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上第1节《动物的行为》word学案二
苏科版生物八上第1节《动物的行为》word学案二

苏科版生物八上第1节《动物的行为》word学案二第1节动物的行为(二)学习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教学重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教学难点:动物行为的特点课堂导学:1、观看P6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并分析各自的特点(1)这几种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2)哪些是后天性行为?(3)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同动物的行为的学习能力一样吗?(4)例如蚯蚓和猫的学习能力哪个强?2、看P64总结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3、人们研究动物的行为有什么意义?随堂反馈:1、依照动物行为获得的过程,动物的行为能够分为和两大类。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决定的。
3、动物的各种行为差不多上与相适应的,对动物的和有重要作用。
4、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
假如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B)中去,待长成成鸟后,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于B鸟群;但若把白冠雀a幼雏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可不能黄莺的鸣声,请回答:(1)a的鸣声基调与A鸟群的相同,这是行为在起作用,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行为在起作用。
(2)a学可不能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操纵黄莺鸣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行为是在行为基础上建立的。
5、母鸡培育小猫的行为是属于()A、后天性行为B、先天性行为C、防备行为D、学习行为6、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B、躲避敌害C、找到食物D、查找配偶7、下列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A、红雀喂金鱼B、野鸭的迁徙C、蜘蛛结网D、鹦鹉学舌8、下列各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蚕吐丝作茧B、狗拉雪撬C、猴子向观众敬礼D、大山雀偷喝牛奶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哺乳动物才具有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差不多上由遗传物质决定的C、只有鸟类和哺乳类才具有学习行为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10、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狗啃骨头的时候流唾液B、警犬追踪犯罪嫌疑人C、狗看到小孩吃食物时流唾液D、鹦鹉做算术题目11、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母鸡孵卵B、蜘蛛结网C、蜜蜂采蜜D、小狗做“算术题”12、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找到食物B、适应复杂的环境C、找到配偶D、躲避敌害13、动物行为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要紧起调控作用的是A、神经系统B、感受器官()C、运动器官D、激素14、摸索: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有什么关系?(1)、区别:(2)、联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6.17.2动物的行为

开始
图片 课件展示 观察思考,识记古诗
激情导入:动物的行为
视频 课件展示、 小组讨论
图片 提问、板书 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动物行为的类型
资料 课件展示、 小组讨论
图片 提问、板书 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动物行为的意义
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结束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
(2)区别各种动物行为,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和繁衍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小组讨论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动物的行为,树立正确利用和保护动物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动物行为的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动物的行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有些行为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觅食行为、争斗行为等,但学生的这种认识往往是因为感兴趣,并不知道动物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有何意义。为提高观察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些动物行为方面的资料,或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课堂上进行讨论。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讨论和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所观察的动物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课题名称:动物的行为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八年级生物
教材版本
苏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7章第2节的内容。动物的行为是动物适应其生活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十分有利。教材根据各种行为对动物所起的作用,简要介绍了动物的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等。同时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选择感兴趣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各种动物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动物本身的意义。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引言动物行为是生命体系中最为复杂的一个方面,它不仅反映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还揭示了动物体内有机体和器官的特点。
本节课将探讨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二、知识点1.激素对动物行为的调节作用2.神经系统对动物行为的控制作用3.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三、教案设计1. 学习目标•了解激素对动物行为的调节作用•了解神经系统对动物行为的控制作用•了解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2. 学习重点•激素对动物行为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对动物行为的控制作用3. 学习难点•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4.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5.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狗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讲授1.激素对动物行为的调节作用–提出问题:什么是激素?–讲解激素如何调节动物行为的示意图–通过举例说明不同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如孕激素对母鼠抚育行为的调节作用等。
2.神经系统对动物行为的控制作用–提出问题:什么是神经元?–讲解神经系统如何控制动物行为的示意图–通过实验演示可乐饮料对蚂蚁行为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
3.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提出问题:环境如何影响动物行为?–通过实验演示同一品种蝴蝶在不同环境下的飞行行为,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因素。
(3)概括和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
(4)作业•设计一个小实验,通过观察1个或多个不同品种小鱼在清澈水和泥浆池的不同行为来说明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6. 教学评价•利用小组讨论和个人测验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激发学生对生命体系复杂性的探求热情,更好的理解动物世界中的奥秘。
同时针对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演示,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探索实验,挖掘学科内在规律。
6.17.2 动物的行为(2)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2024年)

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类型一、课程分析《初中生物新课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本节课内容,可通过学生提出的生活实例和教师提供的典型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理解动物行为是动物对体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有利于动物适应环境,提高存活的繁殖的机会。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体会完整的探究过程,培养热爱生命以及交流合作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区别各种动物行为。
2、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和繁衍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观察图片,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蜗牛的觅食行为。
(三)情感目标1、认同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其适应环境的表现。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分享、合作的精神。
3、关注身边小动物,增强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及意义四、教学难点蜗牛觅食行为的探究设计五、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用具(蜗牛、饲养盒、放大镜)蜗牛觅食的小视频六、教学过程课前重复播放《动物世界》片头的视频(一)导入刚才我们欣赏了一段视频,里面呈现了自然界中一些动物的生活场面,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动物们生活的精彩!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做什么(有些什么活动)?我们接着看,请仔细观察,看看在做什么?想想为什么这么做?(暂停2、3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神奇的动物世界,探索这些活动背后的奥秘。
课题呈现:(板书:课题)(二)动物行为的类型讲述:动物生活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动物的行为表现也多种多样。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学案:“动物行为的类型”。
找出最重要的特点,划一划,尝试找出重要字词。
回想一下刚才的视频、联系你的生活经验或,能不能举出更多的例子!一起来判断:屏幕上呈现的场景分别属于什么行为?动物要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主要依靠哪种行为?讲述:对于动物来说,要存活下来,第一个要学会的本领就是从外界获取食物,以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7.2《动物的行为》教案设计

第2节动物的行为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
(3)归纳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教材文字、图片的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建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认识到只有人类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和谐相处,才能使整个地球表现出盎然生机。
(2)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初步形成保护动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
(3)认识青春期,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
二、学习重点
动物行为的分类
三、学习方法:
自主阅读,归纳法,比较法等。
四、学习活动设计:。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动物的行为》word教案 (2)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动物的行为(2)制备人: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树立正确的保护动物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2.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温故知新】1.什么是动物的行为?2.按照行为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的行为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分层次问题学习】问题一:下列故事中两种动物行为的本质相同吗?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是它们先天就会还是后天学会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1)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上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2)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奶瓶盖额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问题二:下列动物行为分别属于哪种行为?1.育雏的母鸡正在孵蛋。
把鸡蛋换成小猫,它把小猫当成自己的后代加以抚育。
2.刚出生的小猫就能吮吸母亲的乳汁。
3.走迷宫的蚯蚓,在受到多达百次的电击后,学会了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4.饥饿的老鼠学会用杠杆取食物。
【互动探究】问题三:先天性行为的实质是什么?后天性行为的实质是什么?区别是什么?问题四:动物的学习能力都相同吗?问题五:判断下列动物行为分别属于先天行为还是后天行为?1.小狗做数学题。
2.大雁南飞。
3.孔雀开屏。
4.猴子钓鱼。
【继续探究】1.动物行为的特点是什么?2.动物行为的意义?【分层次检测】1.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小猴在做算术表演 B.猎狗帮助猎人取猎物C.狗熊会骑自行车 D.母鸡育小鸡2.决定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非条件防反射的因素是()A.外界因素 B.遗传 C.激素 D.神经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护士在给婴儿打针时婴儿会哭B.幼猩猩用沾水的树枝钓洞中的白蚁吃C.黄鼬遇敌释放臭气D.蜘蛛会织网捕虫4.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后天性行为也越,而且后天性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重,适应环境和生存的能力就越。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_2 动物的行为学案(新版)苏科版

第2节动物的行为【学习目标】1.描述各种动物行为,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实例。
3.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学习重点、难点】1. 学习重点:动物行为对于动物的生物学意义,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实例。
2. 学习难点: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动物行为的特点。
【学习内容】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并观察图17——8,思考下列问题:1.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2.动物的这些行为对其生存有何意义?3.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各是什么?试各举一例4.试归纳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有哪些呢?【演练展示】1. 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和等不同类型。
2.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由或获得。
3.动物的运动和是与其生活环境的、对自身的和_____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动物的行为都有以下3个特点:分别是、,和。
【质疑拓展】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这种行为叫攻击行为。
拟态和保护色使动物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是动物的防御行为。
每种动物都能进行生殖,通过生殖才能保证种族的延续。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
高等动物的繁殖行为都非常复杂,如兽类一般包括雌、雄两性个体的识别、占有一定的繁殖空间、求偶的炫耀仪式、交配和育幼等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生下来就有的、不用学习就会的,是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
例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结网、鸟类迁徙、母鸡孵蛋、羚羊争斗、母猪哺乳等。
每种动物都具有许多生来就会的行为,在生物学上,这种先天性行为叫本能。
动物的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可以说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积累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一般规律是,动物越高等,后天性行为越复杂,在动物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南沟岔中学八年级生物(科目)学习提纲
课题:动物的行为设计者:刘姣执教者:刘
1.下列动物不具有明显社群行为的是()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蚂蚁搬家
B.孔雀开屏
C.青蛙冬眠
D.人的心脏在跳动
3.以下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①孔雀开屏②蚂蚁觅食③蜘蛛结网④小狗算数⑤蚯蚓走迷宫⑥母鸡下蛋
⑦猫抓老鼠⑧小鸭跟随饲养员⑨狒狒钓鱼⑩乌贼喷墨汁
就能允吸母猫的乳汁,从行为获得的过程来看,这是动物的行为。
“学习”能力,这有利于动物()
7.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8.动物行为的共同特点:
(1)无论哪一种行为,都是一个、的动态过程,包括动物的变化。
(2)动物行为同有密切关系,对于动物个体和种族的有重要作用。
(3)每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协调作用的结果。
判断题:
9.公鸡打鸣、鸟类迁徙是季节节律。
()
10.决定动物本能的因素是生理因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章运动与行为
第1节动物的行为(二)
学习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教学重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教学难点:动物行为的特点
课堂导学:
1、观察P6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并分析各自的特点
(1)这几种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
(2)哪些是后天性行为?
(3)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同动物的行为的学习
能力一样吗?
(4)例如蚯蚓和猫的学习能力哪个强?
2、看P64总结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3、人们研究动物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随堂反馈:
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过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决定的。
3、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与相适应的,对动物的
和有重要作用。
4、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
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
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B)中去,待长成成鸟后,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于B鸟群;但若把白冠雀a幼雏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请回答:
(1)a的鸣声基调与A鸟群的相同,这是行为在起作用,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行为在起作用。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行为是在行为基础上建立的。
5、母鸡哺育小猫的行为是属于()
A、后天性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
6、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B、逃避敌害
C、找到食物
D、寻找配偶
7、下列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A、红雀喂金鱼
B、野鸭的迁徙
C、蜘蛛结网
D、鹦鹉学舌
8、下列各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蚕吐丝作茧
B、狗拉雪撬
C、猴子向观众敬礼
D、大山雀偷喝牛奶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哺乳动物才具有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只有鸟类和哺乳类才具有学习行为
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10、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狗啃骨头的时候流唾液
B、警犬追踪犯罪嫌疑人
C、狗看到小孩吃食物时流唾液
D、鹦鹉做算术题目
11、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母鸡孵卵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小狗做“算术题”
12、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适应复杂的环境
C、找到配偶
D、逃避敌害
13、动物行为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起调控作用的是
A、神经系统
B、感觉器官()
C、运动器官
D、激素
14、思考: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有什么关系?
(1)、区别:
(2)、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