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感觉 难题易错题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人的感觉器官时刻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利用这些感觉可使人更好地生存。

下列有关感觉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触觉,感知物体形状B.利用冷热觉,感知冷暖C.利用味觉,感知气味D.利用嗅觉,帮助人们避开危险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3.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A、C是小球能摆到的最高点,B 点是小球的最低点,忽略空气的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在C点所受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此时小球将不具有惯性B.如在A点绳子突然断了,小球将竖直下落C.小球在B点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如在B点绳子突然断了,小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4.用手握住汽水瓶,汽水瓶并不滑落,这是因为()A.手的握力大于汽水瓶的重力B.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等于瓶的重力C.手的握力等于汽水瓶的重力D.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大于瓶的重力5.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3米/秒B.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牛C.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6帕D.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365天6.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7.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

图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甲、乙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每隔0.02s闪亮一次),据此记录,两球均从a下落到b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匀速运动,受到阻力大B.乙球用时短,受到重力大C.甲球用时较长,为0.12s D.两球频闪时间相同,均匀速运动8.很早以前,我国先民就掌握了养蚕技术,下列家蚕的发育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②④③①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9.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次数质量m/kg重力G/N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10.10.989.820.2 1.969.830.3 2.949.8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也可以完成本实验C.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上表),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小明处理数据时,给出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图(如图),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10.感冒很容易引发中耳炎,严重的中耳炎有可能导致耳聋。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1)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图中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2.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

图Ⅰ是地球运行轨迹图,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

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月相是()A.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①B.地球在乙处,月相如图④C.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②D.地球在丁处,月相如图②4.我们常常看到满树的桃花,但收获桃子时,会发现桃子比当初的花朵数目少。

这说明不是每一朵都能结出果实。

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①长有雌蕊②长有雄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A.①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5.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落的柱头上。

这一过程称为()A.自花传粉B.异花传粉C.人工授粉D.风力传粉6.如图所示,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且液面相平,a、b、C、d是液面下的各点,已知a点与c点深度相同,b点与d点深度相同,则下列有关四点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的判断肯定成立的是()A.Pa>Pb B.Pb>Pc C.Pc>Pd D.Pd>Pa7.如图所示,容器重为G1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2的液体,若用N1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2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N1和N2应满足()A.N1=G1+G2;N2=G2B.N1>G1+G2;N2>G2C.N1<G1+G2;N2=G2D.N1=G1+G2;N2>G28.如图所示,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 对物体做了40J的功,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40J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20NC.物体动能可能增加D.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筷子弯折C.拱桥倒影D.森林间的光线10.老师说初一的同学很多都已进入了青春期,男生小明不知道自己是否进入了青春期。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易错题难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易错题难

摩擦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2.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否存在根据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1.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__;(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_;(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_____。

(1)A (2)C (3)B2.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

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C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或静止状态。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1.有一架飞机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1秒钟从飞机上轻轻释放一只小球,当三只小球落下但均未落至地面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三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应是图中的( C )2.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D.朝各个方向跳的都一样远3.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开动时,气泡向________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_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具有惯性. 前,后,液体4.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B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做圆周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5.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请分别列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利用惯性:;防止惯性:.跳远前要助跑;车快到站时熄火靠惯性前进;拍衣服上的灰尘等等;防止惯性的例子有: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汽车限速行驶等等.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鞋底、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美观B.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是应用了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性质C.锤柄往下撞击板凳,锤头就能套紧在锤柄上,这利用了锤头的惯性D.贴在墙面上的吸盘受到拉力也不易脱落,是由于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指的是匀速或静止 2.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关键是看是否在一个物体上1.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拉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图所示为其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其中可能的是( B )A. 只有甲B. 只有甲、丙C. 只有乙、丙D. 甲乙丙均有可能2.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D )3.某人在车后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D )A.40牛 B.80牛 C.120牛 D.200牛4.一小球从足够高的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小球在空中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该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将作如何变化______.先加速后匀速5.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纸片剪成两半(4)A 6.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A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B.木块的运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7.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8.下列是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B )A. 汽车司机使用安全带与惯性无关B.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D.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牵引力大于阻力压强 1.下面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 D ]A.物体的质量越大.产生的压力一定越大 B.压力越大,支持面受到的压强一定越大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D.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支持面受到的压强就越大2.如图,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F1=F2 B.F1>F2 C.p1=p2 D.p1>p2A.如图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在A、B、C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3.别为、、,则下列有关、、的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BA.>>B.<< C.=>D.=<4.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易错训练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易错训练

七下易错训练第一章一、1.精子和卵细胞在 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胚胎的发育主要在 内进行。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受精卵中的 ,植入子宫后,胚胎通过 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 ,排出 。

试管婴儿:本质上是_________生殖;克隆生殖本质上是 生殖。

第一性征:男女 的差异。

第二性征:除 的男女差异。

2.图表填空3.根据子叶数目: 植物(玉米、水稻、小麦、高粱、甘蔗)营养物质在______; 植物(菜豆、黄瓜、西瓜、苹果、桃)营养物质在______。

胚乳和子叶中都含有淀粉(用______检验)4.植物的无性生殖:(1)孢子繁殖:藻类、苔藓、蕨类等植物不能开花,也不产生种子,它们用孢子进行繁殖(2)营养繁殖:植物用营养器官(根、茎和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常见的营养繁殖有分根、压条、扦插和嫁接( 和 的 紧密结合)。

优点既能 ,又能5 .细菌的细胞有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________,称为________。

细菌通过______繁殖;( 状、 状、 ______状)为单细胞生物。

真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称为__________。

一般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孢子植物 结构特点 举例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除了真菌的细胞结构外,还有结构,__________繁殖;如香菇等食用菌和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通过_________繁殖。

二、选择题2.人们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A.子叶B.胚芽C.胚轴D.胚根3.如图所示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4.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其中错误的说法是()A.菜豆种子没有图中的1结构B.图中的5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C.图中的6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D.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是结构25.中国人精于饮食,喜食瓜子。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练习:第2章第1节感觉世界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练习:第2章第1节感觉世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人的感觉1.人体主要的五种感觉和对应的感觉器官如下:________——眼;听觉——耳;________——鼻;味觉——舌;冷、热等触觉——皮肤。

2.感觉的产生过程刺激―→感觉器官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经神经传送到大脑大脑形成感觉3.酒精、药物等会影响人的感觉,特别是大脑。

酒精会使人的反应变得迟钝,因此酒后不能驾车。

例1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B.感觉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C.刺激信息是由神经传送到大脑的D.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皮肤和皮肤的感觉1.皮肤感觉的类型皮肤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它分布着多种感受器,构成一个广大的感受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当受到外界各种刺激时,会引起多种感觉。

一般按皮肤的感觉性质将其分为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感觉。

2.皮肤感觉的实例及功能(1)当你的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产生痛觉。

这种感觉功能对人的健康生活是有利的。

(2)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3.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4.皮肤的功能:①感受刺激;②防止身体水分散失;③排汗散热;④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痛觉可起到警示作用)。

说明①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

②人体的各种感觉都在大脑中形成,如皮肤上只有感受器,并没有形成感觉的功能。

例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A.能够分泌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人体起到重要保护作用B.如果表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C.在真皮内分布着感觉神经末梢D.真皮内的生发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鼻和嗅觉1.嗅觉嗅觉是由________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

2.形成嗅觉的过程气味→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大脑嗅觉神经中枢(形成嗅觉)3.嗅觉的特点(1)大脑的嗅觉中枢有适应的过程。

浙教版七下科学错题集

浙教版七下科学错题集

1.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15cm C.10cm D.5cm解:倒立缩小的像,u>2f即20cm>2f,10cm>f,答案D2. 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A.掷实心球 B.助跑跳远 C.弯弓射箭 D.保持车距解:A、掷实心球时,人给球一个速度,球离开人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利用了惯性;B、跳远之前先助跑,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就会跳得更远,是利用了惯性;C、射箭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箭离开弦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是利用了惯性;D、车辆行驶时速度很快,刹车后,由于惯性车不会立即停下来,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车距太小容易追尾,保持车距是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故选D.3.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解:(1)由甲图可知: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间.从图象来看,物体经过的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由v=s t 可知,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可知物体做匀速运动.v=s t =30m 6s =5m/s (2)由乙图可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由丙图可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3m/s.(4)由丙图可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v=5m/s.故选B.4.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人的口腔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连,中耳中的鼓膜能接受声波刺激,可产生振动.“打呵欠”会影响鼓膜的振动.故A5.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解:(1)物体P、Q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物体P、Q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5N、3N.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2)P受到的摩擦力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P受到的摩擦力大,可能是因为桌面M比桌面N粗糙造成的;可能是P的质量大,重力大,对桌面的压力大造成的.故A 和C不符合题意.(3)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6.利用分根、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花卉或果树的最主要的优点是()A.缩短植物的成熟时间 B.增强植物生活力C.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 D.有利于大量繁殖新个体解:嫁接、扦插、分根没有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而结合,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精选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1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拉力成正比。将两个规格相同的轻质弹簧a和b按图示的方式连接,图中两小球的质量相等。两小球静止时,设两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xa和xb,拉力分别为Fa和Fb。则()
A.xa=xbB.xa=2xbC.Fa=FbD.Fa=2Fb
15.下列是生物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示意图,其分析正确的是()
C.古筝和古琴的响度不同D.古筝和古琴长得不同
2.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A.半导体B.磁性物质
C.真空带D.金属物质
7.(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
8.下图是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拟南芥”幼苗照片,带两片子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拟南芥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一定会萌发 NhomakorabeaA. B.
C. D.
5.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宇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6.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B.男性生殖系统中,与丁功能类似的器官是睾丸
C.受精是人类发育过程的开始,在乙中进行
D.进入青春期后,小安体内性激素分泌失调,脸上长满了青春痘,这与图中甲的功能有关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青春期女孩乳房已开始发育,所以应该穿紧身衣服束胸以免被同学发现B.部分男孩在青春期开始长胡须,看起来很不好看,所以应该趁早拔掉;C.发现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长腋毛而取笑他(她)D.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和所表现出的情况是有差异的【答案】D2.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

与“试管婴儿”的产生相应的受精和生殖方式是()A.体内受精、胎生B.体外受精、卵生C.体外受精、胎生D.体内受精、胎生【答案】C3.下列有关男女生殖与发育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B.人体受精卵的形成部位与胚胎发育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子宫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是胎盘D.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男性的第二性征,但不能产生精子【答案】D【解析】试题难度:一般;相关考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青春期发育;选项D中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男性的第二性征,也能产生精子,但精子无法于卵细胞相遇。

答案是:D4.下图生物的生殖现象属于出芽生殖方式的是()【答案】D5.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其外骨骼()A.限制了身体的运动B.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C.对幼体的保护功能丧失D.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答案】B6.灰雁栖息在沼泽地,它们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编号模型卵的特点灰雁的反应1 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2 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不弄回巢中3 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弄回巢中4 带褐色斑点的模型卵弄回巢中AC.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D.褐色斑点【答案】D7.动植物的有性生殖是最高级的生殖方式,有利于生物的进化,这是因为动植物的有性生第1 页,共7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2、一平面镜竖直悬挂在墙上,人眼位置如图所示。

有三个物体 R、S、Q 放在镜子面前,人眼从镜中能看见的像( )A、只有 R 的像B、R 和 S 的像C、S 与 Q 的像D、只有 S 的像3、发光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且在两倍焦距外,将凸透镜沿主轴向发光物体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发光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①与凸透镜的距离越来越大②与凸透镜的距离越来越小③与透镜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④与物体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4、如下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琴轴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再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5、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激,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行车安全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的倒车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影响司机安全行车琴枕6、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 响度D.频率7、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 20 厘米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 6 厘米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

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 厘米B.5 厘米C.7 厘米D. 9 厘米8、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象,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象,则应该 () A、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B、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 C、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D、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 9、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 A 和半球形玻璃砖 B 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 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A. A 和 B 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B. A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 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D.A 和 B 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10、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为 6 厘米、18 厘米、24 厘米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 f,则( )A、f<6 厘米B、9 厘米<f<12 厘米C、6 厘米<f<18 厘米D、18 厘米<f<24 厘米11、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A.绿叶黄花B.黑叶红花C.黑叶黑花D.红叶红花12、六一儿童节,风和日丽,小敏和妈妈到风光宜人的柳叶湖游玩.下列叙述是从物理学角度解释她们那天见到的景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垂柳的倒影是岸上柳树的虚像B.柳叶绿绿葱葱是因为它吸收了绿色的光C.游艇上的小敏发现岸上的树正在快速地向身后退去,她选择的参照物是树D.走在树阴下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小光斑,因为树叶交错的间隙是圆形的13、关于国庆 60 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14、科学家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汽车和路灯使用.方法是在路基上先铺设覆盖有太阳能电池的水泥板,再在太阳能电池上覆盖透明的玻璃作为路面,这个设想要能实际使用,对玻璃的选择,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需考虑的( )A.玻璃表面粗糙程度 B.玻璃强度 C.玻璃颜色D.玻璃的隔音效果15、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16、一个半径为 5m 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 3m 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 1.8m,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的距离不能超过( )A.1mB.2mC.3mD.4m17、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左镜4m,物体距右镜8m,如图所 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 )A.24mB.32 mC.40 mD.48 m18、一个身高为 h(可看成是眼睛到地面的高度)的人面对竖直墙站立,身后有一棵高为 H 的树,人到墙和 人到树的距离相等,在墙面上挂一面镜子,为了使人能从镜子中看到树的最高点,则平面镜的最高点离地面 的最小高度是( )A.(2H+h)/3B.(H+2h)/3C.(H+h)/3D.(2H-h)/319、在图中,MN 为一平面镜,a、b、c、d 表示一个不透明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其中 b 面跟平面镜平行,e 是观察者的眼睛所在位置(位于正方体的正下后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中观察者可以观察到 a、b、c、d 四个侧面 B.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 a 面和 d 面 C.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 a 面及部分 b 面D.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 a 面,不能看到 b 面的任何部位 20、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 S,由发光点到平面镜的垂线的垂足为 O,如图所示.当平面 镜绕过 O 点并与纸面垂直的轴逆时针转动时,像点( )A.跟平面镜的距离保持不变B.沿一直线越来越接近平面镜C.和发光点的距离越来越大D.按逆时针方向沿一圆弧运动2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 α 为( )A.30° B.45°C.60°D.90°22、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 MN 和 PQ,MN∥PQ,相距 d 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 v 米/秒的速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两个平面镜上所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 )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 2vB.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小球指向 MN 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 2vD.小球指向 MN 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 2v23、采用下面哪些方法,一定能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只要适当增大观察者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B.只要采用长度大于身高一半的镜片C.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且镜子的上边缘应跟自己头顶等高D.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24、如图中 c 是一口水池,地面 ab、cd 与水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aa'是高为10 米的电线杆,ab=4 米,bc=2 米,cd=2 米.立在 d 点的观察者弯腰观察电线杆在水中的像.已知观察者的两眼距地面高为 1.5 米,则他能看到电线杆在水中所成像的长度为( )A.4.5 米 B.6 米 C.3 米 D.1.5 米25、房间墙上挂着 0.5 米高的平面镜(镜面足够宽),对面墙上挂着 1.5 米高的中国地图,两墙面之间的距离为 3 米,欲从镜子里看到全部地图,人需要站在距离挂地图的墙至少( )A.1 米 B.1.5 米 C.2 米 D.2.5 米26、小明同学正对竖直的平面镜站立,小明的脸宽为 18cm,小明两眼的距离为 8cm,小明欲使自己无论闭上左眼还是右眼,都能用另一只眼睛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脸,则镜子的宽度至少为( )A.8 米 B.10 米 C.13 米 D.26 米27、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B.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C.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28、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吸管.小明同学将一支吸管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透过玻璃杯的侧面俯视水杯(如图所示),可能看到的是以下哪种情况( )A.B.C.D.29、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 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 B.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 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C.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 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D.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 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 30、如图,玻璃杯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某一角度可以较清晰地观察到 有三条鱼分布在上、中、下位置(圆圈中为看到的“上”面鱼),则看到其它位置的鱼可能是( )A.中间鱼B.中间鱼C.下面鱼D.下面鱼31、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 4m 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 )A.大于 4 米 B.小于 4 米 C.等于 4 米 D.无法判定32、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B.玻璃上不同部位透过光的颜色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情况不同3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C.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34、下列三幅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都不相同3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频率是 80Hz 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 160Hz 的音调高B.振幅是 3cm 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一定比振幅是 5cm 的响度大C.城市多植树,设立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都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D.声音能传播信息和能量36、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37、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声音的响度B.城市道路两旁修建隔音板是为了从声源处减弱噪声C.人们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声纳系统可探知海洋的深度D.医院中用“B 超”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38、一位记者在听讲座时,想把投影在银幕上彩色幻灯片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当时会场比较暗,记者用镜头对准银幕拍摄时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A.红绿分明,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B.红绿彩色画面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黑的字C.反而看不清银幕上投影出的图形,照片白茫茫的D.用不用闪光灯一个样,因为拍摄的是幻灯片而不是实际的景物3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像距 v 和物距 u 是一一对应的,在如图 所示的四个图线中,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该是( )A.图线 AB.图线 B C.图线 CD.图线 D40、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不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和凸透镜对光产生折射,出现放大的像B.空杯时,“七仙女”的图片可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小,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一倍焦距以外,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41、甲、乙两只机械手表,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手表的表面正对透镜,跟主光轴垂直,从透镜的另一侧适当位置观察手表,则下列关于手表秒针旋转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表秒针逆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B.乙表秒针顺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C.乙表秒针逆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D.甲表秒针顺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42、2009 年 7 月,我国出现了 500 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A.光的反射;a 区B.光的折射;b 区 C.光的直线传播;a 区 D.光的直线传播;b 区1、范仲淹考滕子京,谈谈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关于“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