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疾病相处的艺术
坦然与病相处

了 : 人 们按 照 士 兵 的指 引 ,
向安全地带走去 ,人头攒动, 川 流 不 息 ,成 群 结 队 或 者 成 双成对,有人说 ,看到马丁内 斯形 单影 只 ,孑然 一 身
(摘 自《时 光 不 会 辜 负 有 爱 的 人》中国 国 际 广播 出 版社 图 /刘 昌海 )
人 的 记 忆 里
在 十 二 月 的 那 个 决 定 性 的夜晚 ,塔玛拉 带着满满 一 船放学的学生 ,去米沙鄢 群 岛,在 马尼拉 湾碰 上 地 雷 巴丹 陷 落 那 天 ,塔 玛拉 从 此 变聋哑 了.再 也 不 能 教
课 。
一 天 ,“夫人 ”请 马 丁 内 斯 大夫 来给 塔 玛 拉 做 检 查 , 他 把她 带回诊 所做 一 系列 的检 查 。 不 久 ,他 们 就 在 伊 尔米塔 的 一 家公 寓里 ,开 始 共 同的 生 活 。
各 样 的 结 , 1941年 12月 7 日,珍
珠 港 事 件 爆 发 ?鲍 勃给 塔 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拉 捎 来一 张纸 条 ,说 他 们 去 了科 尔吉 尔岛,此后再无音
信
接 下 来的 那 些 岁 月 ,是 死亡的岁月 ,到处都是死亡 的 气息 ,在 大 街 小 巷 ,在 每 个街 角 ,在 富 人 和 穷人 的 家 里 ,在要 塞 和 森 林 。在 英雄 和叛徒的身体 里 ,甚至在别
马 丁 内斯 爱她 至深 ,为 她 提 供 良好 的 条 件 ,塔 玛拉 极 尽 为妻 之 道 。马 丁 内斯 医 生 不仅 仅 是 一 位 医 生 ,更是 一 位治愈 者。随着时间的推 移 ,塔玛拉 的 脸 上 恢 复往 El 的 宁静 ,甚 至 可 以说 是 爱情 的 满足 感 :
艺术治疗与心理疗愈

艺术治疗与心理疗愈艺术治疗是一种通过艺术创作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情感表达的治疗方法。
它结合了心理学、艺术和治疗技术,旨在帮助人们探索自我、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压力和焦虑,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艺术治疗可以应用于各种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以及那些面临心理困扰、情绪障碍或身体疾病的人。
1. 艺术治疗的原理艺术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艺术创作过程,让个体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以借助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将内心的冲突、痛苦和困惑转化为可见的形象,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艺术治疗师会引导个体深入探索这些形象背后的意义,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艺术治疗的方法艺术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绘画疗法、音乐疗法、舞蹈疗法、戏剧疗法等。
绘画疗法是最常见的艺术治疗形式,通过绘画,个体可以将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
音乐疗法则是利用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来影响个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舞蹈疗法和戏剧疗法则分别通过身体动作和角色扮演来帮助个体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和改善人际关系。
3. 艺术治疗的效果研究表明,艺术治疗对于许多心理问题具有显著的疗效。
它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的症状,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此外,艺术治疗还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增强其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对于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感受的人来说,艺术治疗更是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
4. 艺术治疗的应用范围艺术治疗不仅适用于临床心理治疗领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教育、社会工作、康复等领域。
在学校中,艺术治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社会工作中,艺术治疗可以作为社区建设的一种手段,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康复领域,艺术治疗可以帮助残疾人士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艺术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心理疗愈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有效的疾病疏导帮助病人克服困难

有效的疾病疏导帮助病人克服困难有效的疾病疏导:帮助病人克服困难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疾病一直是威胁健康和幸福的主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身体上的困扰,还是心理上的痛苦,病痛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然而,通过有效的疾病疏导,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困难,重建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一、理解病人对于病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体验到自己的痛苦。
因此,医生和护士等医疗人员在与病人交流时应注重倾听和体谅。
他们需要展示出关心和善意,通过与病人建立有效的沟通,形成相互理解的基础。
只有真正理解病人的需求,才能够开展有效的疾病疏导工作。
二、提供专业的帮助疾病带给病人的困扰不仅仅包括身体症状,还包括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社交活动的限制。
在疾病疏导过程中,医疗人员应该提供专业的帮助,包括病情解释、就医指导、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向病人传递正确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理解治疗的可能性和限制,减轻病人的不安和恐惧。
三、倾诉与支持疾病不仅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了伤害,还可能给其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疾病疏导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倾诉的机会对于病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医疗人员可以为病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排解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
同时,建立病友关系以及参加相关支持小组活动也可以帮助病人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四、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康复期对于疾病疏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医疗人员应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包括定期的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饮食营养等方面。
通过参与康复计划,病人可以增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恢复身体功能,并加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疾病疏导过程中,医疗人员应鼓励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休息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方面。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病人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升心理的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六、家庭与社会支持在疾病疏导中,除了医疗人员的支持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至关重要。
真正疗愈你的疾病的方法

真正疗愈你的疾病的方法再次向你致意,我是耶稣,今天,我来此与你进一步讨论奇迹课程。
上一次,我们说到了价值,说到了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当你认为某种东西有价值时,你就将其视为你的存在所必需的一部份,因此,你最终会将其视作你的本质的一部分,也因此,就在身体必会死亡的念头中,你看出了其后的匮乏。
是的,一旦你认为这地球上的任何东西,或者任何宇宙里的任何东西,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就成了你的死亡之愿。
因时空内的一切都会消失,于是,你必会将其视为你的死亡通道。
价值判断的其中一个主要形式,就是这世间的疾病,你的疾病。
课程这样说道:“疾病乃是抵制真理的防卫措施”(L136)没错,确实如此。
我已经告诉了你,我现在再告诉你一次,你是灵性,你是自由的,你仍是上主所创造的你,不受阻碍,不受限制,能够完全自由地成为任何你能够想像到的。
这何其相似,不是吗?那疾病正是一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东西,但我已经告诉了你,除非因着你的选择,除非是作为你的盼望和欲念的一种表达,否则,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发生在你身上。
这似乎确实让人感到很受伤——有个人一直在告诉你,你的疾病,痛苦,争斗,正是你自己选择、盼望出来的。
在你的想法中,说这种话实再是太伤人了,疾病分明是你所轻视的和不想要的,这东西分明给你带来了痛苦和限制。
那么,疾病究竟是怎么来的?首先,当你在你的念头中而不是在你的本质真相内思考,你就制造出一个冲突,你也看不出这是一个幻相,因你以为你看见的东西有价值。
当你看到这具身体,并且相信它是真的,这必定是因着你早已认定了它有价值。
因为课程说过,“知见是首尾一贯的。
2你所见的只是反映出你的想法。
3而你的想法也只反映出你决心要看到的东西。
4你的价值取向是此事的决定因素,因你重视什么,必会想要看到它,并相信你所看到的都是真的。
5没有人会看到他心灵所不重视的世界。
”(W-pⅠ.130.1:1-5)这,就是真相。
要知道,以一具身体的形式在这地球上走过,但又不认为身体在任何方面有任何价值,这是完全可能的。
如何正确对待伤病疾患300字

如何正确对待伤病疾患300字案例一:生病了,心里肯定不舒畅。
但越是如此,越要有一个正确的面对疾病的态度。
态度好,心就正。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正则五脏六腑容易恢复平衡,人就容易康复;反之,态度不好,心就失正,心不正则五脏六腑亦难以归于平衡,人就不容易康复。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疾病。
一、保持快乐快乐是正能量。
快乐的人心气和畅,心和则气血和,心和则百脉和,心和则正气旺,这样的人自然就不会有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也就有益于早日康复。
我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那些能保持快乐的人,即使罹患了大病,也能顺利康复。
相反,那些心里充满着怨恨恼怒烦的人,则容易病情恶化,甚至陷入不治。
《圣经》亦说:“喜悦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
”我们即使暂时没有生病,也要时时快乐起来,即使生活里满是压力、无奈与痛苦。
喜悦的心乃是忧虑的良药,越是忧虑,越要快乐起来。
快乐从何处来?快乐不是别人施舍的,快乐是自己求来的。
为了健康,为了人生幸福,我们不妨学会取悦自己。
案例二:二、不要叹气从中医来分析,为什么要叹气?因为肝气不舒畅。
为什么肝气不舒畅?因为感叹自己莫名其妙地生病了。
这样的心理要不得。
一则,之所以生病,都是自己的错。
当内求。
需知,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不是他人的错,不是医生的错,所以,不能怨天尤人,自怨自艾。
当接受事实,深刻内省,从而忏悔,改过。
二则,生病了身体不舒服,就要产生忧愁、苦闷、纠结、悲痛等负面情绪,因此而唉声叹气。
如此叹气,叹的不只是肝气,更可能是元气。
元气外散,则正气内虚。
试想,健康以元气为本。
《内经》明确地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元气内损,还能有好的健康吗?所以,越是生病,越不能乱叹气,否则容易导致越叹越不健康。
三则,叹气是负能量,负能量会传染,导致恶性循环。
因为不舒服,所以叹气,又因为叹气而怨天尤人,认为错的都是别人,自己是无辜的,就是不肯内求,导致正气不足,病情难复。
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来治疗抑郁症

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来治疗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往往陷入负面情绪和消极思维中。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艺术创作对于缓解抑郁症症状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来治疗抑郁症,从而为患者提供一种创造性、积极的方式来应对自己的情绪和思维。
一、绘画和素描绘画和素描是最常用的艺术创作形式之一,它们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将内心的情感和体验通过视觉形式呈现出来。
绘画和素描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经验,患者可以随意涂画,无需顾忌作品的成败。
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释放内心积压的情绪,同时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音乐创作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可以通过声音和旋律来表达情感。
抑郁症患者往往对音乐有特殊的敏感度,他们可以通过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来倾诉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音乐创作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同时提升他们的专注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三、写作和诗歌创作写作和诗歌创作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它们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梳理思维,记录内心的变化和成长。
写作和诗歌创作可以让患者将复杂的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对于一些难以言表的情感和经历,写作和诗歌创作可以成为患者的情感出口和宣泄方式。
四、舞蹈和表演舞蹈和表演是一种身体化的艺术形式,它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舞蹈和表演可以帮助他们通过身体的表达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
这种身体化的艺术创作能够促进患者的自我和身体意识,使他们更好地与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进行对话和沟通。
五、手工艺和雕塑手工艺和雕塑是一种注重细节和手工技巧的艺术形式,它们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通过手工制作来转移注意力,减轻负面思维的困扰。
手工艺和雕塑需要患者集中精力进行操作,这种专注可以帮助他们暂时摆脱抑郁的情绪和消极的想法。
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宣泄和治疗,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的创造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疾病期间如何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

疾病期间如何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在面对疾病的挑战时,积极的心态是病人走向康复和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身心的健康相互关联,因此,重塑乐观的心态对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帮助病人建立积极心态的方法和策略。
调整心理状态首先,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
疾病期间,病人可能会感到焦虑、沮丧或无助。
因此,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并积极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适应他们的心理需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提供情感支持:与病人进行真挚的沟通,表达关心和理解的态度,让病人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有人愿意倾听和帮助。
2. 鼓励积极思考:积极的思考可以帮助病人转变消极情绪。
鼓励他们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希望和解决方案。
3. 提供心理咨询:对于长期住院或严重疾病的病人,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他们处理情绪问题。
保持社交联系疾病期间,病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过程,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与外界的脱节。
为了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鼓励他们保持社交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亲人和朋友的陪伴是病人最需要的力量源泉。
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对病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 参与支持小组:与其他患病者分享经验和情感,可以帮助病人感到他们并不孤单,同时也增加了相互支持和理解。
3. 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交流: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康复中的病人提供了便利。
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分享他们的进展和感受。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康复。
在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养成以下健康生活习惯:1. 均衡饮食:良好的营养对身体康复至关重要。
鼓励病人摄入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
2. 适度锻炼:根据病情,鼓励病人进行适度的锻炼,如散步、瑜伽等,以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3.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作息习惯,有助于病人的身心恢复。
与身体对话好病案例

与身体对话好病案例与身体对话有着神奇的疗愈功能,很多人不知道,很多人不相信。
在《生命的重建》里,作者路易斯海写到“长时间的怨恨会吞噬我们的身体,导致我们称之为‘癌症’的疾病。
把批评作为日常习惯的人会患关节炎,内疚的人总是期待着被惩罚,惩罚会导致疼痛。
当一位客户带着满身的疼痛来找我时,我知道他的内心满怀愧疚。
恐惧产生紧张,会导致脱发,溃疡,甚至脚痛。
很多病人来到诊所见我,诉说他们这里痛,那里痛,我一听就知道他们心里一定有很多不快乐的事。
有些人整天都有紧张感,有些人很早便秃顶,有些人患上胃溃疡,有些人无端脚底痛………这些疾病,就我的经验来说,只要病人能化解他们的憎恨心,病痛便能消除,连癌症都可以化解。
这说法听起来好像不太真实,但我确信这是事实。
”我也确信这是真的,并实践了几次,神奇的效果,让我非常想分享出来。
前段时间,有次感冒,好像是抵抗力低,也赶上着了一点凉,也适逢有点儿上火,嗓子开始痛,尖尖的痛,干得冒烟。
我知道接下来少不了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生痰,吐个十天半个月才能痊愈。
几乎每次都这样。
吃药也这样。
所以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同时想着家里有什么药回家吃点,也希望着能尽快一点好。
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卡着嗓子咳咳咳,突然脑子一个激灵,我想起来曾经读过的书,我何不试试呢?我把手摸在喉咙部位,我问它:“亲爱的嗓子,你想跟我说什么?”我想起“嗓子疼”是因为你不能表达。
我继续问它:“亲爱的嗓子,有什么是你想说却不能说的?”“我对妈妈有愤怒!但是我不想说。
”它说。
当我替它说出这句话,我立马吓了一跳!但是好在我已学会不要试图去修改你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我觉得这话说出来一定是有原因的,我继续和它对话。
“为什么对妈妈有愤怒?”“因为她控制欲太强了!我讨厌!我不想听她唠叨,却不得不听,我难受,却又不能说。
我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哦,我知道了亲爱的嗓子。
原谅她吧!她只是不会表达!原谅她吧,她用尽全力在爱我们!原谅她吧!”说着说着,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与疾病相处的“艺术”
日前,笔者门诊来了一位女士,她拿着一沓外院做过的各种检查,愁容满面地进来找我。
她除了甲状腺稍有肿大以及TSH有个上扬的小箭头之外,并无明显不适。
当被告知她的问题正是与之前其他医院的诊断一样,即甲状腺肿伴有亚临床甲减时,她满脸狐疑,问了一连串问
题:“这个病真的不要紧吗?”、“吃什么药?有副作用吗?”、“需要手术吗?”、“能治根儿吗?”我顿时哑然!现代社会,慢病异军突起,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将会伴随终生。
在与疾病相处时,一条路走到黑是不明智的,我们要学会与之相处的艺术。
【治病除根?】
说这之前,不得不先说明一下“症状”和“体征”。
症状是病人对不良感受的主诉,它不同于体征。
体征是医生通过各项检查得到的与疾病有关的阴性或阳性客观发现。
而病人常以自己的症状来判断疾病是否已愈。
一些人因自身症状的减轻或消失而不重视疾病,最后失去治疗的最好时机或导致复发。
而另一些人因自感躯体或器官的不适,坚信自
己“有病”或“病没断根”而反复求医,以至于越治越病。
在医生看来,疾病之“根”只是相对性的概念,“斩草除根”并不绝对。
小小的感冒不吃药都能好,但无法保证你这辈子不再感冒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更是获得了人体“终生居住权”。
因此,治疗疾病还得讲究分寸,不能一味对疾病“追杀”而不顾身体的承受能力。
拔一根毛发还能使人疼上一阵子,何况是将疾病连根拔起?
【无副作用?】
很多人看了药品说明书后顿时神伤,治好一个病,出来三、四个副作用,哪还敢吃药啊!其实,药品说明书上罗列的不良反应越多,说明对此药了解得愈多,使用经验也愈丰富。
反之,不良反应越少,可能是其还没被研究透彻。
而宣称绝无毒副作用则几乎成了骗子们的专用的广告词。
七分药三分毒,副作用既是药理作用的一部分,药物无毒只是相对而言。
而出现副作用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并不是每人都会出现。
就像买彩票一样你总能看到某人中奖,但不是你去买也一定会中奖。
不一样的
是你不买彩票不会有损失,不吃药却会耽误病情。
总之,不要盲目追求“无毒副作用”的新药、进口药或昂贵药,只有最适合自己病情的药才是最好的选择。
【力求完美?】
我们矮小门诊的病例中经常会有“嫌个矮”的主诉,原因是家长或孩子抱怨个子太矮。
其实他们的身高已经是平均水平了,但是为了跳舞或其他原因而想长的更高。
最终我们的矮小门诊变成了“增高美容门诊”!当然,追求完美无可非议,但是为了达到完美而使用的非常激进的治疗方法往往会使结果适得其反。
君不见为了长高而打断双腿,最终残废;君不见为了美容而隆胸,最终乳房爆裂。
如此惨重代价实在不值。
一个盛水用的木桶,假设它的漏洞在底部,固然需要修补;然而破口若在常用水位之上,为了完美去修补木桶,只会让修补用的铆钉以及修补过程中的敲敲打打对木桶造成更大的伤害。
有些所谓的缺陷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并无大碍,与其花大心思去弥补它、治疗它,不如将时间精力用在学习如何正确养生和保健上。
【与疾病相处的艺术】
看到这,大家应该明白为何我对文章开头的那位女士感到哑然了吧!甲状腺肿合并亚临床甲减只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亚临床状态,只要诊断清楚,就可以暂时观察,调整生活起居以及心理状态,而不必急于打压,更犯不着动刀子。
对大部分良性疾病来说,病本身并不严重,但是病人对这个病的担忧和焦虑对身体的影响更大。
往往很多病人先是精神跨了,紧接着是到处求医问药。
所以有种说法:很多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让病给吓死的。
长期与病魔相伴的作家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过,他的职业是生病,写作才是业余。
他认为“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这种心态值得我们学习,当疾病已经降临你的身上,你欢喜或者悲伤,疾病就在那里,何不心平气和地与疾病共处呢?正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它怕冷,你就戴帽、戴围巾,多加些衣服,坚持适宜锻炼;它喜欢蛋白质和碘丰富的食物,你就多吃些鱼、海带等;它要长期服药替代,你就坚持不忘地准时将药送到。
疾病在得到你的“尊重”之后自然也不会来找你麻烦,你们自然也就相安无事。
如果千里送君终能有一别,自然要为健康感到喜悦。
如果朋友要
终身相伴,形影不离,那也认了,就和它白头到老吧!
生老病死人人必经之,得病也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好比天气一样,不能老是晴空万里。
又好比四季更迭,不能总过夏天或冬天。
所以人的一生,身体要经历各种疾病考验,小到牙痛、感冒、咳嗽,大到心脏病、高血压、癌症,人生在世在所难免,没什么了不起,最关键的是学会和疾病相处的艺术,既然它已经伤了你的身,就不要再让它伤了你的神。
赔了夫人又折兵,这赔本的买卖就不要再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