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教案 湘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湘教选修3湘教高二选修3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湘教选修3湘教高二选修3地理课件
第二章 旅游(lǚyóu)景观的欣赏
章末整合提升
12/12/2021
第一页,共十四页。
1.提高审美能力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把握欣赏角度选择的方式? 3.欣赏景观时应从哪些方面品味其文化内涵? 4.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分别是什么? 5.中国溶洞的形成原因和著名景区有哪些? 6.中国著名的文化景观主要有哪些?
12/12/2021
第七页,共十四页。
教材 P43 活动 该活动把中国主要石窟艺术集中在一起,让同学们自主地查阅 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资料来源可以是图书资料,也可以上网 搜索。
参考答案如下:
序号 名称
始建时代和主要特色
开凿于北魏,既继承汉代 1 云冈石窟
传统,又吸收外来文化
所在省级行 政区域单位
山西
12/12/2021
第二页,共十四页。
7.亚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8.亚洲名景主要有哪些? 9.非洲名胜主要有哪些? 10.欧洲著名的旅游景区有哪些? 11.美洲的旅游景区有哪些? 12.大洋洲的旅游景区有哪些?
12/12/2021
第三页,共十四页。
教材 P29 活动 1.该活动是开放式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可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访问老师等途径获得。如下面 几句楹联: (1)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12/2021
第五页,共十四页。
教材 P36 活动 1.该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能力。 2.完成该活动需首先确定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内容,然后 分组调查。 调查人群可设定为刚旅游名山归来的游客,可根据他们的年龄、 学历、性别分成不同情况加以研究。同学们可发挥集体的力量 分组进行调查,然后把调查问卷集中讨论,分析游客对各山看 法的差异及成因。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课件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课件湘教版选修3
第十四页,共21页。
(2)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biǎo shù),正确的是(C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xíngchéng)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第十五页,共21页。
第二页,共21页。
预习(yùxí)反馈
选择下列景观( jǐnɡ ɡuān)的最佳观赏 位置
千峰万壑—— 远眺俯视
地貌(dìmào)的酷似造型—— 特定位置
峡谷、山洞、一线天——
瀑布景观—— 置身其中近观 江河湖海—— 适当距离仰视
湖沼池塘—— 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 山水组合景观——
低临水面欣赏
乘船观两岸风景
第三页,共21页。
知识(zhī shi)精讲
知识点一 旅游(lǚyóu)景观的审美形 态分析
1.自然美的表现(biǎoxiàn) (1)形象美
第四页,共21页。
(2)色彩(sècǎi)美
第五页,共21页。
(3)动态(dòngtài)美
第六页,共21页。
(4)朦胧(ménɡ lónɡ)美
2.下面几幅图中的景观分别是:A为武夷山的“五马奔腾”,B为华山的“南天门”, C为庐山(lú shān)的“三叠泉瀑布”,D为“漓江风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十八页,共21页。
(1)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 jiàzhí)包括形式美、色彩美、动态美和声音美等。图 中,既有形式美又有色彩美的是________,既有形式美又有动态美的是 ________。 (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是________。 (3)在四幅景观图中,属于断块山体形成的景观是________ 属于石灰岩形成的景观是________。 (4)在四幅图中,有“近看不如远看,顺光不如逆光,绕以薄雾轻纱则最为盛景了 ”你认为最符合这种观赏意境(yìjìng)的应该是________。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1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学案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1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学案湘教版选修3

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方法。

2.把握欣赏角度选择的方式。

3.掌握观赏时机的选择方式。

4.了解欣赏景观时应从哪些方面品味其文化内涵。

5.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重点)教材整理1旅游景观欣赏阅读教材P26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感的过程,或者是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2.两个层次(1)一是对审美对象,即旅游景观的感受和知觉;(2)二是在感受和知觉的基础上,得到审美的享受。

正误判断:(1)旅游景观欣赏是指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物质享受的过程。

( )(2)旅游景观欣赏过程是对旅游景观的感知并在感知过程中得到审美享受。

( )【提示】(1)×旅游景观欣赏是指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感的过程或者是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2)√旅游景观的欣赏过程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知觉;二是得到审美的享受。

教材整理2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阅读教材P26-P28,完成下列问题:1.培养审美情趣(1)审美情趣是人类的基本欲望——学习欲望的重要组成部分。

(2)欣赏旅游景观,受人的好奇心支配。

2.提高审美能力(1)审美感受力:主要依赖于视觉和听觉能力。

(2)审美理解力:经验知识的积累是该项能力形成和增强的主要途径。

(3)审美创造力:对旅游景观的归纳提升。

3.优选欣赏角度(1)要求:因地制宜、抓住要点、有所侧重。

(2)原因①旅游景观有各自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

②旅游资源的景象组合特征,决定了不同欣赏角度,审美感受不同。

③大多数旅游景观是立体和多层面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观测角度,以充分感受其外表之美和内在魅力。

4.把握观赏时机(1)原因:旅游景观的各个要素,以多种对比组合给人以美的感受。

(2)5.品味文化内涵(1)原因:许多旅游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构成了内在美的核心。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中地理 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教案 湘教版选修3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中地理 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教案 湘教版选修3

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旅游景观。

2. 了解中国各类名景的景观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 描述若干国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教学难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三、教学过程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探究问题:
旅游景观,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欣赏
难点。

文景观)
的历史渊源和深
文旅游景观的审美形态分析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园林景观是如何与
素学们课下多做同步练习巩固。

与方法及情感的良性循环。

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

2018年高中地理 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2.2 中国名景欣赏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3

2018年高中地理 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2.2 中国名景欣赏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3

2.2中国名景欣赏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中国名山的种类及游览价值。

2.了解中国溶洞的分布情况、旅游价值及现状。

3.理解中国园林的南北差异。

4.掌握中国石窟的艺术价值及现状二、预习要点1.重点:了解中国各类名景的景观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难点:了解中国各类名景的景观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三、预习问题“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与泰山、华山、衡山在成因上有何不同?溶洞与溶洞内石笋、石幔等微地貌成因分析。

四、预习检测中国名山1.旅游价值:名山拥有本身的________美、生态美和深厚的________积淀。

2.分类(1)五岳东岳泰山:位于________中部,是以________为主的________山地,雄伟壮丽,历史悠久________南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北岳恒山,中岳________。

(2)佛教名山________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由________形成,有“峨眉天下秀”之说,________众多。

________,九华山,________(3)道教名山a.武当山:位于________省________部,是“道教第一山”,拥有最大的________群,是________拳术发源地。

b.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都江堰市,有“青城天下幽”之说。

(4)其他名山a.庐山:位于________北部,是古老的________山,集________于一体,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b.鼎湖山:位于________肇庆市东北,是国家级________。

1.洞内地貌形态:常见的如_______、石笋、_______、石幔等。

2.分布特点:我国________以南________以东,溶洞分布广、数量多,其中不少溶洞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广西________是我国溶洞发育良好的城市。

3.典例中国溶洞(1)芦笛岩:位于桂林________的光明山。

(2)七星岩:位于桂林________,以洞内________、________丰富见长。

高中地理 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导学案 湘教版选修3

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2.了解中国各类名景的景观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 描述若干国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二、预习要点1.重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

了解中国各类名景的景观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难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

三、预习问题1.在观赏黄果树瀑布等景观时,怎样才能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2.“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与泰山、华山、衡山在成因上有何不同?3.溶洞与溶洞内石笋、石幔等微地貌成因分析。

4.东非大裂谷带是怎样形成的?5.欧洲为什么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区?四、预习检测某地有座山酷似一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

该地主管部门在2003年9月16日隆重推出“卧佛含丹”节,这个时段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奇观。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的是( )A.春分前后B.夏至前后C.冬至前后D.立秋前后2.观赏“卧佛含丹”景观,应遵循的原则有( )①选择适当位置②把握观赏时机③置身其中近观④发挥想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3.北方皇家园林建筑以红黄为主色调,是为了( )①显示园主的荣华富贵②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需要③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④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美妙的自然景观;数千年的沧桑历史,遗留下雄奇的人文胜迹。

据此回答4~5题。

4.国外名景中,世界遗产占重要地位。

下列有关世界遗产和所在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阿波罗神庙——意大利B.加拉帕戈斯群岛——厄瓜多尔C.复活节岛——秘鲁D.孟斐斯遗址——印度5.下列名胜与其旅游特色,组合不正确的是( )A.黄石国家公园——植被垂直分异B.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活地质史教科书C.大堡礁——珊瑚礁生态系统D.肯尼亚山国家公园——冰川和植被覆盖的赤道山地景观探究案探究活动一:1.优选欣赏角度观赏距离的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2节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1.了解芦笛岩、七星岩、冠岩的特色风景,掌握中国溶洞分布特点及成因。

2.比较中国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不同,了解北京颐和园的风景特点。

3.了解中国石窟的形成及特点.4.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位置及其重要价值。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阅读教材P30-P37,完成下列问题:1.中国的名山(1)旅游价值:名山因其本身的自然美、生态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往往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2)分类①五岳名山a.东岳泰山位置山东省中部成因花岗片麻岩经地壳隆升形成的断块山地景观突兀挺拔、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b。

其他: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②佛教名山a.峨眉山位置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成因由断块隆升形成景观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说,佛教建筑众多b。

其他: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③道教名山a.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道教第一山”,并拥有最大的道教建筑群,是武当派拳术的发源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属都江堰市,素有“青城天下幽”之说。

④其他名山——庐山位置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南为鄱阳湖成因古老的花岗岩断块山景观集雄奇秀丽于一体,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2.中国的溶洞(1)成因:地下水沿可溶岩石的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洞。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2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2.2中国名景欣赏学案湘教版选修3

2.2 中国名景欣赏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枝虬,千姿万态;烟云翻飞缥缈,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水洁明净,可饮可浴。

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是_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溶洞是由于石灰岩受到含有__________的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其形成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属北方园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皇家园林规模____________,南方私家园林规模北方园林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色为主色调,而南方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云南石林形态各异,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对其应如何欣赏?______________,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景观的形态和颜色随季节发生变化,表现为______(季节两幅图中,属于皇家园林图的代号是______,属于江南园林图的代号是______,江南私家园林规模______。

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彩______,多以______为主色调;南方私家园林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旅游景观。

2. 了解中国各类名景的景观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 描述若干国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教学难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三、教学过程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探究问题:
旅游景观,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欣赏
难点。

文景观)
的历史渊源和深
文旅游景观的审美形态分析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园林景观是如何与
素学们课下多做同步练习巩固。

与方法及情感的良性循环。

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