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路径
(普外科)门静脉高压症临床护理路径表单(内容可编辑)

12.有无变异:□有□无
13□其他;
1.围手术期护理:
1.1级别护理:
□特级护理□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1.2基础护理:
□晨间午间、晚间护理
1.3皮试:
□阴性□阳性
1.4.饮食:
□普通饮食□治疗饮食
□试验饮食□其他:
1.5辅助检查:
□胸片□心电图□B超
□心脏彩超□肺功能□CT
(普外科)门静脉高压症临床护理路径表单(内容可编辑)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住院第1天
年月日
住院第2~术前1天
年月日
手术日
年月日
术后第1天~出院
年月日
1.□建立住院病历
2.完成入院评估:
□基本情况□压疮□跌倒
□管道□疼痛
□生活自理能力
3.身份识别:
□戴腕带□床头卡
4.入院宣教:
□人员□环境□安全
□患者交接(遵照手术患者交接单进行)
□准备麻醉床
1.4术后护理:
□卧位、活动指导
□生命体征监测
□静脉输液氧疗
□心电监护□微量泵护理
□切口敷料□管道护理
□疼痛护理□术后评估
2.专科观察与护理:
2.1观察:
□切口疼痛□恶心□呕吐
□腹痛□腹胀□出血□肝性脑病
□感染□静脉血栓
2.2□管道护理
3.□健康教育指导
□磁共振□其他:
1.6术前护理:
□标本采集
□活动、卧位指导
□预防压疮护理
□营养状况评估
□手术耐受性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呼吸道准备
□胃肠道准备
□手术区皮肤的准备
门脉高压症临床路径表单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7天
(手术准备日)住院第6-8天(手术)主要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完善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确定诊断和初定手术日期
□预约各种特殊检查(腹部增强CT、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镜等)
□上级医师查房
□改善肝脏储备功能
□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出院小结,将“出院小结”的副本交给患者或其家属
□完成病历书写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禁食、禁水
□胃肠减压接负压吸引记量
□尿管接袋记量
□腹腔引流管接袋记量
□记24小时出入量
□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换药
□对症处理
□补液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氨、凝血功能
长期医嘱:
□普通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门脉高压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症(ICD-10:K76.6伴(K70-K71↑,K74↑,I98.3*))
行分流或断流术(ICD-9-CM-3: 39.1 ,42.91,44.9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18天
□低脂软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血氨、甲胎蛋白、各种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测、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造影、胃镜、腹部CT、CTA/MRA
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路径(2019年版)

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门脉高压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ICD-10:K76.6),血吸虫病性门静脉高压症(ICD-10:B65.2+ K76.0*),行分流或断流术(ICD-9-CM-3: 39.1,42.91,44.9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7版)。
1.症状和体征:脾大,呕血或黑便,腹水。
2.实验室检查:可有脾功能亢进性外周血细胞计数下降、血胆红素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功能受损表现。
3.特殊检查:结合超声、CT、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肝功能储备检测、肝纤维化测定、、肝活检(必要时可做骨髓穿刺)结果明确。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7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五年制《外科学》(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1. 药物治疗: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特利加压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等,扩容、抗休克等治疗。
2.止血治疗:三腔两囊管应用、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3.内镜套扎或硬化剂注射。
4.手术治疗:(1)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断流术)。
(2)门体分流术:脾肾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3)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8~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门静脉高压症(ICD-10:K76.6),血吸虫病性门静脉高压症(ICD-10:B65.2+ K76.0*)疾病编码。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临床路径病种目录(346个)一、呼吸医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肺血栓栓塞症2.社区获得性肺炎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支气管扩张症5.支气管哮喘6.自发性气胸7.肺脓肿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结核性胸膜炎10慢性肺心病11慢性支气管炎12特发性肺纤维化13胸膜间皮瘤14.原发性支气管肿瘤15.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二、胃肠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肝硬化腹水2轻度急性胰腺炎3胆总管结石4胃十二指肠溃疡5大肠息肉6反流性食管炎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10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12上消化道出血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三、神经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脑出血3.吉兰―巴雷综合征4.多发性硬化5.癫痫6.重症肌无力7.病毒性脑炎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9.肌萎缩侧索硬化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11.颈动脉狭窄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视神经脊髓炎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15.脑梗塞四、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16)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3.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4急性左心衰竭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8房性心动过速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1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12主动脉夹层(内科)13肾血管性高血压14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五、血液科临床路径疾病(9)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初治apl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慢性髓系白血病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血友病a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六、肾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0个)1.终末期肾病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3.急性肾功能损伤4.对IgA肾病进行肾活检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7.急性肾盂肾炎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9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10慢性肾病贫血七、内分泌临床路径病种(10个)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4.库欣综合征5.graves病6.垂体催乳素瘤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8.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尿崩症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八、普通外科临床路径疾病(36)1.胃十二指肠溃疡2.急性胰腺炎3.直肠息肉4.门静脉高压症5.腹股沟疝6.下肢静脉曲张7.血栓性外痔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结节性甲状腺肿10乳腺癌11.结节性甲状腺肿12.甲状腺良性肿瘤13.急性乳腺炎14.慢性胆囊炎15.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16.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17.肛裂18.脾破裂19.结肠癌根治术20.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21.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2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3.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24.胃癌根治手术25.胃癌合并器官切除26例乳腺良性肿瘤27.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8.原发性肝细胞癌29.肝门胆管癌30.细菌性肝脓肿31.胰腺癌32.胰腺假性囊肿33肠梗阻34小肠间质瘤35克罗恩病36肠外瘘36肛周脓肿九、神经外科临床路径病种(18个)1.前颅窝底脑膜瘤2.后颅窝脑膜瘤3.垂体腺瘤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5.三叉神经痛6.慢性硬膜下血肿7.颅骨凹陷性骨折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10.颅骨良性肿瘤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颈内动脉动脉瘤13.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14大脑半球胶质瘤15脑凸脑膜瘤16三叉神经良性肿瘤17.椎管内神经纤维瘤18.脑挫裂伤十、骨科临床路径疾病(26)1.腰椎间盘突出症2.颈椎病3.严重膝骨关节炎4股骨颈骨折5胫骨平台骨折6踝关节骨折7股骨干骨折8.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锁骨骨折10.肱骨干骨折11.肱骨髁骨折12.尺骨鹰嘴骨折13.股骨髁骨折14.髌骨骨折15.尺桡骨干骨折16.髌骨骨折17.胫腓骨干骨折18.股骨下端骨肉瘤19.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0强直性脊柱炎后凸21胸椎狭窄22股骨头坏死23髋关节发育不良24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5膝内翻26.膝关节骨关节炎一一、泌尿外科临床路径疾病(12)1.肾癌2.膀胱肿瘤3.良性前列腺增生4.肾结石5.输尿管结石6睾丸鞘膜积液7精索静脉曲张8精索鞘膜积液9前列腺癌 10.肾上腺无功能腺瘤。
02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性)临床路径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凝血功能、肿瘤标记物筛查、胃功能血清学检查
□输血前检查
□床边心电图
□腹部超声
□乙肝五项(胃镜前)
□输血医嘱(必要时)
□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插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
□血气分析(必要时)
□血浆200ml ivdrip
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性)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02临床路径管理
□传染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病重
□病危
□持续吸氧
□心电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
□测血压q2h
□禁食水
□留陪人
□留置导尿
□生理盐水100ml┓注射用泮托拉唑40mg┛ivdrip q8h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0天(出院日或者继续按其他路径治疗)年月日
出院医嘱
□低脂规律饮食
□出院带药
□1月内门诊复查
医师签名: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u ivdrip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2-5天年月日
长期医嘱
□02临床路径管理
□传染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病重
□病危
□持续吸氧
□心电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
□测血压q2h
□禁食水
□留陪人
□留置导尿
□根据病情调整液体入量及补血等措施
□监测血色素变化
□输血医嘱
□心电监护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效果

例, 2 女 5例 , 龄 3 ~ 7 年 7 6岁 , 机 分 为试 验 组 和对 随
照组 , 3 各 0例 。2组 患 者 均 排 除 消化 性 溃 疡 、 胃癌
出血 是否 停止 ; 腔 管 放 置 4 ~ 7 三 8 2h后 , 先将 气囊 放气 , 观察 1 , 无 出血 , 予 醋 油 3 口服 , 2h 如 给 0mI
将 临床护 理 路 径 表 ( 者 知 情 版 ) 放 给 患 者 或 家 患 发 属 , 向患者宣 教 临床 路径 的相 关知 识 , 并 以取得 患者 及家属 的理解 和配 合 。 同时将 临床路 径 表 的工作 人
关 键 词 :门静脉 高压症 ;消化道 大出血 ; 护理路径
中图分 类号 : 43 5 R 7.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09 l42 1)5 13 2 10 —89 (000 —00 —0
门静 脉 高压症 上 消化 大 出血是 内科 常 见的 急危 重症 , 是影 响 医疗 服 务 质 量 的关 键 病 种 。临 床 护 也
赵 宝 琴。王 淑珍 黄 冬娇。 吴淼 金 程 洁 , , , ,
( 阳县 人 民 医院 a 护理 部 ;b 普 外科 ; . 鄱 . . C 内科 , 西 鄱 阳 3 3 0 ) 江 3 1 0
摘 要 :目的 探讨 I 临床护 理路 径用于门静脉高压症上 消化 道大出血患者的效果 。方法 6 例 确诊为 门静 脉高压 0
2 4h应 放气 , n后再 注 气加 压 , 5mi 以免压 迫 时间 过
2023年版: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全文版)

2023 版:中国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实践指南〔全文版〕门静脉高压可以引起一系列严峻临床病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裂开出血、顽固性胸腹水等,肝硬化则是门静脉高压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缘由。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以微创的方式从构造上显著降低门静脉阻力,是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的关键措施之一。
目前TIPS 已广泛地用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裂开出血、顽固性胸腹水、布加综合征〔BCS〕及肝窦堵塞综合征等。
经过近 30 年的不断探究和进展,特别是随着专用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我们对 TIPS 的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标准、分流道支架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有了的生疏 [1,2,3]。
但目前国内存在着如 TIPS 操作流程及围手术期治理欠标准、技术质量把握治理欠佳、相关临床数据缺少标准化采集及录入治理等问题,从而限制国内 TIPS 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与进展。
基于目前国内TIPS领域存在的问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组织国内 TIPS 领域相关专家依据中国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标准[4],共同制定了本实践指南。
本指南以已发表的文献为根底,主要面对临床医师,在应用中兼顾灵敏性。
承受证据质量分级和推举强度系统。
证据质量分为高〔A〕、中〔B〕、低或极低〔C〕3 个等级,推举强度分为强〔1〕、弱〔2〕2 个等级〔表 1〕。
证据质量越高,推举强度越强。
在没有明确证据存在的条件下,推举意见主要基于参与争论专家的共识。
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且获得指南注册号:IPGRP-2023CN005。
本指南发表后,打算每 5 年更 1 次。
表 1证据质量分级和推举强度分级系统内容一、TIPS 操作准入标准TIPS建议在具备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中心开展,中心有门静脉高压症多学科诊治团队支撑,TIPS操作者应限于具备丰富的肝脏、心肺血流淌力学相关专业学问的介入放射科医师或受过特地训练并在以下方面有阅历的医师:〔1〕能通过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穿刺并插管至门静脉;〔2〕能评估及解释肝脏和心肺血流淌力学;〔3〕能娴熟把握经导管栓塞技术;〔4〕能处理操作相关并发症。
门脉高压症-PPT课件

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路径
• (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 •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 氨、凝血五项、上消化道造影、腹部增强CT。 • 2.术后用药: •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19〕285号)选择抗菌药物,并结合患者的病 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 (2)降血小板药:视术后血小板变化情况而定。 • (3)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护肝药、抑酸剂、支链氨基酸、 白蛋白。
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路径
•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 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止血治疗:三腔两囊管压迫,内镜套扎或硬化 剂注射。 • 2.手术治疗: •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 (2)门体分流术:脾肾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 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路径
• • • •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7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血氨、甲胎 蛋白、各种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测(乙肝五项、乙肝DNA定 量、抗HCV)、感染性疾病筛查(抗HIV、TPHA); •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造影、胃镜、 腹部CT(增强及血管重建)。 •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核素心肝血流比、超声心动图和肺 功能等。
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路径
• (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4)脾切除术:脾切除作为上述各种相应手术的 附加步骤可以采用,慎用于单纯为改善脾功能亢 进患者。 • (5)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高 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之一,需严 格掌握适应症。 • (四)标准住院日为14-18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门脉高压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症(ICD-10:K76.6伴(K70-K71↑,K74↑,I98.3*))
行分流或断流术(ICD-9-CM-3: 39.1,42.91,44.9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和体征:脾肿大,呕血或黑便,腹水。
2.实验室检查:可有脾功能亢进性外周血细胞计数下降、血胆红素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功能受损表现。
3.特殊检查:结合超声、CT、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肝血流量测定、核素心肝比值测定、肝活检(必要时可做骨髓穿刺)结果明确。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止血治疗:三腔两囊管压迫,内镜套扎或硬化剂注射。
2.手术治疗: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2)门体分流术:脾肾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4)脾切除术:脾切除作为上述各种相应手术的附加步骤可以采用,慎用于单纯为改善脾功能亢进患者。
(5)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之一,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四)标准住院日为14-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6.6伴(K70-K71↑,K74↑, I98.3*)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症疾病编码。
2.需行门脉高压症分流或断流术者,无手术治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7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血氨、甲胎蛋白、各种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测(乙肝五项、乙肝DNA 定量、抗HCV)、感染性疾病筛查(抗HIV、TPHA);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上消化道造影、胃镜、腹部CT(增强及血管重建)。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核素心肝血流比、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等。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8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吻合钉(如需作食管横断吻合、幽门成型)、人造血管(限制性门体静脉分流术中可能使用)。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泵。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7-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五项、上消化道造影、腹部增强CT。
2.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抗菌药物,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2)降血小板药:视术后血小板变化情况而定。
(3)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护肝药、抑酸剂、支链氨基酸、白蛋白。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好,可进半流食。
2.伤口愈合良好,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引流管拔除。
3.脾亢和/或消化道出血已治愈。
4.没有需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时间、费用延长。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考虑行肝移植者,退出本路径。
二、门脉高压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症(ICD-10:K76.6伴(K70-K71↑,K74↑,I98.3*))行分流或断流术(ICD-9-CM-3: 39.1 ,42.91,44.9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