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腹周围癌
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

d,胰胆管提前汇合,有较长 的汇合管开口于大乳头
壶腹周围癌
壶腹周围癌 (PAC)
非胰头癌 (NPHC)
胰头/钩突 癌(PHC)
远端胆管癌 (DBDC)
壶腹癌 (AC)
十二指肠癌 (DC)
DC:67% AC:38%
DBDC:28%
临床表现相似 治疗与预后不同
PHC:18%
胰头癌 主胰管干型
2.胰头/钩突癌:分支型
60岁,男性,胰腺癌,胆管扩张,胰管不扩张,胆管末端十二指肠腔外肿块
胰头癌 分支型
3.胰头/钩突癌:主胰管型
65岁,男性,胰腺癌,胆管不扩张,胰管扩张,主胰管末端局限性狭窄,胰腺钩 突区囊性肿块
二.远端胆管癌分型
管壁增厚梗阻型
息肉样型
1. 远端胆管癌:管壁增厚梗阻型
壶腹癌 管周增厚型
3.壶腹癌:管周增厚伴乳头膨出型
60岁,女性,b,十二指肠大乳头不规则增厚,c,十二指肠内乳头状充盈缺损,扩张的胰胆管末 端距十二指肠腔<1cm,d, 冠状位增强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区轻度强化小肿块
四.十二指肠癌分型
息肉型
蕈伞型
管状缩窄型
1.十二指肠癌--息肉型
57岁,男性,b,十二指肠大乳头区腔内息肉状低信号充盈缺损,胰胆管无明显扩张,c,d, 十二 指肠腔内息肉样小肿块
38岁,男性,胆总管显著扩张,主胰管轻度 扩张,末端不扩张胆管,“三管征” c冠状位T2WI显示胆总管陡然狭窄 d轴位T2WI显示胰管,胆总管未见显影 e箭头指胆管壁增厚,箭指胰管(T1WI) f箭头指增厚胆管壁轻度强化
2.远端胆管癌:息肉样型
57岁,男性,MRCP显示末端总管内局限性充盈缺损,T2WI显示远端 胆总管腔内乳头状小肿块
壶腹癌化疗方案

壶腹癌化疗方案壶腹癌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胰腺癌亚型,它发生在胰腺的壶腹部位。
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和症状,壶腹癌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化疗方案在壶腹癌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壶腹癌的化疗方案,希望能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介绍壶腹癌是一种罕见的胰腺癌亚型,发生在胰腺的壶腹部位,占所有胰腺癌的约5%。
壶腹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一些研究表明,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遗传因素等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二、化疗方案当前,壶腹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其中,化疗是壶腹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壶腹癌化疗方案。
1. 方案名称FOLFIRINOX化疗方案(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奥曲肽)2. 方案说明(1)药物组合:- 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一种抗代谢药物,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增加细胞凋亡。
- 奥沙利铂(Oxaliplatin):一种铂类药物,通过与DNA结合而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和复制。
- 伊立替康(Irinotecan):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能够干扰DNA拓扑结构,进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 奥曲肽(Octreotide):一种胰岛素样生长抑素,具有调节胰腺分泌功能的作用。
(2)用药方案:- 5-FU:400 mg/m^2 静脉输注,持续连续输注四天;- 奥沙利铂:85 mg/m^2 静脉输注,每三周一次;- 伊立替康:180 mg/m^2 静脉输注,每两周一次;- 奥曲肽:每月28天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3. 疗效评估壶腹癌化疗方案的疗效评估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等。
4. 不良反应FOLFIRINOX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贫血等)、神经毒性(周围神经病变等)以及过敏反应等。
壶腹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 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0.5%
• 好发于中老年人;CA199及CEA升高 临床表现: 腹痛: 常见的首发症状 黄疸 :进行性加重阻塞性黄疸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 胰腺炎、消瘦
• 治疗:手术切除为主
病因学
• 患者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 有增加良性和恶性壶腹肿瘤的风险。 • 多达50-90% 的 FAP 患者发展十二指肠腺瘤, 主要集中在或围绕主要的乳突。 • K-ras突变可能是一个因素。 • 17p 和18q 染色体杂合性缺失与壶腹癌有关。
T1 T2
DWI
影像学—— MRCP
7 肿瘤分期(AJCC第8版)
原发肿瘤(T) Tis:原位癌
T 1 a : 局 限 于 Vater壶 腹 或 Oddi括 约 肌 T1b:浸润超出 Oddi 括约肌(括约肌周围浸润)和/或侵及 十二指肠黏膜下层 T2:侵及十二指肠固有肌层 T3a:侵及胰腺,深度≤0.5cm T3b:侵及胰腺深度>0.5cm ,或侵及胰周软组织或十二指 肠浆膜,未累及腹腔动脉干或肠系膜上动脉
壶腹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诊断
7 定义
• 壶腹周围癌:是指 Vater壶腹周围2cm范围内的恶性肿瘤,包括Vater壶腹癌本身、
胆总管末端癌、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胰腺癌发病率较高且肿瘤多位于胰头部, 容易侵犯胆胰壶腹,导致黄疸而误诊,故广义的壶腹部癌包括胰头癌。
• 壶腹癌
根据严格的标准,原发性壶腹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十二指肠腺癌多发生于降部乳头周围 ,约占60% ,其次为壶腹下段。 • 十二指肠腔内软组织肿块伴肠壁偏侧不规则增厚 • 相对乏血供 ,动脉期呈轻度强化
69
—
• 胆总管下端癌表现为局部不规则增厚的管壁 ,T1WI 等或稍低信号 ,T2WI 为等或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在门脉期和延长期出现延迟强化。
Vater壶腹癌的影像学表现及TNM分期

除率和5年生存率都明显高于胰头癌,明确诊断 及了解肿瘤的范围,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 十二指肠乳头部或胰头钩突部大小不等的
软组织肿块;
壶腹段胆总管截断; 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肝内外胆管及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双管
区域淋巴结(N)
NX
N0 N1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无淋巴结转移 有淋巴结转移
区域淋巴结为胰周淋巴结,包括沿肝动脉、
腹腔干和幽门部的淋巴结。
注:脾淋巴结及胰尾部淋巴结不属于区域淋
巴结,此处的淋巴结转移划分为M1。
远处转移(M)
MX M0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无远处转移
M1
学习园地
Vater壶腹癌的影像学表现
及TNM分期
壶腹部癌是指胆总
管末段、壶腹部及 十二指肠乳头附近 的癌肿;由于部位
特殊,病变较小时
即出现胰胆管系统 的梗阻症状。
十二指肠小乳头
Oddi氏括约肌
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
在临床上与胰头癌有共同点,故统称它们为壶
腹周围癌(periampullary adenocarcinoma)
肿瘤局限于Vater壶腹或Oddi括约肌
肿瘤侵犯十二指肠壁 肿瘤侵犯胰腺 肿瘤侵犯胰周软组织或其他邻近器官或 结构
T分级依据原发肿瘤通过Vater壶腹或Oddi括
约肌进入十二指肠壁的扩展程度,浸润胰头 或邻近的软组织。
T4通常定义为局部软组织侵犯。和其他实体
肿瘤不同的是,即便是T4肿瘤也常可局部切 除。
“全胃及部分小肠切除标本”:符合壶
第四节胰腺癌及壶腹部癌

4.其他检查
(1)胰管镜检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胰管镜已进入临床使用,它可直接进入胰管内腔进行观察,并可收集胰液、脱落细胞进行分析,检测K-ras基因等。有报道可早期发现胰腺癌及壶腹部癌。
3.血行转移 可经门静脉转移到肝脏,自肝脏又可经上、下腔静脉转移到肺、脑、骨等处。
4.沿神经鞘蔓延 常因腹膜后神经丛被侵犯而致持续性腰背痛。 5.腹膜种植 肿瘤细胞脱落直接种植转移到大小网膜、盆底腹膜。
胰腺腺泡癌可分泌大量脂肪酶,使皮下或骨髓内的脂肪组织发生广泛坏死。有时胰腺癌还可伴有体内广泛的血栓性静脉炎,可能是肿瘤组织阻塞了胰管,致胰蛋白酶进入血液循环,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促进了血液凝固。
(2)CA242:是一种肿瘤相关性糖链抗原,其升高主要见于胰腺癌,敏感性与CAl9-9相似或略低。
(3)CA50:为糖类抗原,多见于胰腺和大肠癌细胞内,检测敏感性与CA242相似并与之呈高度正相关,CA50和CA242联合检测并不能提高敏感性。
(4)CA72-4:是一种肿瘤相关性糖蛋白抗原,在胰腺癌中,其检测敏感性为45%,阳性者多为低分化胰腺癌。测定胰腺囊性肿块液体中CA72-4水平对鉴别粘液囊腺癌与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有一定价值。
(2)CT扫描:可发现胰腺内大于1cm的肿瘤,其符合率可达89%,是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且对判断血管受侵程度以及手术切除率有一定帮助。近年来,螺旋CT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准确性高,在评价血管受累方面甚至优于血管造影。华山医院对32例胰腺癌行动静脉双期电子束CT(EBCT)扫描,能清晰地显示肿瘤边界与周围血管间关系,判断肿瘤不能切除的准确性达93.3%,通过三维成像重建方法,可以获取三维立体和旋转360‘的清晰图像,从而提高术前分期诊断的可靠性。
壶腹周围癌护理常规(壶腹周围癌替换壶腹部癌)

壶腹周围癌护理常规(壶腹周围癌替换壶腹部癌)一.定义壶腹部癌(Peri ampullary adenocarc inoma)是指发生于距十二指肠乳头 2cm 以内的肿瘤,主要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十二指肠腺癌。
二.症状体征(一)腹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二)黄疸:可呈波动性。
(三)消瘦及乏力、体重下降。
(四)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部分病人可有恶心、呕吐。
三.护理问题(一)焦虑诊断为癌症、对手术治疗缺乏信心及担心预后有关。
(二)急性疼痛胆管梗阻、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及手术创伤有关。
(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食欲下降、呕吐及癌肿消耗有关。
(四)有感染的危险手术创伤有关。
(五)电解质失衡术后胰瘘、胆瘘等有关。
(六)有出血的危险手术创伤、肝功能障碍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根据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指导,使病人能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
2.疼痛护理:合理使用镇痛药,保证病人良好睡眠和休息。
3.营养支持:监测相关营养指标,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
营养不良者,可经肠内和(或)肠外营养途径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4.改善肝功能:遵医嘴给予保肝药、复合维生素 B 等;静脉输注高渗葡葡糖加胰岛素和钾盐,增加肝糖原储备。
有黄疽者,肌肉注射维生素 K1,改善凝血功能。
5.皮肤护理:黄疽伴皮肤痛痒者,指导病人修剪指甲,勿搔抓皮肤,防止破损;穿宽松棉质衣裤;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擦浴,勿使用碱性清洁剂。
6.肠道准备:术前 3 日开始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术前 2 日进食流质;术前晚行全肠道灌洗或清洁灌肠,减少术后腹胀及并发症的发生。
7.其他措施:血糖异常者,通过调节饮食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有胆道梗阻并继发感染者,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刀口及引流情况,准确记录 24h 出入量,必要时监测 CVP 及每小时尿量。
壶腹癌化疗方案

壶腹癌化疗方案
壶腹癌是指位于壶腹部位的一种高度恶性的胆道癌,常常因为
其位置山穷水尽,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只有在晚期才能得到确诊,这就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常规的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方法都
无法真正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因此,对壶腹癌的治疗需要特殊的
化疗方案来进行。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相对于手术而言的一种比较保守的治疗方式,也是
治疗壶腹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同时,药物治疗还是术前和术后辅
助治疗的重要方式。
药物治疗通常会使用多种抗癌药物,以提高
治愈率和预后。
二、放疗治疗
放疗治疗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局部晚期壶腹癌治疗有
着很好的效果。
同时,放疗还可以结合药物治疗来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放疗也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等。
三、手术治疗
在早期诊断的壶腹癌患者中,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的方式。
手
术治疗可以彻底切除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手术还
可以结合化疗来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壶腹癌是一种恶性的肿瘤疾病,其位置特殊,治疗也相
应需要特殊的化疗方案来进行。
药物治疗、放疗和手术治疗是治
疗壶腹癌的主要方式,结合这些方法可以达到的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治疗壶腹癌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
行全面的评估,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何通过饮食调节减轻壶腹周围癌的不适

便秘的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 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麦面 包等。同时,注意多饮水,以软
化粪便。
食欲不振的饮食调节
增加酸味食物:如山 楂、食醋等,刺激胃 液分泌,增加食欲。
适量摄入糖类:如蜂 蜜、大枣等,提供能 量,改善食欲不振。
多食用开胃消食的食 物:如陈皮、白萝卜 等,促进消化,增强
食欲。
增加蛋白质摄入:如 牛奶、鸡蛋等,补充
0 4
针对症状调整饮食方案
针对恶心呕吐症状,建议少 食多餐,避免油腻和辛辣食 物
针对食欲不振症状,建议选 择易消化、口感清淡的食物,
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针对腹痛症状,建议选择温 热软烂的食物,避免刺激性 食物和饮料
针对腹泻症状,建议选择低 脂、易消化、少渣的食物, 避免高纤维食物和产气食物
制定饮食计划
情绪状态影响食物 选择
焦虑和抑郁可能导 致暴饮暴食或厌食
积极心态有助于改 善饮食习惯和缓解 不适
通过心理调适改善饮食状况
学习如何通过心理调适改善 饮食状况
掌握减轻壶腹周围癌不适的 饮食调节方法
了解心理因素对饮食调节的 影响
了解心理调适在饮食调节中 的重要性
增强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心理因素对癌症 患者的影响:增 强信心,减轻焦
随访的重要性: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避免过度依赖饮食调节
保持均衡饮食,避免单一或 过度摄入某种食物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节, 不要自行尝试偏方或极端饮 食
饮食调节只是辅助手段,不 能替代正规治疗
注意饮食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饮食方案
不同患者的病情 和身体状况不同,
食欲减退:由于肿瘤对胃肠的压迫和刺激,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等 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腹痛 中上腹痛见于3/4的病例,而且常是首发症状。早期部分病人(约 40%)可因胆总管扩张或因胰液排出受阻导致管腔内压升高产生剑突下钝 痛腹痛可放射至背部,常于进食后、傍晚、夜间或脂餐后加重,但不如 胰头癌严重。
解剖生理图
流行病学
VPC在消化道肿瘤中居第6位发病率中男性为女性 的2倍,两性发病年龄相仿平均为55岁,由于该处的解 剖特点和肿瘤体积较小时即可引起黄疸故可获得早期 诊治且恶性程度低,故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较胆囊癌、 胆管癌好。
简介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术前术后护理
病因
(2)B超;可以发现2cm以上的胰腺及壶腹部肿块、胆囊肿大、胆管扩张。同 时可观察有无肝脏及腹腔淋巴结肿大。
(3)CT、 MRI: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及与之毗邻器官的关系。
(4)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部的病变,造影可显示胆管或胰管的狭 窄或扩张,并能进行活检。检查的同时可在胆管内植入支撑管,达到术前减 轻黄疸的目的。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无远处转移的壶
腹周围癌。切除范围:胰头、远端胃、十二指肠、 下段胆总管及部分空肠,同时清除周围淋巴结, 再将胰、胆管和胃与空肠吻合,重建消化道。 (2)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无幽门上 下淋巴结转移、十二指肠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的壶 腹周围癌,可行此手术。
(5)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可显示胆道的变化,了解胆总管下段的狭 窄程度。造影后置管引流胆汁可减轻黄疸。其缺点是可能并发胆漏、出血等。
(6)选择性动脉造影:腹腔动脉造影可显示胰腺癌所造成的血管改变,对判断 根治性手术的可行性有一定意义。
治疗原则
1、本病一旦确诊,应立即行手术治疗,这是目前
3.辅助治疗 可在术前作区域性介入治疗、放疗,争取手 术的机会。常用化疗药物有5-FU、丝裂霉素等。此外, 可选用免疫疗法。
禁忌症
1、不适行此手术的情况是:肝已发生转移;胆总管和 肝管转移;肝门、胆总管周围和胰上方淋巴结广泛转 移;肿瘤已侵及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胰头或壶腹 周围已与下腔静脉或主动脉紧密粘连。
3.间歇性寒颤、发热 常由于肿瘤破溃胆汁淤积和胆道感染引起。特点是 反复突发突止,短暂性高热伴畏寒、白细胞升高,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 临床上易误诊为胆管炎、胆石症,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无效。
4.消化道症状 由于肠道缺乏胆汁胰液常引起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主要表现 为食欲不振、饱胀、消化不良、乏力腹泻或脂肪痢灰白大便和体重下降 等。由于壶腹癌部分坏死后慢性出血,以致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并出现继 发性贫血。癌肿腹膜转移或门静脉转移可出现腹水。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
其切除范围:包括胃1/2远侧部分、全十二指肠、 胰头部空肠近端约10.0cm以及胆管十二指肠球后 段以下部分,切除后将胰、胆和胃与空肠重建。
2、如癌肿已侵及门静脉广泛腹膜后转移肝转移等不能 切除时,则应行内引流术以减轻黄疸;如胆囊空肠吻合 术或胆总管空肠或十二指肠吻合术等姑息性旁路手术; 若发生十二指肠狭窄应行胃空肠吻合术以解除十二指肠 梗阻。
组织学分类
腺癌(最多见) 乳头状癌 黏液癌 未分化癌、 网织细胞肉瘤平滑肌肉瘤类癌。
转移方式
1.直接蔓延至胰头、门静脉及肠系膜血管。 2.区域淋巴结转移如十二指肠后、肝十二指肠韧带胰头
上下等处的淋巴结转移 。 3.肝转移。
晚期可有更广泛的转移!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男性居多,与胰头癌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主要表 现为黄疸上腹痛、发热、体重减轻、肝肿大胆囊肿大等。
(2)血、尿淀粉酶:可有一过性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3)血清学标记物:血清癌胚抗原(CEA)、胰胚抗原(POA)、糖类
抗原19-9(CA19-9)等可升高,其中CA19-9是常用的輔助诊断和随访 项目。
2.影像学检查
(1)X线:钡餐检查可发现十二指肠曲扩大,局部粘膜邹襞异常、充盈缺损、 不规则、僵直等;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或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确诊率。
什么是壶腹部?
人体解剖壶腹部指胆道与胰管共同开口处,在十二指肠降部肠道内。
概念
壶腹周围癌(vater ampulla carcinomaVPC) 系指发生于胆总管末端、壶腹部及十二指肠 乳头附近的癌肿,主要包括壶腹癌、胆总管 下端癌和十二指肠癌。在临床上与胰腺癌有 很多共同之处,但壶腹周围癌恶性程度低于 胰头癌,若能较早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率和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胰头癌。
起源于乳头单层柱状上皮的癌肿呈小的乳头状易缺 血、坏死、脱落和出血;来自胰管和胆总管末端黏 膜者多呈结节状或肿块型浸润性大较坚硬,可形成 溃疡;来自十二指肠降部内侧黏膜时癌肿多呈溃疡 型;来自胰头腺泡时常呈浸润性生长坚硬呈肿块型, 常压迫邻近组织
VPC扩散方式主要是沿胆管及胰管或十二指肠黏膜扩散由 于肿瘤的恶性程度低,转移少因此病程较长。
肿瘤大体标本呈息肉型或结节型、肿块型或溃疡型。大多 为分化好的腺癌分化不好的腺癌约占15%如出现症状则已 有3/4肿瘤侵及主胰管。
由于癌肿的特殊位置很容易阻塞胆总管和主胰管,致胆汁 及胰液的引流不畅以至阻塞,引起梗阻性黄疸及消化不良, 亦可直接浸润肠壁形成肿块或溃疡加之消化液、食物的机 械性损伤,可引起十二指肠梗阻与上消化道出血。
VPC病因还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饮食饮酒、环境、胆道结石或慢性炎症等因素
有关。 也可能系该处良性肿瘤恶变所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机制
VPC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多为1~2cm,很少大于 3.5cm癌肿起源于壶腹
壶腹周围癌,本身多柔软呈息肉样,表面可糜烂、 充血易缺血坏死,因此常引起间歇性梗阻,很少达 到完全性梗阻。
5.肝、胆囊增大 为胆管梗阻、胆汁淤滞所致常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胆囊 肝质地硬、光滑,胰头癌在晚期常可扪到不规则而固定的包块。少数病 人由于长期黄疸而致胆汁性肝硬化、脾肿大等。
1.实验室检查:
(1)生化检查:胆道梗阻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升 高,转氨酶可轻度升高。少数病人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