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2012一模(上海)现代文一答案 全部ppt

浦东新区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 4.(1)把社会地位的上升寄托于自身的切实努 力之上(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2)寄望于 “拼爹”理想的实现(寄望于家族的财富、地位) (3分;答对1空给2分,答对2空给3分) • 5.D(3分) • 6.《咏史》讽喻了当时选拔人才只讲究门第出身 的不合理现象;本文批判了当今选拔人才过于讲 究学历和学校名气地位的弊端。(2分)二者相同 处在于:只讲门第出身和过于讲究学历及学校的 名气地位都忽视了人才本身的才能;不同处在于: 前者属于“政治血统论”,后者属于“文化血统 论”。(2分)
嘉定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16分) 1.(2分)A 2.(2分)享受自然、放松心灵、共同 活动(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的空间 3.(3分)C 4.(3分)(1)批评某些城市攀比建筑 的新奇、怪异,影响生态环境的现状(1 分);(2)呼应第②段关于西方世界提 倡低碳的表述(1分),在对比中显示中 国建筑内涵回归的必要性(1分)。
闸北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 (一)(16分) 1.(2分)指中国城市的主流文化尚未建 成。2.(2分)相对于只是港台文化的拙 劣翻版的许多中国城市文化,北京则是体 制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交融的中心。 3.(2分)不仅 而且 4.(4分)“法租界”等是上海的吸纳外 来文化的特色,“城墙和城门”等是北京 的本土文化特色。(2分)(选取这些事物, 意在表明:)北京成为“另类”实在出人 意料。(2分)
普陀区答案 (一)(17分) 1.突出卖花人对花没有感情,只是将其视做牟利的工 具。 2.B 3.C或B
4.生动地表现出汉字的宝贵,呼吁当代的作家 们要尊重文学的本意,摒弃浮华花哨的文学创 作。
5.“文学野心”指的是文学作品应该能打 动灵魂,呼唤思想或摆脱世俗影响,坚 守创作本意,创作出启迪灵魂的作品。
上海市普陀区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普陀区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2011.12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部分(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文学花盆”铁凝①我喜欢鲜花和植物,即便不逢节日,每年也总有一些时候到花卉市场去买花,给自己,或送朋友。
北京有很多大型的花卉市场,我常去的那几家,由盆栽植物列成的长龙似的一排排通道一眼望不到头,常使我觉得就像走进了停靠着许多绿色火车的大站台。
在节日里,这些市场还会增添很多花卉品种,比如现在就有法国人喜爱的郁金香;初夏时节还会有被凡高画过的、同时也是法国国花的鸢尾花,让人感到神奇。
这里我并不想对大家过多介绍花卉市场的热闹、丰富,我注意到的是卖花人和他们手下的商品——花之间的某种关系。
②从前我一直以为,卖花的人因了常年和花朵、植物在一起,面容应该是从容而有生气的,性情也多半会诚朴安静。
但是我在很多时候遇到的卖花人并非如此。
他们[甲]、[乙]、[丙]。
面对你感兴趣的一盆花朵或绿叶植物,他们不耐烦向你介绍这些花朵树木的脾气秉性,只急于那些花的出售。
当你再三追问该如何养护,比如浇水的间隔时间,还有哪些花喜欢日照,哪些花喜欢阴凉等等,他们的回答则经常含混不清,他们会应付、甚至打发你似的说,怎么养都行,怎么浇水都行。
他们一边说着,一边侍弄着手下尚未出售的花。
他们忙着往君子兰肥厚的叶片上涂亮光油,又拿起喷壶往一株名为龙血的树上喷洒叶绿素,接着再给茶花和“仙客来”的盆子里施一点花朵鲜艳剂。
经过几番化学喂养的花朵们果然精神非凡,伸着脖子摇晃着油汪汪的头,呈现出某种突击出来的不自然的亢奋③很多次,我买回家去的盆栽花或者树,一个月内就死了。
而那些卖花人曾经告诉我,这些木本的植物可以一年年地活下去。
还有一盆名叫瑞典口红的吊兰,柔韧的枝条上缀满毛茸茸的绿叶,卖花人让我耐心等待绿叶中“口红”(小红花)的绽放,但此花买回家不出7天就已故去。
2012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卷普陀区

2011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样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此卷为试题卷,答案请做在答题卷上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6分)①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②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悼念、爱戴和尊敬,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③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1.下列加点字写法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1分)A.顶峰.(fēng) B.嫉.恨(jì) C.诽.谤(fěi) D.不朽.(xiǔ)2. 第②段画线句存在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3.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4——7题。
(10分)①多媒体音乐会,这种听起来高科技现代化的音乐会产品,如今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前几天的“肖邦〃爱”多媒体浪漫钢琴音乐剧便是一大代表。
上海市普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语文

第2讲 电压 电阻 1.知道电压及其单位. 2.掌握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3.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4.知道电阻及其单位,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5.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能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6 了解半导体及其特点,了解超导体及其特点. (2)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的作用类似于水泵) 2.单位:电压用字母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简称伏, 符号为______.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和毫伏(mV). 单位换算:1 kV=1 000 V,1 V=1 000 mV. 一、电压 1.概念: 电流 电源 (1) 电压是使电路中的电荷定向移动从而形成________ 的 原因.(电压类似于水压) U 伏特 V 3.生活中的常见电压: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 安全电压为不高于______;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__. 4.电压表: 1.5 V 36 V 220 V (1)作用:测量导体或电源两端的________. 电压 (2)符号:________. (3)量程和分度值:0~3 V(分度值为 0.1 V)和 0~15 V(分度 值为 0.5 V). (4)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先调零;②电压表要________在 被测电路两端,应使电流从__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__ 接线柱流出;③应选择合适的量程,在无法估测被测电压时, 可选________的量程进行试触;④读数时应先看清使用的量程, 再读数. 并联 正 负 最大 5.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之和 相等 (1)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总电压等于电路各部分的电压 ________,表达式为 U=U1+U2+…+Un.(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 表达式为 U=U1=U2=…=Un. 二、电阻 R 欧姆 Ω 千欧兆欧 1 .概念: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 ________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是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常 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单位换算:1 kΩ=1 000 Ω,1 MΩ=1 000 kΩ=106Ω. 3.电阻的特性: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其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与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大小________. 无关 4 . 决 定 电 阻 的 因 素 : 决 定 于 导 体 的 __________ 、 __________、横截面积和温度. 材料 长度5.电阻的种类: 一定电阻值 (1)定值电阻:定值电阻是具有______________的元件,也 叫电阻器,简称电阻.(2) 电阻箱:其优点是能______________ ,缺点是不能 读出电阻值 ____________. 连续变阻 (3)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________来改变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 长度 ②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图4-2-1 ③接线方法:正确的接线方法必须遵循“一上一下”的原 则. ④使用注意事项: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 的电阻最大,以保护电路. 6.半导体和超导体: 单向导电 光敏 发热 (1)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如硅、锗等; 二极管具有____________性,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 不能反向流动;半导体还有热敏特性、________特性. (2)超导体:有些导体在温度很低时,电阻突然消失,处于 这种状态的导体称为超导体.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时 不会________. 考点 1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例 1]在图 4-2-2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 电压表指针偏转的情况均如图乙所示,则电阻 R1 和 R2 两端的 电压分别为( ) 图 4-2-2 思路点拨: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电压表处一般看成断路, 利用“去表法”可以判断出两个电阻是串联的,其中电压表 测量电源电压 U,电压表 测量电阻 R2 的电压 U2,再根据串联 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有 U>U2,所以 用的 是大量程, 用的是小量程,R1 两端的电压可用 U1=U-U2 求 出. A.4.8 V , 1.2 V B.6 V , 1.2 V C.1.2 V , 6 V D.1.2 V , 4.8 V 【答案】A 金属丝代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金属甲 1 0.2 B 金属甲 1 0.1 C 金属乙 1 0.1 D 金属乙 0.5 0.1 考点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例 2](2011 年广安)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 关”的实验中: (1)甲同学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乙同学的猜想是: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丙同学的猜想是: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猜想:④电阻还可能与导体的 __________有关. (2)现有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种不同规格的 金属丝,规格如上表.选用导线 A 和 B 进行实验,可以探究 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要想探究 猜想①,应该选用________(填上面表格中导线的字母代号)两 根导线进行实验. 思路点拨: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某一因素之间的关系 时,一定要体现控制变量的思想,即控制其他量不变. 【答案】(1)长度 (2)丙 B、C 考点 3 用电表判断电路故障 [例 3](2012 年眉山)如图 4-2-3 所示,开关 S 闭合后, L1 和 L2 都不发光,将电压表并联在 ab 之间时,电压表示数为 0,将电压表并联在 bc 之间时,电压表示数较大,若电路中只 有一处故障,则该故障可能是( ) 图 4-2-3 A.L2 断路 B.L2 短路 C.L1 断路 D.L1 短路 思路点拨:由电路图知,两灯泡串联,闭合开关,灯泡不 亮,可能是断路或短路,因为两灯都不亮,所以不可能是其中 一盏灯短路,只能是其中一盏灯断路. 【答案】A 1.(2012年广东)如图4-2-4 所示的电压表,若选 0~3 V 的量程,则读数为______V;若选 0~15 V 的量程,则读数为 ______V. 2.6 13 图 4-2-4 2.(2011 年河源)如图 4-2-5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恒定不变,当开关 S 闭合时( ) C 图 4-2-5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灯的亮度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3.(2010 年深圳)在做某实验时,小明按图 4-2-6 连接 好电路,闭合电路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 都不亮,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下列对故障原因的猜测不 正确的是( ) 图 4-2-6 A.小灯泡处出现短路,电路其他地方完好 B.电流表处出现断路,电路其他地方完好 C.滑动变阻器出现断路,电路其他地方完好D.连接电源处出现断路,电路其他地方完好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连 接电源的地方,任何一处发生断路时,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 灯泡两端无电压,灯泡不亮,可见 B、C、D 正确;当小灯泡出现短路时,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有示数,因 此 A 错误. 【答案】A 4.(2010 年茂名)如图4-2-7 所示,甲是________表的 刻度盘,当指针如图所示时,读数是________,若把这个电表 接在图乙所示电路中使用,应接在________(填“a”或“b”)处. 图 4-2-7 电压 8.5 V b。
2012上海各区一模语文试卷作文题目

2012上海各区一模语文试卷作文题目(共18套题目,排名不分先后)(一)【长宁】阅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水从高原顺流而下,渤海口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游技精湛,冲破重重险阻,甚至奇迹般地越过了壶口瀑布,游上了高原。
然而,它还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人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为了理想游了那么久那么远。
一人说,这是一条可怜的鱼,空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努力的结果是死亡。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二)【杨浦】袁隆平大学毕业将去农村,他妈妈对他说,孩子,你要准备吃苦啊。
袁隆平说:我不怕,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请以“生活需要有把‘小提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三)【浦东】阅读下列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父亲带儿子爬山,到达山顶后,父亲指着山下说:“看哪里多美!”儿子说:“既然如此,还爬上来做什么?”请你根据对上面材料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四)【虹口】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在苹果公司数十年的起落与复兴中,他以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大才”。
他说:“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
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
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乔布斯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五)【静安】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生,中途辍学,1976年与史蒂夫·沃兹一起创立苹果公司,1978年与自己的女友分手,并拒绝承认非婚生女儿,1985年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离开苹果公司。
2024年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2023.12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贾谊《过秦论》)(2),天下归心。
(曹操《》)。
(3)《赤壁赋》中描写了月出之前苏轼与客泛舟游赤壁所见到的景象,即“,”。
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进行文献筛选,,。
研究者通过初步浏览,;然后,从中提取出自身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信息。
①对搜索来的文献的价值进行评估、分类并筛选②是为了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③对筛选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献进行精读④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类型和文献篇目A.④②①③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①③②④(2)小明将代表校文学社,和社团特邀嘉宾王教授进行微信沟通,以下是他草拟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一处画线部分语言表达不得体,请帮他找出并修改。
(3分)王教授您好!很抱歉,【甲】之前邀请您下周六光临我校,【乙】为我们文学社成员指点迷津,【丙】现在因为和市级辩论赛时间冲突,【丁】我们决定把这个活动推迟到下个月,特此通知。
……二阅读(70分)第1章搭设创新的舞台(节选)①本书的主题是创造力,开篇描述了什么是创造力,然后回顾了历史上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最后,你将明白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与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生活更接近。
②创造力是我们生活意义的核心来源。
第一,大多数有趣的、重要的、人性化的事情都来自创造力。
我们的基因构成中有98%与黑猩猩相同,但语言、价值观、艺术表达、对科学的理解以及对技术的研究让我们与众不同,它们都是个体创造力的结果。
这种创造力受到认可和奖励,并通过学习得以传递。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四)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四)浦东新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阅读 80分(一)(16分)1.国人普遍存在的重人伦(1分)、轻真理(科学)的心态(1分)。
2.D(2分)3.呼应第①段,批评国人把科学看成“器者”、“术者”、“艺者”;引出第⑥段批评国人把科学等同于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
(第⑤段中所谓“太低、太粗”实际上对应的是第①段“在国人眼中,科学乃器者、术者、艺者”;所谓“太呆、太窄”主要对应的是第⑥段中“我们接受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却没有来得及在我们的文化中,适时接受乃至培育出科学精神”)(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4.只有人们不再功利地关注技术的成果和效用时,我们这个时代才会真正拥有科学精神。
或者:只有人们不再功利地关注技术的成果和效用时,科学才会真正走进我们这个时代。
(2分)5.B(3分)6.社会制度(或“民主制度”、“社会体制”,答“最佳拍档”不得分)的发展没有给科学精神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的文化没有适时地接受和培育出科学精神;功利性的目的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技术从而背离了科学精神的真正意义。
(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
)(二)(21分)7.常州没有精彩的、迷人的历史文化(或:常州没有被历史称为“吴”的故事与精彩)。
(2分)8.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淹城对春秋文化的完整封存(或保留、保存、珍藏)和不受世俗干扰的沉静与坚守。
(2分)9.此句在第⑥段意在强调淹城“小”而有魅力(虽小如“逗号”,但有着还原历史价值的奇特魅力)(1分)。
在第○11段则强调淹城形态的“逗号”负载着的“活法文化”,令人沉思与回味(1分)。
两句在文中反复使用,推进文意,逐层揭示出淹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1分)10.《桃花源记》虚构了陶渊明的理想的生活图景,(1分)淹城的先人使之变成了现实,(1分)并且因地制宜,创造出“三城三河”的城堡模式。
(1分)人们安全地、平静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孕育出独特的活法文化,(1分)。
2012学业水平考模拟样卷答案普陀区

2011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样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阅读(60分)(一)1、B2、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3、例证(举例论证),用具体事实证明了马克思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增加了说服力。
(二)4、音乐会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经典肖邦乐曲加上了肤浅庸俗、缺乏价值的多媒体视频装饰5、(1)分散了听觉的注意力(或“造成视觉干扰”);破坏了音乐的想象力(2)表达场景,完善音乐的品质与内涵6、成为音乐作品的一个声部7、C(三)8、渲染艺术家想象中诗意的采莲情景,与下文采莲人真实生活的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9、 BAC.10、这一叠词生动而富有情韵地表现出莲叶密而相连的特点,读来琅琅上口。
11、因为“我们”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缺少对实际生活的感受和投入,不像种莲的人在莲田中记录他们对生命悲欢真切丰富的体验,用自己操劳的人生孕育出莲之大美。
12、莲子是莲的果实,位于莲蓬内,外覆粗壳,内藏莲心,肉白,味苦,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
(四)13、(1)金就砺则利(2)采菊东篱下(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4)何事长向别时圆(5)此心吾与白鸥盟(五)14、咏物诗15、问号,表示反诘,语气强烈,突出病牛(暗喻自己)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被漠视遗弃的沉痛。
16、甘愿为百姓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17、西汉;子长18、退却;完毕19、于是相如上前献上盆缻,趁势跪下要求秦王击缻为乐。
(关键词:“前进”、“因”)20、举例1分,分析2分(七)21、代词,代竹;如果、假使;离开22、因为竹难以求取,即使求得又大多枯槁而死,京师人就更加认为竹珍贵。
(关键词:“以”、“致”、“贵”)23. A24. 绝徼海外;稀缺难得的程度二、写作(60分)一类卷 (54—60分) 基准分57分能按照写作要求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文章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标点使用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2013.1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6分)①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国人才会纠结“媳妇母亲同时落水”的问题。
这个难倒了大批中国好汉的问题,如果拿来问问老外,比如美国人,回答很可能就没那么纠结了:选择另一半。
②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说,因为中国人离不开妈妈,就像我们离不开自己。
③2002年,北京大学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者的研究首次发现: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记忆 具有“自我参照效应”,也就是说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记得格外好, 对与母亲相关信息也能记得很好,就像是记自己的事一样, 出现了“母亲参照效应”。
实验中,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在“自我参照效应”实验的经典范式上再增加了母亲参照条件。
比如问“‘勤劳’一词适合描述你的母亲吗?”通过类似问题让参与者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将“勤劳”这个词汇和母亲联系到一起。
所有被试者通过类似方法将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对象联系到一起,再测验其记忆效果。
结果发现,当记忆材料与母亲挂钩时,其记忆成绩与自我相联系的一样好,两者都优于其他条件下的成绩,包括名人作为参照条件。
就是说,对中国人而言,不仅与自己相关的事能记得更好,与母亲这一“重要他人”相关的事也具有相同的记忆效果。
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参与者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
对西方人而言,“母亲”与“总统”这个概念是一样的,都不及被试者对与“自我”相关的材料记得更好。
④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说明母亲在中国人的“自我”中具有重要位置。
从婴儿时建立的依恋,到成年后,“母亲”依然以这种方式存在于中国人的生命里。
对中国人而言,“对母亲的情感”似乎并不难理解也并不陌生:在我们幼时的回忆里,往往离不开母亲的身影;当男孩长大后,尽管在外面呼风唤雨,回到家里还是母亲的孩子;甚至问及奥运冠军“最想把奖杯送给谁”时,母亲也会是得票最高的。
⑤为什么母亲对中国人具有独特的意义呢?这与“自我概念”的文化背景有关。
一般来说,“自我”包含了与自己有关的个性、身体特征、职业等许多内容。
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概念表现不一样。
在文化心理学界,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黑泽尔·马库斯等人曾根据文化差异提出过“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两种自我概念类型。
她认为,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自我的概念是独立的、个人主义的,他们关注于自身的思想、感受和行动。
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人是一种关系自我,强调的是人与人彼此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附,尤其看重家庭。
因此可以推测,对美国人来说,就算是母亲,也属于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在记忆上并不占有优势。
而对中国人来说,“自我”中包涵有母亲的成分,母亲是“自己人”,“自己人”的事也就是自己的事,当然也就放在心上了。
由此也可以理解,中国男人与美国男人对于“两个女人同时落水问题”的反应。
西方文化鼓励独立和个人价值,尤其是成年个体要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母亲的参与和影响力会主动降低,理性的美国人会选择对今后生活重要的人。
而对中国人而言,不管是出于伦理或是情感,母亲早已是“自我”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并且不具有可替代性,很难舍弃。
⑥从上面来自行为实验的研究可见,文化对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产生了影响。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这种影响真那么确凿,那么在中国人的大脑里是否存在相应的自我表征的神经生理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
2007年朱滢等人用中西方大学生两组被试者进行了“母亲参照效应”的脑成像研究。
结果发现:对中国人而言,在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条件下,都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但西方人只有自我参照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
这说明中国人的自我与母亲是住在同一个脑区的,为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提供了神经生理层面的证据。
⑦这是中国文化造成的特殊现象还是中国人的大脑比较特殊呢?为此,研究者特别研究了双重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群体——香港人。
在研究者提示了中国文化元素后,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同住在腹侧内侧前额叶;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的神经基础是分离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
受中西方文化影响的香港人的自我甚至会根据文化情境转换:有时候母亲像是“路人甲”,有的时候又与母亲“形影不离”。
⑧总之,可以看出,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母亲是密不可分的成分。
这说明,中国人把母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也早已渗透到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甚至生理结构中。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对母亲更依恋的原因。
1.文章第三自然段“ ”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2分)A.不仅而且于是B.虽然但是因此C.由于而且所以D.因为所以于是2.对文章第三、四两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中国人的记忆具有“母亲参照效应”,是通过对中国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B.研究者把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来测验被试者对相关材料的记忆效果。
C.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与“自我”相关的记忆材料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好的记忆效果。
D.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无论在婴儿时期还是成人以后对母亲的依恋都更为强烈。
3.请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母亲”对中国人具有特殊意义的原因。
(3分)4.文章第七段中“深入骨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3题。
(21分)人在风中刘心武①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飘然而至,来拜访我。
我想起她的祖父,当年待我极好,却已去世八九年了,心中不禁泛起阵阵追思与惆怅。
与她交谈中,我注意到她装扮十分时髦,发型是“男孩不哭”式,短而乱;上衫是“阿妹心情”式,紧而露脐;特别令我触目惊心的,是她脚上所穿的“姐妹贝贝”式松糕鞋。
她来,是为了征集纪念祖父的文章,以便收进就要出版的她祖父的一种文集里,作为附录。
她的谈吐,倒颇得体。
但跟她谈话时,总不能不望着她,就算不去推敲她的服装,她那涂着淡蓝眼影、灰晶唇膏的面容,也使我越来越感到别扭。
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她随便问到我的健康,我忍不住借题发挥说:“生理上没大问题,心理上问题多多。
也许是我老了吧,比如说,象你这样的打扮,是为了俏,还是为了‘酷’?总欣赏不来。
我也知道,这是一种时尚。
可你为什么就非得让时尚裹着走呢”?②少女听了我的批评,依然微笑着,客气地说:“时尚是风。
无论迎风还是逆风,人总免不了在风中生活。
”少女告辞而去,剩下我独自倚在沙发上出神。
本想“三娘教子”,没想到却成了“子教三娘”。
③前些天,也是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飘然而至来拜访我,她的装束打扮,倒颇清纯。
但她说起最近的一些想法,比如想尝试那些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的西方陋习,甚至毒品,以便“丰富人生经验”,跻身“新新人类”等等,我便竭诚地给她提出了几条忠告,都是我认定的在世为人的基本道德与行为底线。
④妙龄少女很多,即使同是城中白领型的,看来差异也很大。
那看去清纯的,却正处在可能失纯的边缘。
那望去扮‘酷’的,倒心里透亮,不但不需要我的忠告,反过来还给我以哲理启示。
⑤几天后整理衣橱,忽然在最底下,发现了几条旧裤子。
我回想起那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讨到手的。
那时“国防绿”的军帽、军服、军裤乃至军用水壶,都强劲风行,我怎么能置身于那审美潮流之外?还有两条喇叭裤,是20年前,在一种昂奋的心情里置备的;那时我已经38岁,却沉浸在“青年作家”的溢美之词里,记得还曾穿着喇叭开度极为夸张的那一条,大摇大摆地去拜访过那位提携我的前辈,也就是,如今穿松糕鞋来我家,征集我对他的感念的那位妙龄女郎的祖父;仔细回忆时,那前辈望着我的喇叭裤腿的眼神,凸现着诧异与不快,重新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只是,但是他大概忍住了涌到嘴边的批评,没有就此吱声。
⑥人在风中,风来不可抗拒,有时也毋庸抗拒。
风有成因。
风既起,风便有风的道理。
风就是风,它来了,也就预示着它将去。
凝固的东西就不是风。
风总是多变的。
风既看得见,也看不见。
预报要来的风,可能总也没来,没预料到的风,却会突然降临。
遥远的地球那边一只蝴蝶翅膀的微颤,可能在我们这里刮起一阵劲风。
费很大力气扇起的风,却可能只相当于蝴蝶翅膀一颤的效应。
风是单纯的、轻飘的,却又是诡谲的、沉重的。
人有时应该顺风而行,有时应该逆风而抗。
像穿着打扮,饮食习惯,兴趣爱好,在这些俗世生活的一般范畴里,顺风追风,不但无可责备,甚或还有助于提升生活情趣,对年轻的生命来说,更可能是多余精力的良性宣泄。
有的风,属于刚升起的太阳;有的风,专与夕阳作伴。
好风,给人生带来活力;恶风,给人生带来灾难。
⑦像我这样经风多多的人,对妙龄人提出些警惕恶风的忠告,是一种关爱,也算是一种责任吧。
但不能有那样的盲目自信,即认定自己的眼光判断总是对的。
有的风,其实无所谓好或恶,只不过是一阵风,让它吹过去就是了。
于是又想起了我衣柜底层的喇叭裤,我为什么再不穿它?接着又想起了那老前辈的眼光,以及他的终于并没有为喇叭裤吱声。
无论前辈,还是妙龄青年,他们对风的态度,都有值得我一再深思体味的地方。
7.文章开头作者详尽描写少女的穿着妆容,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8.文章第二段中“微笑”、“客气”两个词语,勾画出一个_____________的少女形象。
(2分)9.对文章第五自然段,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为那几条旧裤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了说明自己年轻时也曾跟风追风。
B.“大摇大摆”一词是作者对当年沉浸于溢美中轻狂傲慢的自我批评。
C.前辈看到我穿喇叭裤,眼神“诧异”、“不快”,说明他是一个坚持原则,不屑跟风的人。
D.文中的“涌”字让读者感受到那位前辈当时对作者的衣着形象有着一种强烈的不满。
10.分层概述第六段的主要内容。
(3分)11.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A.文中“妙龄少女”的形象,实际上是当代青年的缩影。
B.文中的两位妙龄少女的外表和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
C.文章第四段中“哲理启示”的含义是看人如果只重表象,往往会形成错误的判断。
D.文章第六段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行文铺排,思想深邃。
E.本文在结尾并没有明确的语言揭示主旨,如画的留白,发人深省,余味悠长。
F.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文字平和质朴,感情不愠不火。
12.文中作者对“风”的态度是有变化的,根据文章内容简析其原因。
(3分)13.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作者以“人在风中”为题的意图。
(4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4.(1)遥怜小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