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家介绍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家人物传记与思想对比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家人物传记与思想对比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家人物传记与思想对比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家人物及其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思想。

本文将选取几位西方经济学家的传记,并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对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思想。

1. 亚当·斯密(Adam Smith)亚当·斯密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的著作《国富论》被广泛认为是形成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奠基之作。

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自动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实现最大利益。

他主张政府应当保持最小限度的干预,将经济交由市场自由运作。

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著作《通论》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理性行为的总和并不能导致整体经济繁荣,政府需要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以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

3.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哈耶克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强调了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哈耶克认为,自由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创新,政府干预往往会导致经济歪曲和市场失灵。

4.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弗里德曼是自由市场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后来的经济学有着广泛的影响。

弗里德曼主张市场自由,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他提出的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引起的,应该通过稳定的货币政策来控制。

5. 费雪(Irving Fisher)费雪是20世纪初期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货币理论和数量理论领域。

费雪提出了货币数量论,指出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他还发展了“交易方程”理论,用于解释货币流通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那时,人们开始关注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并开始发展一套理论来解释此类经济体系。

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经济学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是一部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概念,并强调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斯密认为,通过追求个体利益和自由竞争,市场会自动调节,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

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将西方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瓦尔拉斯(Léon Walras)和门格尔(Carl Menger)等学者通过研究供求关系和边际效用,提出了新的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强调个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并试图解释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的机制。

20世纪初,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之后,凯恩斯认为自由市场并不能自动调节,并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促进就业和增长。

他的主要著作《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被视为经济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中期,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兴起。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既继承了凯恩斯的观点,也对其进行了改进和补充。

他们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刚性等问题,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克服经济波动和赤字。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行为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兴学派之一。

行为经济学研究人们的行为决策过程,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

行为经济学家通过对人类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常常受到认知限制和心理偏差的影响,这对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3章西方经济学家介绍

第3章西方经济学家介绍

第三章经济学家介绍克拉克,约翰·贝茨(C l a r k,J o h n B a t e s1847-1938)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理论学派创始人。

克拉克1847年出生于罗得岛州的普洛弗吞城,1872年毕业于美国安默尔斯特大学,随后赴德国和瑞士留学。

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期间,曾受教于历史学派的著名代表罗雪尔和克尼斯,受到旧历史学派的很大影响。

回国后,他先后在卡尔顿、斯密、安默尔斯特等学院任教。

1893年后,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893-1895年)。

他的主要著作有《财富的哲学》(1886年)、《财富的分配》(1899年)《经济学要义》(1907年)等。

其中《财富的分配》一书为其成名之作。

克拉克把经济学分为一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认为适用一切社会,存在于自然间的关系的经济规律是一般经济学所研究的,专用于讨论社会经济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经济规律,即抽象掉一切经济因素变动的社会经济规律为静态经济学,所谓动态经济学,则只研究经济因素不发生变动情况下的社会经济规律。

克拉克经济理论的核心是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分配问题。

他认为工资和利息是静态范畴,地租是利息的特殊形式,利润是动态范畴。

他承袭了其前辈的“生产要素论”认为商品价值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分配时,各自都应得到相应的份额。

他从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引出了生产率递减规律,把生产率递减规律应用到劳动和资本这两个要素上,又得出了劳动生产率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率递减规律,称最后增加的那一单位工人为边际工人,它的生产率称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全部工人的工资,都由它决定;克拉克同样用这一分析说明利息取决于资本边际生产率。

他认为,在静态经济中,利润是不存在的,但在动态经济中,由于动态势力的作用,尤其是生产技术改进,就会产生利润。

克拉克关于经济学的“三分法”,并不比他的前辈的各种“三分法”、“四分法”高明,只是别出心裁而已。

【免费,国际金融与贸易】国内外经济学家

【免费,国际金融与贸易】国内外经济学家

课外阅读-经济名家一、西方经济学说史若干重要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经济学家很多。

通常认为,A.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从《国富论》开始,西方经济学才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此,这里只选编了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前业已谢世的13位经济学家,他们是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对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

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

父亲是海关监督,在斯密出生前几个星期即已去世。

斯密一生未娶,与母亲相依为命。

从小勤奋好学,14岁进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在校深受苏格兰哲学家F.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1740年毕业时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获斯内尔奖学金,就学于牛津大学的巴利澳尔学院,直到1746年毕业。

1748-1751年在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纯文学及法学,有一个时期还兼讲经济学。

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与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D.休谟(David Hume)相识,并结为挚友。

1751-1763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先后讲授逻辑学(包括修辞学和文学)和道德哲学(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政治学中又包括政治经济学),并曾一度兼任副校长等职。

在此期间,还积极参加经济学、文学、哲学等各种社会学术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1759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

176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1764年2月辞去教授职务,转任年轻的巴克勒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他去欧洲大陆旅行近3年。

此间在瑞士和巴黎会见过伏尔泰(F.M.Voltarie)、爱尔维修(Claude-Adrien Helve′tius)、达朗培尔(J.R.D'aembert)、魁奈(F.Quesnay)、杜尔阁(A.R.J.Turgot)等许多名流学者,同时开始着手他的政治经济学巨著的写作。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家与学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家与学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家与学派一、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在现代西方发展迅速。

本文将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经济学家和学派,探讨他们的理论观点和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二、亚当·斯密与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经济学之父”。

他的主要著作《国富论》被认为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石。

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市场、劳动分工和动机驱动等一系列思想。

古典经济学派认同他的学说,这些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家和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凯恩斯与凯恩斯主义学派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通论》为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波动和不完全就业的问题,需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凯恩斯的理论对经济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弗里德曼与新古典经济学派弗里德曼是20世纪后期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被誉为“自由市场的捍卫者”。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的研究。

弗里德曼主张将货币政策与自由市场结合起来,认为通过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

他的观点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在智库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广泛应用。

五、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学派,主张将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相结合,研究经济制度对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格拉斯·诺思,他在《制度、制度改革和经济绩效》中提出了经济制度不完善导致经济效率低下的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派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行了革新,为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六、行为经济学派行为经济学派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学派,主张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研究人类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和偏好。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丹尼尔·卡尼曼和理查德·塞勒。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是指以西方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体系,其研究范畴包括经济原理、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家,如亚里士多德和塞涅卡。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经济学者对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从而形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

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理论。

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所著《国富论》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即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能够自我调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他还提出了劳动分工原则,认为通过分工与专业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西方经济学中有一系列关于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性,通过调节经济总需求来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

凯恩斯的思想对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奥利弗·威廉姆森和理查德·科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企业组织形式、合同理论等问题,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西方经济学还包含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

罗伯特·索洛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并对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丹尼尔·诺思和罗伊·罗默等经济学家发展了新增长理论,认为创新与知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国际经济关系领域,西方经济学涉及了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际金融等问题。

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利益,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埃文斯和博索根研究了外汇市场的形成与运作规律,对外汇市场的稳定与波动进行了深入分析。

此外,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经济组织的研究也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西方经济学中还有一些与行为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相关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西方经济学说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发展后,逐步演变为现代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我们一般通称为西方经济学,直接来源于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

阿弗里德·马歇尔(英 Alfred Marshll 1842——1924),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18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1890年代,马歇尔综合了这一时期各学家,特别是上述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成为有代表性的、广泛流行于西方的经济思想。

特别是运用一系列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颂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谐、高效率。

自马歇尔提出微观经济学后,已经经历了多次的补充。

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的以完全竞争市场类型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于是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垄断竞争理论,填补了微观研究中的一大漏洞。

另外,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进一步补充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

当然,战后直至当今的由对寡头垄断市场分析引申的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可以说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或成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1930年代大危机使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并全面论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这既是对传统微观经济学的一大补充,也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当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问题的不断出现,也有不少学者提出新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出现了对传统宏观理论进行抨击、责难的不同学派——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剑桥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等。

《西方经济学》附录二:五十位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西方经济学》附录二:五十位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五十位著名经济学家简介(公元前7世纪——1969)1.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399)-----雅典人古希腊思想家,主观唯心主义者,其弟了包括色诺芬和柏拉图等。

曾三次参加柏罗奔尼撒战争,其主要思想是“自知自己无知”、“美德即知识”和“归纳辨证法”。

2.色诺劳(Xenophone,前430—354) ----- 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学生,其著作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

“经济”(Economy),首见于《经济论》。

其主要思想是“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使用价值财富论”等。

3.柏拉图(Plato,前427—347) -----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学生和其师思想的继承者、发扬者,随侍苏格拉底学习8年之久。

其思想主要是“天赋分工论”,“货币名目论”“国家调节经济论”。

4.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322)-----马克思称其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其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其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其经济观点为“经济非财富论”、“商品的两用途论”和“货币利息非本金论”等。

5.西塞罗(M. T. 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思想家,他认为分工为社会发展的必须环节,“在所有行业分工中,没有比农业更应受到的尊重的了”,同时其注意到了价格与欲望的关系。

6.加图(M.P.Cato,前234—前149)----古罗马最著名的农学家,其著作有《论农业》等,他认为第一条经营管理法则是少买多卖。

7.阿奎那(T.Aquinas,1225—1274)-----意大利神学家。

其主要观点是,肯定物质财富对“善”的意义;私有财产制度并非来自自然法,而是来自人的理性,金属货币无内在价值,其单位价值由法律固定,因此无“贮藏手段”的职能。

8.奥罗斯姆(N.Oresme,1932—1382)-----巴黎大学教授,被誉为“14世纪最伟大的法国经济学家”,其主要著作《论货币的最初发明》被称为是经济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货币的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伯特· 托马斯· 马尔萨斯
ROBERT THOMAS MALTHUS(1766-1834)
1766年,马尔萨斯出生在英国萨里 郡多金附近。他就读于剑桥大学耶稣学 院,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他毕业于1788 年,同年被委任为英国国教牧师。1791 年他获得硕士学位,1793年成为耶稣学 院的一名牧师。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 了代表作《人口原理》 1804年马尔萨斯 结婚,时年38岁了。1805年他被任为海 利伯利东印度公司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 学教授,他在余生中一直担任此职。马 尔萨斯晚年享有很多荣誉。1834年他在 美国巴斯去世,终年六十八岁。 返回
约瑟夫· 阿洛伊斯· 熊彼特
JOSEPH A.SCHUMPETER(1883-1950)
1883年生于摩拉维亚的特利希镇。熊彼特在 维也纳的一所高等中学读书,后在维也纳大学学 习法律和经济学。他在1911年成为克拉兹大学的 经济学教授。从 1919年春到同年10月,他在伦 纳内阁中任奥地利财政部长。1925-1932年,熊 彼特是波恩大学的教授。在克拉兹大学和波恩大 学任教期间,接受了维也纳私人银行--彼德曼银 行总裁的职位。1932年,他成为哈佛大学经济学 终身教授。1950年熊彼特在康涅狄格的塔克尼克 辞世。主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 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从马克思到 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经济分析史》。 返回
保罗•萨缪尔森
(Paul A.Samuelson,1915~2009),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 尔森和他的导师汉森是凯恩斯主 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 为新古典综合派,实质上是将马 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 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 其核心思想是在采取凯恩斯主义 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 节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萨缪尔 森的经典著作是《经济学》,还 有《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基础》。
让· 巴蒂斯特· 萨伊
(JeanBaptisteSay,1767~1832) 法国政治经济学家。1)首先提出现代经济学研 究雏形的经济学家,它强调在一定假设下通过 严密的逻辑推导导出命题,并不断通过实验对 这些命题进行检验。2)驳斥了自斯密至李嘉图 的劳动价值谬论,他指出土地、资本和劳动一 样,凡能给行为人带来效用的东西,都是价值 的源泉。生产创造效用而非物质,这就开了主 观价值论(边际效用论)的滥觞。3)“萨伊定 律” 强调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经济学术 语称为“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决定了市场 容量和产品价格。萨依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 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 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4)成本递减导 致的价格下降和国民财富增加的命题,鼓吹企 业家精神是国富民强的关键,他享有企业家精 神和自由放任两个世界级词汇的首创权。5)指 出了高利率是资本信贷市场不发达所造成,贸 易保护缩减了市场容量其结果必将为民生凋敝, 滥发货币(所谓积极的货币政策)的结果是通 货膨胀和民无噍类。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
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1823)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近代国 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伦敦,幼 年在英受教育,12岁时赴荷兰留学,2 年后返英,即结束学生生活,随父经商。 21岁时即任交易经纪人,27岁时,偶然 阅读《国富论》,对经济学发生兴趣。 从此一面经商,一面研究经济问题,师 承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他同 马尔萨斯多次展开论战,但友谊与日俱 增,传为佳话。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 学及赋税原理》 1823年突患耳疾去世, 年仅51岁。 返回
马克思· 韦伯
Max Weber(1864.4.21-1920.6.14)
毕业于海德堡大学,是德国的 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 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 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认 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 新教改革及其借鉴和工作的道 义责任的教义和“天职”观念, 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前景持悲观 态度。他主张经济学应该价值 中立。主要著作:《新教伦理 与资本主义精神》
卡尔· 门格尔
(Carl Menger, 1840- 1921)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现代边际效用 理论的创始者之一。杰文斯,瓦尔拉 斯,门格尔发现了边际效用原理(个 别商品的价格或价值取决于其次优或 边际用途)并领导了新古典主义的边 际革命。他第一个系统的发展了新的 价值和价格理论。门格尔坚持理论研 究的抽象法,注重经济现象的因果关 系,以较为通俗的方法阐述边际效用 价值论,奠定了主观价值理论的基础。 其追随者形成了奥地利学派。主要著 作:《国民经济学原理》
罗纳德· 科斯
RONALD H.COASE (1910-)
1910年生于伦敦,1932年和1951年分别获 伦敦大学学士和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91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提出和研究了生 产的制度结构问题,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 和“科斯定律”,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 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创立了 新制度经济学,改变了对经济体系运行的分 析方式和对经济政策的思考方式。发现并阐 明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 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主要 著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
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1912~2006),
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货币主义 的代表人物。1976年获诺贝 尔经济学奖,凭借在“消费 理论分析、货币史和货币理 论研究领域中的成就”和 “对经济稳定政策的错综复 杂性的论证”。 重要著作: 《实证经济学论文集》、 《消费函数理范》、《资本 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
路德维希· 米塞斯 冯·
(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
奥地利人,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激进的 自由放任主义者,经济学家,现代自由 意志主义运动的主要影响人,。他还被 誉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院长”,和 哈耶克被称为:新奥地利学派的奠基人。 创立了奥地利学派的货币与经济周期的 基本理论。研究人类经济社会运作基本 原理。他在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 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他自己独特的市 场交易学和人类行动学的理论贡献外, 最主要理论贡献还在于提出了在缺乏市 场价格机制条件下,经济计算的不可能 性会导致中央计划经济的非可行性。主 要著作:《人类的行为》
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
JOHN STUART MILL(1806-1873)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李嘉图国际贸易 学说的著述者与补充者。生于伦敦,为 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詹姆士· 穆勒之子。 从孩提时期其父即授以严格教育。13岁 时已完成相当于大学的学业,并开始攻 读政治经济学。1820年14岁时去法国, 颇受萨伊、圣西门的影响。翌年回国, 继续钻研。1823年起任职于英属东印度 公司,长达30余年,1858年公司解散, 退休。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 是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 。 1865年 被选为国会下院议员,1868年继续当选。 1873年去世。 返回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
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古典自 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他于1723年 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 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拉斯哥 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他于1776年在克科 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在 任拉格斯哥大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 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 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 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 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 富论》)。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 享受着荣誉和爱戴。 返回
欧文· 费雪
Irving Fisher 1867~1947
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经济计量学 的先驱者之一。货币主义学派的创始 人,提出货币数量论。费雪对经济学 的主要贡献是在货币理论方面阐明了 利率如何决定和物价为何由货币数量 来决定,其中尤以贸易方程式(也作 费雪方程式)为当代货币主义者所推 崇。费雪方程式是货币数量说的数学 形式,即MV=PQ。费雪还对经济计量 学、价值和价格理论、资本理论以及 统计学等有所贡献。主要著作:《货 币的购买力:其决定因素及其与信贷、 利息和危机的关系》
卡尔· 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普鲁 士莱茵省特利尔市的一个律师家庭。父 亲是律师。卡尔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功 读法律,随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最后在 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马克思毕 生大量的时间都在伦敦搞研究,撰写有 关政治学和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 一卷于1867年问世。1883年马克思去世, 另两卷还没有写完,后来恩格斯根据马 克思遗留下来的笔记和手稿编辑整理出 版。 返回
托斯丹· 邦德· 凡勃伦
(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
美国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取得哲 学博士学位。他研究资本主义体系 的制度框架以及他怎样推进并且冲 击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他反对亚当 斯密提出的商品社会的一切益处。 凡勃仑和约翰· 康芒斯创立制度经 R· 济学。他的思想充满达尔文的使者 生存的观点。主要著作:《有闲阶 级论》,提出“炫耀性消费”。
弗里德里希• 冯• 哈耶克
(Friedrich August Hayek,1899~1992),
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伦敦 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极端的 经济新自由主义者。他的自由 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学术界有 重要影响。1974年他与瑞典经 济学家缪达尔共同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 。著有 《货币理论和 经济周期理论》、《物价与生 产》、《资本纯理论》、《通 向奴役的道路》、《法律、立 法与自由》、《个人主义与经 济秩序》、《自由秩序原理》。
罗伯特· 索洛
ROBERT M. SOLOW (1924-)
1924年生于纽约,1950年从哈佛大学获得 博士学位。他于1950年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除了在牛津大学工作一年外,他曾是位于波士顿 的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的理事和主席。1961年, 他荣获美国经济协会的约翰· 贝茨· 克拉克奖。在 1964年,他曾任经济计量学会的会长。因其对经 济增长理论的突出贡献而于1987年被授予诺贝尔 经济学奖。他在增长理论和资本理论上进行了开 创性的研究,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论证了长 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 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在发展和捍卫新凯恩斯经 济学方面也久负盛名。主要著作包括:《直线性 规划与经济分析》、《资本理论与报酬率》、 《增长理论:一种说明》。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