 结肠 穿孔的病 因、 断、 诊 治疗及其体 会 。 法: 对 1 方 6例经 I期手术 治疗和 病理检 查证实 的 乙
状 结 肠 穿 孔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研 究 。 果 : 例 均 经 I期 手 术 探 查 证 实 为 乙状 结 肠 穿 孔 。 中5 结 肠 癌 穿 孔 的 患 结 1 6 其 例 者行 肿 瘤 切 除 肠 吻 合 术 ; 乙状 结 肠 扭 转 伴 穿 孔 者 行 乙状 结 肠 切 除肠 吻合 术 ; 例 自发 性 乙状 结肠 穿孔 者行 I期肠 修 补 术 。 1例 l O 15 患 者 治 愈 出 院 , 愈 率 高 达 8 %。 例 治 0 结论 : 乙状 结 肠 穿 孔 采 用 I 手 术 治疗 治 疗 效 果 比 较 满 意 。 对 期 【 关键 词 】 乙状 结 肠 ; 穿孔 ; 肠 自发 性 ;I期 手 术
纤维结肠镜检查治疗致肠穿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叫或屏 气 引起 穿孔 。本组 空 肠恶性 组 织细胞 病穿 孔者 即为 此种 情况 。③ 取活检 时 咬取过 深 。本组 直肠 癌为 溃疡 型且 侵达 浆膜 层 , 因取 活 检过 深 , 查 后 1 检 0余 小 时发生 穿 孔 。④ 结 肠镜 下 治 疗 结 肠息 肉时 功 率 、 间 时 及 部位 掌 握不好 , 灼 肠 壁致 穿 孔。本 组 2例 微 波 烧 烧 灼 后 发生 肠穿 孔。⑤ 结 肠 及 盆 腔病 变 易 致 穿 孔 : 患者 有 结肠 憩 室 、 结肠 溃 疡 、 腔病 变或 盆腔 手术史 及放疗 盆 史 , 检查 时不规 范操 作 , 若 均可增 加 穿孔危 险 。
洁净 ; 检查后 确诊 者术 中见 腹 腔 污染 重 , 管水 肿 4例 肠
2 2 2 注 意 活检 部 位 及深 度 : 直 肠 癌 溃疡 型 常 见 , .. 结 易 发生 出血 、 感染 和穿 孔 。 因此 取 病理 标 本 时 需 注 意 把 握 咬取 的部位 及深 度 , 在溃 疡病 变边 缘处取 材 , 应 勿
张钦 增 侯 化 丽 唐 文 东‘ 尹 晖 明‘ 郭 万 霞‘ 戴春 晖‘ 田 冬梅 ‘杨 霞‘ 1 , , , , , , , ( .枣庄 矿 业 集 团 中心 医 院 , 东 枣 庄 山
2 7 1 ; .山东 煤炭卫 生学 校 , 701 2 山东 枣 庄 2 7 1 ) 7 0 1
关 键 词 : 穿孔 ; 肠 结肠 镜 检 查 ; 源 性 损 伤 医
穿 孔 5例 , 孔 发生 率 0 1 % ; 穿 .9 同期 收 治 外 院 纤 结 镜
如何规避结肠镜检查中肠穿孔的风险

如何规避结肠镜检查中肠穿孔的风险发表时间:2016-10-20T14:39:47.5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1期作者:杨丽红[导读] 如果患者出现肠穿孔并发症,医护人员可给予患者外科手术、内镜下钛夹闭合术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云南曲靖 655000摘要:目的:探讨规避结肠镜检查中肠穿孔风险的有效对策。
方法: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间接诊了22537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其中有11例患者出现肠穿孔,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发肠穿孔的原因,总结防范措施。
结果:9例患者是即刻肠穿孔,2例患者为延迟性肠穿孔,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外科手术、内镜下钛夹闭合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结论:在对患者实施结肠镜检查时,主治医师必须要严格掌握患者的禁忌症、适应证,认真操作,最大限度降低肠穿孔发生风险。
如果患者出现肠穿孔并发症,医护人员可给予患者外科手术、内镜下钛夹闭合术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穿孔;有效对策结肠检查是临床诊治结肠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结肠镜的性能不断改进,医护人员操作技术不断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不断降低,但是在结肠镜诊疗期间,仍有肠穿孔并发症会发生[1]。
为了探讨防范结肠镜检查中肠穿孔的对策,我院医护人员对11例结肠镜检查致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间,22537例患者来我院进行结肠镜检查,有11例患者检查期间出现肠穿孔。
11例肠穿孔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例,女性患者年龄为5例,患者最小、最高年龄分别为43岁、76岁,平均年龄为(60.1±11.6)岁。
1.2 检查方法医护人员提醒患者在检查当天禁食,检查前6小时,根据肠道清洁标准,让患者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若患者有排便困难症状,医护人员需在检查前1小时,给予患者硫酸镁甘油灌肠处理,应用电子结肠镜进行检查。
消化道穿孔诊疗指南 (3)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1)穿孔后l~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消化道穿孔诊疗指南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1)穿孔后l~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结肠癌并发肠穿孔17例治疗体会

正 丢失 、 固定 折 断 、 多 丢 失 一 个 运 动 32 椎 管减 压 : 据 患 者 术 前 神经 损 伤 内 仍 . 依 节段 、 取髂 骨 植 骨 , 需 引起 髂 骨 供 区 长期 情 况 、 管狭 窄 程 度 、 折 类 型 及 移 位 程 椎 骨
ya os lv ei [] S ie 0 2 eren ̄liesr s J. pn ,2 0 , t e
参考 资 料 1 李 炎 川 , 毅 中. 柱 骨 折 及 其 合 并 伤 [] 李 脊 J.
中 国脊 柱 脊 髓 杂 志 .9 4 4 2 8 2 9 19 , :6 — 6 .
2 S h n CL. s l L S l c in ftra ene An e I V. e e to c e i l i
直 在恢 复椎 体 高 度 的 椎 的病 理 状 态 : 椎 椎 弓根 必 须 完整 , 伤 椎 椎 板 。 接撑 开复 位 ,
a.S rcua h rce sis o h e il 1 tu t rlc aa tr tc fte p dce i
2 7:2 8 — 7 7 7 2 2 8 .
疼痛 等 。
度, 选择 不 同 的减 压 方 式 : 有 神 经 脊 髓 对
后 路 单 节 段椎 弓根 钉 固定 术 ,其 技 损 伤 的 症 状 或 影 像 学 资 料 显 示 后 纵 韧 带 4 U h r S Z n r k me aa , idi MR, P t ad a c a rh n w
的 节段 越 长 ,邻 近 关节 突关 节 退 变 出 现
越早 且 越 严 重 [。另 外 , 存 在如 术 后 矫 4 ] 也
图 1 图 2
o t e r g a df i []J U uoug u nuol i l e ct J ersr , oc i J
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10例的诊治体会

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10例的诊治体会发表时间:2011-11-09T09:25:17.0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作者:何奇[导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外科诊治策略。
何奇(四川省成都市誉美医院 610000)【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165-02【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外科诊治策略。
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肿瘤所在肠段的一期切除吻合术;3例行一期病灶切除吻合术,近端肠管外置行双管造口术;2例切除肿瘤所在肠段,近端行单腔造口术,远端行封闭术; 2例行单纯性肠造口术。
治愈8例,病死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60%)。
结论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及早诊断及其选择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均为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并发症肠穿孔外科诊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在临床并非少见,而这些病例中绝大多数为肿瘤晚期的年老体弱患者,一旦发生肠穿孔往往引起严重的腹膜炎,故而诊治棘手,并发症及病死率极高。
我院于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10例,现将其诊治策略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
年龄36~82岁,平均65岁。
肿瘤原发部位:位于结肠者6例,其中盲肠1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各2例;位于直肠者4例,其中1例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稍下方,位于直肠上段者3例(均于腹膜反折之上)。
穿孔部位:盲肠1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2例。
乙状结肠2例,直肠4例(均为腹膜反折以上穿孔),于肿瘤部位发生穿孔者7例,邻近梗阻部位者2例,远离梗阻部位者1例。
就诊时主要表现:本组病例中有8例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其中3例合并感染性休克,另2例仅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
内镜下穿孔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某医院消化内科在进行常规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一名患者出现穿孔症状。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内镜下穿孔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患者风险,确保医疗安全,特开展本次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内镜下穿孔事件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
2. 确保在发生穿孔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降低患者风险。
3. 完善和优化内镜下穿孔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三、演练组织1. 演练名称:内镜下穿孔应急预案演练2. 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3. 演练地点:消化内科内镜室4. 演练组织机构:- 演练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演练的全面指挥和协调。
- 演练指挥部:由消化内科主任担任,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和现场指挥。
- 演练小组:由内镜室医护人员、护士、医技人员等组成,负责演练的各个环节。
四、演练场景患者男性,45岁,因上腹部疼痛入院,经检查诊断为胃溃疡。
在行胃镜检查过程中,发现胃溃疡面积较大,溃疡底部有出血,内镜操作过程中出现穿孔。
五、演练流程1. 发现穿孔- 内镜操作医生发现患者胃溃疡底部有出血,操作过程中出现穿孔。
- 内镜操作医生立即停止操作,告知助手并告知患者情况。
2. 立即报告- 内镜操作医生立即报告给内镜室负责人和消化内科主任。
- 消化内科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手术麻醉科等相关科室。
3. 患者评估- 内镜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 评估患者是否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
4. 紧急救治- 内镜室医护人员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输血等。
- 同时,通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
5. 转运患者- 在紧急救治的同时,通知医院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手术室。
6. 手术准备- 手术麻醉科做好手术麻醉准备,包括药物准备、设备调试等。
- 手术室做好手术器械和设备准备。
7. 手术实施- 手术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修补穿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4旷
Journal
OfClinicalPediatric
Surgery,April,2006,V01.5.No.2
・临床研究报道・
医源性结肠穿孔的诊断与处理
叶明,麻晓鹏,陈子民,姜俊海‘,肖东
(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广东深圳518026)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结肠穿孑L的原因、诊断方法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
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5例医源性结肠穿孑L患儿的病历资料。年龄:新生儿3例。幼儿2例;病因:先天
性巨结肠3例,急性肠套叠2例;医疗操作:洗肠2例,钡灌肠1例,空气灌肠2例;穿孔部位:乙状结肠4
例,升结肠1例。结果行乙状结肠造瘘及穿孔修补3例,肠套叠复位加阑尾切除及穿孑L修补、横结肠
造瘘1例,升结肠穿孔造瘘1例。结论各种经肛门的医疗操作是儿童(特别是新生儿)结肠穿孔的危
险因素。规范医疗操作,早期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对于诊断和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肠穿TL/诊断;结肠疾病/诊断;医原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725.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6353(2006)01—0140—02
在诊疗过程中因为医务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医
源性结肠穿孔并非罕见,新生儿期更容易发生。如果
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其后果相当严重。
1999年12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5例医源性结
肠穿孔患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医源性结肠穿孑L患儿5例,男4例,女1例;其
中3例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平均年龄8d;平均
体重3.5kg。2例为急性肠套叠,年龄分别为5个月
和9个月。穿孑L原因:洗肠2例;钡灌肠1例;空气灌
肠2例。穿孔部位:腹膜反折上2~10
cm肠段4例,
升结肠1例。穿孔大小约0.5~2
cm。
1.2诊断与治疗
本组病例均出现在清洁洗肠以及肛管插入不顺
利的情况下,患儿均有腹胀、哭闹、心率快、呼吸促
等表现,均行腹部立位X片检查,见膈下游离气体以
及钡剂位于肠腔外。4例行结肠穿孑L修补术。其中3
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活检和乙状结肠造瘘术:1
例肠套叠患儿行肠套叠松解、阑尾切除以及横结肠
[作者简介]叶明,男,(1957一),学士,主任医师。
造瘘术。1例肠套叠患儿于套叠松解后于升结肠穿
孔处作肠造瘘术。
2
结果
3例乙状结肠造瘘出现切El皮下感染.经局部
换药后好转。2例肠套叠造瘘患儿于3个月后关瘘。
1例巨结肠患儿于3个月后行巨结肠根治术。l例巨
结肠患儿失去联系。1例巨结肠患儿拟近期手术。
3讨论
3.1原因分析
医源性结肠穿孔并非罕见【11.其发生有2个条件
存在:(1)患儿原有消化道疾病存在,主要以腹泻、fffL
便、腹胀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小肠结肠炎、肠息肉、巨
结肠、肠套叠等疾病。(2)在诊治过程中使用医疗器
械不慎,包括用力过猛、电流过强及压力过大等,如
镜检、活检、洗肠、灌肠而导致肠穿孑L。发生的人员涉
及医生、护士、放射科医师、内镜检查医师等。医源性
结肠穿孔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的基本操作不规范所
致。比如用结肠镜取息肉时圈套器放置不当或电流
万方数据
Jig床小儿外科系态2006年04月第5卷第2期
过强导致结肠壁穿孔;肛门置管洗肠、空气灌肠或钡剂灌肠,遇有阻力时用力粗暴或方法有误、空气灌肠压力过大等导致乙状结肠穿孑L。本组4例因置肛管戳穿乙状结肠穿孔.具有明显的医源性的责任。3.2诊断依据与自发性消化道穿孔不同,医源性结肠穿孔一定是发生在医疗操作过程中。有些当时被发现,比如纤维结肠镜检查异常、钡剂溢出肠管外影像出现等。有些当时不被注意.比如洗肠穿孔。但是,穿孑L一旦发生,患儿均表现出哭闹、腹胀、烦躁不安。医生必须了解操作过程中有无出血、进出液体量是否平衡、置管有无阻力等。腹部立位片检查是主要的排查依据。当医疗操作过程出现异常。结合症状、体征和放射线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其中放射线检查是决定因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预后有明显影响。对于新生儿尤其如此。医务人员应警惕医源性穿孔的意外发生。3.3处理方法处理上应根据原有疾病及医疗操作的具体经过决定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情况包括穿孔的部位、穿孔发现的时间早晚、肠管内的清洁程度、原有疾病的处理及医疗人员的经验等。不同的方法包括穿孔修补、穿孑L处或穿孔近端肠造瘘等。原发疾病的处理包括息肉摘除、憩室切除、狭窄段组织活检等。外科处理策略包括:手术方式简单明了:切口选择方便探查;考虑原有疾病后续治疗。对于穿孔处污染比较严重、发现比较晚、原有巨结肠疾病、穿孔位于降结肠或乙状结肠者及新生儿患者,肠造瘘是必须的【2l。而——141——发现及时、肠腔清洁、微小穿孔及穿孑L部位在右半结
肠者。可考虑修补。选择造瘘或是选择修补应根据具
体情况及人员因素而定。
3.4预防措施
大多数医源性结肠穿孔是可以避免发生的。肠
套叠空气灌肠时,医生应该结合病程、血便及腹胀情
况调节气体压力和充放气次数,过分强调空气灌肠
成功率是有害的131。进行肛门置管操作时,特别是使
用管质比较硬和管径比较粗的肛管时,应特别谨慎,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当放置过程中有阻力时,不
可鲁莽用力,新生儿巨结肠洗肠时尤应如此。进行镜
检、洗肠、灌肠或活检等医疗操作时,都有发生穿孔
的可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是避免和减少医源性结
肠穿孔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Gedebou
TM,WongRA,RappaportWD,et
a1.Clinical
presentationandmanagementofiatrogenic
colon
perfora・
tions[J].Am
J
Surg,1996,172:454-457.
【2】Hiroaki
Komuro,YasuhisaUrita,TetsuoHori,et
a1.Pel..
forationofthecoloninneonates【J】.JPediatr
Surg,
2005,40(12)1916一1919.
【3】S
HEin,SMercer,AHumphry,eta1.Colon
perforation
duringattempted
bariumenemareductionof
intussuscep・
tion[J].JPediatrSurg,1981,16(3):313-315.
关于统计学符号的书写说明
・读者・作者・编者・
专业论文中有关统计学符号的使用,需按照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符号一律用斜体
表达。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不能使用大写x,也不能用M(以免与中位数混淆)。标准差用s,而不用SD。标
准误用Sx,不用SE,也不用SEM。t检验用小写斜体t。方差检验用大写斜体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x2。相关系数
用英文小写斜体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斜体v。样本数用英文小写斜体n。相对危险度用RR。概率用大写P。概率
数值用小数表示,不用%号,如P<0.05,不用P<5%。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按本要求撰写稿件。
本刊编辑部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