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自动化工程训练之8路温度检测
单片机八路温度测试系统设计

自动化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八路温度测试系统的设计专业班级:自动化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2012-09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多路温度测试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1.2 系统技术指标 (3)1.3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3)第二章硬件电路的设计 (4)2.1微控制器电路 (4)2.2温度检测电路 (5)2.2.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5)2.2.3A/D转换器的选择 (6)2.3人机对话部分 (9)2.3.1键盘部分 (9)2.3.2显示部分 (9)2.3.3报警部分 (12)第三章软件设计部分 (13)3.1程序总体结构设计 (13)3.2功能软件设计 (17)3.2.1温度检测模块 (17)3.2.2温度转换部分 (18)3.2.3二进制转化为BCD码 (19)3.2.4上下限报警部分 (20)3.2.4通道号及温度显示部分 (22)第四章8路温度测试电路原理图 (23)第五章多路温度测试系统设计的特色 (24)第六章系统设计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5)第七章心得体会 (26)第八章参考文献 (27)附:完整的汇编语言程序第一章概述1.1多路温度测试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检测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都必须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否则将得不到合格的产品,甚至会造成生产事故。
因此,可以说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工业生产中需要测量温度的对象既可以是气体、液体,也可以是固体。
气体、液体大都可以通过热电阻、双金属温度计、膨胀式温度计、热电偶、光电比色高温计进行测量。
而固体的温度不能直接测量,目前一般用远红外扫描技术测量固体表面的温度。
工业生产需要测量温度的范围较宽,水泥生产中需要测定的最高温度达14 00度,但几十度的低温也需要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电烤箱、微波炉、电热水器、烘干箱等电器也需要进行温度检测与控制。
8路温度采集监控系统

通过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时钟芯片、RS-232通讯接口以及DS18B20单线数字传感器来实现远程温度的采集,远程控制。
二、
1.
基于RS232串行通信的8路温度采集监控系统
2.
通过两个单片机实现数据传送。主机循环采集监控8个通道的温度值通过RS-232通讯接口传送给从机,从机实现显示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模式下每3秒更换一个通道,每个循环更换8次,一直循环下去,更换成手动后,按下手动按键,开始手动控制,按下UP键,通道加一,按下DOWN键,通道减一。
发送端电路图如下:
图3 发送端电路图
3.
接收端电路由按键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通过RS-232通信接口技术接收发送端传来的数据,由数码管显示。
(1)显示电路设计
显示采用数码管,数码管显示有静态串行显示和动态扫描显示等方式,这里选择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电路由6个共阴极数码管、74LS245及电阻组成。P0口输出显示段码,经由一片74LS245驱动输出给数码管,P1口输出位码(片选),如图4所示。
{
unsigned char i=0;
unsigned char dat = 0;
for (i=8;i>0;i--)
{
DQ_3 = 0; //给脉冲信号
dat>>=1;
DQ_3 = 1; //给脉冲信号
if(DQ_3)
dat|=0x80;
Delay(4);
}
return(dat);
}
/******************************************************************************/
/******************************************************************************/
项目十 8路温度采集监控系统

计算机科学系
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教程(C语言版)
DS18B20内部结构及功能
主要包括:
寄生电源、温度传感器、64位ROM和单总线接口、存放 中间数据的高速暂存器RAM、用于存储用户设定温度上 下限值的TH和TL触发器、存储与控制逻辑、8位循环冗 余校验码(CRC)产生器、配置寄存器等部分。
ReadOneChar()函数
1. unsigned char ReadOneChar(void) //读一个字节 2. { 3. unsigned char i=0; 4. unsigned char dat = 0; 5. for (i=8;i>0;i--) 6. { 7. DQ = 0; //给脉冲信号 8. dat>>=1; 9. DQ = 1; //给脉冲信号 10. if(DQ_7) 11. dat|=0x80; 12. Delay(4); 13. } 14. return(dat); 15.}
项目十 8路温度采集监控系统
计算机科学系
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教程(C语言版)
DS18B20供电方式
寄生电源方式
是在信号线处于高电平期间把 能量储存在内部寄生电容里, 在信号线处于低电平期间消耗 电容上的电能工作,直到高电 平到来再给寄生电源(电容) 充电。
外部供电方式
外部供电方式是从VDD引脚 接入一个外部电源。
这个命令允许总线控制器读到DS18B20的8 位系列编码、唯一的序列号和8位CRC码。 只有在总线上存在单只DS18B20的时候才能 使用这个命令。如果总上有不止一个从机, 当所有从机试图同时传送信号时就会发生 数据冲突(漏极开路连在一起开成相与的 效果)。
项目十 8路温度采集监控系统
基于51单片机、K型热电偶、MAX6675的8路温度显示系统

自动化工程训练课程设计学院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1202班姓名黎毅刚指导老师刘芳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方案论证2.1温度采集方案2.2显示界面方案第三章系统整体设计3.1 系统总体分析3.2设计原理第四章各个元器件及芯片简介4.1 AT89C51单片机介绍4.2 K型热电偶简介4.3 MAX6675简介4.4 LCD12864简介第五章各部分电路设计5.1温度采集电路5.2数据处理电路5.3温度显示电路5.4超限报警电路第六章心得体会附录1 硬件仿真图与运行效果展示附录2 软件代码第一章绪论在工业生产中,需要检测工艺生产线的温度,而且这个温度范围还很大。
该系统采集主要以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处理核心,由它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控制数据的无线传输。
AT89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低电压/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片内带有一个8KB的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无线收发一体数传MODEM模块PTR2000芯片性能优异,在业界居领先水平,它的显著特点是所需外围元件少,因而设计非常方便。
因此用来设计工业温度检测系统相当的合适。
在本文中,主要说明单片机与K型热电偶以及K型热电偶模数转换器—MAX6675的组合,形成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
包括:如何针对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检测器件,如何根据选择的器件设计外围电路和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何编写控制温度检测器件进行数据传输的单片机程序,并简要介绍数字温度传感器MAX6675的应用。
第二章方案论证2.1温度采集方案方案一:模拟温度传感器。
采用热敏电阻,将温度值转换为电压值,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送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再由单片机经过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值。
优点:应用广泛,特别是工程领域,采用不同的热敏电阻,可实现低温到超高温的测量。
缺点:必须采用高速高位A/D转换器,系统复杂,成本高,还以引进非线性误差,得通过软件差值修正方案二:采用集成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八路自动巡回监测系统研发设计

天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技术报告题目:八路自动巡回监测系统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测控082学生姓名:指导教师:-Ⅱ-摘要在实际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温度是环境因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温度进行及时精确的控制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各中加热炉,热处理炉,生化温室中温度进行监测。
采用单片机来对他们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与软硬件实现。
采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PT100采集温度数据,模数转换器AD0809对采集的温度进行转换,液晶显示屏1602显示温度数据,通过按键进行循环显示和单通道显示温度的设置。
给出了系统总体框架、程序流程图和Proteus 仿真结果,并在硬件平台上实现了所设计的各种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PT100,模数转换器AD0809,液晶显示器1602-Ⅱ-AbstractTemperature is an essential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our actual production,living and many other fields. It’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ontrol and detect the temperature promptly and exac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eople need to all in the furnace, heat treatment furnac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greenhouse and control. Single-chip computer to control not only has control of their convenience, simplicity and flexibility advantages, but also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was charged with technical indicators,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product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base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and software and hardware. PT100 temperature sensor using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e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llected AD0809 ADC conversion, LCD display temperature data in 1602,through buttons to set the different channel’sdisplay of the temperature, Overall frameworkof the system is given, the program flow chart and the Proteus simulation results and hardware platform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various functions.Key words: SCM AT89C51, temperature sensorPT100, Analog AD0809, LCD 1602-Ⅱ-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 (Ⅲ)第一章引言 (2)1.1系统背景和意义 (2)1.2系统实际表述 (2)1.2.1温度采集系统的表述 (3)1.2.2 温度显示系统的表述 (4)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 (5)2.1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4)2.1.1温度传感器PT100 (8)2.1.2A/D转换器AD0809 (9)2.1.3信号调理电路 (8)2.2单片机控制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八路温度巡回检测系统

v ..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八路温度巡回检测系统摘要:本文介绍一种采用STC公司的STC89C52RC 单片机控制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最后在共阴极的LED灯上实时显示温度值的温度检测系统(由于实验及成本原因本文只做一路传输系统)。
该系统从实际应用工程出发, 主要对硬件电路设计、电子元件选择、系统应用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具体探讨和研究。
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测量准确、传输距离远、维护简单等优点,系统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温度检测; STC89C52RC; DS18B20目录第一节引言 (3)1.1系统原理及基本框图 (3)1.2设计任务 (3)第二节硬件设计介绍 (4)2.1 STC89C52RC (4)2.2 DS18B20 (6)2.3 三极管9012 (8)2.4 共阴极数码管 (8)2.5 硬件部分电路图 (9)第三节软件设计介绍 (14)3.1 程序流程图和实际图 (14)3.2调试 (18)第四节个人心得体会 (21)参考文献 (24)附录 (25)附1:电路图附2:元件清单附3:程序第一节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科研、生产和日常活动中,人们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物理量的测量要求越来越高。
而这些物量中温度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如何将温度通过传感器变成电信号,再经过处理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量,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将采集到的数字量进行不同的处理,然后在显示器显示出来,并进行实时监控。
这已经为当前计算机测量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89C52和DS18B20的低成本、远距离传输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1.1系统原理及基本框图如图1.1所示,为系统的基本框图。
图1.1系统基本方框图该系统由六部分组成:STC89C52RC核心单片机,温度采集电路,LED显示电路,报警警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等,其中温度采集主要由DS18B20组成,在短时间内把热力学温度信号数字,送入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显示电路显示,并且判断是否达到设定温度,若达到设定温度,由单片机启动报警电路,报警。
基于51单片机、K型热电偶、MAX6675的8路温度显示系统

自动化工程训练课程设计学院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1202班姓名黎毅刚指导老师刘芳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方案论证2.1温度采集方案2.2显示界面方案第三章系统整体设计3.1 系统总体分析3.2设计原理第四章各个元器件及芯片简介4.1 AT89C51单片机介绍4.2 K型热电偶简介4.3 MAX6675简介4.4 LCD12864简介第五章各部分电路设计5.1温度采集电路5.2数据处理电路5.3温度显示电路5.4超限报警电路第六章心得体会附录1 硬件仿真图与运行效果展示附录2 软件代码第一章绪论在工业生产中,需要检测工艺生产线的温度,而且这个温度范围还很大。
该系统采集主要以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处理核心,由它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控制数据的无线传输。
AT89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低电压/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片内带有一个8KB的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无线收发一体数传MODEM模块PTR2000芯片性能优异,在业界居领先水平,它的显著特点是所需外围元件少,因而设计非常方便。
因此用来设计工业温度检测系统相当的合适。
在本文中,主要说明单片机与K型热电偶以及K型热电偶模数转换器—MAX6675的组合,形成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
包括:如何针对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检测器件,如何根据选择的器件设计外围电路和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何编写控制温度检测器件进行数据传输的单片机程序,并简要介绍数字温度传感器MAX6675的应用。
第二章方案论证2.1温度采集方案方案一:模拟温度传感器。
采用热敏电阻,将温度值转换为电压值,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送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再由单片机经过比较计算得到温度值。
优点:应用广泛,特别是工程领域,采用不同的热敏电阻,可实现低温到超高温的测量。
缺点:必须采用高速高位A/D转换器,系统复杂,成本高,还以引进非线性误差,得通过软件差值修正方案二:采用集成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八路自动巡回监测系统设计

天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技术报告题目:八路自动巡回监测系统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测控082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在实际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温度是环境因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温度进行及时精确的控制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各中加热炉,热处理炉,生化温室中温度进行监测。
采用单片机来对他们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软硬件实现。
采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PT100采集温度数据,模数转换器AD0809对采集的温度进行转换,液晶显示屏1602显示温度数据,通过按键进行循环显示和单通道显示温度的设置。
给出了系统总体框架、程序流程图和Proteus 仿真结果,并在硬件平台上实现了所设计的各种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PT100,模数转换器AD0809,液晶显示器1602AbstractTemperature is an essential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our actual production,living and many other fields. It’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ontrol and detect the temperature promptly and exac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eople need to all in the furnace, heat treatment furnac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greenhouse and control. Single-chip computer to control not only has control of their convenience, simplicity and flexibility advantages, but also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was charged with technical indicators,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product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base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and software and hardware. PT100 temperature sensor using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e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llected AD0809 ADC conversion, LCD display temperature data in 1602,through buttons to set the different channel’sdisplay of the temperature, Overall frameworkof the system is given, the program flow chart and the Proteus simulation results and hardware platform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various functions.Key words: SCM AT89C51, temperature sensorPT100, Analog AD0809, LCD 1602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 (Ⅲ)第一章引言 (2)1.1系统背景和意义 (2)1.2系统实际表述 (2)1.2.1温度采集系统的表述 (3)1.2.2 温度显示系统的表述 (4)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 (5)2.1温度数据采集模块 (4)2.1.1温度传感器PT100 (8)2.1.2A/D转换器AD0809 (9)2.1.3信号调理电路 (8)2.2单片机控制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3)第一章绪论 (4)1.1 课题背景 (4)1.2本课题研究意义 (5)1.3本课题的任务 (5)1.4系统整体目标 (5)第二章方案论证比较与选择 (6)2.1引言 (6)2.2方案设计 (6)2.2.1 设计方案一 (6)2.2.2 设计方案二 (6)2.2.3 设计方案三 (6)2.3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7)2.4方案的阐述与论证 (7)第三章硬件设计 (9)3.1 温度传感器 (9)3.1.1 温度传感器选用细则 (9)3.1.2 温度传感器DS18B20 (10)3.2.单片机系统设计 (15)3.3显示电路设计 (18)3.4键盘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报警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通信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1 RS-232接口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2 MAX232芯片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 PC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20)4.2系统软件设计的一般原则 (21)4..3系统软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21)4.4软件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 传感器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 显示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 键盘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 报警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6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调试与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电路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程序...................................... 61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温度因素,许多产品对温度范围要求严格,而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温度检测仪器大都是单点测量,同时有温度信息传递不及时、精度不够的缺点,不利于工业控制者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做出决定。
在这样的形式下,开发一种能够同时测量多路,并且实时性高、精度高,能够综合处理多点温度信息的测量系统就很有必要。
本课题以AT89C52单片机系统为核心,能对多路的温度进行实时巡检。
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路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
本文结合实际使用经验,介绍了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
关键词:温度测量,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器,单片机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温度打着交道。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对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绝对的联系。
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等行业,可以说几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度的因素。
温度对于工业如此重要,由此推进了温度传感器的发展。
传感器主要大体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是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制成,因此亦称硅传感器或单片集成温度传感器。
此种传感器具有功能单一(仅测量温度)、测温误差小、价格低、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适合远距离测温、控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外围电路简单。
它是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集成传感器,典型产品有AD590、AD592、TMP17、LM135等;模拟集成温度控制器。
模拟集成温度控制器主要包括温控开关、可编程温度控制器,典型产品有LM56、AD22105和MAX6509。
某些增强型集成温度控制器(例如TC652/653)中还包含了A/D转换器以及固化好的程序,这与智能温度传感器有某些相似之处。
但它自成系统,工作时并不受微处理器的控制,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智能温度传感器。
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
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
智能温度传感器内部都包含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
有的产品还带多路选择器、中央控制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智能温度传感器的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并且它是在硬件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功能的,其智能化程度也取决于软件的开发水平。
温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传感器在温度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市场主要存在单点和多点两种温度测量仪表。
对于单点温测仪表,主要采用传统的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其中又以热电阻、热电偶等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而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此种产品测温范围大都在-200℃~800℃之间,分辨率12位,最小分辨温度在0.001~0.01之间。
自带LED显示模块。
显示4位到16位不等。
有的仪表还具有存储功能,可存储几百到几千组数据。
该类仪表可很好的满足单个用户单点测量的需要。
多点温度测量仪表,相对与单点的测量精度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实现了多路温度的测控,但价格昂贵。
针对目前市场的现状,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可满足要求、可扩展的并且性价比高的单片机多路测温系统。
1.2本课题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温度控制在工业控制、电子测温计、医疗仪器、家用电器等各种温度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且由过去的单点测量向多测量发展。
目前温度传感器有模拟和数字两类传感器,为了克服模拟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接口时需要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器的弊端,大多数多点测温控制系统采用数字传感器,并大大方便了系统的设计。
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有DS18B20、MAX6575、DS1722、MAX6635、SMT160-30等。
在传统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中,往往采用模拟技术进行设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如引线误差补偿、多点测量中的切换误差和信号调理电路的误差等问题;而其中某一环节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整个系统性能的下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微型化、集成化、数字化正成为传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推出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具有独特的单总线接口,仅需要占用一个通用I/0端口即可完成与微处理器的通信;在-10~+85℃温度范围内具有 0.5℃精度;用户可编程设定9~12位的分辨率。
以上特性使得DS18B20非常适用于构建高精度、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1.3本课题的任务本课题主要是实现对温度进行多点同时测量并准确显示。
整个系统由单片机控制,要能够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并显示出来,可以从键盘输入命令,系统根据命令,选择对应的传感器,并由驱动电路驱动温度显示。
设计一种合理、可行的单片机监控软件,完成多点测量和显示的任务,并编写硬件底层驱动程序。
1.4系统整体目标利用一个单片机设计一个能够进行多点温度进行同时测量的系统。
该系统能够同时对多个点的温度进行测量和进行显示,并且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
第二章方案论证比较与选择2.1 引言温度测量的方案有很多种,可以采用传统的分立式传感器、模拟集成传感器以及新兴的智能型传感器。
对于控制系统可以采用计算机、单片机等。
2.2方案设计2.2.1设计方案一采用模拟分立元件,如电容、电感或晶体管等非线形元件,实现多点温度的测量及显示,该方案设计电路简单易懂,操作简单,且价格便宜,但采用分立元件分散性大,不便于集成数字化,而且测量误差大。
2.2.2 设计方案二本方案采用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温度信号,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送到A/D转换芯片,最终经单片机检测处理温度信号。
图2.1 方案二的框图如图2.1,采用该方案技术已经成熟,AD转换电路设计较烦琐,而且使用AD590进行温度检测必须对冷端进行补偿,以减小误差。
2.2.3设计方案三本设计运用主从分布式思想,由一台上位机(PC微型计算机),下位机(单片机)多路温度数据采集,组成两级分布式多路温度测量的巡回检测系统。
该系统采用 RS-232串行通讯标准,通过上位机(PC)控制下位机(单片机)进行现场温度采集。
温度值既可以送回主控PC进行数据处理,由显示器显示。
也可以由下位机单独工作,实时显示当前各点的温度值,对各点进行控制。
下位机采用的是单片机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系统。
DS18B20利用单总线的特点可以方便的实现多点温度的测量,轻松的组建传感器网络,系统的抗干扰性好、设计灵活、方便,而且适合于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
本系统可以应用在大型工业及民用常温多点监测场合。
如粮食仓储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温控制程生产线之温度影像检测、医疗与健诊的温度测试、空调系统的温度检测、石化、机械…等。
系统框图如下:图2 .2 方案三的系统框图2.3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基于数字式温度计DS18B20的温度测量仪的硬软件开发过程,DS18B20将温度信号直接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了与单片机的直接接口,从而省去了信号调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