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王传福
最新-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低调中国首富的韧和狂 精品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低调中国首富的韧和狂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低调中国首富的韧和狂从贫寒的身世,到中国首富;从一家深圳小厂,到行业翘楚;从电池大王,到汽车大王、新能源大王;从一名普通的中国企业家,到巴菲特眼中“真正的明星”,“比亚迪之父”王传福成长的道路充满传奇和艰辛。
正是其身上独有的韧劲和狂性成就了比亚迪的传奇。
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作为深圳优秀建设者代表应邀首先上台发言。
在简短的致辞里,他以“荣幸”开始,以“努力”结束。
15年前,王以官办研究所的一位化工研究人员身份南下深圳创业。
8年后,他创办的比亚迪汽车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一匹“黑马”。
2019年他以财富350亿元名列“胡润百富榜”榜首。
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因创建其投资准则而闻名天下的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在2019年出手投资了比亚迪这家“自己搞不懂的企业”。
现在,他正计划从千里之外的美国前往比亚迪位于中国的几大基地考察。
眼下,王传福又投资2.01亿元收购西藏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18%的股份。
在他的计划中,比亚迪在2019年要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到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现年44岁的王传福是比亚迪的掌门人,他依旧在扮演着一个不懈的“探索者”的角色。
南下创业最开始,王传福没有想到会做到现在这么大。
1966年,王传福出生于安徽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排行老七。
上初中时,由于父母相继去世,王家兄弟姐妹8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哥哥王传方不得不辍学养家。
1983年,王传福考入中南矿冶学院(后更名为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
学校离旅游胜地黄山很近,但他从未去过。
“我以前没去黄山,是因为我们都很穷。
”在回忆当年的学习经历时,王半开玩笑地说,“现在没去黄山,是因为我们没时间。
”不过,也正是这些让王传福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这使得他更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
1987年,王传福考上了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研究生;1990年硕士毕业后留在该院301室工作;两年后,他被破格提拔为301室副主任;1993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深圳成立了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年仅27岁的王传福被破格任命为总经理。
着名企业老总简历

百度老板是谁李彦宏简历:1968年,生于山西阳泉。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在美国的8年间,李彦宏先生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在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资深工程师,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
他为道·琼斯公司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迄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其中包括《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
李彦宏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的搜索引擎中。
的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其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
1996年,他首先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并因此获得了美国专利;1998年,李彦宏先生根据在硅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经验,在大陆出版了《硅谷商战》一书,获得了各界的好评;1999年底,携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创建百度;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之一;2002年荣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3年再次荣获“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4年1月15日,当选第二届“京城十三新锐”;2004年4月,百度总裁李彦宏当选第二届“中国软件十大杰出青年”。
腾讯老板:马化腾他的个人资料马化腾1993年大学毕业后供职于润迅,1998年创办腾讯。
2000年6月,腾讯盈利。
2001年,马化腾将Q-Gen品牌授权给广州东利行经营,2003年已拥有100多家专卖店。
2003年底,马化腾开始运营一款网络游戏。
马化腾:首席执行官马化腾,34岁,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本公司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本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
马先生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一九九九年起受雇于本集团。
出任现职前,马先生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马先生于一九九三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十年经验。
Build your dream

Build your dream马云说:“在商界一共有三种人:生意人,商人,企业家。
企业家赚钱只是一种结果而绝不是目的”。
按照这个定义,王传福可以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企业家。
而他的比亚迪也正在为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而奋斗。
“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公开的文献,30%来自现成样品,另外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只有5%左右。
我们大量使用非专利的技术,把专利技术剔除掉,非专利技术的组合就是我们的创新。
专利需要尊重,但可以回避。
”因为不避讳在模仿中创新,比亚迪成为了“正在潜行的大鳄”。
“狂人”王传福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线。
从白手起家到世界电池大王,继而进军汽车行业,成为汽车业内的黑马,并引来世界股神巴菲特的入股,从而于2009年荣登“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王传福是怎样再进1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这一财富传奇的?他吸引巴菲特改变其一贯坚持的投资理念的秘笈是什么?中国梦,中国奇迹1995年,王传福毅然辞去“铁饭碗”,怀揣借来的250万元,带着20名员工,在一个租来的旧车间里创办了比亚迪。
1997年,比亚迪抢占了镍镉电池全球40%的市场份额。
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16.37忆港元。
员工从初创的20人增至2万余人。
三年成为镍镉电池市场的老大,八年成为全球“电池大王”,成为富士康最大劲敌。
他果断看出10亿骑自行车的老百姓都是潜在市场。
一切技术都是纸老虎王传福或许和美国著名影星伊丽莎白. 泰勒艰信同样的生活法则:“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它可以去除你过去所有的气味。
”比亚迪的飞速发展令人震惊。
一夜醒来,突然发现,比亚迪从一只猫变成了老虎。
正是因为在模仿中创新,比亚迪成为了正在潜行的大鳄。
王传福不仅对技术没有恐惧,对于专利也没有任何畏惧,他在千谎百计规避者别人的专利。
可以说,比亚迪无论在电池,电子产品代工还是汽车制造领域,走的都是一条“逆向开发”的道路。
王传福:“一切皆是纸老虎”

王传福:“一切皆是纸老虎”作者:张程来源:《新财经》2009年第08期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超级自信,近乎狂妄,敢于颠覆。
他用了短短八年时间,将一个只有不足20人的小作坊打造成世界第二大手机电池的生产商。
如今,“电池大王”要做“汽车大王”,准确地说,是“电动车大王”。
这一次,他还能成吗王传福,比亚迪年轻的掌门人,人称“技术狂人”、“汽车狂人”、“颠覆者”。
他对技术极为痴迷,逆众人之意造汽车、造电动汽车,还宣称要在2025年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老大。
颠覆者大多具有疯狂的气质,都不循常理,敢想敢干,勇往直前,王传福正是如此。
在他眼里,“一切皆是纸老虎”,一切都可以颠覆,一切都可以改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2007年8月9日,在深圳龙岗,比亚迪坪山基地落成,基地面积达180万平方米,共削平了30多个山头,填平了120多个鱼塘,挖出了750万立方泥土;基地内配有发电厂和56座生产厂,数万名员工在生产线上忙碌;比亚迪第二款新车F6也从这里走下装配线,正式亮相……看着这一切,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不免豪情大发,放言比亚迪在乘用车领域2015年要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
如此豪言,一时间震惊业内外。
在坪山基地落成的十二年前,29岁的王传福刚刚辞去国企安定的工作,和十几个创业伙伴在深圳莲塘一个破旧的车间里敲敲打打。
那个破旧的车间几乎是他们全部的活动场所,白天搞研发,晚上打地铺。
这是王传福创业的开始。
对于辞职,王传福表示当时并没有犹豫,坚定自己能行。
当他向表哥吕向阳借钱创业时,吕向阳难以理解,“你是国家干部,为什么要冒险下海呢?”王传福执拗地坚持,“我是研究电池的,我相信自己能做好,相信电池行业的潜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哥大风行于市,王传福看准了手提电话电池是个新兴的大市场。
恰巧在这时,日本宣布将不在日本本土生产镍镉电池,王传福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决定生产镍镉电池。
尽管困难重重,但王传福还是坚定地投入镍镉电池的生产,并在1995年底获得了当时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订单。
王传福:意外的首富

王传福:意外的首富作者:丁彬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46期在全球经济低迷之际,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一跃成为中国新首富。
他的创富经历堪称一部传奇;而他本人,亦以鲜明的个性获得了“汽车狂人”、“颠覆者”等诸多称号。
“王传福成为中国首富是一个意外的消息。
”胡润百富榜创始人胡润表示。
日前发布的胡润百富榜显示,“汽车狂人”、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年轻掌门人王传福以财富350亿元成为2009年中国首富,其财富较去年增加了290亿元,排名从去年的103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
偏执的冒险家王传福1966年出生于安徽无为,198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获得物理化学学士学位。
1990年,王传福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硕士毕业,并留在该院工作,按部就班地历任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在意识到手提电话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会与日俱增的情况下,1995年他毅然下海经商。
1995年2月,王传福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领着20多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而2003年,当时在电池领域已经表现不俗的王传福决定进军汽车行业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头脑发热”的举动。
因为当时正是中国掀起民企进军汽车行业大潮的时候,吉利李书福等都投身在这一波大潮中,而王传福从未涉足过汽车领域,是最不被看好的“赶潮者”之一。
赞成王传福投资汽车业的人微乎其微,公司不少高层都打起了退堂鼓。
2003年初,王传福在决定介入汽车产业前,征求20多个股东的意见,大家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但许多人心里是不赞同的。
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就是坚定的反对者,“风险太大了,进入汽车这样一个全新的行业,前面又有欧美日韩那么多优秀的对手,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夏治冰一直劝王传福放弃。
除了内部的反对,来自外部的压力更大。
听说比亚迪要造汽车,许多投资者感到莫名的恐惧和愤怒,纷纷给王传福打电话质问。
一家美国基金公司给王传福打来电话,表示,如果王传福坚持造汽车,他们将大量抛售比亚迪的股票。
比亚迪王传福的创业故事

比亚迪王传福的创业故事比亚迪王传福的创业故事当王传福给巴菲特递上一辆比亚迪F6DM双模电动汽车模型,老巴菲特回以一个小小的见面礼:一只钱包。
老爷子的用意既直接明了,也耐人寻味——年轻人,好好干,你可得替我把钱夹子装得满满的。
这位聪明的中国工程师没让他失望。
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1.03美元收购2.25亿比亚迪股(约10%的股权)后,一年以来股价翻涨近7倍。
在惨淡的光景下,股神仅从比亚迪的投资商就轻松获得13亿美元的账面收益。
这不是仅凭巴菲特这张金字招牌就能支撑出来的。
2009年8月31日,比亚迪发布年中业绩:F3销售12万台,同比增长78%,若加上F3R,国内单一车型销量排名第一;比亚迪的其他几款车也都获得不俗的销售成绩。
5年前,当“电池大王”王传福决定以2.7亿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股份,没有人相信这家全无汽车制造经验的民营企业能够在荆棘遍地的汽车产业内“押对宝”——收购消息一公布,公司市值在两天内蒸发27个亿。
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巴菲特的老搭档、伯克希尔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如此描述他眼中的这个中国人:“这家伙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
”“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儿。
”在老巴“力挺”之前,比亚迪加入轰轰烈烈的民营造车大军,的确被看作是一个“头脑发热”的故事。
2003年初涌起的这波民营造车热中,多的是这样孤注一掷的“疯子”,譬如“造车狂人”吉利的李书福,譬如“摩托车大王”尹明善,如今又多了一个号称要开发电动汽车的王传福。
就在巴菲特入股之前的一周,一帮基金公司的分析师到比亚迪调研,结论是:这是个破烂公司,有人甚至认为应该跌到2元港币。
以至于有基金经理电话王传福,威胁要抛空比亚迪的股票。
他的部下同样“不理解”,然而,他们早已学会了服从。
深圳龙岗,在一条条六七十米长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地坐着四五十名工人。
他们身穿普通的棉布工作服,坐在常温的车间里,每个人手边都有一种夹具,帮助他们准确地完成点焊、检测、贴标签等工作……王传福从容地从埋头劳作的工人身边走过——“你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也绝不会抬头看你,”他自信地微笑着。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低调中国首富的韧和狂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低调中国首富的韧和狂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低调中国首富的韧和狂从贫寒的身世,到中国首富;从一家深圳小厂,到行业翘楚;从电池大王,到汽车大王、新能源大王;从一名普通的中国企业家,到巴菲特眼中“真正的明星”,“比亚迪之父”王传福成长的道路充满传奇和艰辛。
正是其身上独有的韧劲和狂性成就了比亚迪的传奇。
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作为深圳优秀建设者代表应邀首先上台发言。
在简短的致辞里,他以“荣幸”开始,以“努力”结束。
15年前,王以官办研究所的一位化工研究人员身份南下深圳创业。
8年后,他创办的比亚迪汽车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一匹“黑马”。
2009年他以财富350亿元名列“胡润百富榜”榜首。
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因创建其投资准则而闻名天下的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在2008年出手投资了比亚迪这家“自己搞不懂的企业”。
现在,他正计划从千里之外的美国前往比亚迪位于中国的几大基地考察。
眼下,王传福又投资2.01亿元收购西藏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18%的股份。
在他的计划中,比亚迪在2015年要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到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现年44岁的王传福是比亚迪的掌门人,他依旧在扮演着一个不懈的“探索者”的角色。
南下创业最开始,王传福没有想到会做到现在这么大。
1966年,王传福出生于安徽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排行老七。
上初中时,由于父母相继去世,王家兄弟姐妹8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哥哥王传方不得不辍学养家。
1983年,王传福考入中南矿冶学院和制造电池的方式一样,比亚迪的汽车生产线也主要是靠自主创新研发。
他在策略上试图借鉴在手机电池领域的成功模式,来打造一个新的汽车王国。
此外,从不墨守成规的王传福还作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就是自己发展供应链,即“垂直整合”。
他认为不要过多地相信传统行业里面的一些观念,比如说传统观念一般都认为汽车业就应该走专业化生产、分工,大规模生产的发展模式,这不一定就适合比亚迪汽车的发展。
王传福:汽车狂人VS中国首富——评郑祥琥新著《比亚迪之父王传福》

王传福:汽车狂人VS中国首富——评郑祥琥新著《比亚迪之
父王传福》
张光茫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区》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这是一家传奇企业,发展13年,经营涉及电池制造、手机配套、汽车等领域产值约200亿的高端制造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被人们称为“技术狂人”,2009年,以33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排在“胡润百富榜”首位,成为中国新首富。
这家传奇企业叫做比亚迪,这个传奇人物叫做王传福。
【总页数】3页(P114-116)
【作者】张光茫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能源汽车领跑者rn——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 [J],
2.王传福从"电池大王"到"汽车狂人" [J], 王纯
3.王传福——从“电池大王”到“汽车狂人” [J], 王纯
4.“比亚迪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访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 [J], 王晓玲
5.王传福从手机电池到比亚迪汽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