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5课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学案(教师版)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教案

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教案课程分析本节是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一单元第5课的内容。
本节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也是本单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把本节知识列为理解并掌握的内容。
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而获得知识的能力。
本课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概括分析、对比、观察、阅读整理史料、全面思维、知识创新、是非判断等能力,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反传统的科学思想、爱国思想、、探究性等性格的养成教育。
因此,学生充分学习这一课具有重大意义。
本课的学习是本专题其它内容的学习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与热点之一。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二文科班学生,他们好学善思、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以及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也渴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种种素质,成为一名将来能立足社会的有用人才,甚至杰出人才。
表现出较强的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愿望。
本课内容相比较而言对于学生有写陌生、也有些深奥,因此必要的讲解与分析不可或免,因此,合理分配时间就显得非常重要。
设计理念立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
师生一起通过积极的观看历史图片、阅读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交流思考成果、通过积极“观察(探索)——思维(研究)——迁移(运用)”的学习,实现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多视角、多层次提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实现课标“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目标,真正达到学史鉴今的目的。
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主要代表人物。
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2、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进步之处。
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编者: 李颖秋 教 学 过 程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知道其主要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 进入新课 】 探究2:“异端”思想家李贽 问题1: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风尚变化,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一些士人试图冲破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重重波澜。
问题2: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事之至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及评价。
…………………………………………☆★ 过程与方法 讲解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学生归纳李贽的思想主张,讲解李贽思想【 教学重点 】李贽思想产生背景及主张;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 【 教学难点 】了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批判;◆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大势,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重科学,讲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形成进步思潮。
问题2: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代表人物都有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问题3:王夫之的代表作及思想主张有哪些?代表作:《船山遗书》主张:◆系统批判程朱理学,建立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强调“理在气中”,即事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在认识论方面,主张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肯定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问题4:黄宗羲的代表作及思想主张有哪些?代表作:《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主张:◆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君臣应该是平等的“师友”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伦理纲常。
(水滴系列)高中历史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 岳麓版必修3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自主学习〗一:初识明清进步思想家二:感触明清进步思潮阅读教材,归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各自的思想主张,将要点标划在课本上,并整理在下面表格中。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结合必修一二所学知识及本课课前导读和课后知识链接,思考探究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政治:经济:文化:问题探究二:阅读教材最后一段及小字部分,概括明清进步思潮的影响。
问题探究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是如何在批判、继承儒家的思想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批判:继承:发展:〖训练巩固〗1. 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该材料表明,李贽()A 维护封建礼教B 主张学以致用C 反对迷信崇拜D 抨击腐朽统治2、“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3.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
下列言论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各从所好,各骋所长”D.“人伦者,天理也”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5、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高中历史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 岳麓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高中历史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岳麓版必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高中历史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岳麓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高中历史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岳麓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自主学习〗一:初识明清进步思想家学习要求:快速浏览教材,了解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概况二:感触明清进步思潮阅读教材,归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各自的思想主张,将要点标划在课本上,并整理在下面表格中。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结合必修一二所学知识及本课课前导读和课后知识链接,思考探究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政治:经济:文化:问题探究二:阅读教材最后一段及小字部分,概括明清进步思潮的影响。
问题探究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是如何在批判、继承儒家的思想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批判:继承:发展:〖训练巩固〗1. 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该材料表明,李贽( )A 维护封建礼教B 主张学以致用C 反对迷信崇拜D 抨击腐朽统治2、“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3.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
下列言论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D.“人伦者,天理也”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历史ⅲ岳麓版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教案

历史ⅲ岳麓版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教案【从容说课】400年前的明中、后期,正是世界资本主义在欧洲蓬勃兴起,中国资本主义才刚刚开始萌芽之际。
这样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过渡时期,新旧思想往往在个别敏感的知识分子身上表现了出来。
敏感的中国知识分子,或可称上思想家的知识分子,以超越的眼光洞烛世界,以批判的精神理解传统,以超前的意识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以独立的禀赋审视个人的品格,叛逆和狂狷绝非一种标榜!要知道,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史的中国,反封建是何等之难?李贽是先觉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紧随其后,形成了一支反封建的先锋队。
这支先锋队为什么要反封建?怎么反封建?在当时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没有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它对后世影响如何?这些都是在本节内容中要探求的。
本节原始资料较多,一些概念也需要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情灵活处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悉李贽“异端思想”,掌握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的思想主张。
2、分析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对明末清初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对其中反映的观点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学会史论结合学习历史。
2、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疑问中探究,在讨论中完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合作学习、独立思考都是良好的学习品质。
2、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明清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以及对进步思想的评价。
【教具准备】1、多媒体及课件2、有关孔子和老子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学时安排】1学时【课前准备】收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四人的思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多媒体显示)《李贽》像屏幕上展现的就是“异端”思想家李贽。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直击考纲,展示课标【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法指导: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进步思想家,然后才是知道明清时期有哪些主要进步思想家,这些进步思想家的进步思想是什么。
与宋明理学相比,又有哪些发展。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风气盛行。
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
(根本原因)(3)思想:八股取士,程朱理学因循守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4)文化: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二.明朝“异端”思想家李贽:(1)政治思想:大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②是万世至伦;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2)哲学思想:提出③,源于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3)影响:①否定“天理”②批判礼教③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4)代表作:《》、《》。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1)王夫之——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哲学思想:a.世界观:强调“①________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b.方法论: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
c .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②________的合理性。
著作:《船山遗书》(2)黄宗羲——反对专制暴政,追求平等民主,影响后世民主革命民主思想:a.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公然宣称③________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b.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④________,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
高三历史必修三 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认识论: 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的认识。 人性论: 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 私利的合理性
b 代表作:《读通鉴论》
C 影响
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 论理论根基 肯定了人的个性和发展,批判了儒学传统 的纲常名教
2、黄宗羲
a 批判君主专制思想
批判的内容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师 友” 通过社会舆论和学校进行监督
明朝“第一思 想犯”李贽
今版《焚书》书影
古刻本《焚书》书影
李贽的“异端”思想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 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 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 材料二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焚书· 何心隐论》
请思考:从左侧 材料中我们可以看 出李贽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
评价:具鲜明的封建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叛逆色彩、战斗精神、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民主色彩和时代特色 “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四 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 何必男儿 材料五 李贽用夫妇生育比喻人类社 会发展,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从 根本否定“天理的存在”
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书 本内容找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 局面出现的背景?
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 政治腐败;社会 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 拜金风气盛行 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 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 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统治腐朽,社会 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 矛盾尖锐 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 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 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 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 给强行霸占了。
高中历史: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 5 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评教课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之际思想批评的四个主要代表人物。
认识明清之际思想批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简历。
剖析明清之际思想批评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归纳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论明清之际思想批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认识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认识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
认识并掌握批评批评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
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评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培育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剖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认识经世致用的含义。
学会剖析明清之际思想批评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论。
学会正确评论明清之际思想批评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评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的进步性。
经过学习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想,培育学生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学致使用的思想观点。
经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划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忱。
二、教课要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影响。
三、教课难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
四、教课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议论为辅五、课时安排: 1 课时六、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明清之际,中国思想被监禁在“八股”之中,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都以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给当时的思想界带来了生气。
(二)讲解新课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
青年时代生活困倦,各处奔走。
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觉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政界的腐败。
暮年断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
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伤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大逆不道”的不羁性格。
1.背景: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了迂腐习惯; 商品经济冲击社会风俗,人们竞相逐利; 许多士人试图跳出“四书五经”的巢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末清初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引领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对其中反映的观点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课前自主学习】
一、背景:(补充)
①政治: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
③思想文化:八股取士,文化专制,思想界因循守旧;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④阶级: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要求个性解放。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①思想界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社会风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少士人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想:
①鞭挞________________,否认____________是万世至论,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②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使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③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④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
从根本上否定了_____,摇撼了______。
3、代表作:
《焚书》、《藏书》对___和___进行了大胆批判,表现了鲜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背景:见前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
2、代表人物及主张: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①主张为学(),应关乎(),致力于()
②在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广泛提出“()”的思想
③()、()的治学方法;()、()的观念
④在批判()制度的同时,提出了种种()的理论和设想
(三)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意义
对()造成了强烈冲击;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具有(),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课上合作探究】
1.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出现的时代背景?
2.概括思想家李贽的思想观点。
3.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4、如何评价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
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材料二皇帝是天下之大害……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黄宗羲
(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思想?(6分)
材料三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3)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3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重难点解析】
2.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并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起到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为什么?
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
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不利学术自由和发展。
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未能彻底突破传统思想的局限。
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3.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
(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
(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4)主导: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冲击。
(6)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理学:宋明时期,儒学逐渐吸纳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8)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给传统思想注入时代气息。
【课后巩固练习】
1、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2.王夫之系统批判理学,建立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主张()
①“道在气先”②“理在气中”③“私欲之中,天理所寓”④“更不言一,亦不言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对封建专制集权深恶痛绝,指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B.李贽C.顾炎武D.王夫之
4、在限制君权的设想中,主张“是非决于学校”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5.顾炎武“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
6.在明清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其中最主要的是
A.否定君主制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行三权分立
D.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7.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8.明代晚期对程朱理学大加鞭鞑的“异端”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9.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民众来决定的
C.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宪制
10.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A.批判宋明理学
B.批判重农抑商
C.批判君主专制
D.批判农工商皆本
11.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特点的是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随堂检测】
1、(2008年,宁夏文综,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2、李贽提出人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冲击了理学观点中的()
A.四书五经 B.存天理灭人欲 C.致良知 D.三教合一
3.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
“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魏源
4、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
他的代表作是()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天下郡国利病书》D.《坤舆万国全图》
5、33.梁启超在评价以为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万恶最深。
”他评价的这部书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 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课后拓展】
1、(10年江苏卷)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
2、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至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3、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4、(2007 北京文综,14)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5、12、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君主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