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胸的护理_明北宁

合集下载

新生儿气胸护理

新生儿气胸护理
拔管后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 液、皮下气肿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Page 28
九、健康教育
● 1.环境:患儿出院后保持室内环境清新,阳光充足, 室温22—24℃,湿度55%—65%。 ● 2.用药:服药时不宜与奶同服,用药要根据医嘱嘱 咐,不宜随意增减。 ● 3.喂养:耐心喂养,以少量多餐为宜,奶后轻拍小 孩背部,排出咽下空气,避免溢奶,容易吐奶的患儿,抬 高肩部。 ● 4.复查:出院时根据医嘱要求按时来院复查。 ● 5.注意保暖,随时增加衣服,避免着凉。 ● 6.按时接种疫苗。 ● 7.按时添加辅食。
Page 13
Page 14
临床表现
1)经窒息复苏后持续呼吸困难,给氧不能缓解,或突然(或 原发病稳定后)出现的呼吸困难、呻吟、烦躁不安; 2)有部分患儿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呼吸急促,查体可有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紫绀
3)患侧胸廓隆起,肋间隙饱满,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 音减弱或消失; 4)极少部分患儿无任何呼吸道症状,仅在胸片检查时发现; 有原发病的患儿还有相应原发病的表现
新生儿气胸
目录
一、病例导入
六、护理诊断
二、简要病史
三、护理查体 四、辅助检查
七、护理措施
八、护理评价 九、护理重点及难点
五、治疗措施
十、健康教育
Page 2
◆病例导入

科室:新生儿科 床号:37床 住院号:386956 姓名:周云之子 性别:男 年龄:2天 诊断:新生儿气胸,新生儿湿肺
Page 8
Page 9
Page 10
六、相关知识
新生儿湿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与肺内的液体增加及肺 淋巴引流不足有关,为一种暂时性呼吸功能不全,正常胎 儿出生前肺泡内含液体约为30ml,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通过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2020/7/11
.
11
治疗
2020/7/11
.
12
治疗
• 1.保守治疗 症状轻、无明显呼吸困难、气胸量<30% 的闭合性气胸经保守治疗后多可治愈。气胸量为 30%时,24-48小时左右可吸收
• 2.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 • 3.抗生素控制感染 • 4.排气减压行胸腔闭式引流 • 5.呼吸机治疗
2020/7/11
2020/7/11
.
3
新生儿气胸的分类

01 医源性气胸
系指由诊断和治疗操作所致的气胸。临床类 型可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和张力性 气胸
02 病理性气胸 指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
03 自发性气胸 发生在无基础疾病的新生儿
2020/7/11
.
4
病因
医源性气胸
多发生于重度窒息、胎粪 吸入综合征并呼吸衰竭的 患儿在气囊加压给氧,或 给氧、气管插管复苏或机 械通气的过程中发生。2Biblioteka 20/7/11.20
病历汇报
• 11-17 20:00 患儿入院时呼吸弱,面色发绀,心率80次/分,心 音低钝,血压93/58,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气囊加压给氧,肾上 腺素、速尿、多巴胺应用,患儿心率110次/分,呼吸仍弱,呼吸 衰竭,征得家长同意后为患儿行气管插管术,3号管,插入9cm固 定,插管过程顺利,患儿无心率减慢和暂停,予接呼吸机机械通 气(HFO模式,氧浓度60%,频率:11HZ,PEEP:16cmH2O,PIP: 26cmH2O)。
X线表现: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系肺组织和胸膜 腔内气体的交界线,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线外见不到 肺纹理,透亮度明显增加。气胸延及下部则肋膈角显示 锐利。
.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明北宁 金 慧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方法,以降低新生儿气胸的死亡率。

方法:收集分析我科收治的73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资料,在给予患儿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术、机械通气等治疗后,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治愈61例,放弃治疗者11例,转院治疗者1例。

结论:对新生儿气胸的患儿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异常,积极干预,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新生儿;气胸;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5.036 新生儿气胸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泡过度充气,肺泡腔压增高或肺泡腔与间质间产生压力阶差及临近组织压迫,导致肺泡壁破裂而产生[1]。

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急危重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常常表现为突发性的面色发绀,呼吸困难,呻吟,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

新生儿气胸常合并有严重的肺部疾病,不仅增加了新生儿死亡风险,而且还是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之一[2],我院新生儿科于2011年5月~2012年7月收治新生儿气胸患儿73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73例,男52例,女21例。

胎龄31+3周~42+2周,平均(38.09±2.27)周。

体重1750~4200g,平均(2945.92±518.21)g。

早产儿22例,足月儿51例。

其中自然分娩14例,产钳助产2例,剖宫产57例。

产时有窒息史18例,无窒息史55例。

其中重度窒息者5例。

入院时出生15 min~9d,日龄平均1.69d。

基础疾病:羊水污染14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3例,新生儿肺炎1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1作者单位:434100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明北宁:女,本科,主管护师例,脐带绕颈18例,前置胎盘5例。

所有患儿均给予急诊X 线检查,结果显示:单纯气胸39例,气胸伴有纵隔气肿15例,气胸伴双侧胸腔积液12例,气胸伴纵隔疝9例。

新生儿气胸及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课件

新生儿气胸及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课件

引流管放置位置
通常将引流管放置在气胸 侧的胸壁,以利于气体排 出。
引流期间的护理要点
保持引流管通畅
定时挤压引流管,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堵 塞。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 、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
家庭护理指导
向家长提供家庭护理指导,包 括喂养、保暖等方面的注意事 项。
心理支持
关注新生儿的情绪变化,给予 适当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建立
安全感。
05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新生儿气胸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详细描述
总结词:及时发现、迅速处 理
02
01
03
患儿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急 促、发绀,经X线检查确诊为
气胸。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对于早产儿或肺部发育不良的新生儿气胸,可考虑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进行治疗,以促进肺部发育和恢复。
04
新生儿气胸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新生儿清理呼吸道,避免呼吸 道阻塞。
避免机械性损伤
在护理过程中,要轻柔操作,避免对 新生儿胸部的过度挤压或牵拉。
通过胸部X线检查可确诊气胸,表现为患侧肺部透亮度降低,肺纹理消失,患侧 膈肌上升等。同时需排除其他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如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
02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引流管的选择与放置
01
02
03
引流管材质
选择硅胶或橡胶材质的引 流管,因其具有较好的组 织相容性和抗过敏性能。
引流管直径
根据气胸的类型和程度, 选择合适直径的引流管, 以保证足够的排气速度。

引起小儿气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引起小儿气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引起小儿气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引起小儿气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小儿气胸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家长朋友们做好了解,才能有效的防治疾病给儿童带来的困扰,下面是的引起小儿气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资料,欢迎阅读。

引起小儿气胸的原因(一)发病原因当胸膜腔和外界大气有交通时如胸廓外伤或手术,空气经壁层胸膜进入胸腔时,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泡破裂或支气管胸膜瘘,空气从气道或肺泡逸入胸膜腔均可造成气胸。

1.自发性气胸原因不明,较常见于青年及年长儿童,容易复发,有报告复发率高,约有13~12病人在同侧再次自发气胸。

偶可呈家族性。

2.继发性气胸多发生于下列情况:(1)穿透性或非穿透性外伤,由于支气管或肺泡破裂。

小儿胸外伤多发生于车祸或自高处摔下。

外伤伴有肋骨骨折及穿透性损伤,累及脏层胸膜时多伴有血胸。

(2)各种穿刺如胸膜穿刺或肺穿刺时,针灸时进针太深均可引起气胸发生。

(3)手术后可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伴发气胸。

(4)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如部位过低穿破胸壁时。

(5)机械通气特别是终末正压比间歇正压更易引起气胸。

那些有广泛肺泡损伤伴肺顺应性严重减低的新生儿,用人工机械通气最易合并气胸。

同时空气进入纵隔引起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严重者同时合并腹腔或心包积气。

(6)呼吸道严重梗阻时(如新生儿窒息、百日咳、气道异物吸入、哮喘等)也可使肺组织破裂发生气胸。

(7)继发于肺部感染之气胸,最多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又可继发于肺脓肿、肺坏疽,都是由于感染致肺组织坏死穿破脏层胸膜发生气胸或脓气胸。

(8)继发于肺弥漫病变,如粟粒型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郎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先天性肺囊肿等病。

北京儿童医院曾见1例先天性肠源性肺囊肿(胃重复畸形)由于溃疡破溃,与肺及胸膜相通,引起双侧气胸(图1)。

(9)偶见气胸并发于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小儿成骨肉瘤、肺结核等。

(10)吞咽腐蚀性药物可致食管溃烂使空气逸入胸腔。

如支气管裂口处形成活瓣机制,空气能吸进胸腔而不能排出,形成张力性气胸,在整个呼吸周期,胸腔内压力均高于大气压,对心肺功能影响极大,不只有严重通气障碍,更因正压传到纵隔引起静脉回流心脏的血流量减少,由于有严重缺氧及休克,张力性气胸属小儿严重急症,应立即正确诊断及治疗。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措施概述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腔并在胸腔内积聚的病理现象。

新生儿气胸是指在新生儿期间发生的气胸。

新生儿气胸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护理措施1. 早期识别和评估及时识别和评估新生儿气胸是关键。

护士应定期观察新生儿的呼吸情况和胸廓形态。

当发现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气急、皮肤发绀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

2. 保持气道通畅保持新生儿气道通畅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气道,确保气道畅通无阻。

如果发现有异物或分泌物阻塞气道,应及时清除,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头部抬高、侧卧位等。

3. 监测呼吸情况护士应定期监测新生儿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

如果发现呼吸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辅助通气等。

4. 维持适宜的体位维持适宜的体位可以帮助新生儿排出积聚在胸腔内的气体。

护理人员可以将新生儿放置在侧卧位或头部抬高位,有助于气体排出。

5. 确保营养与水分摄入新生儿气胸会影响新生儿的进食和水分摄入。

护理人员应确保新生儿的营养与水分摄入,避免因气胸导致营养不良或脱水。

6. 提供心理支持新生儿气胸对家庭和新生儿本身都是一种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与家长沟通,解答他们的疑虑和困惑,减轻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7. 预防感染新生儿气胸容易引起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保持新生儿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并且注意洗手和消毒等措施。

8. 定期随访与评估护理人员应定期随访和评估新生儿气胸患者。

对新生儿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

结论新生儿气胸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早期识别和评估、保持气道通畅、监测呼吸情况、维持适宜的体位、确保营养与水分摄入、提供心理支持、预防感染以及定期随访与评估是关键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并与家长合作,共同努力促进新生儿的康复和健康发展。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作者:明北宁金慧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5期明北宁金慧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方法,以降低新生儿气胸的死亡率。

方法:收集分析我科收治的73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资料,在给予患儿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术、机械通气等治疗后,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治愈61例,放弃治疗者11例,转院治疗者1例。

结论:对新生儿气胸的患儿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异常,积极干预,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气胸;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5.036新生儿气胸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泡过度充气,肺泡腔压增高或肺泡腔与间质间产生压力阶差及临近组织压迫,导致肺泡壁破裂而产生[1]。

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急危重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常常表现为突发性的面色发绀,呼吸困难,呻吟,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

新生儿气胸常合并有严重的肺部疾病,不仅增加了新生儿死亡风险,而且还是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之一[2],我院新生儿科于2011年5月~2012年7月收治新生儿气胸患儿73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73例,男52例,女21例。

胎龄31+3周~42+2周,平均(38.09±2.27)周。

体重1750~4200 g,平均(2945.92±518.21)g。

早产儿22例,足月儿51例。

其中自然分娩14例,产钳助产2例,剖宫产57例。

产时有窒息史18例,无窒息史55例。

其中重度窒息者5例。

入院时出生15 min~9 d,日龄平均1.69 d。

基础疾病:羊水污染14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3例,新生儿肺炎1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1作者单位:434100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明北宁:女,本科,主管护师例,脐带绕颈18例,前置胎盘5例。

所有患儿均给予急诊X线检查,结果显示:单纯气胸39例,气胸伴有纵隔气肿15例,气胸伴双侧胸腔积液12例,气胸伴纵隔疝9例。

气胸的护理

气胸的护理

急救配合
• 当发生气胸时,护士需在最短时间内备齐 抢救用物及药物,如胸腔穿刺包或16、18 号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装置、50ml注射 器、三通管、无菌治疗巾、消毒液、棉签 及无菌手套,配备1:10000肾上腺素1支, 并置急救车于一旁。
急救配合
• 患儿取头高足低仰卧位,协助医生在无菌 操作下立即行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成功 后接水封瓶闭式引流。术中应严密观察病 情,重点观察呼吸、心率、血压、SPO2、 水封瓶水柱波动及气泡溢出情况。
予患侧卧位,定时翻身、叩背、吸痰(气管内和
口咽部)。吸痰由有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吸
痰管插入深度勿过隆突,压力<0.02MPa,一次
吸引时间气管内不超过10秒、口咽部不超过15
秒且动作轻柔。
护理
5.严密观察心率、呼吸、血压、SPO2和四肢末端 皮肤颜色及温度,反应及肌张力等,一旦出现 异常应紧急处理。
气胸形成的诱因
• ①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 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胸膜发生破裂,引起气 胸。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呼吸时,呼吸运动 过强,肺泡内压骤增,一过性可达100cm H2O,导致肺泡胸膜破裂,即发生自发性气 胸,多在生后1d内发生。由于足月儿呼吸
运动强,足月儿发生率高。
气胸形成的诱因
• 剖宫产儿娩出简单迅速,新生儿胸廓没有受 到有效的挤压,胎儿气道内的液体不象阴道 产儿那样在娩出前已被有效地大部分挤出, 所以新生儿娩出时由于气道阻力的增加和胸
护理
• 8.保证营养供给:保证静脉营养液的有效输 入,防止输液外渗,必要时置PICC;遵医嘱 留置胃管,酌情早产奶喂养。
护理
9.做好床旁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护理操作
时尽量集中进行,气管冲洗后、更换胸腔闭式引 时,均用75%酒精消毒各接口处再连接,严格无 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特别是急救,胸腔穿刺 时,防止感染。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每天给 予床上浴,及更换床上用物,并严格做到专物专 人专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明北宁金慧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方法,以降低新生儿气胸的死亡率。

方法:收集分析我科收治的73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资料,在给予患儿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术、机械通气等治疗后,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治愈61例,放弃治疗者11例,转院治疗者1例。

结论:对新生儿气胸的患儿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异常,积极干预,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气胸;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5.036新生儿气胸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泡过度充气,肺泡腔压增高或肺泡腔与间质间产生压力阶差及临近组织压迫,导致肺泡壁破裂而产生[1]。

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急危重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常常表现为突发性的面色发绀,呼吸困难,呻吟,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

新生儿气胸常合并有严重的肺部疾病,不仅增加了新生儿死亡风险,而且还是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之一[2],我院新生儿科于2011年5月 2012年7月收治新生儿气胸患儿73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73例,男52例,女21例。

胎龄31+3周 42+2周,平均(38.09ʃ2.27)周。

体重1750 4200g,平均(2945.92ʃ518.21)g。

早产儿22例,足月儿51例。

其中自然分娩14例,产钳助产2例,剖宫产57例。

产时有窒息史18例,无窒息史55例。

其中重度窒息者5例。

入院时出生15 min 9d,日龄平均1.69d。

基础疾病:羊水污染14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3例,新生儿肺炎1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1作者单位:434100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明北宁:女,本科,主管护师例,脐带绕颈18例,前置胎盘5例。

所有患儿均给予急诊X 线检查,结果显示:单纯气胸39例,气胸伴有纵隔气肿15例,气胸伴双侧胸腔积液12例,气胸伴纵隔疝9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压缩,肺压缩>70%11例,30% 70%27例,<30% 35例。

均表现为呻吟、气促、发绀,听诊患侧呼吸音低。

采用抗感染等保守治疗者38例,行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者12例,使用高频机械通气者23例。

预后为转院治疗者1例,因合并其他疾病放弃治疗者11例,治愈61例。

2护理2.1一般护理常规保持病室安静,准确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重症患儿置于辐射床保暖,轻症患儿置于暖箱保暖,抬高床头15ʎ 30ʎ,维持基础代谢,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动态监测血气指标。

给予面罩吸氧,调节氧流量为3L/min,维持适宜的吸氧温度和湿度。

遵医嘱给予24h维持补液,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补液滴速。

遵医嘱给予合理喂养,对于吸吮能力较差或者吞咽能力较弱的患儿给予鼻饲牛乳喂养,以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能量,注意及时更换污染和潮湿的被褥和衣服,做好基础护理。

2.2观察病情变化重点观察患儿的面色、意识及生命体征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整体的、连续的、个性化的的综合护理服务,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功能训练方案,提高家庭护理干预效果,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中不定期组织全喉切除术后喉癌病人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共同学习全喉切除术喉癌病人日常生活护理方式和方法,织病人家属观看电视节目、VCD,使病人得到直观形象的全喉切除术后护理知识,通过网络、报纸、发放全喉切除术后护理知识宣传资料,设立全喉切除术喉癌护理咨询热线等途径,为病人及其家属掌握更多全喉切除术喉癌相关知识提供平台,确保各项医疗措施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全喉切除术后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Pantel M,Guntinas-Lichius O.Laryngeal carcinoma:epidemiology,risk factors and survival[J].HNO,2012,60(1):32-40.[2]ardasz-Ziomek M,Scierski W,Namysowski G,et al.Long term re-sults of partial laryngectomies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aryngealcancer[J].Otolaryngol Pol,2012,66(1):46-50.[3]邓长虹.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34-35.[4]齐锋伟.全喉切除术后康复期病人的家庭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123-124.[5]申俊敏.舒适护理在喉癌全切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03-104.(收稿日期:2013-03-10)(本文编辑肖向莉)的变化,若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师查看并给予相应处理。

同时密切监测患儿呼吸音的变化和胸廓运动的情况,若患儿出现胸廓运动减弱,或者呼吸音消失,可判断为患儿气胸加重,应及时做好抢救准备。

本组1例34+2周早产儿护士观察发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唇周及肢端发绀,听诊呼吸音减弱,立即报告医师,给予床边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肺部组织压缩约35%,确诊为气胸加重,立即协助心胸外科医师行胸腔穿刺术,术中见有大量气体溢出,接密闭式水封瓶引流,术后患儿气促有改善,给予高频机械通气等一系列的抢救后,患儿病情稳定,发绀改善,肤色也转红润,2d后,患儿气促明显改善,听诊呼吸音恢复,复查胸部X线提示右侧肺部基本复张,4d后拔除引流管。

2.3胸腔穿刺减压的护理本组12例患儿病情危重,入院后立即置于辐射床上,取头高足低仰卧位固定患儿,协助心胸外科医师在无菌操作下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术。

本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术,选用22 24GIntimaⅡY型留置针,在患儿2,3肋间直接插入胸膜腔,以透明无菌敷贴覆盖,取下肝素帽与无菌水封瓶引流管连接,见气泡溢出。

术中要严防穿刺针脱落,保证各管道紧密连接。

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点观察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引流是否有效。

行引流术后,常规拍床边X线胸片,以确定胸腔内引流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密切观察胸腔引流后肺复张的效果。

记录引流管的内置长度并做好明显标记,固定牢固。

在维持胸腔闭式引流的过程中,每天观察穿刺部位的敷料是否干燥,引流管有无滑脱,水封瓶内气泡逸出情况及水柱波动情况,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和气体溢出情况,每1 2h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

测量患儿胸围并详细记录,便于动态观察引流效果。

注意观察引流管气体停止溢出的时间,并做好记录,若已停止溢出24h后,遵医嘱给予夹管观察24 48h,再行X线检查胸膜腔内气体引流情况,若胸膜腔内气体引流彻底,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

拔管后用敷贴覆盖皮肤针眼。

本组12例患儿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为3 7d。

其中1例引流24 38h后出现堵塞后拔管,2例48h后脱管,此3例患儿因肺基本复张未再插管;1例患儿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气胸无改善,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其余8例均引流通畅。

2.4高频机械通气的护理本组23例新生儿气胸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5例行SIMV(即同步间歇指令性机械通气模式)治疗,18例行高频机械通气治疗(HFOV)。

行SIMV 治疗的5例患儿,遵医嘱合理预设呼吸参数(潮气量、氧浓度、通气压力、呼吸频率、呼吸比等)给予患儿指令通气。

HFOV 是一种以低通气压力和潮气量,高通气频率来维持气体交换的通气方式[3],为我科需行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首选方案。

使用HFOV治疗新生儿气胸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完善的气道管理技术[4],如使患儿头偏向一侧处于高于呼吸机管道位置;湿化灌内加入适量的无菌用水,有效加温湿化,保证吸入气体温度35 37ʎC;及时检查湿化灌里的水位,保持在最高上限水位之下;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里冷凝水;按需吸痰,吸痰管粗细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2/3为宜,避免窒息;正确调节吸引器负压,使最大负压值小于5kPa[5];每次气管内吸痰时间小于10s,吸引次数不超过3次,两次吸痰间隙均使用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压力小于40mmHg。

准确记录呼吸机参数,尤其注意监测呼出潮气量(VE)、平均气道压(MAP)、压力振幅(ΔP)数据,在使用中基本保持频率不变,调节ΔP和MAP使SPO2在90% 95%间。

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脉搏,定期监测血气,避免人机对抗。

本组患儿遵医嘱使用镇静剂镇静,其中1例足月男性患儿,出现人机对抗,经使用苯巴比妥钠效果不佳,改用咪唑安定24h静脉维持镇静,人机对抗得到缓解。

3小结新生儿气胸是肺气漏的一种,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表现为呼吸窘迫、三凹征、发绀,甚至并发持续肺动脉高压等,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新生儿死亡。

本组患儿通过严格的呼吸机管理,胸腔闭式引流及排气减压,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异常,积极干预,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1-455.[2]周齐,刘维靖,王凤英,等.新生儿自发性气胸产科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3):216-217.[3]祝益民主编.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巢建新,庄德义,洪少贤,等.常频与高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2):121.[5]邹卫主编.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2.(收稿日期:2013-03-04)(本文编辑崔兰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