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研究土壤改良、肥料加施、植物生长及土壤质量评价等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使用碱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即采用碱液(高氯酸或稀硫酸)氧化有机质,然后通过BaCl2溶液进行检测,最终得出该种有机质的重量分数。
三、实验方法
1.采集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后,按照相应重量(抽样量为300~500g),将土壤样品置于一容器中,接着,加入相应量的分解剂(用1:1酒精醋酸混合物浸泡30min),同时,将土壤样品加入50ml 稀硫酸,摇匀后,用50ml高氯酸进行二次混匀,置于水浴中回收有机质,滤过纸后,收集上清液(碱液)。
2.实验测定:将碱液容器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比重为1.25),至出现明显的黄色反应,然后,采用稀释法加入分析纯水,调节比重为1.2,通过试管热能计热量法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
四、实验结果
实验后得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1.5%。
五、结论
本实验通过碱氧化法成功地测定了该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该样品的有机质含量为31.5%。
土壤学实验报告3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谢晓梅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金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四、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讨论、心得 八、参考文献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土壤有机质测定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2、 掌握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用稀释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2、实验原理:①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以含碳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生命体和非生命体)。
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巨大,它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生态环境中有机污染及全球碳平衡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分析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包括部分分解很少的动植物残体、动植物残体的半分解产物及微生物代谢物和腐殖质类物质。
并且不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差异很大,低的不足0.5%,高的可达20-30%。
其中,>20%称有机质土壤,<20%称矿质土壤。
一般的,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5%。
②稀释热法是利用浓重铬酸钾迅速混合所产生的热来氧化有机质,剩余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但由于热量较低,对有机质的氧化程度较低,只有77%。
氧化过程: K 2Cr 2O 7 + C + H 2SO 4→K 2SO 4 + Cr 2(SO 4)3 + CO 2 + H 2O橙色 绿色滴定过程: K 2Cr 2O 7 + FeSO 4 + H 2SO 4→K 2SO 4 + Cr 2(SO 4)3 + Fe 2(SO 4)3 + H 2O橙色 浅绿色 绿色 浅黄色实验使用邻啡啰啉试剂作为指示剂,显示氧化还原状态。
邻啡啰啉试剂与不同价态的铁形成不同颜色的络合物。
[(C 2H 8N 2)3Fe]3+↔[(C 2H 8N 2)3Fe]2+淡蓝色 红色滴定开始时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滴定过程中渐现Cr 3+的绿色,快到终点时变为灰绿色,如果标准亚铁溶液过量半滴,即变成红色,说明终点已到。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精)

实训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一、目的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了解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培肥、改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有机质测定原理,初步掌握测定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既注意事项。
能比较准确地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方法原理在加热条件下,用稍过量得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或硫酸亚铁铵)滴定,由所消耗标准硫酸亚铁的量计算出有机碳量,从而推算出有机质的含量,其反应式如下:2K2Cr2O7+3C+8H2SO4→K2SO4+2Cr2(SO4)3+3CO2+8H2OK2Cr2O7+6FeSO4+7H2SO4→K2SO4+ Cr2(SO4)3+3Fe2(SO4)3+8H2O 用Fe2+滴定剩余的K2Cr2O72-时,以邻啡罗啉(C2H8N2)为氧化还原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变色过程如下:开始时溶液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此时指示剂在氧化条件下,呈淡蓝色,被重铬酸钾的橙色掩盖,滴定时溶液逐渐呈绿色(Cr3+),至接近终点时变为灰绿色。
当Fe2+溶液过量半滴时,溶液则变成棕红色,表示颜色已到终点。
三、仪器试剂1. 仪器用具硬质试管(18mm×180mm)、油浴锅、铁丝笼、电炉、温度计(0~200℃)、分析天平(感量0.0001g)、滴定管(25ml)、移液管(5ml)、漏斗(3~4cm),三角瓶(250ml)、量筒(10ml,100ml)、草纸或卫生纸。
2. 试剂配制1.0.1333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经过130℃烘烧3~4h的分析纯重铬酸钾39.216g,溶解于400ml蒸馏水中,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冷却后架蒸馏水定容到1000ml,摇匀备用。
2.0.2mol/L硫酸亚铁(FeSO4.7H2O)或硫酸亚铁铵溶液称取化学纯硫酸亚铁55.60g或硫酸亚铁铵78.43g,溶于蒸馏水中,加6mol/L H2SO41.5ml,再加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备用。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土壤有机质测定一、实验目的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了解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灼烧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掌握其测定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对土壤科学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产物。
灼烧法是通过在高温下将有机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其质量损失计算有机质的含量。
其计算公式为:有机质含量(%)= (m0-m1)/m0 × 100%,其中m0为土壤样品质量,m1为灼烧后剩余物质量。
三、实验步骤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采集深度为0-20cm的土壤样品,去除石块、根系等杂质,将其粉碎、混匀,过2mm筛。
取适量过筛后的土壤样品用于有机质的测定。
2.土壤样品的灼烧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称取0.5g,放入已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瓷坩埚放入烘箱中在45-50℃下烘干2小时。
然后将其放入马弗炉中,在450℃下灼烧4小时,直至样品变为灰白色。
3.样品的质量记录在灼烧前后,分别称量样品的质量,记录数据并计算质量损失。
同时以瓷坩埚为空白,进行空白试验,以检验实验的准确性。
4.数据处理与计算根据质量损失计算有机质的含量,参考上述计算公式。
同时,通过对比标准曲线,对实验结果进行校准和修正。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以下为实验数据记录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记录表,计算每个样品有机质的含量,并求出平均值。
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
可以生成柱状图、饼图等,以便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和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该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范围、平均值及分布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评价该地区土壤质量、制定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灼烧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

实验三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丘林法一、实验目的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条件。
它直接影响着土壤的保肥性、保墒性、缓冲性、耕性、通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等。
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测定原理在强酸溶液中,土壤与过量的重铬酸钾共同加热,氧化土壤中有机质,以邻啡罗啉为指示剂,用标准硫酸亚铁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重铬酸钾的消耗量计算有机碳含量,进而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
2Cr 2O 72- + 16H + + 3C → 4Cr 3+ + 3CO 2 ↑ + 8H 2O Cr 2O 72- + 6Fe 2+ + 14H + → 2Cr 3+ + 6Fe 3+ + 7H 2O 三、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硬质试管(18×180mm );试管夹;300℃温度计;烧杯(1000mL );可调电炉;三角瓶(250mL );酸式滴定管(50mL );洗瓶;滴定管;移液管;注射器。
四、试剂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61K 2Cr 2O 7)=0.8000mo1/L ]:39.2245g 重铬酸钾(K 2Cr 2O 7,分析纯)加400mL 水,加热溶解,冷却后用水定容至1L 。
2. 硫酸亚铁溶液[c (FeSO 4)=0.2mo1/L ]:56.0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化学纯),溶于水,加15mL H 2SO 4,用水定容至lL 。
3. 邻啡罗啉指示剂:1.485g 邻啡罗啉(C 12H 8N 2·H 2O )及0.695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溶于l00mL 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4. 硫酸(H 2SO 4,ρ=1.84 g/cm 3,化学纯)。
5. 植物油或浓磷酸。
五、实验步骤准确称取0.25mm 风干土样0.1~0.5g (精确到0.0001g ),放入清洁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准确加入0.8000mo1/L K 2Cr 2O 7标准溶液5mL ,再用注射器注入5mL 浓硫酸,摇匀,将清洁干燥小漏斗置于试管上端以冷凝水蒸气。
实验三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实验三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及计算方式2. 熟练滴定操作二、 实验原理土壤有机质包括三类物质:粗有机质——分解很少但仍保持原形状特征的植物残体,半分解有机质——正在分解中的植物残体以及微生物活动的各种产物;腐殖质——为土壤特有的特殊有机物质。
土壤有机质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同时是异差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
有机质的含量影响着土壤一系列理化学性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标准重铬酸钾一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C ,多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
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C 量,再乘以经验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
其反应式如下:这种方法称为重铬酸钾法,亦称丘林法。
三、 实验仪器硬质大试管,小漏斗,试管夹,油浴锅,电炉,300℃温度计 ,天平(感量0.0001g ),滴定管,吸管,三角瓶(250ml ),0.8000N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N 硫酸亚铁溶液;邻啡罗啉指示剂;石蜡植物油4—5斤;浓硫酸(d —1.84C.P )。
四、 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通过0.25mm 筛孔的土样0.5g (精确到0.0001g ),放入干燥硬质试管中。
用吸管加入0.8000N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然后用移液缓缓加入浓硫酸5ml 小心地摇匀。
2、油浴锅加热到185--190℃时置入试管,保持温度在170—180℃,使溶液沸腾5分钟(从开始沸腾时准确计时)。
然后揩净外管,冷却。
3、将试管内容物全部转入250ml 三角瓶中,使最后体积在60—80ml 左右。
224234242722382)(25180170832CO O H SO K SO Cr t C C SO H C O Cr K +++=︒-︒++分钟O H SO K SO Fe SO Cr SO H FeSO O Cr K 2423423424247227)(3)(76+++−→−++加入邻啡罗啉指示剂3滴,用0.2N 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溶液由橙黄色经绿色突变为棕红色即为终点。
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 重铬酸钾容量法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一、目的和要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通常作为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不仅是土壤各种养分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并对土壤理化性质如结构性、保肥性和缓冲性等有着积极的影响。
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很多。
本实验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二、内容与原理在170—180℃条件下,用过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重铬酸钾以硫酸亚铁溶液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质含量。
测定过程的化学反应式如下:2K2Cr207+3C+8H2S04——→2K2S04十2Cr2(SO4)3+3CO2+8H20K2Cr207+6FeSO4+7H2S04——→K2S04十Cr2(SO4)3+3Fe2(SO4)3+7H20三、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主要仪器设备:三角瓶、漏斗、恒温箱、酸式滴定管试剂配制:(1)0.8000molL-1(1/6 K2Cr207)标准溶液,将K2Cr207(分析纯)先在130℃烘干3——4小时,称取39.2250克,在烧杯中加蒸馏水400毫升溶解(必要时加热促进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到1升。
(2)0.1 molL-1FeS04溶液,称取化学纯FeSO4·7H20 56克或(NH4)2SO4·FeS04·6H2O 78.4克,加3molL-1硫酸30毫升溶解,加水稀释定容到1升,摇匀备用。
(3)邻啡罗林指示剂,称取硫酸亚铁0.695克和邻啡罗林1.485克溶于100毫升水中,此时试剂与硫酸亚铁形成棕红色络合物[Fe(C12H8N3)3]2+。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通过0.25mm筛孔的风干土样0.100-0.500克,倒入150ml三角瓶中,加入0.8000molL-1(1/6 K2Cr207)5.00毫升,再用注射器注入5毫升浓硫酸,小心摇匀,管口放一小漏斗,以冷凝蒸出的水汽。
2、先将恒温箱的温度升至185℃,然后将待测样品放入温箱中加热,让溶液在170-180℃条件下沸腾5分钟。
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重铬酸钾容量法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一、目的和要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通常作为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不仅是土壤各种养分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并对土壤理化性质如结构性、保肥性和缓冲性等有着积极的影响。
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很多。
本实验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二、内容与原理在170—180℃条件下,用过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重铬酸钾以硫酸亚铁溶液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质含量。
测定过程的化学反应式如下:2K2Cr207+3C+8H2S04——→2K2S04十2Cr2(SO4)3+3CO2+8H20K2Cr207+6FeSO4+7H2S04——→K2S04十Cr2(SO4)3+3Fe2(SO4)3+7H20三、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主要仪器设备:三角瓶、漏斗、恒温箱、酸式滴定管试剂配制:(1)0.8000molL-1(1/6 K2Cr207)标准溶液,将K2Cr207(分析纯)先在130℃烘干3——4小时,称取39.2250克,在烧杯中加蒸馏水400毫升溶解(必要时加热促进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到1升。
(2)0.1 molL-1FeS04溶液,称取化学纯FeSO4·7H20 56克或(NH4)2SO4·FeS04·6H2O 78.4克,加3molL-1硫酸30毫升溶解,加水稀释定容到1升,摇匀备用。
(3)邻啡罗林指示剂,称取硫酸亚铁0.695克和邻啡罗林1.485克溶于100毫升水中,此时试剂与硫酸亚铁形成棕红色络合物[Fe(C12H8N3)3]2+。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通过0.25mm筛孔的风干土样0.100-0.500克,倒入150ml三角瓶中,加入0.8000molL-1(1/6 K2Cr207)5.00毫升,再用注射器注入5毫升浓硫酸,小心摇匀,管口放一小漏斗,以冷凝蒸出的水汽。
2、先将恒温箱的温度升至185℃,然后将待测样品放入温箱中加热,让溶液在170-180℃条件下沸腾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和意义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促使土壤形成结构,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条件,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和缓冲性能,同时它本身又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如碳、氮、磷、硫等。
因此,要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必须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本实验所指的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总量,包括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产物及腐殖质,另外还包括少量能通过0.25毫米筛孔的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如果要测定土壤腐殖质含量,则样品中的植物根系及其它有机残体应尽可能地去除。
二、方法原理
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氧化剂(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剩余的氧化剂用还原剂(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滴定,这样,可从所消耗的氧化剂数量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
氧化及滴定时的化学反应如下:
2K
2Cr
2
O
7
+3C+8H
2
SO
4
→2K
2
SO
4
+2Cr
2
(SO
4
)
3
+3CO
2
+8H
2
O
K 2Cr
2
O
7
+6FeSO
4
+7H
2
SO
4
→2K
2
SO
4
+Cr
2
(SO
4
)
3
+3Fe
2
(SO
4
)
3
+7H
2
O
三、主要试剂
1.0.4mol/L(1/6 K
2Cr
2
O
7
)溶液称取化学纯重铬酸钾20.00克,溶于500
毫升蒸馏水中(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冷却后,缓缓加入化学纯硫酸500毫升于重铬酸钾溶液中,并不断搅动,冷却后定容至1000毫升,贮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2、0.2mol/L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称取化学纯硫酸亚铁铵[(NH
4
)
2SO
4
•FeSO
4
•6H
2
O]80克或硫酸亚铁(FeSO
4
•7H
2
O)56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
加6mol/L(1/2 H
2
SO )30毫升搅拌至溶解,然后再加蒸馏水稀释至1升,贮于棕
色瓶中,此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1000mol/L(1/6 K
2Cr
2
O
7
)的标准溶液标定。
3.0.1000 mol/L(1/6 K
2Cr
2
O
7
)准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重铬酸钾(在130℃
下烘3小时)4.9033克,以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70毫升,冷却后洗入1000毫升容量瓶,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其中含硫酸的浓度约2. 5 mol/L(1/2 H
2
SO ))。
0.2 mol/L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20毫升0.1000 mol/L(1/6 K
2Cr
2
O
7
)溶液三份于干燥的150毫升三
角瓶中,加4滴邻啡罗啉指示剂,用0.2 mol/L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滴定,三角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橙黄色经兰绿色突变到砖红色为终点。
根据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的毫升数和重铬酸钾的毫升数和浓度,就可算出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4.邻啡罗啉指示剂:称取邻啡罗啉(GB1293-77,分析纯)1.485g与
FeSO
47H
2
O0.695g,溶于100ml水中。
四、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通过0.25毫米筛孔的土样0.1000—0.5000克,土样数量视有机质含量多少而定。
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称土样0.2克以下,4—5%的称0.3—0.2克,3—4%的称0.4—0.3克,2—3%的称0.5—0.4克,小于2%则称0.5克以上。
由于土样数量少,为了减少称样误差,最好用减重法。
将称好的土样放入干燥的
硬质试管中,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准确加入0.4 mol/L(1/6 K
2Cr
2
O
7
)溶液10毫升(先
加入3毫升,摇动试管,使溶液与土混匀,然后再加其余的7毫升),在试管口套一小漏斗,以冷凝蒸出的水汽,把试管放入铁丝笼中。
将装有8—10个试管的铁丝笼(每笼应有1—2个试管做空白试验,用灼烧过的土壤代替土样,其他手续均相同)放入温度为185—190℃的油浴锅中(也可用石腊油、磷酸代替菜油或用多孔铝锭代替油浴),要求放入油浴锅温度下降至170—180℃左右,以后必须控制温度在170—180℃,当试管内液体开始沸腾(溶液表面开始翻动,有较大的气泡发生)时记时,缓缓煮沸5分钟,取出铁丝笼,稍冷,用纸擦净试管外部的油液。
等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内溶液倒信150毫升三角瓶中,用蒸馏水少量多次地洗净试管内部及小漏斗的内外,洗涤液均冲洗至三角瓶中,最后总的体积约60—70毫升。
滴加加4滴邻啡罗啉指示剂,用0.2 mol/L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滴定,三角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橙黄色经兰绿色突变到砖红色为终点。
五、结果计算
土壤有机质
1000
1.1
724
.1
3
10
)
(
)
(
3
2
1
1⨯
⨯
⨯
⨯
⨯
⨯
⨯
-
=
⋅
-
-
K
m
C
V
V
kg
g
式中V
1
—滴定空白时用去的还原剂毫升数
V
2
—滴定土壤样品时用去的还原剂毫升数
3—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
C—还原剂的摩尔浓度
10-3___将ml换算为L
1.1—是因有机碳只能被氧化90%而需乘的校正系数
1.724—是按有机质平均含碳58%,由碳含量换算成有机质含量的系数
六、记录格式和思考题:
土壤有机质测定记录表
土壤名称:_____________ 层次及深度____________
土壤吸湿水%_____________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
1、用一定量的氧化剂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为什么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温度过高过低有什么影响?
2、消煮后的溶液如变成绿色,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3、计算公式中,1.724 是如何得来的?
4、为什么要做空白?
5、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由______经_______至______为终点,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变化?
七、注意事项
1、在消煮后,溶液仍为黄棕色或黄中稍带绿色,如颜色变绿,则表明样品用量过多,重铬酸钾用量不足,有机碳的氧化不完全,需重做。
2、对于水稻土及一些长期渍水的土壤,由于土壤中含有亚铁,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重铬酸钾不仅氧化了有机碳,而且也氧化了土壤中的亚铁,须将土磨碎后摊平风干10天,使亚铁充分氧化为高铁后再测定。
3、在含氯化物的盐渍土中,测定结果也较高,因氯离子被氧化成氯分子。
可加入硫酸银0.1克,使氯离子沉淀为氯化银,避免氯离子的干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