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试题

合集下载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试题+答案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试题+答案

会计基础第一章试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请将选定答案的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1会计是以()为主要计量单位。

A实物B货币C劳动量D价格2会计的基本职能一般包括()。

A会计计划与会计决策B会计预测与会计控制C会计控制与会计决策D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3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称为()。

A会计核算职能B会计监督职能C会计控制职能D会计预测职能4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称为()。

A会计控制职能B会计核算职能C会计监督职能D会计分析职能5()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A会计职能B会计对象C会计内容D会计主体6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这属于()。

A会计主体假设B持续经营假设C会计分期假设D货币计量假设7在我国,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它们均按()确定。

A公历起讫日期B农历起讫日期C 7月制起讫日期D 4月制起讫日期8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特定主体的()。

A经济活动B实物运动C资金运动D经济资源9.会计主体从()上对会计核算范围进行了有效界定。

A空间B时间C空间和时间D内容10 ()作为会计的基本假设,就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A会计分期B会计主体C会计年度D持续经营11 企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12以下不属于有价证券项目的是()。

A银行汇票B国库券C股票D企业债券1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财物的是()。

A燃料B在产品C设备D专利技术14债务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等偿付的现时义务。

第一章至第章试题

第一章至第章试题

第一章至第三章试题(单项选择)1.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本质上属于一种自然交往B.只是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自由地进行C.是真正的自由、平等的普遍交往D.只有性关系交往、血缘关系交往2.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的前提是()。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运动是受偶然性支配的D.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丰层建筑性质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C.人民群众是历支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6.国体和政体之间是()。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7.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由()。

A.“理性”的发展所决定的 B.领袖人物的正确领导所决定的C.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决定的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8.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客观实在性 B.主观能动性C.规律客观性D.运动绝对性9.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

A.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C.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才式和多寡不同D.社会分工不同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文化标准11.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1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生物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生物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生物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动物
- B. 植物
- C. 生物
- D. 微生物
- Answer: C
- 解析: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各个生物体及其组织器官、细胞、细胞器等。

2. 下列哪一个属于生物现象
- A. 阳光晒热房间
- B. 导电铁丝发热
- C. 植物叶子变黄
- D. 音乐声传播
- Answer: C
- 解析: 植物叶子变黄是一种生物现象,它可能是由于叶绿素的消失或养分供应不足等因素导致。

二、判断题
1. 动物和人类是同一类生物。

- A. 正确
- B. 错误
- Answer: B
- 解析: 动物和人类属于不同的生物类别。

2. 植物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有机物。

- A. 正确
- B. 错误
- Answer: A
- 解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因此植物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有机物。

三、简答题
1. 解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 答案: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因为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内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所有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并控制其生命活动。

2. 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 答案: 生物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物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分布、分类等方面。

生物学研究涉及的对象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活方式、行为、生态、环境等。

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通过()来实现。

(B)A.通信子网B.路由器C.城域网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

(C)A.交换机B.软件C.通信D.自动控制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C)A.10MbpsB.100MbpsC.2GbpsD.10Gbps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有很大的影响。

(A)A.造价B.主从关系C.结构D.控制关系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技术。

(B)A.InternetB.接入网C.局域网D.分组交换6.当通信子网采用()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B)A.线路连接B.虚电路C.数据报D.无线连接7.以下关于数据报工作方式的描述中,()是不正确的。

(B)A.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B.在每次数据传输前必须在发送方与接收方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C.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D.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与源地址8.传统的基于IP 协议的网络不能适应多媒体网络应用的需求,改进传统网络协议的主要方法是( )。

(D)I.增大带宽Ⅱ.资源预留协议RSVPIII.区分服务DiffServⅣ。

多协议标识交换MPLSA.I、Ⅱ和ⅣB.I、III 和ⅣC.I、Ⅱ和IIID.Ⅱ、III 和Ⅳ9.以下关于环状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A.在环状拓扑构型中结点通过广播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B.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送C.环状拓扑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D.为了保证环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环维护处理二、问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概述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概述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会计概述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会计的主要特征?A.客观性B.主观性C.规范性D.强制性正确答案是:D.强制性。

会计的特征主要包括客观性、主观性和规范性。

客观性是指会计工作应依据客观的经济事项和法规进行,不受主观意志的干扰;主观性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应依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职业经验进行决策;规范性是指会计工作应依据会计制度和法规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而强制性并不是会计的主要特征。

2、下列哪一项不是会计的目标?A.提供决策信息B.监督经济活动C.维护企业利益D.参与企业决策正确答案是:C.维护企业利益。

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信息、监督经济活动和参与企业决策,而不是维护企业利益。

会计作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提供财务信息来支持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而不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

维护企业利益是企业的经营目标,而不是会计的目标。

因此,选项C不是会计的目标。

3、下列哪一项不是会计的基本职能?A.核算B.监督C.分析D.审查正确答案是:D.审查。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而分析是会计的扩展职能。

审查不属于会计的职能,它通常是由审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的。

因此,选项D不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是会计的基本特征?A.政策性B.客观性C.主观性D.规范性E.强制性F.灵活性G.稳定性H.保密性I.公开性J.专业性K.技术性L.创造性M.时效性N.连续性O.分期性P.统一性Q.可比性R.可验证性S.可说明性正确答案是:BCDFGHJKLNOPQ。

客观性和主观性是会计的两大基本特征。

政策性和规范性也是会计的重要特征。

灵活性、连续性、分期性、统一性、可比性、可说明性和可验证性也是会计的重要特征。

因此,正确答案是BCDFGHJKLNOPQ。

在商业活动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分类、核算、报告和监督,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练习题(第一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S-32I卷共52分一、单项选择(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关于化学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化学反应中制造出新原子和新分子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苯D. 汽油和植物油3.下列仪器,能直接用于加热的是()A.蒸发皿B.烧杯C.锥形瓶D.蒸馏烧瓶4.下列常用的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A.分液漏斗B.普通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6. 下列溶液中c(Cl-)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的NaCl溶液B.75 mL 1 mol/L的FeCl3溶液C.150 mL 0.5 mol/L的MgCl2溶液D.75 mL 2 mol/L的NH4Cl溶液7.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8.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安全叙述正确的是()A.浓H2SO4沾到皮肤上,必须迅速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稀的NaOH溶液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闻某些化学药品的气味时可以使鼻子凑近药品二、单项选择(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9.科学家已发现的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10.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1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不相同的是()A.1mol O2和1mol H2B.5.6L N2(标准状况下)和11g CO2C.224mL H2(标准状况下)和0.1mol N2D.9 g H2O和0.5mol Br212.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做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SO4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D.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13.下列对于某些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Ba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稀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有Cl-D.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物质一定有CaCO31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的Cl-数为1 N AB.常温常压下,80g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C.常温常压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 A15.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①NaOH溶液,②Mg(NO3)2溶液,③CuSO4溶液,④KCl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①②④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1L 1mol/L NaCl溶液中取出10mL,取出的溶液浓度仍为1mol/L- 1 - / 3B.配制0.5L 1.0mol/L 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的体积为11.2L(标况)C.0.5L 2mol/L 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Ba2+和Cl-总数约为2×6.02×1023个D.10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mL18.4 mol/L的硫酸浓度是相同的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移走酒精灯停止加热B.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C.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开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蒸馏完毕,应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CO和N2,其体积比为1:1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1molH2和1molHe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质量也相同D.体积为22.4L的O2,其质量可能为32g19.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3 :2 :1,则三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 :4 :3 B.1 :2 :3 C.1 :1 :1 D.6 :3 :220.容量瓶上需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Ⅱ卷 48分三、填空题(共48分)21.(12分)(1) 标准状况下,11.2 L某气体的质量为14 g,则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

基础第一章精选

基础第一章精选

《2018基础课第一章试题》一、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人的本质这一论断是()提出的?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列宁2.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是()。

A.世界观B.人生观C.自然观D.历史观3.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

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会经历顺境和逆境的交替。

对于逆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

A.怨天尤人,自暴自弃B.玩世不恭,虚度光阴C.居安思危,自制自励D.大胆正视,积极应对4.人生价值的本质是()。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个人的自我完善C.个人实践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5.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是()。

A.人生目的B.人生观C.人生态度D.人生价值6.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是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A.生产B.交往C.劳动D.群居7.人的自我价值是指()。

A.个人实践对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意义B.个人实践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C.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个人做积极贡献D.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8.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A.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B.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C.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D.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意识9.()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A.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做什么人〃的问题C."怎样做人〃的问题D.个人与家庭的关系问题10.人生的()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A.社会价值B.生存价值C.利他价值D.自我价值11.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的本质属性是()。

A.人的阶级属性B.人的经济属性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12.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称为()。

初中物理第一章 单元测试题(一)课件试题

初中物理第一章  单元测试题(一)课件试题

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发现“镭”的科学家是()A.杨振宁B.牛顿C.居里夫人D.李政道2.闪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

打雷时,人们看到的闪电和听到的雷鸣是()A.同时的B.先看到的闪电后听到的雷鸣C.先听到的雷鸣后看到的闪电D.以上都错3.取一个放大镜,通过它看看近处纸上写的字,再看看远处的房屋树木,你会发现通过放大镜看到物体()A.都比原物体要大一些B.有时会看到比原物体小些C.都和原物体一样D.都和原物体一样是正立的4.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的科学家和建立的新学说是()A.伽利略的“日心说”B.牛顿的万有引力C.哥白尼的“日心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5.电灯是以下哪位科学家发明的()A.爱迪生B.爱恩斯坦C.伽利略D.波尔6.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A.制定实验计划B.猜想与假设C.发现并提出问题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二、填空题7.将生活中你所见的各种现象按下列所分类型各举一例。

属于力的现象的有。

属于声的现象的有。

属于光的现象的有。

属于热的现象的有。

属于电的现象的有。

8.如图所示,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体系。

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

他是。

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物理学家吗?请举一例。

他是。

9.雪是自然界中水的态;雾是自然界中水的态;湿衣服干了,说明衣服中的水变成了态。

10.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体间的和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11.科学家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填写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猜想与假设、、、、和交流与合作。

12.1688年,法国人马卡连在游历我国后,写了一部书,名叫《中国新事》,他在书中写道:“……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扬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诗·商颂·殷武》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商朝西部的少数民族),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记载,这说明()
A.商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体组成的奴隶制国家
B.商朝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C.商朝是当时世界上领土最大、制度最先进的奴隶制国家
D.商朝建立之后,逐步成为一个强盛的奴隶制王国
2.春秋时期的得名,是由于孔子修订《春秋》。

这部史书记载的内容主要是()
A.先秦时期的历史 B.战国时期的历史
C.春秋鲁国的历史 D.夏商周三代的历史
3.一本历史著作中指出,某著名科学家创立了“制图六体”理论,系统总结了前人丰富的绘图经验,为后世的地图绘制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纲要。

这位科学家是()
A.张衡 B.裴秀 C.郦道元 D.徐霞客
4.唐朝武宗会昌年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废佛运动。

佛教受到沉重打击,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

在唐朝武宗灭佛之前,也曾经进行灭佛的皇帝是()
A.秦始皇、汉武帝 B.汉武帝、汉明帝
C.明太祖、康熙帝 D.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
5.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促进社会发展,出现了“开皇之治”。

隋文帝“开皇之治”和唐太宗“贞观之治”形成共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都重视调整生产关系,励精图治,重用贤臣
B.都实现国家统一,重视军事政治方面的改革
C.都推行分封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度
D.都重视吏治,以整顿吏治为稳定社会的核心
6.在武则天去世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反反复复在变。

如唐前期对她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从南宋开始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明代以来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
A.受唐朝灭亡的教训的影响 B.儒学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加强
C.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下降 D.唐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7.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间,吐蕃与唐朝共会盟8次。

最后一次是821年的“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

盟约中不可能出现的表述是()
A.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各守本境,互不侵扰
C.烟尘不扬,乡土俱安 D.建宣政院,世代臣服
8.下图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两张照片,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主要是()
A.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
B.莫高窟是中国古代道教文化艺术的最大宝库
C.莫高窟是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标志
D.莫高窟中的壁画以人物画、宗教画和山水画为主
9.“僧一行修订的《大衍历》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历法,它继承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优点和长处,对不足之处和缺点作了修正,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最突出的表现在它比较正确地掌握了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速度与变化规律。

《大衍历》比以往的历法更为精密,为后世历法所师。

”能够符合上述评价的表述是()
A.世界上最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
B.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得以在全国推广
C.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走向成熟
D.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开始颁行
10.北宋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天范质入朝议事,宋太祖说:‘朕自昏,持文字的向前’。

范质便离开座位往御案走去。

他刚走开,宦官便把宰相的座位撤走了。

从此,宰相再也不能坐而论道,而是站着奏事了。

”宋太祖弱化相权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废除宰相,将宰相的权力分给六部 B.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C.设中书、门下、尚书省,互相牵制 D.剥夺宰相的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11.《科举史话》中指出,中国古代曾经采用“用经义取士代替诗赋取士”,这一方针最早应该始于()
A.明太祖时期 B.宋太祖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王安石变法时期12.旧史有云:“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

这一民族可能是中国古代的()
A.南诏 B.越族 C.契丹族 D.大理国
13.下图是《行省制度研究》一书的封面,这部著作可能涉及的历史著
作是()
①《汉书》②《唐史》③《史记》④《资治通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台湾著名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中唱道:“阳光、沙滩、海浪、仙
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歌曲中的“澎湖湾”最早归属中央政权是在
()
A.唐朝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
15.历史记载,山东人陈规发明了“火枪”。

火枪以巨竹制成,先将火药装满,与敌交锋时点燃,火药燃烧喷发,烧向敌人。

陈规应该是()
A.唐朝时期的发明家 B.北宋时期的发明家
C.元朝时期的发明家 D.南宋时期的发明家
16.“直接由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有组织性、纪律性的代表组织”。

这一组织是()
A.东厂和西厂 B.锦衣卫 C.五军都督府 D.提刑按察使司
17.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正式称帝,将原来的旗主贝勒全部封王,并令除八旗固山额真继续兼议政大臣外,每旗另设议政大臣三员,议政大臣的职名正式出现。

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是在()
A.顺治帝时期 B.康熙帝时期 C.雍正帝时期 D.乾隆帝时期
18.郑和下西洋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开辟新航路则相反。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两个行动的出发点不同 B.郑和与西方探险家性格不同
C.两者有无违反客观规律 D.领导者的国籍明显不同
19.下图是《清朝乾隆帝时期北京城的平面图》,从图中可以
看出当时北京城()
①布局严整②规划性强③体现皇权的威严④“东市”和
“西市”呈严格对称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顾炎武在《流转》诗中写道:“……晨上北固楼,慨然涕
如雨……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浒。

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这首诗()
①表达了顾炎武脚踏实地的学风
②表达了顾炎武追求功名的思想
③说明顾炎武对清朝统治严重不满
④表达了顾炎武反清复明的决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趣味记忆法
就是把枯燥的记忆趣味化,或者叫寓记忆于趣味之中。

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有时甚至很荒诞,但只要有利于记忆,都无大碍。

(1)谐音记忆法
比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2)关键词记忆法
比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记忆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


再比如,“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同学们总容易混淆,可以记忆为:“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

(3)荒诞记忆法
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天津条约》)
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北京条约》)
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天津条约》)
记忆有法,而无定法。

以上介绍的几种比较常用的记忆方法,由于各人的思维习惯与记忆水平的不同,并不可能适应每一位同学,笔者希望以本代为契机,激发同学们的探索实践精神,开发出更有效、更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例1】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
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

【例2】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情况:
两个不同的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

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两条不同的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两种不同的结果:国民党溃败,丢失大片国土;共产党开辟大片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