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案10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5篇)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范文第1篇本教材选自人教版《化学1》必修。
该课中的学案是依据同学现有的阅历和理解水平,将学问点设置成一系列问题。
它体现了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对同学用问题启发思维,供应学法指导。
在教学思路上,该课的最大特点是不单纯地讲解学问,而是将详细的学问点进行加工,使其向上与化学原理、观念以及方法相链接,向下能落实到应用层面。
准时利用化学原理整合学问,适时渗透化学学科的讨论程序和思维方法,不仅能使学问条理化和脉络化,消退元素化合物学问的“散、繁”的现象,而且体现了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给同学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建立框架。
该教学设计为同学的学习供应了支架,加强了思维方法的训练,在肯定程度上能发挥优化教学过程和促进同学进展的双重功效。
教学详细过程[引入]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Si、Cl,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非金属元素S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是探究其氧化物的性质。
[板书]第四章第三节硫的氧化物[问题]依据原子结构打算元素性质的原理,我们可通过什么来了解S元素的性质?完成学案的第1题。
阅读教材第89页,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2题。
1. 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通常简单_____电子。
2. 单质硫的俗名为________,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成粉末。
________溶于水,微溶于酒精,_____溶于二硫化碳。
设计意图:画出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想S元素的性质,使同学把握用原子结构思索元素性质的化学思维方法。
通过同学自己阅读教材去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培育自学力量。
[问题]常见的硫磺就是单质S,硫磺有什么特点?[同学]回答:可以燃烧。
[老师]回忆S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完成学案的3题。
3.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提问]依据S燃烧的现象,推想SO2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4题。
[精品]新人教版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学案10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学案10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d1102d76c66137ee061941.png)
案10 氧还原反应[考纲要求] 1了解氧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还原反应,能判断反应中的氧剂、氧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
3能判断氧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目。
4掌握物质氧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5能运用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一氧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关系1.氧还原反应:有元素合价的升降或__________(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2.氧还原反应的特征:____________——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还原反应的依据。
3.氧还原反应的本质:______________。
4.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问题思考1.有人用下列图示表示出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还原反应的关系,请在画线上填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氧产物一定具有氧性吗?为什么?同氧剂相比,哪个强?3.试比较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弱。
4.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知识点二常见的氧剂和还原剂完成下述两个表格1.常见的氧剂2常见的还原剂问题思考5.金属阳离子一定只有氧性吗?S、HI只能作还原剂吗?6.举例说明只作氧剂、还原剂的物质。
H2知识点三氧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用箭头表示氧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
在线上标出“________”或“____________”电子的目,一条箭头线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另一条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
如:氧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产物2.单线桥法用箭头表示反应物中不同(或相同)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
在线上标出__________________,箭头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即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_。
如:还原剂氧剂问题思考7.氧还原反应中,合价升降总为何相等?该守恒规律是否是物质不灭规律的延伸?8.下列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目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化学必修1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

复习初中学过的知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采用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的。鼓励学生做笔记并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学中练,练中学”。在练习中,可让学生依老师的思维模式,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理解后再按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记忆,最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程序:
化学必修1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
《化学必修1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取舍
学科
现行教材化学必修1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一直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是中学化学中的核心理论知识,它贯穿于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直接指导作用,在化学知识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要抓好基本概念的学习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应用。
教学整体设计采用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反复巩固、不断发展的方法,整节课思路很清晰;
能够做到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培养;
课件的制作能充分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交叉分类图绘制的比较满意。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但未能将新课程教材体现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好的贯穿于教学中。同时说明我对新教材还没有吃透,教学目标还不够清晰,对课程标准也没有认真地去学习、钻研,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钻研,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方法
以讲解、分析、体温、概括为主体,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着一关键,通过氢气与氧化铜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等一一揭示反应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 练 提问 讨论 归纳 总结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了解程序下一步步完成学习化学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是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必修

化合价升高,)
[讲]由此可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氧化与还原这两个对立的过程相互依存而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之中,同时发生而且不可以分离。
总的来说,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oxidation reaction):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reduction reaction):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问]请判断投影的五个反应都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1、2、3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是氧化还原反应;4、5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
[过]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讲]以2Na +Cl2==2NaCl 为例
[投影]
[讲]2Na +Cl2==2NaCl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是个氧化还原反应。
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稳定的钠离在讲电子数目时巧妙的带出四者相等的结果,为讲得失电子守衡和化合价变化分析埋下伏笔。
通过对NaCl 和HCl 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深入理解“电子转移”的意义,并向学生渗透从结构入手探究化学反应这一化学学习的重要理想。
最新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等概念;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理解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预习导航:1.元素的化合价的判定: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全为,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既有又有,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思考: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2、NH3、NH4Cl、NO、NO2、N2O4、HNO3;H2S、SO2、SO3、H2SO4、BaSO4;Cl2、NaCl、HCl、HClO、HClO4、HClO3、KClO3;CH4、CO、CO2、H2CO3、NaHCO3、CaCO3;Fe、FeCl3、FeSO4、Fe2O32. 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析:Fe2O3+3CO 高温2Fe +3CO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思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1)CuO +H2=Cu +H2O 从CuO来看是反应,从H2来看是反应。
(2)CO2+C=2CO,从CO2来看是反应,从C来看是反应。
(3)C+H2O=CO+H2,从C来看是反应,从H2O来看是反应。
结论:4. 若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分析,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即____________ _,另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指,还原反应指。
5.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它的外观表现是。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常根据。
5.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与化合价升降的总数是。
课堂互动:一.初中学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它们的反应特点用图示表示出来。
基本类型:练习:1.以制得CO 2为目的,分别用四种反应类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2.3.1 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 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自主学习】一、元素化合价复习1. 标出下列元素的化合价KClO3 HClO KMnO4 K2MnO4 Na2O2 H2O2 NaH FeO HNO3 NO2CuS Na2SO3 Na2SO4 H2S O3 Cu2S Fe2O3 CO NH3 CO22. 化合价规律(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单质的化合价为。
(2)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显,非金属元素既可以显,又可以显。
(3)同种元素可以显示不同化合价,举例:。
二、氧化还原反应1. 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定义(1)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
(3)还原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1)判断依据: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2)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发生变化。
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名称:,举例:。
(2)名称:,举例:。
(3)名称:,举例:。
(4)名称:,举例:。
『及时训练』1.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aCO3高温 CaO + CO2↑B. Na2O+H2O==2NaOHC. Na2CO3+2HCl==2NaCl+H2O+CO2D. 4HNO3(浓) △ 4NO2↑+ O2↑+ 2H2O2.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A、HCl→MgCl2B、Na→Na+C、CO→CO2D、Fe3+→Fe3. 在反应 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中,元素化合价升高,被(填“氧化”或“还原”),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被(填“氧化”或“还原”),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预习困惑』【课堂学习】探究点一化合价升降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1、以氧化铜与氢气反应为例进行分析,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有何关系?探究点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⑤氧化还原反应⑥非氧化还原反应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
2023年高一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精选3篇)

2023年高一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精选3篇)教案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3. 进一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0分钟)a. 讲解氧化和还原的概念;b. 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15分钟)a.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b. 给出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
3. 判定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15分钟)a. 介绍电子转移和氧化数变化两种判定方法;b. 引导学生根据判定方法分析判定氧化还原反应。
4.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15分钟)a. 讲解写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步骤;b. 给出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5.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5分钟)a. 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例子;b. 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1.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2. 评价方式: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教案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探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验中的一些常见现象;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10分钟)a. 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b. 解释实验所需器材和化学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15分钟)a. 指导学生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化学品;b. 详细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的步骤。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预习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掌握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3.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课前预习】一、化学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复习】元素的常见化合价:金正非负单质零,化合总价和为零。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2、标出下列划线元素的价态:FeCl2 、FeCl3、Na2O2、Na2O、HCl 、HClO、KClO3、KClO43、阅读课本p48《交流·研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分析反应中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①铜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氧化铜与氢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碳酸钙高温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的角度,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上6个反应中: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化合价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化合价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0氧化还原反应[考纲要求]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
3.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掌握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5.能运用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或__________(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____________——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______________。
4.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问题思考1.有人用下列图示表示出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请在画线上填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氧化产物一定具有氧化性吗?为什么?同氧化剂相比,哪个强?3.试比较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弱。
4.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知识点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完成下述两个表格1.常见的氧化剂5.金属阳离子一定只有氧化性吗?6.举例说明只作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
H2S、HI只能作还原剂吗?知识点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用箭头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
在线上标出“________”或“____________”电子的数目,一条箭头线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另一条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
如: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2.单线桥法用箭头表示反应物中不同(或相同)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
在线上标出__________________,箭头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即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_。
如:还原剂氧化剂问题思考7.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为何相等?该守恒规律是否是物质不灭规律的延伸?8.下列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一、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判断方法1.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则氧化性:氧化剂____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____还原产物典例导悟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1)NO、Fe2+、I-、H2SO3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2、FeCl3、HNO3、H2SO4(稀)的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判断金属性越强的元素,金属单质的还原性________,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________;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单质的氧化性________,而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就________。
典例导悟2 试比较Fe 2+、Cu 2+、Ag +、Zn 2+的氧化性强弱和Cl -、Br -、I -、S 2-的还原性强弱。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进行判断。
例如:16HCl(浓)+2KMnO 4===2KCl +2MnCl 2+8H 2O +5Cl 2↑① 4HCl(浓)+MnO 2=====△MnCl 2+2H 2O +Cl 2↑② 4HCl(浓)+O 2=====CuCl 2500℃2H 2O +2Cl 2③则上述3种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
如:2Fe +3Cl 2=====△2FeCl 3 Fe +S=====△FeS 则氧化性Cl 2____S 。
5.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比较(1)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____极金属的还原性强。
为什么?____________。
(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__________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________较强。
6.依据反应中能量变化判断 H 2+X 2===2HX ΔH 1<0H 2+Y 2===2HY ΔH 2<0若ΔH 1<ΔH 2,则X 2的氧化性比Y 2的氧化性____;X -的还原性比Y -的还原性____。
你能举个常见的例子证明该结论吗?7.其它因素从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2.强弱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________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________还原产物。
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________;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________;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其中一种性质。
4.归中规律同一元素不同价态原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有下面几种情况,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是____。
由此得出的归中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归纳为:只靠拢,不相交。
5.难易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____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____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__________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__________的氧化剂优先反应。
典例导悟3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H2O2+H2SO4===SO2↑+O2↑+2H2OB.2Fe3++SO2+2H2O===2Fe2++SO2-4+4H+C.SO2+I2+2H2O===H2SO4+2HID.2Fe2++Cl2===2Fe3++2Cl-典例导悟4(2010·临沂模拟)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Fe2+C.溶液中一定含Cu2+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典型导悟5(2011·哈尔滨月考)14 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A.9.6 g B.6.4 g C.3.2 g D.1.6 g思维升华得失电子守恒法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还原剂失电子数,利用这一等式,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1.(2010·安徽理综,7)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 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2.(2010·海南,7改编)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NaCl B.Al2O3C.N2O3D.SiO2 3.(2009·福建理综,6)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4.(2009·上海,7)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5.(2009·广东,17改编)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H2O2分解的总方程式为:H2O2===H2O+O2↑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6.(2006·江苏,3)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7.判断正误(1)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 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2010·江苏-5C)(2)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1∶2()(2010·全国理综Ⅱ-10B)(3)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 mol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1 mol()(2007·全国理综Ⅰ-10B) 8.(2010·全国理综Ⅱ,10)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A.1∶4 B.1∶2 C.2∶1 D.4∶1 9.[(2010·北京理综,26(3)]过程Ⅲ: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
若该反应消耗32 g CH3OH转移6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