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背景下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摘要】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当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完全满足行业的需求。
为此,本文调研分析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提出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
文章提出了调整方案建议,包括更新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等措施。
在实施路径方面,建议加强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合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总结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意义,并展望了对未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期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跨境电商需求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调整方案、需求分析、实施路径、展望未来、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全球市场的融合和国际贸易日益复杂化,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
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实践环节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挑战。
针对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迫在眉睫。
只有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通过对当前人才需求的深入分析,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1.2 问题提出在跨境电商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需求。
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跨境电商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
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和实践环节,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和平台,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为解决跨境电商高速发展带来的国贸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在分析行业背景和专业面对的师资、教材、实训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校企合作园区化办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师顶岗锻炼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措施,以期提高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背景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导致跨境电商异军突起,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无论是交易规模还是数量均持续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居功至伟,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重视。
为保证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跨境电商企业保驾护航。
原先在国际贸易中被边缘化的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纷纷试水,积极参与跨境电商交易中,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诸如国贸营销模式和管理方式等的变化,对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外贸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
为适应这些变化,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当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纷纷进行改革探索。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期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
跨境电商专业面临的问题师资。
教师是学生登天的梯,师资水平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瞬息万变的跨境电商行业,对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极高。
跨境电商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国际贸易、美工和英语等多方面的能力。
然而,各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只专注某一方面的能力,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匮乏,相当大一部分的教师,很难满足高速发展的电商产业的要求,这使得跨境电商企业更青睐委托专门培训机构培养人才。
教材。
虽然跨境电商的异军突起,高速发展,但是配套的教材由于具有滞后性,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一方面,跨境电商作为新生事物,许多方法和经验需要时间积累和沉淀,高职教师对它研究尚浅,不能完全跟上发展的脚步;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带来的變化范围广阔,但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的薄弱,教材开发难度很大。
跨境电商视角下独立学院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

跨境电商视角下独立学院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作者:常颖李茜来源:《今日财富》2018年第10期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跨境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商业活动模式,其交易主体隶属于不同的关境,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完成贸易磋商、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进行商品配送。
自2008年起至2016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规模增速达到了25.7%,2016年出口占比达到82.08%,总出口规模达到5.5万亿元,同比增长22.22%;进口占比为17.92%。
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发展基础优厚。
跨境电子商务订单金额相对较小、成交次数频繁、客户沟通更为直接。
这些特点为我国大量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成为这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便捷渠道。
(二)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超过5000家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20余万家外贸企业通过这些平台发展其进出口贸易。
(三)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2012年12月,发改委和海关总署于正式启动了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结汇等方面的政策的突破,目前13座城市已经具有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的资格。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企业人才需求分析(一)企业需求岗位分析。
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调研,目前企业需求最迫切的岗位是外贸业务员(73.22%),其次是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人员(34.33%)、外贸业务跟单人员(27.8%)和英语口语翻译(16.7%)。
这一数据表明在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具备产品及图片信息上传、收集客户信息、分析客户需求、开发潜在客户的能力,熟悉整套外贸业务流程.能够完成外贸流程全部操作的业务员是企业需求的主流。
(二)企业关注资格证书分析。
企业在招聘外贸人员时非常重视英语水平,首先关注的是英语四级证书,部分企业也关注商务英语中、高级证书、报关员证书等。
(三)企业重视的实际技能。
企业在招聘时,放在第一位考核的是应聘者的外语沟通水平和协调能力;其次为客户开发、在线还盘报价、接单跟单的能力。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70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跨境贸易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拓宽,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交易模式。
新型的外贸交易模式对于相关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必须将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国际贸易企业的需求为基础,对传统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搭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国际贸易创业实践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提高高职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文结合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就跨境电商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跨境电商;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互联网+外贸”理念提出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提高对外经济开放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保障。
传统外贸企业为了实现跨境电商的转型必须加快人才结构的优化,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要重视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明确跨境电商背景下对国贸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加快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培养国贸综合型人才,为我国外贸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1、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分析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于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我国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高职院校只有明确当前社会国际贸易人才的具体需求特点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合理性。
1.1 缺少掌握跨境电商综合知识的国贸人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跨境电商效率高、成本低、沟通便捷的优势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利用跨境电商进行出口业务的拓展,传统的国贸人才跨境电商知识相对比较缺乏,无法适应外贸企业业务拓展的需求,掌握跨境电商综合知识的国际贸易型人才缺口较大。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呈现出显著的供不应求的局面,人才缺口大。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陈美娟【摘要】The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as a new business model, is developing at a rapid growth rate, but from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in different areas, there is a common problem: that is the serious lack of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personnel.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s training mode, it explores the path of talents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schools,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plan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build an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platform of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for talents.%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外贸经营模式,正以急剧增长的速度发展,然而从各个地区发展跨境电商的状况而言,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严重缺乏跨境电商人才.本文在研究传统国贸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究当前职业院校国贸人才发展的路径,提出优化课程体系,搭建跨境电商的创业实践平台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7(036)034【总页数】3页(P164-166)【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作者】陈美娟【作者单位】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宁波3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近几年来,国际贸易市场行情走下坡,国内各个产业也经历着优胜劣汰,“互联网+外贸”的跨境电商模式却给停滞不前的外贸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境电商的兴起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与时俱进,满足跨境电商领域的需求。
一、跨境电商的发展背景1. 知识结构的更新:跨境电商行业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更多的了解电子商务、跨境支付、国际物流等方面的知识。
2. 技能素质的提升:跨境电商行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更强的市场分析能力、谈判技巧、外语水平等。
传统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难以适应跨境电商行业的需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脱节:传统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过于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经验不足。
四、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方向2. 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谈判技巧、外语水平等方面的能力。
3. 创新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引入虚拟仿真教学、实践项目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产学合作:加强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合作,引入企业资源,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跨境电商行业的实际运作。
1. 完善课程设置: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增加跨境电商相关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实验教学: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数量,开设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董 亮 隋智勇 刘贤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摘 要:“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不同,尤其是B2C模式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备出色的网络营销能力,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平台操作能力,供应链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以及直接面对客户的小语种沟通能力。
因此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应加强电子商务类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网络营销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围绕小语种进行差异化的培养。
关键词:跨境电商 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中提出6项政策措施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
但是,跨境电商与传统的国际贸易不同,在人才能力需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明确跨境电商的特殊性将对培养适合跨境电商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界定一般认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源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国际上流行的说法叫Cro ss-border E-commerce,是指分属不同国界或地区的交易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务活动。
传统的国际贸易只要涉及使用电子商务工具或应用的,都可认为属于跨境电子商务。
具体的讲,既包含了以B类客户为主的跨境B2B业务,也包含了目前国家重点促进的以C类消费者为主的B2C跨境零售。
1.跨境B2B。
即跨境企业间电子商务。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规模化进出口货物,本质上属于传统国际贸易。
但是,在互联网及第三方物流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跨境B2B呈现碎片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B2B贸易以快件或者邮件的方式通关完成交易。
2.跨境B2C。
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跨境零售业务。
参与者既有小微草根企业、个体户,也有传统的大型外贸企业、品牌商家。
由于面对是分散的消费者,此类交易一般订单额较小,频率高,不仅在商检、结汇和退税等环节有别于传统贸易,更是在企业营销与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宠。
而在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革。
本文将从跨境电商时代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研究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性及可能的方向。
跨境电商的兴起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通常具备跨境贸易、外贸业务、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带来了新的变化:1.电商技能:跨境电商需要从事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管理、国际电商营销、海外物流等工作,要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掌握电商技能,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网络营销技巧、跨境支付、电商物流等方面的知识。
2.语言能力:跨境电商业务通常涉及到多国语言的沟通和合作,因此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的熟练运用。
3.跨文化交流能力:跨境电商需要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包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业文化的了解、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等。
4.创新意识:跨境电商市场变化快速,需要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跨境电商时代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技能、语言、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研究,但在跨境电商时代,这种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跨境电商时代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能力要求,因此培养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习、实训等形式的教学安排,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熟悉电商平台操作、跨境支付流程、网络营销策划等实际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第17期总第298期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RESEARCHGUIDENo.17,2016SerialNo.298“跨境电商”背景下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苏巧勤,曲国明(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摘要:在“跨境电商”背景下,为了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必须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企业竞争能力、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而独立学院现有国贸专业应该开设跨境电子商务方向,这既符合外贸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更有利于整合现有专业办学资源和独立学院的整体发展。
基于此,从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角度,对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进行了分解和细化,通过对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SWOT分析,探索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国际贸;跨境电子商务;职业技能;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F74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84-04当前,世界贸易增速缓慢,商家为了提高效益和开拓市场,开始着力于减少商品的流通环节、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拉近产品与国外消费者的距离,而跨境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可以为其提供有利的渠道。
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5.2万亿元,增长率达到23.8%,占到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7.6%。
跨境电商平台的企业已经超过5000家,通过各种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境内企业超过20万家。
商务部预测,2016年我国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会从2008年的0.8万亿元增长至6.5万亿元,占到我国总体外贸规模的19%,年均增长速度近30%。
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强调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更快更好的发展,用“互联网+外贸”来实现优进优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升级,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在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领域,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迅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因为这个领域急需大量复合性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而现有的各类院校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以及商务英语等专业培养的人才并不符合企业所需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在全国职业教育乃至普通高等教育里,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巨大。
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主要是培养专业的外贸人才。
因此,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独立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进行转型,尝试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这既符合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需求,也可以培养优秀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都在考虑进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为我国的外贸带来新的增长点。
然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复合型的,需要具备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两方面的知识,市场需求的缺口将会不断扩大。
(一)人才需求方面工作环节方面,跨境电商比境内电商涉及的环节更多。
跨境电商主要涉及到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大领域,其中的三个环节是跨境电商应用、跨境电商服务和跨境电商环境,在这三个环节里面需要大量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见表1)。
(二)岗位结构方面通过调查不同的招聘网上的多家企业,搜索关键词为外语外贸,得到的相应的招聘信息,可以整理出的企业对外贸人才所需的岗位主要有三种:外贸业务员、外贸电商专员和跨境电商专员。
通过分析跨境电商企业的工作岗位的结构,主要有六种典型的工作岗位(见表2)。
(三)人才层次结构方面复合型人才要有熟练的外语能力;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各种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规则以及操作,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了解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跨境电商企业人才的层次结构分为初级人才、中级人才和高级人才。
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层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收稿日期:2016-06-24作者简介:苏巧勤,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研究;曲国明,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国际金融、经济管理研究。
引言一、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四)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出口业务流程,可以总结出跨境电商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种应用能力:在线英语沟通、英文网店管理、搜索引擎SEO优化、海外客户需求分析、海外网络营销。
知识方面要了解结算方式与国际支付、国际贸易知识、国际物流工具、国际文化交流、相关法律法规等。
综上所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六种职业技能(见表4)。
独立学院要培养出适应跨境电子商务趋势的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就必须进行深入分析。
下面对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进行SWOT分析。
(一)优势1.灵活的办学机制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相应专业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保持一致。
独立学院培养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人才具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国家在政策法规上全方位扶持跨境电商的发展。
2.良好的办学基础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现有国际贸易专业课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海关实务、国际结算、经贸英语以及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在此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外贸实训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
3.符合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跨境电商人才所需的能力素养和专业技能要求相比较,独立学院的国贸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电子商务能力,基本符合需求。
其教学内容很好地契合了跨境电商行业的要求。
而独立学院的国贸专业学生经过针对性实践训练,就能很快适应跨境电商企业的岗位要求。
(二)劣势1.独立学院缺少跨境电商方面的教材由于跨境电商发展时间不长,跨境电商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较少,因此相关教材也很少,使关于跨境电商的教学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现有的相关课程也缺乏系统性和对教学的可指导性。
2.独立学院缺少实践教学基地表1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3个环节跨境电商的应用跨境电商的服务跨境电商的环境需要参与商务沟通和交易,主要有B2B和零售业务(B2C、C2C)两种,需要完成信息沟通和交易需要完成各类相关服务:外贸综合服务、跨境支付的金融服务以及物流货代通关服务等需要完成“跨境”交易,涉及海关、商检、税务和外汇管理等多个部门,面临不同国家的制度、法律和文化语言环境表2跨境电商人才工作岗位工作岗位客服运营推广美工和摄影采购和选品刊登物流岗位能力要求熟练利用沟通工具和不同语种与客户交流,懂得相关法律和知识产权能够通过网络营销手段进行产品推广,懂得不同跨境平台运营规则具有美学和视觉营销知识,能够制作精美的图片能够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特点,采购适销对路的产品具有上传和产品发布的能力,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具有国际物流和通关能力,熟悉国际物流订单处理和国际物流发货流程表3跨境电商企业人才的层次结构人才需求层次初级人才(工具型)中级人才(商务型)高级人才(战略管理)能力要求熟悉各种跨境电商平台不同的运营规则,具有平台运营操作技能熟悉国际商务活动规律,胜任跨境电商营销、大数据和用户体验分析、跨境物流和网络金融等服务掌握跨境电商发展规律和前沿理论,能够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表4跨境电商人才六种职业技能职业技能语言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技能国际贸易技能市场营销技能综合能力主要能力对于产品描述的写作能力与买家在线英语沟通的表达能力国际网站资讯阅读能力,并获取最新有效信息语音服务中基本的听说能力掌握小语种语言沟通能力日常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EXCEL的运用)熟悉数据统计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美图软件(photo-shop图片处理)Aliexpress、Amazon、Ghgate、Ebay等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与管理商品拍摄、图片处理、店铺设计装修网络平台上产品的发布与下架、价格设置支付与结算、运输与配送、客户服务跨境电商网站的运营能力(网店运营基本常识)熟悉进出口操作、交易流程熟悉国际运输、快递、海外仓储等物流知识熟悉国内贸易平台的操作(阿里巴巴、敦煌网)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国际商务礼仪,会展策划,海外仓储及交易风险控制纠纷处理等产品采购、SEO优化网络营销(SEM、SNS、外媒PR)市场调研、预测与分析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灵活应变的处事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企业、财务、人力资源、客户管理能力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二、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SWOT分析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偏文类专业,大部分独立学院投入的经费较少,购置实践教学设备和实践教学软件的经费少,建设实训室力度不够。
而这将直接影响实训教学的有效实施,也将会影响到学生实践类课程的教学,阻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独立学院缺少实践教学教师跨境电商的实践教学需要综合型教师,这些教师需要具备三方面教学能力:国际贸易知识教学能力、英语教学能力和电子商务知识教学能力。
独立学院缺少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需要通过引进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否则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机遇1.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放缓,促使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而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缺口不断加大,为独立学院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提供了市场机遇。
2.国家政府的支持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正处在政策红利释放期,其发展趋势受到高度重视,因为它可以带动产业升级,打造新的外贸增长点。
政府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3.高校应用型转变的需要为了适应、融入、引领所服务区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要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
跨境电商属于“互联网+”战略下的新兴业态,是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所以,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完全符合独立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需要。
(四)威胁1.各个院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开设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有许多,有综合性本科、高职、中职、技工类院校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各个院校都各有自身的优势,都具备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这对独立学院形成了竞争压力。
2.巨大的就业压力由于就业压力,一些研究生也将将目光投向了跨境电商的岗位。
而这些研究生和独立学院的本科生相比,具有更好的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个人素质也比较高,他们会威胁到独立学院学生进入到跨境电商行业就业。
除此以外,一些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之中有些具有强大电子商务专业背景,也会影响到独立学院国贸学生的就业。
3.内部优质生源的缺乏独立学院招录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但是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弱,实践应用能力也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