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结构CAD课程设计大纲
建筑制图与CAD课程设计大纲

《建筑制图与CAD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6130156课程名称:工程制图与CAD课程设计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 and CAD Curriculum design总学时及周数:1学分: 1.0授课对象:建筑学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建筑制图与CAD二、课程设计的目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的后续专业实践课。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一方面熟练掌握天正建筑、CAD等相关软件的运用,另一方面系统性学习和运用建筑制图的相关规范,为今后规范性表达建筑设计奠定基础。
具体如下:1、深化制图的规范性认识,培养学生规范表达建筑设计的能力。
2、培养学生熟练运用CAD、天正建筑等软件绘制建筑图纸的能力,加深对所学软件分散性命令的系统性认识。
3、认识利用计算机绘制一整套建筑设计图纸的整个过程。
4、培养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5、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可自行查资料解决,或者向同学求助,或者向老师请教。
5、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三、课程设计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1、课程设计内容:将本学期建筑设计课程所做的别墅建筑设计用天正建筑、CAD等相关软件按照相关制图规范的要求绘制出来,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成果。
具体如下:(1)建筑总平面图1:300(2)建筑平面图1:100(3)建筑立面图1:100(4)建筑剖面图1:100(5)楼梯大样1:50(6)设计说明2、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1)a 总平面图:1:300 (1天)要求:用相应的线型表达建筑、道路、绿化等设计要素,如新建建筑外轮廓线用粗实线,道路边线用中粗线,道路中线用细点划线,……注明建筑出入口的位置,表达出建筑与道路、绿化等之间的关系;注明风玫瑰或指北针。
b 设计说明:要求:简单的设计构思说明和部分技术经济指标,如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高度等。
建筑结构与结构CAD 实训教学大纲 - 建筑结构及结构CAD

*
*
5
执行主菜单 4— 形成 PK 文件
2
1、框架生成 2、连续梁生成 3、现浇楼盖生成
*
*
操作实例
6
(框架结构、连 续梁、现浇楼
盖)
4
1、PK 数据文件输入和数检 2、框架、连续梁、现浇楼盖等 结构计算 3、绘制框架、连续梁、现浇楼 盖等结构施工图
*
*
-2-
建筑结构与结构 CAD 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与结构 CAD
面向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实训学时数:14
实验项目:6
必修项目:6
教学形式:非独立开课 实训类别:专业
开出时间:二年级
考核办法:比例计分、独立考核
一、目的与要求 (一)目的: 使学生通过上机实验,巩固并加深所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操作的理 解;培养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学生通过上机实验掌握正确和熟练地使用 计算机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框架结构、连续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能力,能 正确使用计算机 CAD 软件绘制结构施工图,培养学生按照国家制图标准正确进行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绘制能力;培养学生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本课程实验的素质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框架结构、连续梁、现浇楼盖 等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概念及节点构造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及想象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要求: 1、具备常用 PKPM 分析设计软件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2、正确掌握和应用常用 PKPM 分析设计软件主菜单及相关功能。 3、正确掌握框架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和生成方法。 4、正确掌握连续梁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和生成方法。 5、正确掌握现浇楼盖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和生成方法。 6、具备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对结构构件、结构体系的组成、荷载 传递途径及其相关计算具备正确的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国家及建筑行业的相关标 准、规范和规程。 7、具备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训项目一览表
建筑结构与结构CAD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与结构CAD教学大纲第一篇:建筑结构与结构CAD教学大纲本文由hxhgb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建筑结构与结构 CAD》教学大纲总学时:学分: 132 8.5 2周 2 课程设计: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建筑结构与结构 CAD》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及相关抗震要求等内容组成,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应用科学,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本课程讲授混凝土、钢材、砖、石等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
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屋)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砌体结构的墙、柱及钢结构的连接,梁、柱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一般结构的构造知识;同时掌握与施工和工程质量监理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
能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选型与结构计算,并能绘制结构施工图。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课题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一)绪论教学要求:了解钢筋混凝土的优缺点、应用范围及发展简史(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理主要内容:1.结构功能及其极限状态 2.结构可靠度应用概率论的基本知识 3.建筑结构的荷载 4.极限状态设计法教学要求:掌握:建筑结构荷载的确定理解:概论论的基本知识应用:极限状态设计法 1(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内容:1、混凝土的力学性能2、钢筋的种类及其力学性能教学要求:掌握:钢筋和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正确合理地选择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应用:表格中各种指标值(四)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主要内容:1.概论2.梁、板的一般构造 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理论 5.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6.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7.T 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学要求: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其构造要求理解: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应用:通过工程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主要内容:1.概论2.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纵向钢筋的弯起、截断和锚固教学要求: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及其构造要求理解:斜截面破坏形式及“剪跨比”概念应用:通过工程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六)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主要内容:1.概论2.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限制条件3.矩形截面剪、扭承载力计算4.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5.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与计算步骤教学要求:掌握: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理解:受扭构件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及其构造要求应用:通过工程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主要内容:1.轴心受力构件2.偏心受压构件3.偏心受压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教学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及其构造要求理解: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应用:通过工程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八)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主要内容: 1.轴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概念(九)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与裂缝验算主要内容:1.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 2.裂缝宽度的计算 3 教学要求:掌握: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受弯及受拉构件裂缝宽度的验算理解:EI—为常数,B—为变数(十)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错具 3.预因力混凝土材料 4.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5.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教学要求:了解: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2.会进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3.会应用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十一)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主要内容:1.概论2.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3.双向板肋形楼盖4.井字楼盖(※)5.装配式楼盖(※)6.楼梯 7.雨逢 8.楼梯教学要求:掌握: 1.单向板、双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截面配筋计算和构造要求4 2.楼梯、过梁和雨逢的计算方法及其构造要求理解:装配式楼盖平面布置原理和构造要求应用:通过工程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主要内容: 1.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组成和受力特点2.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组成选型与支撑布置3.单层工业厂房铰接排架的内力分析与组合4.单层工业厂房排架柱设计5.柱下独立基础6.单层工业厂房镒接排架设计实例教学要求:掌握:单跨排架的计算方法和排架柱截面配筋计算理解:单层厂房的组成与传力途径应用:进行构件的选型及其布置(十三)多层房屋结构和高层房屋结构(※)主要内容: 1.多层房屋和高层房屋结构类型 2.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3.多层多跨框架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4.框架的内力组合及截面配筋 5.现浇框架的确一般构造要求教学要求:了解:多层框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十四)建筑结构 CAD 简介主要内容: 1.建筑结构 CAD 概况2.建筑结构CAD 的基本概念及工作过程3.建筑结构CAD 软件——PK 软件的介绍 4.利用 PKPM 软件进行框架结构、连续梁、排架结构等的内力计算和画结构施 5 工图教学要求:了解:建筑结构 CAD 的基本概念及其工作过程掌握:PKPM 软件,能进行框架结构、连续梁、排架结构等设计课题二:砌体结构(一)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主要内容:1.砌体材料2.砌体种类 3.砌体的力学性能教学要求:了解:各种砌体的强度指标,并会查表应用:会合理选用砌体材料(二)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主要内容:1.砌体结构设计表达式及分项系数 2.受压构件 3.局部受压计算 4.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5.配筋砌体概述教学要求:掌握:无筋砖砌体的受压及避部受压构件的计算了解:配筋砌体的计算和构造(三)混合结构房屋的墙、柱设计主要内容:1.房屋的结构布置 2.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墙、柱的构造要求 4.刚性方案房屋墙体计算 5.弹性与刚弹性方案房屋的墙体计算(※)6 教学要求:掌握:砖砌体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刚性方案房屋墙体的计算了解:房屋结构布置承重方案和墙、柱的构造要求(四)过梁、墙梁和挑梁的设计与计算主要内容:1.过梁2.墙梁(※)3.挑梁教学要求:掌握:过梁、挑梁的计算了解:墙梁的设计(五)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主要内容:1.地震基本知识2.建筑抗震设防基本知识3.地震作用教学要求:掌握:建筑抗震设防基本知识了解:地震基本知识三、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主要内容:1.概述2.震害及其分析 3.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4.抗震计算 5.抗震构造措施 6.设计实例教学要求:掌握: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应用:抗震构造措施7 课题三:钢结构(一)绪论主要内容:1.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2.钢结构的概况教学要求: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发展概况(二)钢结构的材料和设计方法主要内容:1.钢结构的材料2.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3.钢材的选用及规格4.钢材的应力集中 5.钢结构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指标教学要求:掌握:钢材的力学性能,正确理解并熟悉现行规范关于钢结构采用牌号的规定了解:钢材的规格及其选用,会型钢表应用:应力集中原理,处理实际工程问题(三)钢结构的连接主要内容:1.钢结构的连接方法2.焊接方法和焊接类型3.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4.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5.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6、普通螺栓连接 7.高强度螺栓连接教学要求:掌握: 1.焊接连接的计算与构造要求 8 2.螺栓连接的计算与构造要求(四)受弯构件的计算主要内容:1.梁的类型及其应用2.梁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3.梁的整体稳定 4.型钢梁的设计 5.梁的局部稳定教学要求:掌握: 1.梁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2.对梁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重点是讲清物理概念理解:组合梁中加劲肋布置的原理(五)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主要内容:1.轴心受力构件2.实腹式轴心受压柱3.格构式轴心受压柱4.偏心受力构件5.柱头与柱脚教学要求:掌握:实用轴心受压柱的设计了解:格构式轴心受压柱的计算方法应用:对偏心受力构件只作一般了解(六)钢屋盖(※)主要内容: 1.钢屋盖结构的组成形式和尺寸2.支撑3.屋架杆件内力计算4.屋架杆件截面设计9 5.屋架节点设计 6.钢屋架施工图 7.轻型钢屋架 8.网架结构 9.钢屋架设计实例教学要求:理解:屋盖支撑布置、杆件内力组合、截面设计、节点设计应用:能识读钢屋架结构施工图注:大纲中带※号者未计入总学时,可作为选修及自学内容三、学时分配表序号 1 2 3 课题一二三课题内容总学时 6628 36 2 132 其中授习题课实验课 8 2 2 14 讲 34 26 34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机动、复习合计 106 12 14 注:习题课学时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进行调整。
PKPM建筑结构CAD软件教程课程设计 (2)

PKPM建筑结构CAD软件教程课程设计引言PKPM建筑结构CAD软件是专门针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的一款软件。
它不仅可以对建筑结构的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进行计算,还可以进行建筑结构的模型建立、设计、施工图等一系列工作。
作为一名建筑结构专业的学生,掌握PKPM建筑结构CAD软件的使用技巧对于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课程设计将以PKPM建筑结构CAD软件为教学工具,介绍PKP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以帮助学生提升对PKPM软件的掌握程度。
课程设计课程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掌握PKPM建筑结构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课程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PKPM软件基本操作–软件界面介绍–建立模型–定义截面–施加约束–施加荷载2.建筑结构分析–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3.施工图绘制–平面图–剖面图–细部图课程教学本次课程教学将采用讲授和实例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来说,每个章节将首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际案例演示PKPM软件的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自主实践来加深对PKPM软件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评估本次课程评估将采用作业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来说,每个章节结束后,将布置相关的作业,以检验学生对PKPM软件操作和应用技巧的掌握程度。
同时,将设立闭卷考试来考察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得到较为全面的PKPM建筑结构CAD软件的应用技巧和操作能力。
同时,课程的互动性和学生自主实践的模式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次课程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建筑结构CAD课程是为建筑类专业学生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结构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常见的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例如AutoCAD、Revit Structure、STAAD.Pro等。
学生还将学习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建筑结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设计建筑结构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建筑结构的技巧。
•培养学生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应用建筑结构计算和设计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3.1 建筑结构基础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静力学、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知识。
3.2 基本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方法本节课程介绍建筑结构常见的设计分析方法,包括刚度法、叠加法、位移法等。
3.3 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本节课程主要介绍常见的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例如AutoCAD、Revit Structure、STAAD.Pro等。
3.4 实际建筑结构设计案例本节课程将让学生学习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包括住宅、商业建筑、桥梁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四、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平时作业:包括每次课程的以及课程中使用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的练习。
•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将主讲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使用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进行练习和实践。
同时,学生还将在课堂上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实践经验并解决问题。
六、学习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知识:•建筑相关的静力学、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AutoCAD等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常用软件。
七、参考书目•《建筑结构基础》李明著•《建筑结构设计与计算》陈晓林著•《AutoCAD建筑设计与应用》刘磊著•《Revit Structure精讲》贺宗建著•《STAAD.Pro应用实例》王志军著八、结语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结构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建筑结构计算和设计知识的能力。
《建筑CAD》教学大纲

《建筑CAD》教学大纲建筑设计行业中,计算机绘图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早已取代了手工绘图。
能够熟练地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已经成为建筑绘图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建筑绘图员要求具有建筑绘图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熟练地完成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详图的绘制,并能进行简单的三维建模。
本教学大纲根据建筑绘图员的岗位需求制订,教学内容按照建筑绘图员人才规格设置,课程体系注重教学过程与职业过程取向的一致性。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土建类其他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技术基础。
该课程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作用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应用计算机AutoCAD软件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详图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建筑绘图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后续的其它专业课程设计时能够代替传统的图板、图纸等工具,提高设计效率,并为后续专业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针对建筑绘图员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目标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分析框图如下:本课程的知识体系采用纵横模块结构。
纵向分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两条主线,横向分为AutoCAD基础知识、基本绘图命令和编辑方法、绘制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绘制墙身节点详图、绘制楼梯详图、简单三维建模、图形输出八个理论教学模块及相应的八个实践实训模块,两条主线最后汇合于综合课程设计周模块。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所示:(一)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三、教学方法要求鉴于《建筑CAD》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建议分不同阶段和不同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内容教学方法:以真实和模拟的职业活动为载体,选取典型的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和节点详图为实现目标,构建特定的学习情境,并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结合课堂多媒体项目教学、多媒体课件参与式演示,完成课程的主要理论教学过程。
结构设计CAD(PKPM)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设计CAD(PKPM)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设计CAD(PKPM)/Structural CAD (PKPM)课程代码:05444116课程类型:实践/必修总学时数:1周(16)学分:1.0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等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结构设计CAD(PKPM)》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教学专业课程,是进行结构设计时必不可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熟练掌握常用结构计算软件的运用方法,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1.概述了解PKPM系列程序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与难点:PMCAD结构平面设计程序、STAWE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程序的适用范围。
2.PMCAD结构平面设计程序上机应用实践掌握PMCAD程序交互式输入法建模的计算步骤、参数选用、计算结果合理性判别、绘图操作要求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PMCAD交互数据输入部分:楼层定义——柱布置、梁布置、本层信息、偏心对齐,楼面主要恒载、活载输入并修改,梁、柱上恒载与活载输入,楼层组装与设计信息输入;绘制结构平面施工图部分:计算和绘图参数的输入、检查楼板计算结果、楼板配筋合理性判别、结构平面图和板配筋图的绘制等。
3.STAWE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程序上机应用实践掌握STAWE程序的计算步骤、参数选用、特殊梁柱定义、计算结果合理性判别、绘图操作要求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参数选用、特殊梁柱定义、数检报告的读取与纠错、超限信息的读取与设计优化、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判别、梁柱施工图的平法绘制等。
4.其它设计程序上机应用实践了解JCCAD、JLQ、LTCAD等程序的特点、计算内容及应用范围。
教学重点与难点:JCCAD程序的计算过程、参数选用、计算结果合理性判别与基础平面图绘制等。
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指导书

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任务1.1实例概况某五层办公楼框架结构,层高3.6m,三级抗震,门厅部分二层中空,三层为井字形楼盖,结构平面图见附图。
图中阴影位置为隔墙。
梁、板、柱混凝土均采用C30混凝土。
主次梁截面尺寸见平面图,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
板厚为100mm。
楼面均布恒荷载为4.0kN/m2,活荷载为2.5 kN/m2。
屋面恒荷载为6.0kN/m2,活荷载为0.5kN/m2。
墙体面荷载为3.0 kN/m2,屋面女儿墙为5.0 kN/m。
修正后基本风压值为0.35 kN/m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1.2设计步骤及要求(1)用PMCAD程序的主菜单一人机交互输入各楼层平面数据。
(2)检查数据文件后输入次梁楼板。
(3)输入荷载。
(4)画一个结构平面图(PM*.T)。
(5)形成某一轴线的PK文件。
(6)用PK程序计算进行框架计算。
(7)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框架绘图(PK*.T)。
(8)用TAT(或TAT-8)程序对整体结构进行内力和配筋计算。
(9)绘制结构梁、柱平法施工图PL*.T和ZPM*.T。
(10)将PM*.T,PK*.T,PL*.T和ZPM*.T等T文件转换为DWG文件,并能在AutoCAD中编辑。
二层结构平面图三层结构平面图四、五层结构平面图屋顶结构平面图2.具体设计过程2.1 用PMCAD程序的主菜单一人机交互输入各楼层平面数据首先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用来存放设计过程中产生所有文件。
打开PKPM 软件,通过“改变目录”命令将新建的文件夹设为当前目录。
打开PMCAD主菜单一,首先按照提示输入一个文件名(自己指定的工程名),再输入0,表示是新文件,回车确认后进入人机交互输入界面。
人机交互输入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建筑物的定位轴线,相互交织形成网格和节点,再在网格和节点上布置构件形成标准层的平面布局,各标准层配以不同的层高、荷载形成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与结构CAD》课程设计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时间:48学时
一、课程设计的作用地位和目的意义
1、《建筑结构与结构CAD》课程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和《建筑结构与结构CAD》等课程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要操作技能训练,是实现岗位要求所必须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
2、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用所学的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知识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与计算;掌握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相关规范的正确使用;将课程设计成果绘制施工图;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具体应用,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确定的,确定设计题目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该课程设计的指导书,是根据授课教材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规范进行编写的。
在课程设计之前,学生应首先对设计大纲和任务书及指导书进行预习,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由指导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对设计方法进行讲授,然后由学生亲手完成方案设计,待方案设计经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后,方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下一段的设计工作,并最终按照要求完成设计。
设计内容与要求
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
2、在结构布置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板、次梁截面配筋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内力);
3、在结构布置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主梁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和截面配筋设计;并绘制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及剪力包络图;
4、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三、实践教学各项教学内容的具体时间安排
实践教学学时:48 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教学内容结构与时间分配表
序号训练内容讲授课时训练
课时
总课时
阶段1 确定结构布置方案 4 4 阶段2 进行板、次梁截面配筋设计 4 8 12
阶段3 进行主梁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和截面配
筋设计;并绘制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及剪
力包络图
4 14 18
阶段4 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2 10 12
机动 2 2
合计10 38 48
四、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要求
指导教师应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本专业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等要求;每位指导教师的可指导学生人数为1个自然班。
五、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设计计算书的质量和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等综合打分。
考核方式由能力考核、过程考核等。
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不及格者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需重新做课程设计,经指导教师考核及格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六、实践教学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
《建筑结构》上、下册,陶红林主编,2002年出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
七、编制说明
大纲编制时间:
大纲起草人:
参与讨论人:
教研室审核人:
系部审核人:
土木工程学院
2006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