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俪水嘉园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俪水嘉园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一、项目编制依据 (1)二、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1)三、项目概况 (2)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分析 (27)一、发展规划分析 (27)二、产业政策分析 (29)三、行业准入标准 (33)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35)一、资源开发方案 (35)二、资源利用方案 (35)三、资源节约措施 (35)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37)一、节能标准与节能设计规范 (37)二、能源消耗分析 (37)三、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38)四、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38)五、节能效果分析 (40)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41)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41)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41)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42)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43)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43)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5)三、环保措施 (46)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47)五、特殊环境影响 (47)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 (49)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49)二、行业影响分析 (50)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50)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51)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 (52)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52)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53)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54)第九章项目招标方案 (56)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56)二、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56)二、具体招标范围 (58)三、招标组织形式 (58)四、招标方式 (58)五、其他内容 (58)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河北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4]第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4、《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冀政[2005]32号)5、《廊坊市城镇土地分等、基准地价和最低出让价格标准》(廊国土资[2005]1号)及相关地价管理规定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河北建设项目概算其他费用定额》(河北省建设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8、《廊坊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9、项目开发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二、项目申报单位概况本项目承办单位为xx市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3.1资源开发方案新疆具备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沿阿勒泰山、天山一带拥有丰富的石英硅资源,仅在准噶尔地区探明的储量就达 1.2亿吨。
光伏产业链中所需的辅助原料,如液氯、烧碱、石油、碳化硅砂等资源新疆都能提供;新疆水平表面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5300~6700兆焦耳/平方米·年之间,年峰值日照时数在1600~2200小时之间;拥有广阔的荒漠土地资源,有利于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具有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建设面向中西亚的光伏产业基地等。
3.2资源利用方案太阳能能量巨大,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目前地球上每年燃烧的固、液、气体的2000倍左右,40分钟通过阳光抵达地球的能量相当于全球一年消耗的总能量。
所以,可以说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供人类永续利用。
从目前各种发电方式的碳排放来看,不计算其上游环节,煤电、石油发电、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碳排放是依序递减的,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最低,接近零排放,并且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废渣、废水、废气排出,没有噪音,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会污染环境。
3.3资源节约措施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
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 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等特点。
目前在全球资源紧缺以及日趋紧张的环保问题压力下,太阳能已成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并且技术方面相对较为成熟。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大。
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应用空间也非常广阔,可以应用于并网发电、与建材结合、解决边远地区用电困难问题等。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4.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4.1.1计原则和依据4.1.1.1设计原则(1)、贯彻“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符合国情”的电力建设方针。
本工程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及降低能源消耗和满足环保的要求,以经济实用、系统简单、最少设备、安设全可靠、高效环保、以人为本为原则;(2)、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及合理的工艺系统,优化设备选型和配置,满足合理适用的要求。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3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 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
(1)D (2)C (3)A [第(1)题,表中数据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 矿产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第(2)题,正确理 解表格中比较项目的含义是关键。第(3)题,本着发挥地区优势的发 展方针,黄土高原地区适宜建成我国的能源基地。]
(3)× 黄河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且黄土高原上多峡 谷,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航运价值不高。山西省目前逐步形成 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4)×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 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5)D [选D。矿区土地复垦可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 及肉蛋奶生产基地,而不是粮食生产基地。]
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2018年6月20日,山西省发布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到2020年,全省煤 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量达到1.2亿吨,原煤入洗率达到80%,矿井水综合利用 率达到90%,力争实现30%的绿色矿山建设目标。 根据规划,山西省将加快 煤层气开发利用。鼓励煤炭生产企业围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 建设循环经济园区,通过产业聚集、产业耦合、产业链延伸,实现资源循环利 用和高效转换,降低企业的物耗、能耗和产品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最大化。鼓励煤炭生产企业按照产业循环、多元发展原则,加大绿色化改造力 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煤矸石、矿井水、煤矿瓦斯等煤炭共伴生资源综合 利用水平。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资源开发条件与能源基地建设
2018年10月份,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山西省“十三五”综合 能源发展规划(修编版)》,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8 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产能控制在12亿吨左右,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电力 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3亿千瓦,其中外送电装机规模达到6 000万千瓦,煤层气 产能力争达到400亿立方米,焦炭产能1.2亿吨,煤基合成油品600万吨、煤制烯 烃240万吨。据《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显示,截至2015年 底,山西省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 709亿吨。全省含煤面积达6.2万平方公里,占 全省总面积的39.57%。煤炭的种类有褐煤、烟煤、无烟煤等,种类多样。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3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6讲 含解析

[最新考纲]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思维导图]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2.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导致产品成本差异。
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地方服务、生产组织和职工培训等的资金投入。
(3)市场因素市场饱和或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要,促使企业转移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提示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4 2016·全国文综乙卷,1~3 2016·全国文综丙卷,4~6 2015·海南地理,3~5以某类工业的转移为素材,对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进行设问。
以文字信息为主,图形提供辅助信息,多结合工业知识设置问题.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低。
考向一国内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2016·全国文综乙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项目核准报告一般目录

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股东构成与经营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资产负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主营业务与主要投资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现有设备及生产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 管理、技术水平及获得的荣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产品和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主要设备选型和工程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3.1资源开发方案新疆具备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沿阿勒泰山、天山一带拥有丰富的石英硅资源,仅在准噶尔地区探明的储量就达 1.2亿吨。
光伏产业链中所需的辅助原料,如液氯、烧碱、石油、碳化硅砂等资源新疆都能提供;新疆水平表面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5300~6700兆焦耳/平方米·年之间,年峰值日照时数在1600~2200小时之间;拥有广阔的荒漠土地资源,有利于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具有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建设面向中西亚的光伏产业基地等。
3.2资源利用方案太阳能能量巨大,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目前地球上每年燃烧的固、液、气体的2000倍左右,40分钟通过阳光抵达地球的能量相当于全球一年消耗的总能量。
所以,可以说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供人类永续利用。
从目前各种发电方式的碳排放来看,不计算其上游环节,煤电、石油发电、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碳排放是依序递减的,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最低,接近零排放,并且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废渣、废水、废气排出,没有噪音,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会污染环境。
3.3资源节约措施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
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 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等特点。
目前在全球资源紧缺以及日趋紧张的环保问题压力下,太阳能已成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并且技术方面相对较为成熟。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大。
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应用空间也非常广阔,可以应用于并网发电、与建材结合、解决边远地区用电困难问题等。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4.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1)、贯彻“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符合国情”的电力建设方针。
本工程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及降低能源消耗和满足环保的要求,以经济实用、系统简单、最少设备、安设全可靠、高效环保、以人为本为原则;(2)、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及合理的工艺系统,优化设备选型和配置,满足合理适用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附件一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1、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1、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
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第二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检测含解析新

第二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基础过关练题组一能源的综合利用(2021北京海淀一中高二上期中)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目前正在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山西省建设大型火电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利C.接近煤炭资源产地D.环境问题少2.山西省促进能源基地经济转型的主要措施是( )A.加快煤矿开采B.减少煤炭加工转化C.开发新能源D.加强能源综合利用(2020河南商丘高一下期末)读煤(水)热电铝一体化生产流程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适宜推广该生产方式的地区是( )A.江苏省B.贵州省C.河南省D.福建省4.该生产方式( )A.大大缩短产业链B.减少就业岗位C.生产全程无污染D.实现资源综合利用5.(2021河南开封高二上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六盘水市更以“西南煤海”著称。
贵州省已探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542.2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含煤地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贵州省是我国炼焦用煤与无烟煤的最重要产区。
全省煤种多,煤质好,含硫含灰低,热值高,不仅有大量炼焦用煤,更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化工、冶金、电力等多种用途的无烟煤。
贵州省为提高当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减轻环境污染和提升附加值,发展了多条产业链。
贵州省煤炭资源不仅供本省使用,同时也是华中、华东、华南地区主要的煤炭来源省。
下图为贵州省主要煤炭资源、铁路线和河流分布图。
(1)指出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说出贵州省依托资源优势适宜发展的产业链。
(3)请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提出贵州省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题组二环境保护和治理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图示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模式6.排水沟应为( )A.aB.bC.cD.不能确定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沙草方格与公路建设有关B.该区域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建隔离护坝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该区域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3.1资源开发方案
本项目不涉及对矿产、水等重要资源的开发,不属于资源开发类项目,因此不涉及资源开发相关问题。
3.2资源利用方案
3.2.1自然资源
项目位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项目用地主要为山地和坡地,除了要保护的林地之外,没有其他特殊资源。
本项目将充分考虑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尽量保持自然环境美观,并将项目内的林地作为自然景观保护起来,以形成人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园区。
因此,本项目基本不会对周围自然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3.2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项目建设期间主要原材料是建筑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砂、石等。
钢材拟从国内大型企业购买,钢材供应已经市场化,项目需求完全有能力在国内市场满足;水泥、砂和石的市场供应也很充足,本项目也能比较容易获得。
项目主要辅助材料是室内、外装修装饰材料,包括石材、玻璃等,辅助材料依靠国内市场供应。
3.2.3交通、供水、供电资源使用情况
本项目为会议商务度假旅游类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资源利用应能满足项目运营及使用者对环境、用水、用电、通信等多方面的要求。
3.2.4水资源
本项目水日用量约为22189立方米,主要由惠阳区的市政用水供给;惠阳目前供水稳定,本项目供水有保障。
3.3资源节约措施
我省“十一五”经济社会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合理高效利用的机制。
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途径,完善法规政策,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节约型社会建设机制。
实行资源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实施对高消耗及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强制性淘汰制度。
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价格机制和补偿机制,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和评价指标体系。
本项目资源节约措施主要集中在节约原材料及节约用水资源等方面。
3.3.1原材料节约措施
本项目建设期内应积极采用新型建筑体系和材料,如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项目建筑的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同时开展建筑垃圾与废品的综合回收利用,从而降低项目对建筑材料的消耗。
3.3.2节水措施
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利用,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因此本项目拟采用以下措施节水:
1、根据建设部2003年9月的通知精神,采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例如:自动关闭水龙
头、冲厕所可选用节水水箱等。
2、自来水管道漏损率一般在10%左右,最大的漏损途径是管道,为了减少管道漏损,在铺
设管道时,需选用质量好的管材并用橡胶柔韧性接口。
另外ihai须加强日常的管道检漏工作,杜绝长流水的现象。
3、绿化采用滴灌、漫灌等方式,并可考虑使用区域内天然水体的储存和水回用系统中水作
为绿化用水,以节约用水。
通风、空调设备冷却用水,均应循环使用,提高谁的循环利用率。
并考虑将水回收系统中水在清洗等用水水质要求较低的场所使用,使水资源得到
循环使用。
4、通过以上节水措施,本项目用水指标可以瞒住《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标准,同时
符合《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和《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相关节水政策和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