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观后感

合集下载

如何写观后感范文大全

如何写观后感范文大全

如何写观后感范文大全如何写观后感?观后感,是我们在观看电影、书籍或演出后,所写下来的心得和感受。

写一篇好的观后感不仅能够表达及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还可以帮助其他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写一篇好的观后感。

一、结构清晰,排版整洁写观后感最重要的是文章的结构清晰,排版整洁,语言通顺和流畅。

一个好的观后感,应该具有以下结构:1、开头:简单介绍电影、书籍或演出的背景和导演、作者、演员等信息。

2、中间:简要概括电影、书籍或演出的内容和情节,并进行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的分析。

3、结尾:总结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些学习和启发方面的思考和总结。

另外,文章中的排版也要整洁规范。

可以使用段落,分行来加强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使用标点符号和段落间隔,使得文章更加清晰易读。

二、简要概括作品的内容和情节在观后感中,我们需要简要概括电影、书籍或演出的内容和情节。

可以在开头部分用一段简短的片段概述电影、书籍或演出的主要情节和结构,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整体情况。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中,再次总结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三、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观后感的中心部分,我们需要对电影、书籍或演出进行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评价。

我们需要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的细节、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并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但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论据。

比如,我们可以从人物性格、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分析出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感受。

四、引用元素在观后感中,我们可以引用一些台词、画面和音乐等元素,来强化自己的描述和理解。

以《泰坦尼克号》为例,我们可以引用片中的“生命就像一场旅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五、学习和启发观后感需要有一个完美的结束,最后我们需要对整个作品进行学习和启发的总结。

我们需要总结自己从作品中得到的心得和感受,以及从中学到的启示和教训。

可以列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让读者也能收获一些观后感的好处。

观后感如何写好

观后感如何写好

观后感如何写好观后感是一种对于观看电影、读书、听音乐等艺术形式后的个人感受和反思。

它不仅是对作品内容的总结,更是对作品表现技巧、意义和影响力的评价。

写好观后感需要我们在选择合适的角度、深入思考和准确表达等方面下功夫。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写好观后感。

一、主题阐述观后感的第一段应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主题,这能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作品内容。

在概括主题的同时,也可以提及作品类型、作者或导演等相关信息,以增加文章的背景知识。

例如,当你观看了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纪录片时,你可以简要描述该片的主题,并提到导演或者该片的类型。

二、主要内容介绍接下来的段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作品内容的评述。

可以通过描述剧情、人物、画面、音乐等元素来详细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要注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过多夸大或低估作品的价值。

此外,还可以描绘作品中的某个场景,讲述自己观看过程中的感动和思考。

三、个人体验与感受观后感的核心在于表达观众个人的体验与感受。

在这一部分,可以描述自己对作品产生的情感和思考,借助具体细节和个人经历,使观后感更加真实生动。

可以描述作品中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悲伤、震撼或者启发,并详细解释这些情感产生的原因。

同时,也可以从个人角度探讨作品对社会、人性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个人的成长和反思。

四、评价与建议在观后感的最后部分,可以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和提出建议。

评价应该客观、准确,既强调作品的优点,也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可以从故事情节是否合理、角色刻画是否到位、主题是否有深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此外,也可以提出对作品的进一步期待和建议,如加强对某个人物的塑造、加大主题的深度挖掘等。

在撰写观后感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尽量避免重复和啰嗦的表达,做到言简意赅。

2.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以加强对作品内涵的描述和表达观点的力度。

3. 字数不必过多,以表达清晰准确为主,避免空洞和冗长的叙述。

观后感怎么写格式10篇

观后感怎么写格式10篇

观后感怎么写格式10篇常见的观后感一般包括三大块内容:1.内容介绍。

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影片的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读一篇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一样,做到完整简洁。

2、发表评论。

写这部分时,同学们可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

3、抒写感受。

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号。

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较:或将片中人物与自己比较,寻差距,找不足;或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比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

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

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观后感怎么写篇二今天在党组织号召下观看了《党课开讲啦》系列课程第一课《党的光辉历程》,这饱满丰富的一课让我感触很深。

我们今年一直在强调加强党史学习,各个支部也在积极响应,开展各式各样的学党史活动。

今天观看了专业的老师是如何讲党课,不难发现我们所开展的学习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老师经历丰富,理论知识雄厚,故事生动又贴近生活,让我们能一直跟着老师的节奏听下来。

理论与实际结合,连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将目前医院情况与疫情严重期间对比,体现出国家正确决策给我们带来的安宁;结合当下农村制度,连线宁夏固原当地村民了解发展情况,让我们了解到国家扶贫政策的卓有成效。

在讲故事的时候用数字支撑论点,“一亿贫困人口”、“几千起冤假错案”,让我们更准确更震撼地了解到国家所作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成果。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党课学习中,也要通过给专家讲课,丰富的史实、翔实的数据、贯穿始终的理论、讨论交流等方式,努力去准备和接近,真正学到东西。

不用掌握多少,但真的能记在心里。

如何写观后感

如何写观后感

如何写观后感
观后感是观看电影、电视剧、读书、听音乐等后对作品内容和情感的反应。


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记录感悟,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下面就分享一些写观后感的技巧和步骤。

步骤一:深入了解作品
在写观后感前,先要对观看或听听的作品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可以多次观看作品,思考其中的细节和主题,这样能够更好地捕捉到作品中的精髓。

步骤二:记录心情和想法
观后感是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所以在写作时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可以记录下自己在观看作品时的情绪变化、喜怒哀乐,以及对作品中人物、情节的认识和看法。

步骤三:分析作品亮点和不足
在观后感中不仅要说出作品的优点,还应该指出不足之处。

可以从情节设置、
角色性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客观地评价作品的整体质量。

步骤四:联系现实生活
作品通常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可以将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与现实生活联
系起来,思考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步骤五: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在写观后感时,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结语
写观后感是一个提升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的过程,通过写作可以让我们更深入
地思考作品背后的含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希望以上的写作技巧和步骤可以帮助您写出生动、有深度的观后感。

写观后感的5个步骤

写观后感的5个步骤

写观后感的5个步骤写观后感,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就像做菜一样,得有个步骤,才能整出一道美味佳肴。

今儿个,我就来和您唠唠写观后感的 5 个步骤。

第一步,“看”。

这就好比是盖房子打地基,基础得扎实。

看的时候得认真,全身心投入,别一边看一边玩手机或者干别的。

比如说前段时间我看了那部特别火的电影。

我早早地准备好爆米花和可乐,坐在电影院里,灯光一暗,我就完全沉浸进去了。

电影里的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我都不放过。

那贾玲对妈妈的深情,张小斐演的李焕英的温柔和坚强,都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印在我脑子里。

我跟着剧情又哭又笑,感觉自己就像是电影里的一员。

第二步,“感”。

看完了,心里总得有点啥想法吧?这就是“感”。

还是拿来说,看完电影从电影院出来,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一方面被贾玲和她妈妈之间深厚的母女情感动得稀里哗啦,另一方面又想起了自己和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

我就想啊,我平时是不是对妈妈关心不够?是不是有时候还对她发脾气,伤了她的心?想到这些,心里真不是滋味。

第三步,“选”。

有了感受,得选一个重点来写。

不能啥都想说,结果啥也没说清楚。

就像我对的感受,有对母女情的感动,有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还有对亲情的重新认识。

但我最后决定重点写对母女情的感动,因为这是最触动我内心深处的。

第四步,“理”。

选好了重点,就得把思路理清楚。

怎么开头,中间写啥,结尾怎么收,都得有个计划。

我写的观后感时,开头就先简单介绍了一下电影的背景和大致内容,引起大家的兴趣。

中间详细描述了电影里让我感动的几个情节,还有我自己的感受。

结尾呢,我就说要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多关心她,别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整个思路就很清晰,读起来也顺溜。

第五步,“写”。

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前面几步都准备好了,就看这笔下功夫了。

写的时候,别太死板,语言可以活泼点,加点自己的口头禅啥的,显得亲切。

比如我写的时候,就会说“哎呀,我当时那个眼泪啊,止都止不住”“这电影真的太戳我心窝子了”。

观后感怎么写格式范文(优选11篇)

观后感怎么写格式范文(优选11篇)

观后感怎么写格式范文(优选11篇)观后感是一种以影评形式表达对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艺术作品的感受和思考的文章。

它不仅可以提高观众的审美素养,还可以激发人们对文化作品的深入探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观后感。

一、观后感的定义与作用观后感是对观看影视作品后的内心感受和思考的书面表达。

它可以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角色以及导演的表现手法等,同时也能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

撰写观后感的作用在于:1.记录个人观影心得,回顾观影体验;2.分享观影感受,与他人交流心得;3.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和鉴赏能力;4.激发创作者不断改进作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观后感的基本结构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作品信息:包括作品名称、导演、主演、上映时间等基本信息;2.主题阐述:简要概括作品的主题及自己的观影目的;3.情节梗概:介绍作品的剧情梗概,涉及关键情节和人物关系;4.感受与思考:针对作品的内容、形式、主题等进行深入的感受和思考;5.作品评价:从剧情、表演、摄影、音乐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6.总结:回顾全文,强调自己观影后的收获和启示。

三、撰写观后感的方法与技巧1.观影前做好准备:了解作品背景、导演风格、演员表现等,有利于观影时更好地投入情感;2.观影过程中注重细节:密切关注剧情、人物、场景等方面的表现,为撰写观后感积累素材;3.撰写时注意逻辑性:观后感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能跟随作者的思路感受作品;4.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5.表达个人观点:观后感是个人观影感受的体现,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四、优秀观后感范例解析以下是一篇优秀观后感的部分内容:《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让人叹为观止的电影。

影片通过讲述银行家安迪在狱中经历的一系列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希望。

观影过程中,我深受感动。

首先,安迪面对冤屈,始终坚定信念,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

写观后感的方法与技巧

写观后感的方法与技巧

写观后感的方法与技巧
1. 嘿,首先呢,观看的时候可得专心致志呀!就像警察抓小偷时绝不能分心一样。

比如在看电影时,你要是一边玩手机一边看,那能写出啥好观后感呀!用心去感受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感的起伏。

2. 看完之后别急着写,先在脑子里过一遍呀!这就好比做饭,得先把食材准备好不是?回忆一下那些让你感动的、兴奋的、气愤的情节,把它们都整理好。

比如说看了一场感人的爱情电影,回想起男女主之间的深情互动。

3. 然后呢,找个重点来写呀!别啥都想说,那不就乱套了嘛!好比画画,得有个主角呀!选取一个让你感触最深的点,深入挖掘和阐述。

像看了一部关于梦想的影片,就抓住主角追逐梦想的艰辛这个重点。

4. 写的时候多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呀!别干巴巴地只说剧情。

这不就像是跟朋友聊天,得说出你的真情实感呀!你觉得这个情节怎么样,它带给你什么启发。

看了一部励志片,就讲讲自己被激励后的心情。

5. 别忘了举例子呀!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好理解。

就如同讲故事要有具体情节一样。

比如看了一部战争片,举例说说其中某个战士的英勇表现让你震撼。

6. 最后呀,检查检查再检查!别有错别字啥的,这可太丢人啦!如同出门前要照照镜子整理整理一样。

确保你的观后感是完美的呈现在别人面前哟!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方法与技巧,你写的观后感保准精彩!。

如何写好观后感的八个步骤

如何写好观后感的八个步骤

如何写好观后感的八个步骤写观后感,这可是个技术活,要想写得好,还真得有点小窍门。

下面我就来给您唠唠写好观后感的八个步骤。

第一步,认真观看。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要是您都没好好看,那后面的步骤可就没法开展啦。

比如说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影,叫。

我可是找了个安静的晚上,关上灯,窝在沙发里,全神贯注地看。

那画面,那音乐,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千寻的世界。

这认真观看的过程,就像是在给大脑储存素材,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节的转折,都得记在心里。

第二步,记录感受。

在看的过程中,咱的心情肯定会有起伏。

有时候会被逗得哈哈大笑,有时候又会紧张得手心出汗,还有的时候会感动得稀里哗啦。

这时候,别光顾着沉浸在情绪里,赶紧拿个小本本或者在手机备忘录上记下来。

就像我看的时候,看到千寻为了救白龙那么勇敢,我心里就一阵感动,马上记下“千寻的勇敢让我敬佩”。

第三步,整理思路。

看完之后,别着急动笔,先在脑子里把整个片子过一遍。

想想主要讲了啥,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地方,自己的感受是啥。

这就好比整理一团乱麻,得先找到线头。

比如说,我就整理出了它的主题是关于成长和勇气,还有那些神奇的角色和奇幻的场景。

第四步,确定主题。

从整理的思路里,挑出一个最想写的点作为主题。

这个主题要能概括您的主要感受和想法。

对我来说,的主题就是“在困境中成长,寻找真正的自我”。

第五步,列出提纲。

有了主题,就可以开始列提纲啦。

提纲就像是骨架,能撑起整篇观后感。

比如开头怎么引入,中间分几个部分来写,每个部分写啥,结尾怎么总结。

还是以为例,我可能会这样列提纲:开头讲讲为啥看这部电影,中间分别从千寻的成长经历、遇到的困难和她的应对方式来写,最后总结一下这部电影对我的启发。

第六步,丰富内容。

根据提纲,把每个部分的内容都填充得满满的。

这时候就要把之前记录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细节都用上啦。

比如说写千寻的成长经历,我会详细描述她从一个胆小怕事的小女孩,如何逐渐变得坚强勇敢。

她在汤婆婆的浴场里努力工作,不怕脏不怕累;她面对各种奇怪的神灵,也能保持镇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写观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如何写观后感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观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

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

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

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

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

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

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

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

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观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

要让“观”和“感”相吻合。

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

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

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

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

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

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

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二:如何写观后感要“会看”电影要写观后感,首先要“会看”电影。

也许有人会发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聋,谁不会看电影?可是为什么许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说写出感想了。

因此,老师在此提醒各位同学在看电影时要“投入”,要让自己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情感世界里,与主人公同悲欢、共休戚。

同时,还要并用眼、耳、脑各种感官,留意细节。

所谓细节,就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

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

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视听享受的过程,既是视觉美感逐渐积累的过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断深化的过程。

只有聚“睛”会神,我们在观看时获得的感受才能愈丰富、强烈,对影片内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彻,写观后感就更有基础。

2、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写观后感,要从自己观赏影片的感受出发。

可是,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观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

应强调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五六倍。

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

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3、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

要让“观”和“感”相吻合。

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

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

有个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在这段结尾中,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4、要联系实际而“感”要写好观后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5、观后感属于评析性的议论文一类。

电影观后感,即对影片发表评论,抒发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它又有别于影评: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电影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

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从主题、人物、细节、场面、语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来说,有的侧重于思想内容,有的侧重于表现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个场面、某个事件。

“感点”的选择,各具特色,可资借鉴。

写电影观后感,要选择好角度。

一篇几百字的观后感,容量很小,而一部电影所牵涉的内容却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须选好角度,把重点放在一个侧面上,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

选择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角度选得好,对立意、选材、构思、谋篇都直接产生连锁反应,有利于把观后感写好。

第三、厚积薄发,调“兵”遣“将”写电影观后感,要充分而又妥贴地运用学过的语言。

民间有一个给“语言”下定义的谜语:“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

”高尔基也说过类似的话:“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

”电影是一种艺术,电影观后感自然要牵涉到方方面面,没有足够的语言储备,就无法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对影片没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写不好观后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语言贫乏,同样也写不好电影观后感。

针对这样一篇观后感,作者尽管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和语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

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语言平淡无味,很难吸引观者的眼球。

6、正确把握文章内容。

常见的观后感一般包括三大块内容:1、内容简介。

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影片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观了一篇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一样,做到既完整又简练。

2、发表评论。

写这部分时,同学们可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

3、抒写感受。

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号。

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较:或将片中人物与自己比较,寻差距,找不足;或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比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

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

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7、找准写作的切入口。

一部电影人物众多,内容纷繁,情节纵横交错。

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找到一个切入口展开全篇,好像一条红线将“简介——评论——感受”三块内容串连起来。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1、选择一个人物。

一部电影看完,有的同学对主角赞不绝口,有的对某一配角记忆深刻。

不管怎样,只要挑选一个人物,透过其言行举止走入他的内心,由此而发表评论,抒写感受。

2、截取一个片断。

即选择影片中的一个小故事或一个独立的情节展开。

如电影《任长霞》中,表现任长霞一心为民的事例很多。

同学们就可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作为切入口,联系实际谈感受。

3、描写一个镜头。

即采用特写或素描的方法,生动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个镜头,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进而谈体会说感受。

篇三:如何写观后感写好“观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观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观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观”,才有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观后感的切入点。

三、观感结合有侧重:指导学生处理好写观后感时“观”与“感”的关系,做到二不二要。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指导学生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一、观懂原文抓中心?“观后感”的“感”是从观中产生的。

只有观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

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观文章前我们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

在观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一是初观感知,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总体印象。

初观《小音乐家扬科》我们知道文章记叙了具有音乐才能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