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最新版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党的“十八大”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党的“十八大”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党的“十八大”知识竞赛题一、A型题(单项选择):(共25题,50分)1.2012年(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A.11月1日B.11月8日C.11月15日2.党的十八大开幕式上,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题目为:( C )A.《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B.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C.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 )阶段A. 决定性B.起始C.完成4.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 B )次全会A. 五B.七C.九5.二O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C )万亿。

A.四十七点一B.四十七点二C.四十七点三6.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A )位。

A.二B.三C.四7.(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8.党的十八大把( C )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扭住( B )这个中心。

A.政治建设B. 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1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 B )A.坚定不移走马克思列宁主义道路。

B.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资本主义道11.(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人民群众B.中国共产党 C全体党员1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A )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A. 政府和市场B.企业和市场C.计划和市场13.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 C )。

A.基本方式B.必然要求C. 重要保证14.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 A )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01.党史知识竞赛一大到十七大(含答案)

01.党史知识竞赛一大到十七大(含答案)

01.党史知识竞赛一大到十七大(含答案)第一篇:01.党史知识竞赛一大到十七大(含答案)党史知识竞赛一大到十七大部分一.单选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 A.一大二大三大 B.二大三大五大C.一大二大四大D.一大四大七大3.毛泽东在党的__上做报告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A.七大B.七届三中全会C.七届二中全会D.八大4.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上来,提出了______的重要思想。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B.经济建设改革开放C.改革开放实事求是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事求是5.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_____问题A.武装斗争B.农民运动C.国共合作D.工人运动7.1956年9月15至27日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明确了国内主要矛盾是_____。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C.落后的经济文化和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内部矛盾8.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_____,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D.《关于整党的决定》12、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八大C、党的九届二中全会D、党的十二大13、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D、《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15、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十二B、十三C、十四D、十五17、党的七大是在()召开的A、北京B、延安C、西柏坡20、十六大党章规定的党的纪律处分有()A、四种 B、五种 C、六种21、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做出了()A、密切联系群众的决定 B、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2、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篇: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满分:100分)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10月)。

3.井冈山时期,红军游击作战的“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4.西安事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5.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的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战果最大的一次战役是(百团大战)。

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1945年8月15日)。

8.党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是(西柏坡)。

9.新中国第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

11.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53年)。

12.“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

13.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17.“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8.本世纪头20年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976年10月“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0.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简答题(共8小题,每题5分,计40分)21.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

22.延安整风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答:延安整风运动,是1942年党内开展的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竞赛试题

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竞赛试题

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竞赛试题1.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B.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C.实现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富裕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在上海开幕。

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A.1919年5月4日 B.1921年7月1日C.1921年7月23日4.党的一大起草和通过了( )两份重要历史文件。

A.《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章程》B.《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C.《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5.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其内容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

A.组织民主联合战线B.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实现共产主义6.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共正式加入( ),成为它的一个支部。

A.第三国际 B.赤色国际工会C.青年共产国际7.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列宁的建党原则,通过了( ),对党员、党组织等六个方面作了规定。

A.《中国共产党章程》B.《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C.《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8.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A.上海 B.广州 C.北京9.党的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首次规定了新党员有候补期的制度,并根据候补党员不同的社会职业,规定了不同的候补期。

A.三 B.四 C.五10.( )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A.党的三大 B.党的四大 C.国民党一大11.在党的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党员必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党员必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党员必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几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B〕A、4个月B、6个月C、8个月D、10个月2、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几年?〔A〕A.一年B.二年C.三年3、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奉献,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同时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什么?〔D〕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执政为民C、坚持与时俱进D、坚持党的先进性。

4、?党章?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什么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A.、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B、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C.、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D、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5、?党纪处分条例?规定,留党观察期间,受处分党员不享有以下什么权利?〔ABC〕A.表决权B.选举权C.被选举权D.申诉权。

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C〕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改革开放C.开展D.体制创新7、?党章?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开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还是什么?〔B〕A、党的指导思想B、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C、党的行动指南D、党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8、留党查看是党的纪律处分的一种。

?党章?对党员留党查看时间作了具体的规定,其最长不超过几年?〔C〕A、半年B、1年C、2年D、3年9、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什么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A〕A、作风建设B、政治建设C、理论建设D、廉政建设10、党中央决定,从什么时间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党史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全)

党史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全)

“学党史、知党情、争先锋、促发展”的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B )在上海举行。

A、1921年 7月1日B 、1921 年7月 23日C 、1921 年 7月31 日2:党的( B )上诞生了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

A、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3: 最先在中国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的是( C )。

A、李大钊 B 、陈独秀 C 、蔡和森4:( B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科教 B 、改革开放 C 、开放5: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C )活动的延伸和深化。

6:( A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 、创新B、进取 C 、团结 D 、民主7:民主集中制既是 ____,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 B )A、党的领导原则 B 、党的组织原则C、党的工作路线8: 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 ______。

( C )A、社会主义道德B、中国传统美德C、共产主义道德9: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它是以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 B )A 、节约B、有效 C 、保护10: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C )A、科教兴国 B 、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发展 D 、发展战略符合11:共产党的党性是(A) 的最高表现。

A、工人阶级的阶级性B、先进分子的先进性C、革命分子的革命性12:党的 (C)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三大 B 、十四大 C 、十五大13: 入党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A ),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4:对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查明核实后,应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作出进行(C) 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1.中国成立于1921年。

2.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有8个。

3.北伐战争时期,农动的中心在湖南。

4.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全民族抗战的起点是七七事变。

6.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

7.被确立为上。

8.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9.是在延安召开的。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头三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

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12.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革命领导权不同。

1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1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减租减息。

15.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16.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的。

17.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53年。

18.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中国是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20.中国是于1971年10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

21.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2、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最早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3、许海峰是中国获得奥运史上的第一块金牌运动员。

24、《告台湾同胞书》是以叶剑英的名义发布的。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党员有450万。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正式法律是《婚姻法》。

28、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与讨论国际问题的会议是日内瓦会议。

29、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时间是1956年。

30、1958年6月1日,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红旗》正式创刊。

31、1989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倡导并组织的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是希望工程。

32、“星火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促进农村地区发展而制定的。

(一)党史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

(一)党史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

党史知识竞赛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

1、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是由于十大本应批“左”,却批判林彪的“极右实质”和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2、“五卅”惨案牺牲的彭州籍烈士是何秉彝。

3、十二大党章对党的组织制度作了两项重要规划,即设置中央和省一级顾问委员会和不设党中央主席、副主席,只设党的总书记。

4、广州起义中牺牲的彭州籍烈士是杨达。

5、1949年12月12日,国民党彭县政府县长刘度宣布起义。

6、成都解放的时间是1949年12月27日。

7、党史宣传的根本任务是资政育人。

二、单选题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B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卅运动2、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 A )召开。

A.上海、嘉兴B.上海、天津C.北京、上海D.北京、广州3、南昌起义中牺牲的彭州籍烈士是( A)。

A.杨达B.周志孚4、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5、为营救战友而牺牲在上海龙华监狱的彭州籍烈士(A)是五卅烈士何秉彝胞弟。

A.何庸康B.何绍文6、彭州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一氓在南昌起义后和周恩来一道介绍(B )加入中国共产党。

A陈毅B郭沫若C张爱萍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B.中共三大的召开C.黄埔军校的建立D.北伐战争的开始8、1927年8月,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B)的方针。

A.建立革命军队B.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C.创建革命根据地D.组织城市工人斗争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始于(C)。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10、在洪湖战役中牺牲的彭州籍烈士是(A)。

A何绍文B旷继勋11、"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 A )提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1.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 )。

A.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B.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C.实现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富裕2.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A ),掀起了一场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A.《青年杂志》B.《每周评论》C.《向导》周报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 A )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并和陈独秀约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着手建党的准备工作。

A.李大钊B.杨匏安C.李汉俊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事件是( C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5.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在( B )首先建立起来的。

A.北京B.上海C.武汉6.到1921年春,中国国内先后有( B )个城市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

A.8B.6C.47.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C )在上海开幕。

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A.1919年5月4日B.1921年7月1日C.1921年7月23日8.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 B )人。

A.15B.13C.109.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共产国际代表是( A )。

A.马林和尼克尔斯基B.马林和维经斯基C.马林和鲍罗廷10.党的一大起草和通过了( C )两份重要历史文件。

A.《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章程》B.《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C.《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1.党的一大选举( C )组成中央局。

A.陈独秀、李大钊、李达B.陈独秀、张国焘、毛泽东C.陈独秀、张国焘、李达12.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 B ),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

A.工人联合会B.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C.中华全国总工会13.1922年5月,在( B )举行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

A.上海B.广州C.北京14.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C )在上海召开。

A.1922年8月B.1922年5月C.1922年7月15.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 A ),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A.《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B.《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C.《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16.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其内容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B )。

A.组织民主联合战线B.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C.实现共产主义17.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共正式加入( A ),成为它的一个支部。

A.第三国际B.赤色国际工会C.青年共产国际18.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列宁的建党原则,通过了( A ),对党员、党组织等六个方面作了规定。

A.《中国共产党章程》B.《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C.《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19.( B ),孙中山会晤苏俄政府全权代表越飞并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公开确立了国民党的联俄政策。

A.1922年12月B.1923年1月C.1923年2月20.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政策由党外合作到党内合作的转折点是( C )。

A.党的二大B.党的三大C.西湖会议21.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B )召开,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A.上海B.广州C.北京22.党的第( A )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首次规定了新党员有候补期的制度,并根据候补党员不同的社会职业,规定了不同的候补期。

A.三B.四C.五23.党的三大制定了( B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用法规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党中央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

A.《中国共产党章程》B.《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24.党的三大决定采取(A )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A.党内合作B.党外合作C.党员合作25.( C)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A.党的三大B.党的四大C.国民党一大26.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C )举行。

A.广州B.武汉C.上海27.在党的第( C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A.二B.三C.四28.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职务改称为(B ),总理全国党务。

A.书记C.第一书记29.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 B )作为党的基本组织。

A.党小组B.支部C.党委30.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1925年爆发的( A )开始的。

A.五卅运动B.省港大罢工C.中山舰事件31.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并迅速取得惊人的战绩。

到1926年年底,已先后歼灭(A )两部主力,控制了江苏、浙江、安徽以外的南部各省。

A.吴佩孚、孙传芳B.段祺瑞、张作霖C.陈炯明、孙传芳32.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A )召开。

A.武汉B.上海C.北京33.1927年年初,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 A ),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进行减租减息、分配土地等斗争。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C.《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34.党的五大较为深刻地批判了陈独秀和鲍罗廷的“( B )学说”,明确提出在南方“建立革命的民主政权”,确立了在东南发展革命的思想。

B.西北C.东南35.为严肃党的纪律,抓好党风建设,在党的第( B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

A.四B.五C.六36.党的五大闭幕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 C ),第一次明确提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并重申历届党章中少数服从多数的条文,为贯彻民主集中制提出了一些措施。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决案》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决案》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3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38.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C )。

A.党的四大B.党的五大C.党的六大39.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中形成文件最多的一次代表大会是( B )。

A.党的五大B.党的六大C.党的七大40.党的六大指出,当前中国的政治形势是( A ),革命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A.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即低潮时期B.处在两个革命低潮之间,即高潮时期C.处在革命高潮的前夜41.党的六大提出的党的总路线是( A )。

A.争取群众,准备起义B.立即举行全国性的起义C.实现土地革命4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中央委员选举的党内法规,是党的( C )大上制定的。

A.八B.七C.六43.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 C )中全会原则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A.五B.六C.七44.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A )举行。

A.延安市杨家岭B.子长县瓦窑堡C.平山县西柏坡4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 A )。

A.党的七大B.党的八大C.党的九大46.在党的历史上,会期最长的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B )。

A.党的六大B.党的七大C.党的八大47.党的七大提出的政治路线,阐明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是( B )。

A.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B.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C.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48.党的七大总结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C )、自我批评的作风。

A.廉洁自律的作风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C.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49.( B )年是党领导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全面胜利的一年,中国由此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

A.1949B.1956C.197850.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 B )报告。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51.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 A )。

A.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C.第一次中央全会5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A )提出的。

A.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开幕词B.刘少奇在党的八大作的政治报告C.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53.党的八大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C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是在党的( C )大上。

A.一B.七C.八55.“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是( B )增加的。

A.九大党章B.八大党章C.七大党章56.到1968年9月,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经过夺权之后建立起新的政权机构——( C )。

A.文革小组B.军管会C.革命委员会57.(B )年4月1日至24日,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A.1968B.1969C.197058.林彪事件的发生,在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的( A )。

A.破产B.中断C.结束59.1971年10月25日,第( C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决议,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24B.25C.2660.( B )年8月24日至28日,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A.1972B.1973C.197461.( B )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

A.1975B.1976C.197862.1977年7月,( A )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邓小平再次复出,并全部恢复他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被撤销的职务。

A.党的十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届二中全会C.党的十届一中全会63.( B )政治报告宣布,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A.党的十大B.党的十一大C.党的十二大64.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 C )的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