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20_21_22_23_24课
五年上册24课导学案

B.请用3个单词造三个句子:
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通过探究式活动,实践What’s your father’s job? He is a policeman.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互助学习
【预习案】
(完成作业后,自主预习15-30分钟)
【导学案】
【学习流程】
■一、设境导学:
1) 教师拿出自己家人的照片,分别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他们的具体工作。如:This is my father. He is kind and handsome. He is a taxi driver. I love my father.遇到Just write部分的内容时,及时学习、强化和板书。
备 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
C.请试着写一个小短文,至少3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案】
以Where do you work?为话题,完成一个活动计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24课导学案

1奥秘的“奥”是上下结构,音序是“A”。()
2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1968年7月20日。()
3月球是一片荒漠,没有尘土,没有水。()
4科学研究证明,月球的年龄肯定比地球大。()
我的收获
这节课我对自己的评价是()
三步读书法:
一读扫障碍
二读知大意
三读品词句
展示要求:
3、(较难)任选两组关联词造句
虽然……但是……到处……到处……有……就没有……如果……就……因为……所以……有了……才有……
这节课我对自己的评价是()
三步读书法:
一读扫障碍
二读知大意
三读品词句
展示要求:
展形象,声音洪亮,站姿挺拔,自信大方。
展内容,讲解清晰,重点突出,组内补充。
展衔接,前后衔接,自然流畅,礼貌得体。
展形象,声音洪亮,站姿挺拔,自信大方。
展内容,讲解清晰,重点突出,组内补充。
展衔接,前后衔接,自然流畅,礼貌得体。
展板书,字体端正,行款整齐。
展时效,5分钟时间不超时。
听展要求:
聚焦快
会倾听
有质疑
有补充
主备人:栗朝芳我的学校美如画我的班级最团结快乐的我最出色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导学案
学习目标:
便捷购物屏幕访问辅导邮件
贺卡羡慕便宜恋恋不舍奇妙
三、再读课文。
(1)“信息高速路”指的是:
。
(2)联系实际说说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四、品读课文(三读)
1.请你以一个小电脑专家的身份来介绍电脑网络的用途。
(1)要求:
①要结合课文来介绍。
③可根据自己课前了解或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第24课《三顾茅庐》(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

一次双向奔赴的会晤——第24课《三顾茅庐》导学案【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夸张、对比手法)。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把握作品的主题。
【学习过程】预习案1.作家作品【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演义小说是小说体裁之一,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开始出现这个名称。
演义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
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
2.故事背景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
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
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3.完成下列练习。
(1)读准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拜谒.()愧赧.()鄙.贱()存恤.()纶.巾()叱.()半晌.()侍.立()鹤氅.()末胄.()涿.郡()谬.举()倾颓.()挟.天子()如雷贯.耳()箪食..壶浆()顿开茅塞.()民殷.国富()(2)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部编版)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1. 阅读并理解故事内容,欣赏故事的独特构思。
2. 掌握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熟练阅读课文,自学字词。
◆活动一、导入新课,了解文体1. 以问题引导:“如果你去旅行,你会带什么东西?”“你有想过带上眼睛去旅行吗?”2. 介绍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并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
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小说”视为科幻小说的三要素。
3. 介绍作者刘慈欣:刘慈欣是中国著名的科幻作家,著有《三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等作品。
他的《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这一荣誉。
他的《流浪地球》于2019年被拍成电影搬上荧屏,深受观众的喜爱。
◆活动二、浏览课文,梳理情节1.自主浏览课文,导读问题,如:“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小说的情节线索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 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明确人物和情节线索,梳理小说的结构层次。
3.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勾画出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梳理小说的结构层次。
◆活动三、深入理解,品析写法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 逐段阅读:探讨故事的“悬念”、“伏笔”和“照应”等表现手法,深入理解和欣赏故事的构思和技巧。
示例:悬念:“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头就设下悬念,为什么要带“眼睛”?谁的“眼睛”?直到“落日六号”失事的补叙,读者才明白“她”的身份,豁然开朗。
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导学案年级学科语文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型:问题导读课学习重难点: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模块自学内容﹡学法指导﹡随堂笔记互动策略明确目标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品读诗歌准确、精炼的语言。
2:体会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明确目标,圈出关键词。
自学汇报二、自学交流,整体感知1.杜甫(712-770),字,自称,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诗风“”,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
2.搜集本文的背景资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
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3.题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指,是的一种。
4.给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怒号挂罥长林梢庇护突兀布衾三重茅沉塘坳飘转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课前每小组派代表把答案书写到黑板上,同组间可以纠错补充。
组内派1名同学展讲。
小组长检查组员导学案完成情况。
合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划节奏(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3)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解释加点的词语(1)号.()(2)三重茅...()(3)公然小组合作,大号在黑板作交流展示提升()(4)俄顷..()(5)墨.()(6)衾.()3.结合课文注解,翻译课文(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五、拓展延伸,小结反思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上完成知识梳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24课《出师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一、预习导学【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年轻时躬耕陇亩,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乐毅自比。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出山辅助刘备,联吴抗曹,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
【知识链接】2——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p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叫匕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1、生字注音忠谏.()裨.补()遗.()陛下攸.()咨.()阕.()陟.()罚臧.()否.()行.()阵倾颓.()苟.()全猥.()自夙.()夜驽.()钝攘.()除崩.殂.()诹.()斟.()酌.()妄.()自菲.()薄2、释词崩殂:疲敝:秋:殊遇:开张圣听:光:恢弘: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异同:作奸犯科:刑赏:平明之理:良实:志虑忠纯:简拔:遗:咨:裨补阙漏:淑均:优劣得所:猥自枉屈:驱驰:后值倾覆:尔来:夙夜忧叹:不毛:庶竭驽钝:攘除:斟酌损益:慢:彰其咎:谘诹善道:察纳雅言:3、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古义是。
(2)痛恨:今义是,古义是。
(3)卑鄙:今义是,古义是。
(4)感激:今义是,古义是。
(5)谨慎:今义是,古义是。
第24课《石壕吏》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石壕吏》导学案学习目标:1、解锁剧情: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抓关键句理清叙事脉络。
2、拨开迷雾:知人论世,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复杂情感。
3、揭秘真相:追根溯源、联系当下,认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用剧本杀的方式走进《石壕吏》——到底是谁害了她?【解锁剧情】1、初读剧本,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解锁剧本,抓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3、解读剧本,理剧情。
(1)借助课下注释疏通剧情。
(2)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理清剧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经过:结果:【拨开迷雾】补充剧情背景: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围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很大变化。
在敌人两面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省孟西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疑点一:公元759年,“安史之乱”第四年,前线战事告急,在敌军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
战况十分紧急,必须马上征补兵力。
据《新唐书·兵志》记载:“开元旧例凡男子二十为兵,六十而免。
”按照此条例,老妇并不在征兵范围,为何征之?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拟写一条符合实情的征兵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战事告急,兵力紧缺,特下征兵令,要求如下:守我大唐。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疑点二:夜捉人?为什么是夜里不是白天?为什么用“捉”不用“征”?逾墙走?一老翁身手竟是如此矫健?疑点三:从《石壕吏》的题目就可看出,吏应该是这首诗的主角。
然而,诗中对其的描写却只有“吏呼一何怒”,接下来便都是借老妪的“抒情独白”,真实的情境到底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结合老妇的回答推测出官吏的语言,并为二人加上恰当的神态或动作,还原当时的情形。
人设分析:结合刚刚的对话和情景的再现,你能不能分析一下老妇和官吏的人物形象分别是什么样的?老妇:官吏:疑点四:杜甫曾在寒风中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第24课愚公移山(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24课《愚公移山》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准确地翻译和积累文言字词。
2.理清寓言故事的情节,分析人物语言,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
3.深刻理解“愚公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体会故事的寓意。
【重点难点】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2.深刻理解故事的寓意和“愚公精神”的内涵。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文体简介(寓言)2.作者简介列子(约前450—约前375),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主张循名责实,清静无为,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3.文体知识《列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今本八篇(《天瑞》《皇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代表作:《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夸父追日》等。
第一课时活动一:诵读寓言1.朗读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太行.(hánɡ) 高万仞.(rèn)冀.州(jì)惩.(chénɡ) 山北之塞.(sè) 迂.(yū)豫.南(yù) 曾.不能(zēnɡ)魁.父(kuí)投诸.(zhū)荷.担者(hè)叩.石(kòu)箕畚..(jī běn)孀.妻(shuāng)始龀.(chèn)河曲.(qū)智叟.(sǒu)穷匮.(kuì)亡.以应(wú)一厝.朔东(cuò)雍.南(yōnɡ)(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
方/七百里,高/万仞。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且/焉置土石?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不若/孀妻弱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活动二:译读故事小组讨论,疏通文意,翻译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
Lesson 20:At the Post Offiice
学习目标:1.会听、说、读、写单词send
2.会用“How much____________?”说话。
学习重点:本课单词和重点句型
学习方法:分组练习
学前准备:1.准备明信片2张
2.根据汉语写出单词。
明信片_______邮票_______需要______ 学习过程:
一、每组同学设计一组“问路“的对话。
1、小组内设计并练习对话。
2、各小组展示练习结果。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习单词
Send
3、听录音(1)感受语音语调(2)跟读
三、师生互动练习对话
四、反馈练习
1、学生分组设计一组“买东西“的对话
2、展示各组成果
五、盘点收获
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21: Writing the Address
学习目标:会在明信片上写地址
学习重点:在明信片上写地址
学习方法:实践练习
学前准备:空白明信片1张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与本课有关内容
1、明信片各部分的名称
左____右____顶部____底部____角落____
2、明信片内容的书写格式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听录音。
(1)感受语音语调(2)跟读
4、回答问题
(1)W here does Danny write the address ?
(2)D o you know Danny`s address ?
(3)W here does Danny put the address ? What is it ?
5、我会说
指着自己的明信片,告诉别人如何写地址以及邮票贴在何处。
三、巩固练习
1、给你的朋友或亲人些一张明信片
2、展示你的成果
四、盘点收获
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22: Sending an E—mail
学习目标:1、能听、说、读、写单词computer
2、会写电子邮件。
学习重点:本课单词,如何写电子邮件。
学习方法:模仿练习
学习过程
一、学习课文
1、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3、听录音(1)感受语音语调(2)跟读
4、分角色朗读
二、教师出示一个电子邮件,讲解写作格式。
三、实践练习
1、每个学生给自己的朋友写一个电子邮件。
2、说一说(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盘点收获
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 23:Are Y ou Ready for a Song ?
Lesson 24:Again ,Please !
学习目标:1、复习本单元单词。
2、复习明信片、信、电子邮件的书写格式。
3、学唱一首歌。
学习重点:本单元单词和明信片、信、电子邮件的格式
学习过程:
一、复习单词
1、根据汉语写出单词
信______明信片_____电子邮件____电脑____底部____顶部_____角落_____信封____左_____右_____邮票_____发送_____
2、说一说如何写明信片
(1)Where do you write on a postcard ?
(2) Where do you put the address ?
(3)Where do you put the stamp ?
3、说一说如何写信
4、说一说如何写电子邮件
二.学歌曲
1、听录音
2、学唱歌曲
三、盘点收获
今天通过复习,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