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经络穴位埋线及运动介入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

经络穴位埋线及运动介入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

并迅速引发整条浅静脉壁炎症反应, 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静脉 回流障碍, 累及静脉周围组织。 临床上常用局部物理疗法如热 敷、 热疗等治疗症状轻微的局部性浅静脉炎,(0 5)的硫酸镁溶 J / 液湿敷或鲜马齿苋、 金黄膏外敷被证实确实有效。 对于广泛的 和进行加重的血栓性浅静脉炎需给予抗凝、 止痛和抗生素等 治疗。 本组病例均有较长静脉吸毒史, 致病因素的迥异导致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O . 8 N0 3 2 l 12 . 0 i
腹股沟静脉进行注射; 静脉吸毒时基本不作皮肤消毒; 例 1 2 时有或经常重复使用注射器; 例时有或经常与他人共用注 5
细菌因素所致医源性静脉炎临床少见。 本组病例中, 细菌及机
械性损 伤因素 更显突 出。 非专业性操作 、 繁穿刺导致静脉 血 频 管内皮细胞直接损伤, 内膜下层及胶原裸露 , 极易形成血 “ ,
肥胖症是一种代谢类疾病 , 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 , 已成 为2 世纪的全球健康问题。 l 肥胖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正 常的生活 , 而且身体形态上的的缺陷还会给他们带来心理障 碍, 并且还能影 响青少年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 而肥胖 引起 121 体质指数B : .. MI参照世界 生组织于l9 年发布的亚 l J 98 洲成年人的体重划分建议, 业洲成年人B 划分标准:MI MI B = 体 重(g k) /身高( ,MI ) B 值在2- 49 l 为 准肥胖 ;M1 32.之 h J B
别与 证型 相 同的原 则 随机 分 为2 , 组 即运 动组 和穴 位埋 线加 运 动组 , 组3 人 。 每 0
作用。
性) . 女性) 肥胖度 实测体重一标准体重) 或08 5 ; /标准体 重】 0% 肥胖度在1% 2%之间为超重, a2%为肥胖。 ×1 , 0 0 -0 超" O z 4 L 以体质指数B Ⅱ 腰 围 、 围作为诊 断标准 , Ⅳ 、 臀 肥胖度作 为参考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优势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优势研究
t d e s e cin o er ui rame ta d tec t u mpa tt n a c pon . s t Th oa fetv aeo ec tuti lnain a c p it hea v rera to ft o t te t n n h ag t h ne i lnai ta u it Re uls o ettle ciert ft ag mpa tt ta u on h o
21 0 2年 9月第 1 O卷 第 2 7期


著 ・ 4 0 9
穴位埋线治疗单 纯性肥胖 的优 省宝鸡市千 阳县人 民医院针灸科 ,陕西 宝鸡 7 10 ) 2 10
【 要】 目的 对 穴位埋 线 治疗 单 纯性肥 胖进 行 了深 入 的研 究 , 旨在 评价 其 方 法的优 越 性 。方法 对 照观 察 穴位埋 线与 常规针 灸治疗 单 纯性 摘
【 ywo dlC tu lnain O ei ; v na e Ke r s ag tmpa tt ; b sy Ad atg i o t
随着 人 民生 活水 平的 提高 ,肥 胖 发病率 逐 年上升 ,肥胖 既是 一
3 ̄ 0 中度 肥胖 ;>4为重度肥胖 。 0 <4为 0 2治 疗 方法 21治疗组 . 采用穴位 埋线减肥疗法 :①取穴 :主穴取 中脘 、天枢 、气海 、足
肥 胖 的近 期 疗效 等 ,初 步评价 穴位 埋 线 的优 越 性 。结果 穴位埋 线治疗 单 纯性肥 胖 的总 有效率 为 9 . % ,且 治疗 次数 少 ,方便 ,安 全 ,无 56 5
痛苦 。 穴位埋 线是 将人 体 可吸 收 的药 用蛋 白羊肠 线埋 入 穴位之 后 , 线体 会 在 1d之 内对 穴位 有一个 持 续的刺 激 ,通过 这种 刺激 来调 节人体 5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56例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56例疗效观察
质 疏 松 等症 , 严重影 响人类 生 活质 量 , 肥 胖 已 成 为 影 响 人
时体重 7 2公 斤 , 身高 1 5 9 c m, 计算理想 体重 为 5 4公 斤 , 实
们 健 康 的公 共 问 题 [ 1 ] , 笔者 于 2 0 1 0年一 2 0 1 2期 间 运 用 穴 际体 重 已超 过理 想 体 重 的 2 O , 且无 糖尿病 、 高 血 压 等 心 位埋线治疗 5 6 例 单纯 性肥 胖 患 者 , 取得 较好疗 效 , 现 报 道 脑 血 管 疾 病 , 最 近 3个 月 未 接 受 其 他 减 肥 治 疗 , 诊 断 为 肥
【 关 键 词 】 穴 位埋 线 ; 单 纯性 肥 胖
【中 图分 类 号 】 R1 9 7 . 3 2 4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4 9 4 9( 2 0 1 3 ) 0 1 —0 1 0 7 —0 1
单纯 性 肥 胖 是 指 无 明显 内 分 泌 和 代 谢 性 疾 病 病 因 引
许多现 代 临床研究 表 明, 针刺 可引起 食欲减 退 , 使 能
1 . 4 排除标准 : 继 发性肥 胖 ; 肥胖伴 有糖 尿病 、 严 重 量 的 摄 人 大 于 能 量 的 消 耗 得 到 纠 正 , 促 使 能 量 代 谢 转 向 消 产生减 肥效 应[ 2 ; 穴 位 埋 线 可 明 显 降 心脑血管 疾 病 者 ; 近 2年 内 曾 服 用 过 类 固 醇 类 药 物 的 耗 体 内积 蓄 的 脂 肪 ,
即为肥胖 。
有; “ 脾 胃俱 旺 , 则 能 食 而 肥 。脾 胃俱 虚 , 则 不 能 食 而 度 或 少食而肥 , 虽 肥 而 四肢 不 举 ” 。 因而 在 治 疗 上纳入标准 : 年 龄在 2 9岁 ~ 4 8岁 之 间 ; 符 合 上 述 经 和 带 脉 的 穴 位 为 主 , 使 脾 胃健 运 、 水湿 得 化、 带 脉 畅通 , 单 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之一的 , 经 专 科 医师 诊 断 为 单 纯 性 肥 让 机 体 代 谢 恢 复 到 正 常 状 态 。 胖 的患者 ; 最 近 3个 月 未 接 受 其 他 减 肥 治 疗 的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法要在专 门教练 的指导下根据肥胖程度 和个体 体 中枢 兴 奋水 平 升 高 , 制 了饥 饿 中枢 的活 动 作 用 有 抑 关 。另 一方 面 针 刺 又 能促 进 能 量 代谢 , 加 能 量 消 增 质 , 择合 适 的运动 项 目和较适 宜 的运 动强 度 。 选
目前 饮食 控 制 和运 动疗法 减 肥都 存在 一定 的盲 耗 , 进体 内脂 肪 的动 员与 分解 , 可 达到 减肥 的 目 促 故
鼠的 减 肥 效 应及 对 大 脑 纹状 体 一 氧化 氮 ( O) N 和一 于 临床 , 受到 越来越 多肥 胖患 者 的亲睐 。
氧化 氮合酶 ( O ) N S 含量 的影 响 , 认为纹状 体 N O和 N S 量异 常 可能 是 肥 胖 发病 的 因素 , 线疗 法 对 O 含 埋
用机制可分为三类 : ①食欲抑制药 ; ②增加能量消耗 多 。
的药 物 ; 抑 制肠 道 消化 吸收 的药 物1 ③ 6 1 然研 发 中 3 穴位 埋线 疗法治 疗 单纯性 肥胖 症 。虽
的减 肥 药 种类 繁 多 , 目前 已被 广泛 应 用 的只有 抑 31 临床 研 究 但 .
能是 实现减 肥效 应 的 中枢 作用 机制 。 秦 达 等[用穴 位 埋线 对 去 势雌 性 大 鼠肥 胖 症 的 2 2 1 治 疗 进 行 研究 , 二醇 、 经肽 Y、 清 瘦 素 的 检测 雌 神 血




1 姜军作 , 衣运 玲 , 孙纹 状 体 N O和 NO 含 量 的 良性 调 整 作 用可 [ ] S 有 效 性及 可 能作 用 机制 []中华 中 医药 学刊 ,0 9 2 J. 2 0 ,7
的亲 睐 。 1 单纯性 肥胖 肥 手术 均可 在腹 腔镜 下 施行 。但 肥 胖病 的外科 手术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盛型的临床研究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盛型的临床研究

组有效率 、 显效 率及总有效率均 明显高 于
对照组 。
21 0 0年 2月 ~ 0 2年 1月 收 治 单 纯 21
性肥胖 症脾虚湿盛 型患者 16例 , 5 符合 单
纯性 肥 胖 症 脾 虚 湿 盛 型 诊 断Fra bibliotek及 纳 入 标
远期疗效分 析 : 随访 , 疗组 显效 经 治 4 7例 、 有效 2 4例 、 无效 7例 ; 对照 组显效 2 5例 、 有效 4 0例 、 无效 1 3例。两组 之 间 经 检验 ( 0 0 ) 治 疗 组远 期疗 效 P< . 5 , 明显优于对照组 , 遗效 应强大 。 后
统计学 处理 : 用 S S1. 采 P S3 0统 计 分 析 软 件 处 理 。 两 独 立 样 本 均 数 间 的 比 较
效显著且后遗效应强大 , 此种后遗效应 既 往所有 中医外治法没有 , 是埋线疗法 的独
到 之 处 。并 且 局 部 收 紧腰 围 、 造 形 体 等 塑
400 5 0 0河 南 省 中 医 学 院 第 一 附属 医 院
3天 左 右 体 温 逐 渐 回 落 , 复 正 常 , 需 恢 无 使用退烧药物及抗生素 。
( 治疗组 ) 和针 灸组 ( 照组 ) 每组 7 对 , 8例
进 行 对 比观 察 两 组 临床 疗 效 差 异 以及 治
疗前 后 体 重 、 重 指 数 、 围 等 指 标 的 变 体 腰
方 面也有独到疗效 , 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
义。

要 目的 : 究 穴位 埋 线 疗 法 与 针 灸 研
疗法 对单纯性肥 胖 症的 临床 疗效及 二 者
的 临 床 疗 效 差 异 。 方 法 : 用 穴 位 埋 线 组 采

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症瘦素和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研究

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症瘦素和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研究
闰润虎 刘 晓明 , 洁 , 江 顾 劲松 , 白 于 ,
(. 1大连 医科大学美容 医学院 辽宁 大连 1 0 42 大连 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皮肤科 辽宁 大连 16 1 ) 1 4;. 6 1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瘦素和胰 岛素抵抗的作 用。 方法 : 采用 R — C 技术测定瘦素受体 (B R 基 因表 TPR O —) 达水平,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 清和下丘脑瘦素 (e tn 和胰 岛素 (N) L p i) IS 的含量。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前后单纯性肥胖患者血 清 L p i 、N 、 e tn I S脂质 水平 的变化; 还观察穴位埋 线疗 法治疗前后肥胖 大鼠体重 、e L e s指数 、 体脂 、 清和 下丘脑瘦素和 IS 的 血 N 含量 以及下丘脑 0 — 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 纯性肥胖 患者 L p i 、N 、 B R基 单 e tn I S 总胆 固醇 (c 、 T ) 甘油三酯 (G 、 密度脂蛋 白 一胆 T)低 固醇 (D — ) 的含量均显著 高于正常人水平; LLC 而高密度 脂蛋 白 一 固醇 (D - ) 胆 H L C 却显著低 于正常人 水平,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后 患者 L p i、 N 、C T 、D — e tn IS T 、O LL C的含 量均明显 回降 ,而 H L c含量却 明显 回升 ,这种变化与减肥 疗效有 关。肥胖 大 鼠体 重、 D— L e s指数 、 e 体脂及血 清 L p i e tn和 IS水平均显著 高于正常 大鼠, N 而下丘脑瘦素和 I S N 水平及 O — BR基 因表 达水平均明显低 于正 常大鼠。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取得 良好减肥 疗效 的同时, 肥胖 大鼠血清瘦素和 I S均明显回降, N 而下丘脑瘦素和 I S N 水平 以 及 O~ B R基因表 达水平却明显升 高。 结论 : 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机体 中枢和外周 L p i e tn和 IS水平 的良性调整作 用以及促进 下 N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症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实验组施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用普通针刺,两组均按照辩证取穴和局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取穴,疗程结束后,依据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的效果。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成人的标准体重(ibw)kg= [身高(cm)-100]×0.9;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超重:超过标准体重,但5%,腰围减少6~10cm为显效;体重下降>3 kg,体脂下降l%~5%,腰围减少≥4cm 为有效;体重下降< 3kg,体脂下降< l%,腰围减少< 4 cm为无效【3 】。

2 治疗方法2.1取穴中脘、天枢、水道、水分、曲池、足三里、丰隆等穴。

脾虚湿阻型加阴陵泉、脾俞;多食善饥配脾俞、胃俞;肝阳上亢配阳陵泉、三阴交;阴虚内热型加三阴交、次髎;脾肾两虚加脾俞、肾俞;局部肥胖多在局部埋线。

2.2操作方法根据需要将羊肠线截取不同长度,并将线用生理盐水浸泡,一般在四肢的线要lcm,在腹部、背部、臀部线长1.5cm 为宜。

令患者仰卧,暴露埋线部位,在穴位上画十字定位,用碘酒消毒。

将线用无菌镊子穿入7号注射器针头的前方,以线头不露出针头为宜,然后通过5ml一次性注射器用生理盐水注入穴位。

每次所埋穴位都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疗程:实验组1次埋7-10个穴位,7 ~15 天埋1次,2次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每日或隔日针灸一次,2周为一疗程。

2.3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②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③埋线的患者可能有的人对羊肠线有排斥反应,有的穴位会红肿,所以埋线后,针眼位置24小时内不能沾水,不做剧烈运动,一周内忌辛辣及海鲜食物。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30例,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

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腰围、体质量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 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好、无副作用的疗法,值得临床运用。

【关键词】穴位埋线针刺单纯性肥胖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是多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直接因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因其简便快捷,安全有效受到越来越多肥胖患者的青睐。

我科于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排除标准:经同一专家根据中、西医标准临床确诊[2];①有针刺及埋线禁忌症;②极端畏惧或不能耐受针刺疗法;③伴有肥胖症相关器质性疾病患者不列入研究中。

共入选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平均39.3±6.8岁);病程(平均7.3±2.4年)。

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民族、病程、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取穴天枢、中脘、丰隆(双侧)、足三里(双侧)、阴陵泉(双侧)、三阴交(双侧)、脾俞(双侧)。

1.2.2 穴位埋线方法以上穴位每次选择4组(7-8个穴位)(双侧相同穴位以2个穴位计),操作方法:采用一次性医用8号注射不锈钢针头作套管,用28号不锈钢毫针作针芯,“0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长1cm的线段若干,浸泡在75%酒精内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4, 3, 29-33Published Online May 2014 in Hans. /journal/tcm/10.12677/tcm.2014.32008Acupuncture Point Bury Line Treatment ofSimple Obesity Research ProgressWeijing Hu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Fractures,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Email: hwjbsu@Received: Mar. 4th, 2014; revised: Mar. 11th, 2014; accepted: Mar. 18th,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 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A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gradually improves, the incidence of obesity shows a trend of rising year by year, and obesity has become a common disease in people’s daily life. Obesity is the risk factor of diabetes, 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some cancers and sleep-breathing disorders, and other serious diseases that endanger human body health. How to lose weight has become a popular topic. Since 21st century, the acupuncture point bury line weight loss with its advantages of unique curative effect, safety, convenience and the non-toxic side effects, gradually gets the attention of the people, which is regarded as “green” weight loss therapy. So I conducted a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domestic acupuncture point bury 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obesity in four years.KeywordsAcupuncture Point Bury Line, Simple Obesity, Review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胡蔚婧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Email: hwjbsu@收稿日期:2014年3月4日;修回日期:2014年3月11日;录用日期:2014年3月18日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肥胖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肥胖症已成为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病。

肥胖症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某些肿瘤以及睡眠–呼吸紊乱等多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疾病的危险因子。

如何减肥已成为一个流行的话题,自21世纪以来,穴位埋线减肥以其独特的疗效,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被人们视为“绿色”的减肥疗法,因此本人就近四年来国内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做了一个综述。

关键词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综述1. 引言穴位埋线是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节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单纯性肥胖指没有明显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病因可寻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异常表现,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平常我们所见到的许多肥胖者,大多数属于这种肥胖。

2. 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制西医学认为与遗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因素和营养因素不平衡等有关[1]。

中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症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湿热内生,留于肌肤孔窍,导致肥胖;久坐伤气,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呆滞,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于肌肤、经络、脏腑而致肥胖;七情因素对肥胖的影响也大,一则心宽体胖,一则肝郁脾虚。

这些总的来说,是脏腑不协调导致的[2]。

3. 评估肥胖的标准目前评估肥胖的简便而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BMI = 体重(kg)/身高2(m2) = (体质量指数> 24为肥胖症),标准体质量计算公式:男性标准体质量(kg) = [身高(cm)− 100] × 0.9;女性标准体质量(kg) = [身高(cm) − 100] × 0.85。

肥胖度= (实际体质量/标准体质量) × 100%。

一般认为:超过标准体质量10%称超重;超过标准体质量的20%~30%(体质量指数为25~30 kg/m2)为I度肥胖;超过标准体质量的31%~50% (体质量指数为30~40 kg/m2)为Ⅱ度肥胖;超过标准体质量的50%(体质量指数40 kg/m2以上)为Ⅲ度肥胖。

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22.9;BMI ≥ 23为超重;23 < BMI ≤ 25为肥胖前期;25 < BMI < 30为I度肥胖;BMI ≥ 30为Ⅱ度肥胖[3]。

4. 肥胖的穴位埋线疗法4.1. 局部取穴赵明华等[4]采用脐周9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脐周9穴为中脘、下脘、天枢、大横、太乙、关元,因单纯性肥胖的形成与脾胃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脐周9穴属腹部脾胃经和任脉,可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并且选穴局限,操作简便,患者便于接受,用生物蛋白线埋线,2周埋线1次,治疗6次后总有效率为93.33%。

4.2. 辨证选穴闫润虎等[5]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远期疗效,选穴:1) 胃肠实热型选穴为:胃俞、内庭、曲池、中脘、天枢、上巨虚、下巨虚、大肠俞、合谷、足三里;2) 脾虚湿阻型选穴为:脾俞、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水分、丰隆;3) 肝气郁结型选穴为:肝俞、太冲、期门、膻中、支沟、血海、三阴交;4) 脾肾阳虚型选穴:脾俞、肾俞、三阴交、气海、太溪、足三里、命门、关元。

每次辨证选取5~10个体穴用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且随证加减,每2周埋线1次,3次为一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约120天)后检查肥胖指标,总有效率88.5%,1年后未见明显反弹。

同时,笔者还通过研究发现埋线对血脂、血糖、胰岛素、瘦素等生化指标良性调节作用。

罗安利[6]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为:主穴:以胃经、脾经经穴为主,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大横、足三里、丰隆,均取双侧,随症配穴:便秘加支沟、上巨虚;便溏加水分、阴陵泉;食欲亢进加上脘、脾俞、胃俞;月经不调加关元、归来、子宫、血海、地机;水肿加水分、水道、阴陵泉;腹部肥胖加上腹或下腹脾胃经上的经穴与阿是穴结合应用,如梁门、关门、太乙、大巨、水道;腰部肥胖加带脉。

用羊肠线进行埋线,取穴数量:埋线一次普通患者取穴10~15穴,特别肥胖患者可取穴15~20穴。

穴位埋线3次,每次之间间隔15天,选取治疗30例,总有效率为86.6%。

介思等[7]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4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依肥胖程度进行分级(轻度、中度、重度肥胖),选穴均为:第一组仰卧位取穴:主穴:中脘、天枢、大横、水道、子宫、丰隆、阴陵泉、臂臑,配穴:脾虚证配气海、关元、足三里,湿热证配曲池、血海、太冲,第二组俯卧位取穴:主穴:肝俞、脾俞、胃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承山,配穴:脾虚证配肾俞、关元俞,湿热证配膈俞、委中,两组穴位交替使用,2周1次,共治8次,轻度肥胖18人总有效率为88.89%,中度肥胖15人总有效率为80.00%,重度肥胖7人总有效率为71.42%,所有人总有效率为82.50%。

介思认为穴位埋线对人体是一个短期速效和长期续效的刺激,埋线时的针刺效应是一个短期速效的过程,特定医用羊肠线埋于穴位内,因其消化需要一定过程,当机体运动时,对穴位产生刺激作用,是一个长期续效的过程。

4.3. 腰腹群针选穴冯斌等[8]采用腰腹群针治疗单纯性肥胖,腰腹群针是以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胆经5条经脉在腰腹部的穴位为主(以天枢、大横、中院、关元为重点;双侧腰部以取胆经的带脉、五枢、维道为主,腹腰部脂肪堆积处取穴)。

腰群针以腰背部督脉、膀胧经第一、二侧线经穴为主(以肾俞、大肠俞为中心;在骶臀部脂肪堆积处取穴)。

另在脂肪堆积无经穴处以肥为输作为阿是穴选用。

腰腹部脂肪堆积处共选取经穴及阿是穴共20穴进行治疗。

群针:即选取穴位多,达20穴以上,且针刺呈丛集状,穴位除取经穴,更注重无穴守经取局部的阿是穴,重经而轻穴,离穴不离经;对相应穴位使用2-0号羊肠线进行埋线,埋线较浅,不追求得气,每周治疗1次,10次后总有效率达86.67%。

4.4. 靳三针选穴黄海涛等[9]采用靳三针之肥三针(带脉、中脘、足三里)和脂三针(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选用0号医用羊肠线进行埋线治疗,双侧取穴。

因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具有健脾化湿之功,配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中脘穴,可理中焦气机,调升降,增强脾胃运化之功;肥胖患者,尤其是腹部肥大的患者,多与带脉的约束功能失调有关,故选取带脉穴用以治疗肥胖者之腰腹肥大;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以加强肝、脾、肾的功能,达到调节水液代谢的目的;内关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并与之合于胃、心、胸,具有宽胸理气和胃的作用,可健脾化湿消脂,诸穴合用起到调理脏腑、除湿化痰、减肥消脂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肥胖症的目的。

15 d埋线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2.1%。

4.5. 俞募配穴选穴林玉敏[10]等采用俞募配穴治疗单纯性肥胖,选用背俞穴中的胃俞、三焦俞和大肠俞以调理肠胃及三焦之气,同时配合胃之募穴中脘、三焦之募穴石门及大肠俞之募穴天枢,一来根据近治作用以减少肥胖患者堆积于腹部的脂肪,二来俞募配合达到调理肠胃和三焦的功能,以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体内多余的脂肪逐渐消失,减肥效果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