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高考文综地理试卷
2014四川高考文综试题 标准答案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地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D.④地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解析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答案】1.A 2.D【解析】1题,考查时差的计算,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题干上已经给出已知时间为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所求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0市区区时),0时区在东8区西边,用已知时间减去8个小时,所求结果就为正确答案,A正确;2题,考查北半球冬夏的气压中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主题干上给出的时间可以知道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包括西昌在内的亚欧大陆都在强大的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D正确。
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答案】3.B 4.C【解析】3题,考查交通运输,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图中600—800KM处,高铁的市场占有率减少的幅度最大,甲交通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增加的幅度最大,B正确;4题,考查不同交通运输的特点,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图中反映出近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方式的人较少,远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的人较多,说明甲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速度快,省时的特点,应为航空运输,C正确。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答案】5.A 6.B【解析】5题,考查大气环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全国卷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 夏至日P>0C. 全年日P<1D. 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2014年高考真题四川卷(文综地理)word版$455797

走聘教育H12.coiu,cn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地理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 1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 100分。
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 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I 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 1— 2题。
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 2013年12月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4. 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地理试题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
第I 卷9至11页,第n 卷12至121. A . 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 C . 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A •冷锋过境时 B. 暖锋过境时 A •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C .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D.400 — 600kmA . 700— 900kmB.600 — 800kmC.500 — 700km"1^趙鴻教育网hUp :〃wwW ・E12am.5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5. 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 .东北风B .东南风 C. 西南风D .西北风6. 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 50— 300毫米。
读图回答 7— 8题。
As*7. 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9?第 L:;:; 筲Hg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2014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4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卷一、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1.(4分)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2.(4分)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如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4分)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4.(4分)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如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5﹣6题.5.(4分)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4分)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如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7﹣8题.7.(4分)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4分)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如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4分)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10.(4分)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如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1﹣12题.11.(4分)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12.(4分)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二、解答题,共2题,共52分.13.(28分)如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如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14.(24分)如图中M 、N 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表示),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 、N 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 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2014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1.(4分)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分析】主要考查了区时的计算,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解答】解: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1日17时30分。
2014年全国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四川卷

[] 2014·四川卷(文综地理)2014·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1.A[解析] 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
探测器发射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2月2日1时30分,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
两地相差8个时区,且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以西,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求出国际标准时间:2日1时30分-8小时=1日17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最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2.D[解析] 主要考查天气系统。
发射场位于四川西昌,12月正值冬季,此时亚洲高压势力强大,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高压控制下。
2014·四川卷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1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千米B.600~800千米C.500~700千米D.400~600千米3.B[解析] 主要考查读图能力。
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的距离范围应位于市场占有率曲线变化最陡处。
据图可知,600~800千米变化幅度最大。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4.C[解析] 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
据图可知,甲运输方式与高速铁路的区别在于甲运输方式更适合远距离运输旅客,所以甲运输方式应为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
2014·四川卷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2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5.A[解析] 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标准答案(全国卷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2014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4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试卷一、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1.(4分)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2.(4分)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如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4分)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4.(4分)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如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5﹣6题.5.(4分)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4分)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如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7﹣8题.7.(4分)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4分)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如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4分)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10.(4分)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如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1﹣12题.11.(4分)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12.(4分)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二、解答题,共2题,共52分.13.(28分)如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如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14.(24分)如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表示),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2014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1.(4分)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分析】主要考查了区时的计算,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解答】解: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1日17时3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文科综合地理
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地理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9至11页,第Ⅱ卷12至12页,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2.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
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图5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1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Ⅱ卷共2题。
13.(28分)图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4分)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6分)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分)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6分)
14.(24分)图7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4分)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10分)
(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