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走向民主政治教学一体案
高中历史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教案岳麓版选修1

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1教学目标2重点难点重点:⒈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⒉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改革的基本特点。
难点:分析梭伦改革各项主要措施的积极作用和对雅典社会发展的直接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要强调梭伦改革对于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作用。
3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教授新课【导入新课】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发达,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性质的国家。
而相对的雅典的地理环境是多山、少地、环海,所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雅典农业的落后,工商业经济发达。
我们从地图中可以看出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一个是雅典,一个是斯巴达,一个是雅典,还有许多的城邦,每个城邦都有其特色,不是每个城邦都建立了民主政治,而同样的,以民主政治出名的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梭伦改革前雅典的政治状况是怎样的?(贵族政治)。
在公元前8世纪,雅典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是由贵族把持政治。
在雅典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了王政政治、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概念(贵族政治:由世袭的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讲授新课】联系必修一学习的内容,我们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经历了四步: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奠基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而梭伦改革的最重大意义就是使雅典社会从奴隶主贵族专制过渡到奴隶主民主政治,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基础。
那我们回到梭伦改革。
问题一]公元前6世纪初的雅典为什么要改革?讨论:贵族与平民对立的突出表现有哪些?(政治,经济)(政治上:贵族把持国家政权,平民无权;经济上: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民。
方式:高利贷、债务奴隶制、兼并土地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即讲即练:1、左面两幅图反映了当时雅典经济发展的哪些特点? 2、经济的发展对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起了什么作用?(工商业奴隶主经济地位提高)讲解:工商业奴隶主原先大多出身平民阶层,尽管经济上富裕,但由于其出身低下,所以在社会上仍然遭到贵族的歧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
走向民主政治学案

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编制人:刘菲审核:高二历史组时间:2015-3-7【课标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预习目标】1.熟知课标要求。
2.结合“预习要求”精读教材内容,完成“预习自测”【课前预习,知识梳理】要求:用20分钟的课前自习,自主完成本部分预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对重点问题做到重点掌握,并理清本节知识体系,对疑难问题做好记录,留待课上提问老师或提交小组解决。
(一)古代雅典的贵族政治1.雅典贵族政治的确立:公元前7世纪,希腊瓦解,贵族制确立。
2.雅典贵族政治的内容(1)最高行政长官是,有9名(从贵族中选出,任期1年);(2)是雅典贵族的议会,通过、的原则治理国家3.评价(1)进步性:a. .b.(2)局限性:a. .b. .(二)梭伦改革1.改革的背景: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梭伦临危受命承担起的重任。
2.改革的内容(1)经济领域:a.颁布,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土地又回到平民手中;废除,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
b.鼓励发展,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牢固的(2)政治领域:a.创立。
梭伦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b.政权机构民主化改革:使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并创立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部分职能。
3.评价: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开辟了道路。
他的决定改革不彻底性,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三)克里斯提尼改革1.背景(1)梭伦改革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但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2)雅典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3)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担任首席执政官,开始的改革2.内容(1)以取代氏族组织。
选修一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学案1]【岳麓版】
![选修一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学案1]【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e4a8bcc8d376eeafaa3117.png)
高二历史教学案班级姓名学号编者:唐绍刚魏爱存审核:赵鸿坤于春华时间09、01、24 编号07401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重点】梭伦改革的特点。
【难点】梭伦改革的内容、作用。
★创设情景古希腊的政治和文化1、时间线索: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时间:)荷马时代(黑暗时代)(时间:)城邦发展时代(殖民高潮时代)(时间:公元前8到6世纪)贵族制确立:(公元前七世纪)贵族制取代了君主制---为雅典向民主化‘演变提供了可能’梭伦改革:(始于公元前594年)------将雅典‘引上’民主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始于公元前508年)-----在雅典‘确立’民主体制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5世纪)------使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进入黄金时代2、内容线索政: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经: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文:孕育的古代人文主义精神:(主要代表;主要思想;主要背景:)★组织探究——知识梳理一、梭伦改革背景(1)政治:雅典贵族政治主要组特点(组成、运转)与梭伦改革的关系:(2)经济(社会):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土地财产,主要证物:记债碑。
矛盾尖锐。
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3)个人: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合作与交流1、从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方面分析梭伦改革的背景。
二、梭伦改革的内容:★合作与交流2、理解债务奴隶制、公民大会、公民法庭、四百人议事会。
三、应如何评价梭伦改革? (1)积极影响:(参考上表)(2)不足:其中庸原则导致了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
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四、梭伦改革的特点——基本特点:推崇“中庸”原则。
★合作与交流3、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五、克里斯提尼改革1、克里斯提尼改革的背景①梭伦改革未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各派要求重新分配土地,进行更激进的民主改革。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课堂学案

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课堂学案〖课标要求及解析〗(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解析:梭伦改革是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对梭伦改革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课前诊断】1、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B、从各等级民众抽签产生C、由各等级国民轮流担任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2、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陪审法庭D、建立四百人会议3、梭伦颁布“解负令”的目的在于A、废除债务奴隶制B、促进雅典城邦发展C、打破贵族世袭特权D、实现公民真正平等4、雅典贵族制政治时代最重要的决策机构是A.公民大会 B.四百人议事会 C.战神山议事会 D.公民法庭5、梭伦改革后雅典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A.四百人议事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公民大会 D.公民法庭6、他说:“轻罪理当处死,至于更大的罪还找不到比死刑更重的刑罚。
”他是指A、古希腊政治家德拉古B、埃及统治者阿里C、中国古代改革家卫鞅D、北魏皇帝孝文帝7、梭伦改革发生在A、公元前6世纪晚期B、公元前6世纪初期C、公元前5世纪晚期D、公元前5世纪初期8、公元7世纪左右雅典社会更为尖锐的矛盾是A、平民与贵族B、农民与地主C、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D、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9、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10、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会议”③陪审员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知识梳理〗1、梭伦改革的背景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走向民主政治学案定稿

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1 课走向民主政治班级:高二()班姓名:_________【课堂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回答: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分析梭伦的改革有什么特点?他所说的“公平”的实质是什么?2.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想一想:我们今天也提倡“民主”,想一想,古代雅典的“民主”与我们所提倡的“民主”内涵有何区别?【课后小测】1.推动梭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A.上下层贵族之间矛盾激化 B.上层贵族对王权专制构成了威胁C.上层贵族与下层平民的矛盾日益尖锐 D.奴隶反抗奴隶主贵族的斗争此伏彼起2.执政官和战神山议事会的运作程式,反映了雅典贵族政治的特点是( )①任期制②集体统治③权力高度集中④体现普通民众的意愿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D. ③④3.对雅典贵族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 B.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和终身任职制C.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缺少民众监督和有效制约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4.古代雅典政治制度演变的正确顺序是()A.民主制——共和制B.君主制——共和制B.贵族制——民主制——帝制C.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5.雅典贵族制时期的议会是()A.战神议事会B.执政官 C.公民大会 D.公民法庭6.梭伦改革中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牢固的阶级基础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 D成立四百人会议7.梭伦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对此正确的分析评价是( )①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②确立了以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的原则③保证了平民能够平等参与政治管理④便贵族失去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8.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 )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创立五百人议事会③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9.梭伦改革的“解负令”主要是指()A.提倡节俭,减轻平民的经济负担 B.废除平民的债务负担C.实现公民经济地位的平等 D.进行新的社会等级划分10.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①战神议事会②执政官③公民法庭④四百议议事会()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D.①③④11.被称为雅典第一位平民领袖的改革家是()A.梭伦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D.普罗塔戈拉12.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教案

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一、学情分析从高二学生知识的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从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分析,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所以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阶段特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掌握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并形成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古代雅典贵族政治的内容、认识以及实质的结果;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认识。
2.过程与方法:分析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学会概括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巩固对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梭伦改革的学习,增强对民主含义的正确理解,认识民主的阶级性。
三、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古代雅典贵族政治;梭伦改革的内容。
.学习难点:贵族政治的特点;对梭伦改革内容的分析,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正确认识。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走向民主政治(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古希腊地图,这一节课,我们要共同来学习的是走向民主政治。
民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发祥地。
首先请大家结合古希腊的地形图,回顾必修一学过的内容,思考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正如我们所分析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古希腊的海洋性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那么雅典的民主政治又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呢?我们必修一有一段话“雅典的民主政治,是雅典的仁人志士在平民的推动之下,经过几百年的颠簸曲折一步步形成的”在这过程中以下几个人物发挥这重要的作用。
(课件展示梭伦、克里斯提提尼、伯利克里)其中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了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为雅典确立了民主政治,伯利克里的改革则完善了民主制。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几个伟大人物的贡献,主要学习梭伦改革。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课时学案班级_______小组_______姓名_______ 使用时间:年 月 日 编号:第1页学 案 内 容问题记录课 题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编制人审核人目标 导学1.通过学习,明确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及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明确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2.通过分析梭伦改革的措施,明确其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明确梭伦推崇“中庸”,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权利划分、监督的先河。
自 学 质 疑 学 案问题 学 案 内 容请记录你的疑惑点或自学障碍。
【自学教材】针对设计的情境和提示,阅读教材,按要求自学相关内容。
一、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入民主的轨道(一)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一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
” 材料二 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之时为止。
梭伦才第一个成为人民的领袖。
1.阅读教材1-3页第一框及第4页正文1-2自然段,归纳并识记梭伦改革的背景。
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关系上:(二)梭伦改革的内容和特点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没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 1.阅读P4梭伦改革及材料一,分析梭伦改革的特点有哪些?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500斗级拥有年产500斗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
高中历史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教案4 岳麓版选修1

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1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古代雅典贵族政治的内容、认识以及实质的结果;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认识。
2.基本技能:分析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学会概括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巩固对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
3.情感培养:通过对梭伦改革的学习,增强对民主含义的正确理解,认识民主的阶级性。
2学情分析从高二学生知识的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从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分析,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所以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阶段特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掌握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并形成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古代雅典贵族政治;梭伦改革的内容。
.学习难点:贵族政治的特点;对梭伦改革内容的分析,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正确认识。
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走向民主政治(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古希腊地图,这一节课,我们要共同来学习的是走向民主政治。
民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发祥地。
首先请大家结合古希腊的地形图,回顾必修一学过的内容,思考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正如我们所分析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古希腊的海洋性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那么雅典的民主政治又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呢?我们必修一有一段话“雅典的民主政治,是雅典的仁人志士在平民的推动之下,经过几百年的颠簸曲折一步步形成的”在这过程中以下几个人物发挥这重要的作用。
(课件展示梭伦、克里斯提提尼、伯利克里)其中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了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为雅典确立了民主政治,伯利克里的改革则完善了民主制。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几个伟大人物的贡献,主要学习梭伦改革。
(二)讲授新课这一节课,我们要一起回到工钱500多年,去看看当时的雅典,去体会梭伦改革的重大意义,大家看,他们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走向民主政治教学一体案济阳一中高二历史组王亭祥一.高考考什么---课程标准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二.预习提纲:背景______制。
______矛盾激化。
___________令梭伦改革措施鼓励发展__________________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影响将雅典国家引上_________的轨道。
背景梭伦改革未能满足_______的愿望。
内容 _________组织取代_______组织。
克里斯提进一步改造____________.尼改革 __________法。
影响最终在雅典确立了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产生办法。
伯里克利___________。
改革影响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_________。
三.线索勾勒:1.基本线索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走向民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走上民主民主体制确立民主政治完善主政治轨道四.重点,难点:五.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知识。
背景①雅典贵族的统治激化社会矛盾,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主要原因。
②贵族与平民矛盾的尖锐,导致社会动荡,严重阻碍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③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了雅典,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外部环境。
④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
目的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内容经济领域:颁布“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平民的人身自由。
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政治领域:创立财产等级制.政治机构民主化。
影响积极:经济方面:部分地减轻了平民负担,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鼓励发展工商业有利于提高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政治方面: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局限性: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
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特点: 折中的色彩,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六.课中思考与课后习题答案课中思考题1、想一想,这几段诗歌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主张?反映了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与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制定法律,管理国家。
课后习题解答阅读与思考提示: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进行新的社会等级划分和权利分配标准是财产多寡,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因此,其所谓的“公平”是一种有条件的“公平”,是财产等级制而非所有公民的公平。
解析与探究:1.公元前5世纪 ,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初步建立 ,新思想、新学说的出现 ,使人们开阔了视野 ,公民参加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意识逐步增强。
为使自己在社会活动中游刃有余 ,人们迫切需要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文化学校应运而生。
其主要授课内容有文法、修辞学、逻辑学、天文、地理等 ,教学方法往往采用演讲、论辩、师生间谈话等方式。
2.优秀品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正直无私等。
自我测评解答:课中思考题1、想一想,这几段诗歌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主张?反映了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与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制定法律,管理国家。
课后习题解答阅读与思考提示: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进行新的社会等级划分和权利分配标准是财产多寡,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因此,其所谓的“公平”是一种有条件的“公平”,是财产等级制而非所有公民的公平。
解析与探究:1、教育能使人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判断力和参政议政的能力。
(文化素质是行使政治权力的基础。
)2、优秀品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正直无私等。
(梭伦不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品德。
)自我测评解答:1、简析索伦改革的时代背景及实施改革的必要性。
①梭伦改革前雅典实行贵族政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运作。
由于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②至公元前7世纪世纪末,农民大量失去土地,下层平民和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2、简述索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及改革的基本特点。
(1)主要措施:经济措施:①他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
土地又回到平民手中。
②还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
③为了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政治措施:①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此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只由他的财产资格来决定,而不再取决于他的出身。
②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民主化改革。
他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创立了两个新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部分职能。
(2)基本特点:①梭伦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
②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3、索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①梭伦的经济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命运;有利于获得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②梭伦的政治改革同样倾向于平民,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局限性:①梭伦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
②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七.同步反馈训练(一)选择题1.古代雅典政治制度演变的正确顺序是()A.民主制——共和制B.君主制——共和制B.贵族制——民主制——帝制C.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2.雅典贵族制确立于A.前30世纪 B.前11世纪 C.前9世纪D.前7世纪3.雅典贵族制时期的议会是A.战神议事会B.执政官 C.公民大会 D.公民法庭4.梭伦改革前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A.国王与贵族B.贵族与平民C.贵族与奴隶D.国王与平民5.梭伦改革中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牢固的阶级基础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鼓励发展工商业C.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D.成立四百人会议6.梭伦改革的“解负令”主要是指A.提倡节俭,减轻平民的经济负担B.废除平民的债务负担C.实现公民经济地位的平等 D.进行新的社会等级划分7.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①战神议事会②执政官③公民法庭④四百议议事会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D.①③④8.被称为雅典第一位平民领袖的改革家是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里克利D.普罗塔戈拉9.梭伦改革以后,雅典出现的政治派别不包括...A.平原派 B.山地派 C.海岸派 D.盆地派10.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正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A.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选区B.抽签选举组成“五百人会议”C.陶片放逐法D.设立“十将军委员会”11.克里斯提尼时期,最能体现人民权威的举措是A.陶片放逐法B.比例代表制选举法C.抽签方式选举代表 D.以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组织12.最能有效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的措施是()A.比例代表选举制B.战神山议事会C.陶片放逐法D.抽签选举制13.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①按财产的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用地区划分取代血缘部落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④促进雅典的民主进程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说:“政权不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能够体现以上特点的改革措施是()①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限制②发放津贴③抽签选举④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15.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政治的改革家是()A.梭伦B.庇西特拉图C.克里斯提尼D.伯利克里16.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的古代国家是()A.斯巴达 B.雅典 C.日本 D.中国17.伯里克利时期实行津贴制的目的是A.改善平民的生活条件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证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权利 D.提高平民的经济地位18.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是在A.梭伦改革B.克里斯提尼时期C.伯里克利时期D.雅典贵族制时期19.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
B.其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
C.有利于希腊文化的发展。
D.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民主典范。
(二).非选择题20.阅读下列材料梭伦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
……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请回答:(1)该诗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政治思想?诗中“保护两方”指哪两方?中庸思想。
“两方”指平民和贵族。
(2)梭伦是怎样实践其政治思想的?试举例说明。
例如,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等等。
(3)这一思想对改革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致使改革不彻底,未使下层平民实现民主化,没有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愿望。
21.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梭伦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梭伦的政治改革使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只由他的财产资格来决定,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的民主化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沿着梭伦开辟的道路进行更加深刻的政治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22.为什么说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梭伦改革中“解负令”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鼓励发展工商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对国家政权机构的民主化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克里斯梯尼改革与伯利克里改革正是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沿着梭伦的方向推进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23.阅读下列材料:伯利克里在演讲词中这样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权力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在解决私人问题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富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