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1.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word学案

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word学案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2.以家兔为例,你能说出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名称吗?
3.为什么关节在脊椎动物运动起关键作用?关节的结构是怎样的?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4.骨骼肌由哪两部分组成?它能伸缩吗?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感受哪块肌肉在用力?是如何协调产生运动的?你认为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是怎样协调配合的?
4.我们在做引体向上,屈肘运动时,主要收缩的肌肉是()
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D.关节囊
5.下列动物中,具有骨骼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的是()
A.蜜蜂B.蚯蚓C.草履虫D.家鸽
6.下图为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⑴.当你做屈肘运动时,[1]处于状态,[2]处于状态。
⑵.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1]处于状态,[2]处于状态。
1.动物的行为是指
2.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它依赖于一定的完成。
3.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4.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
5.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做。骨骼肌具有的特性。
6.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A.坚硬的骨骼B.强有力的后腿
C.坚硬的骨骼和后腿D.坚硬的骨骼、强有力的后腿、脚趾
2.在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中,将骨骼肌连接在骨上的结构是()
A.关节B.关节囊C.肌腱D.关节软骨
3.人体完成任何一个动作,必须参与的结构是()




A.骨骼肌、骨、关节B.骨骼肌、骨、关节、神经系统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2.练习题内容:涉及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动物运动方式的分类、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等。
3.教师批改与反馈: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纠正错误。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运动的知识点。
2.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以下内容:(1)动物运动的基本概念;(2)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适应意义;(3)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4)动物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拓展延伸: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运动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并记录下来。要求详细描述动物的运动特点、运动器官和可能的生活环境。通过观察,分析这种运动方式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分析作业:结合课堂所学的动物运动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展示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运动的特点,如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运动方式。
3.知识点讲解:详细讲解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如骨骼、肌肉、关节等,以及它们如何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其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组成及适应的生活环境。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运动器官、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学习并了解不同动物运动的特点,如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运动方式。
3.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动物运动与其生活环境、生存策略之间的关系。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精选3篇)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精选3篇)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精选3篇)《动物的运动》篇1第一节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

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做中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

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四、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动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方法和手段导入新课播放1.动物运动的录像片;2.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图片观察、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媒体播放观察鸡足(爪子)关节的结构设疑:如果人的肘、肩、膝等部位如果不活动,运动情况会怎样?关节的结构又是如何呢?它有哪些适于运动的特点呢? 1.解剖和观察鸡足关节。

2.讨论并总结关节的结构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学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学教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教案滦南县宋道口中学执笔:毕芳芳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通过对各种动物的运动的观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提高自己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汇报结果,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4)通过模型制作,使自己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节运动系统中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协调配合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难点:1、各结构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是本节的重点。

2、理解运动是动物各种行为表现的基础是本节的难点。

三、预习导航: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和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4、下图为关节模式图,请在图中标出关节各部分的名称:供选词:关节头、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

5、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后者可绕过连在不同的骨上。

6、运动不紧靠来完成,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需要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动物,认识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特征。

那自然界中的动物之所以被称为动物是因为它们的什么明显的特征呢?你能模仿一种你熟悉并喜爱的动物的运动吗?看谁表演的最像(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描述和探究运动系统的组成1、小组讨论教材P28“观察与思考”,了解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备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2、小组讨论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八年级生物上册1.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1.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运动的本质。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认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教学难点
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细致研读后,精心设计了八个思考题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在教学中运用自活动。

在这节课里,每个小组都需要汇报讨论结果,老师进行评价打分。

通过小组讨沦、回答、抢答等
四、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学生屈肘和伸肘动作的照片,关节积木等。

课前小组分工: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6~8人一组,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词论、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在对比各种动物运动特点回答:运动能使动物思考运动对于总结
提升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案新人教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说出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重点)2、分析说明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42—43页的“观察与思考”,并认真观察相对应模式图(家兔的骨骼、关节和鸡翅的肌肉),然后填写学案中对应的问题,8分钟后检查。

比一比,看谁完成的最好!1、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关节是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

2、关节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3、关节模式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4、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到而的特性。

学习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44、45页的内容,然后填写学案中对应的问题,8分钟后检查。

比一比,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准确!1、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

2、当骨骼肌受到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绕活动,于是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因此与骨连接的肌肉是由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3、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4、下图为上臂肌肉,标上名称:5、动作屈肘伸肘自然下垂提重物肱二头肌舒张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收缩6、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系统等配合。

8、哺乳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和,适应复杂多变的。

9、除哺乳动物之外,其它动物的运动方式:蜗牛、蚯蚓、蝗虫、家鸽。

当堂训练: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相信你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组成。

A、骨和肌肉B、骨、关节和肌肉C、关节和肌肉D、骨和关节2、某人右上肢瘫痪,是由于()。

A、肩关节、肘关节不够灵活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受到损伤C、肌肉内的血管受损D、支配右上肢的神经受损3、你的屈肘动作的产生是由于()的结果。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教案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教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3、描述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4、认识动物的运动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5、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

(2)屈肘伸肘运动模型的制作。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教学难点(1)运动系统中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骨、关节和肌肉的连接关系。

(4)肌肉收缩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需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参与。

三、教材分析本章解决的是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要通过运动来实现行为,才能在环境中生存下来。

先认识动物的运动,再来认识动物的行为。

本节动物的运动主要弄清楚运动是怎么实现的,从结构到功能的认识逻辑,先要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

其中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是难点。

在感悟运动的过程中,还应认识到运动的实现还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需要正确的组合。

单靠运动系统是无法实现运动的,还需要能量,需要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同时,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最后,要认识都运动的意义,动物能适应环境生存下来所必备。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难点较多,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通过对本节内容细致研读后,找到了突破重点难点的办法——模型。

从结构到功能,通过学生活动感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深入,让同学们认识运动的本质。

本节设计主要围绕屈肘伸肘运动模型展开,先活动感受运动,模型演示,引出运动系统的组成。

利用模型材料认识骨、关节、肌肉的特点。

感受到运动需要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通过制作模型的活动,探索出骨、关节、肌肉三者之间的正确连接,水到渠成自然就知道运动产生的过程。

学习中知道了神经刺激肌肉收缩,可知神经系统调节运动。

大量运动后感觉累,引出需要能量,由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还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运动》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学科年级: 八年级上册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本节在第一 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对动物运 动的本质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 引入
1、展示: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 2、提问:各种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 动方式是什么? 3、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 构----运动系统的组成。
思考并回答
由各种动物运动方 式的多样性导入新 课, 激发学习兴趣。
1、运动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引导学生回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提问: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讲解:组成运动系统的器官。 2、结合图片,讲解骨和关节的结构 组成。 布置学生观察关节图片, 列举生活中 类似关节的实物。 提问:两个关节面有什么不同? 3、人体有哪些关节?他们在运动中 起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图片, 认识相应的 关节,并进行关节活动。 提问: 人体都有哪些部位有关节?进 以哺 行体育运动时, 哪些关节容易受伤? 乳动 应当怎样保护? 物为 例,认 多媒体展示答案。 识运 4、肌肉有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 动系 用是什么? 统的 展示肌肉模拟图,引导学生观察,得 组成 出结论。 和本 5、进行屈肘、伸肘的动作,感受肌 质 肉发生的变化。 提问:你认为一个动作只靠一 组骨骼肌能否完成? 讲解:肌肉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如果 关节上只有一组肌肉, 完成动作是困 难的。 请同学进行屈肘、伸肘的动作,谈谈 感受。
回答:器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上,教师引导学生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 次开始思考,逐步 得出运动系统的结 构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运动的本质。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认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2.教学难点
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细致研读后,精心设计了八个思考题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小组讨论及思考题的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自我反馈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在这节课里,每个小组都需要汇报讨论结果,老师进行评价打分。

通过小组讨沦、回答、抢答等方式,结合教师的及时评价,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学生屈肘和伸肘动作的照片,关节积木等。

课前小组分工: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6~8人一组,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词论、合作学习等途径开展学习活动。

五、教学过程
实现的
.列表比较其他动物的运动特点。

提问:“关节积木”中球形的结构代表什么?凹进去的地方代表什么
互配合完成的。

缓慢爬行 较弱 在对比各种动物运动特点后,引导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