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
农作物栽培技巧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产量

农作物栽培技巧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产量农作物的高产与农民的努力息息相关,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科学地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通过合理应用这些调节剂,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产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可分为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类。
这些调节剂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具体来说:1. 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植物激素,其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调节植物的根系生长和茎叶发育。
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适量的生长素可以增加根系的发育,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产量。
2. 赤霉素: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叶伸长、增加芽分生导管数、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效率的作用。
适量使用赤霉素可以改善作物的光合能力,使其充分吸收和利用光能,从而增加产量。
3.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主要参与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
在农业生产中,适量使用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4. 脱落酸:脱落酸参与了植物的果实脱落、花蕾分化等过程。
合理使用脱落酸可以增加作物的果实数量、调整果实的大小和形状,提高产量。
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注意事项虽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会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了解作物的生长特性:不同的作物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不同,在使用之前需要了解具体作物对调节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选择合适的调节剂。
2. 适量使用: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导致作物生长异常,甚至产生药害,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农技人员的建议进行施用。
3. 注意施用时机:不同的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需求不同,因此在选择施用时机时需要结合具体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与应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与应用,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能够影响植物体内激素合成、分布和传递的化合物,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逆性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三种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场景。
第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激素类,包括植物内源激素和植物外源激素两种。
植物内源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和作用的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玉米素等。
这些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促进细胞分裂、增加叶片面积、调控开花和果实发育等。
植物外源激素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可以模拟或促进植物内源激素的作用,用于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第二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类,包括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等。
天然植物提取物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角蜡素、萘乙酸和脯氨酸等。
这些提取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调节中起到类似植物激素的作用,能够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光合效率和增强抗逆性能。
微生物代谢产物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溶菌酶、植物生物活性肽和植物生长促进素等。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能。
第三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包括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和基因工程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
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是基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和结构特点,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化合物,如短链壳多糖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BAP。
这些类似物具有类似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善产量。
基因工程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酶基因或信号转导途径基因导入植物中,使植物表达和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
玉米赤霉醇 原料药 -回复

玉米赤霉醇原料药-回复题目:玉米赤霉醇:一种重要的原料药引言:玉米赤霉醇是一种重要的原料药,也被称为赤霉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它被广泛用于制药、保健品和农业领域。
本文将从赤霉素的发现、生物活性、生产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玉米赤霉醇的发现及结构玉米赤霉醇最初于1959年由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奈普在玉米中发现。
进一步研究发现,它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玉米赤霉醇的化学结构为(2'R,3R,22Z,24R,25S)-2’,3-二羟基赤霉醇。
二、玉米赤霉醇的生物活性玉米赤霉醇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被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和农业领域。
其主要生物活性如下:1. 激素活性:玉米赤霉醇作为一种激素类物质,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的作用。
2. 催化活性:玉米赤霉醇能够促进某些酶的活性,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3. 植物生长调节剂:玉米赤霉醇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促进种子萌发、增加植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等。
4. 抗病毒活性:研究表明,玉米赤霉醇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三、玉米赤霉醇的生产方法目前,玉米赤霉醇的生产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天然发酵和化学合成。
1. 天然发酵:从真菌中提取玉米赤霉醇是天然发酵生产的常用方法。
具体步骤包括培养真菌、提取和纯化玉米赤霉醇。
2.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是另一种可行的生产玉米赤霉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在实验室中合成,具有反应条件可控、生成产率高的优点。
四、玉米赤霉醇的应用领域玉米赤霉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农业等领域。
1. 医药应用:玉米赤霉醇在医药领域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治疗。
2. 化妆品应用:玉米赤霉醇在化妆品中可以发挥抗衰老、抗氧化和皮肤调理等作用,可以用于护肤品、洗发水和彩妆等产品。
3. 保健品应用:玉米赤霉醇可以作为保健品的主要成分,提供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和改善血液循环等保健功能。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促进植株的生长,调整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增加产量和优化品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促进植物生长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多种可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作用。
一、赤霉素赤霉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它能够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赤霉素可以刺激植物间的细胞生长,改善受损组织和促进发芽,同时还能够延长植物的生命周期。
利用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率,改善其产品质量。
赤霉素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人们可以通过警惕环境,增加其含量。
二、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对植物生长和生命过程具有很大的影响。
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幼嫩组织的发育,增强植物质量,促进根系的发展,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植物的产量。
同时,生长素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并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赤铁素赤铁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促进植物发育,改善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为植物提供养分需要。
赤铁素能够调整植物根系的生长,改善植物的营养摄入和利用,提高产量,同时还能够对植物进行适应训练。
通过合理使用赤铁素,可以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四、脱落酸脱落酸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促进植物体内代谢的发展,控制植物生长和形态的结构。
脱落酸能够有效地促进叶片的脱落,改善植物的营养利用效率。
此外,脱落酸还能够增加植物的抗性,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
五、长芽酮长芽酮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增加植株的生长速度和茎高。
同时,长芽酮还能够促进植物的生殖发育,增加植株的花芽、果实等产量。
六、乙烯乙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一种最常见的物质,它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调整植物的生活期。
乙烯对于植物的营养和生长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还能够使植物对外界适应性增强。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能够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物质。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中可以起到许多积极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调控植物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合成和代谢,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茎粗、根系发育等方面。
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表明,适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玉米的籽粒数目和单粒重量,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促使玉米茎秆生长更加壮实,减少倒伏的风险,从而提高玉米的恢复力和机械收获效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改善玉米的抗逆性能,增强其对干旱、盐碱、病虫害等逆境的耐受能力。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还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施肥量并提高施肥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增强植物的自身免疫功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和小区域试验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面积田间试验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化配方,在玉米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驻马店玉米生产上的应用

八 、三 十烷 醇
播前用0 . 1 % 三 十 烷 醇 微 乳 剂 1 0 0 0 倍 液浸种 6 h , 有促进种 子萌发 、 胚根 伸长 和提高光合强度的作用 。
九 、AB T生根粉
播 前用浓 度为 5 ~ 1 0 mg / L的 AB T 4 号生根 粉药液 浸种 0 . 5 ~ 1 h ,可促进 玉 米发芽。 十 、2 ,4 一 D
三 、 多效 唑
用2 0 0 mg / L多效唑药液浸种 1 2 h , 或用 l k g药 液 浸 0 . 8 ~ l k g玉米 种 子 , 或每 6 6 7 m 2 用 l 5 0 k g / L多 效 唑 药 液
十五 、石 油助 长 剂
播 前 用浓 度 为 5 0 ~ 1 0 0 mg / L的石 油助长剂 药液浸种 1 2  ̄ 2 4 h , 可 提高玉 米发 芽率 ,培 育壮 苗。 玉 米 苗期 每 6 6 7 m2 喷洒 1 0 0 ~ 5 0 0 mg / L石 油助长剂液 ,可起到壮苗、增 产的效果。 玉米扬花期或红缨将干时 , 用每 6 6 7 m: 1 0 0  ̄ 5 0 0 mg / k g溶 液 喷洒 全 株 ,可减少玉米棒秃尖 ,增加 千粒重。
的2 ,4 . D浸泡杂 交玉米种子 2 4 h ,可 增加植株高度和产量 。
十 一 、增 产 灵
在玉 米抽 丝期和 灌浆 期每 6 6 7 m = 用2 0 , - - 4 0 mg / k g增 产 灵 溶 液 喷洒 或 灌 注 果穗和 花丝 ,可防 止秃尖 ,使果实 饱满 ,增加干 粒重 。
十 二 、玉米 催熟 剂
玉米催熟剂能促进植株生长,诱 导玉米 早抽雄穗 ,促进灌 浆 ,延长 授
粉时 间。此外 ,还 具有除 草和杀灭 真 菌的 作用 ,在土 壤中能很 快被微 生物 分解 。 ( 一 )甜 玉米 甜 玉米在雄 花抽穗 前 2 周 ,每 6 6 7 m : 叶 面 喷洒 或 土 壤 喷施 2 0 m g / k g 玉米 催熟剂溶 液 ,能促 进早灌浆 、增 加主穗数 ,减少不结实穗数 。 ( 二 )玉米 玉米在 雄花 抽穗 前 2  ̄ 4周 ,每 6 6 7 m 2 用2 0 m g / k g 玉 米催 熟剂 溶 液 , 叶 面喷洒 , 可 诱导雄 花抽穗 , 促 进籽 粒 提前灌浆 ,延长授 粉时 间 ,能增加 青贮 秸秆和籽 粒产 量。 喷洒时须加入 0 . 2 %表面活性剂 , 如中性洗 衣粉。
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对3种作物生长和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

第1卷第1期植物医学2022年2月V o l.1N o.1P l a n tH e a l t h a n dM e d i c i n e F e b.2022D O I:10.13718/j.c n k i.z w y x.2022.01.008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3种作物生长和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夏丽娟1,李靖1,梁竟宇1,陈浩21.四川省农药检定所,成都610041;2.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成都610041摘要:为了评价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小麦㊁烟草㊁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及室内生化检测发现,施用不同剂量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06,0.0075,0.012m g/k g)分别使小麦有效穗增加率2.8%~10.9%,增产率6.8%~19.8%,含糖量增加;施用药剂分别使烟草株高增加率为-0.9%~2.1%,叶面积增加率3.2%~21.3%,增产率8.5%~22.5%,钾/氯比有所改善㊁蛋白质含量略有降低㊁总糖含量增加;施用药剂分别使玉米穗位增加率为3.6%~7.0%,株高增加率为2.4%~3.6%,茎粗增加率为5.0%~8.6%,增产率为4.4%~11.8%,蛋白质㊁淀粉含量均提高.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可提高小麦㊁烟草㊁玉米生理功能的表达强度,增加产量,尤其是最高剂量(有效成分为0.012m g/k g),显著改善植物蛋白质㊁淀粉㊁可溶性糖等品质.本研究为作物栽培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小麦;烟草;玉米;调节中图分类号:S482.8+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71354(2022)01005407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O x y e n a d e n i n e㊃E n a d e n i n e o n t h e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B i o c h e m i c a l T r a i t s,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 t y o fT h r e eC r o p sX I AL i j u a n1, L I J i n g1, L I A N GJ i n g y u1, C H E N H a o21.I n s t i t u t e f o r t h eC o n t r o l o f A g r o c h e m i c a l s,C h e n g d u610041,C h i n a;2.L a n y u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C o.,L t d.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C h e n g d u61004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o x y e n a d e n i n e㊃e n a d e n i n e o n t h e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b i o c h e m i c a l t r a i t s,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 t y o fw h e a t,t o b a c c oa n d m a i z e,t h e f i e l de f f i c a c y a n db i o c h e m i c a l t r i a l s w 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t h i ss t u d y.T h e 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d i f f e r e n td o s e so f0.001% o x y e n a d e n i n e㊃e n a d e n i n ea q u e o u ss o l u t i o n(A S)(t h ea c t i v e i n g r e d i e n t sa r e0.0045,0.006,收稿日期:20211102作者简介:夏丽娟,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药管理和农药应用技术研究.0.0075,0.012m g /k g )i n c r e a s e de f f e c t i v e e a rb y 2.8%~10.9%,t h e y i e l db y 6.8%~19.8%,a n d t h e s u g a r c o n t e n t i nw h e a t .I n t o b a c c o ,t h e p l a n t h e i gh t ,l e a f a r e a a n d y i e l dw e r e i n c r e a s e d b y -0.9%~2.1%,3.2%~21.3%a n d8.5%~22.5%,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e p o t a s s i u m /c h l o r i n e r a t i o a n d t o t a l s u g a r c o n t e n tw e r e i m p r o v e d ,b u t t h e p r o t e i nc o n t e n tw a ss l i g h t l y re d u c e d .I n m a i z e ,t h e r a t e s of e a r p o s i t i o n ,p l a n t h e igh t ,s t e mdi a m e t e r a n d y i e l dw e r e i n c r e a s e db y 3.6%~7.0%,2.4%~3.6%,5.0%~8.6%,4.4%~11.8%,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e c o n t e n t so f p r o t e i na n d s t a r c hw e r e a l s o i m p r o v e d .O x y e n a d e n i n e ㊃e n a d e n i n e c a n i n c r e a s e t h e i n t e n s i t y o f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b i o c h e m i c a l f u n c t i o na n d y i e l do fw h e a t ,t o b a c c oa n d m a i z e ,e s p e c i a l l y a t t h eh i gh e s t d o s e (a c t i v e i n g r e d i e n t i s 0.012m g /k g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m p r o v e d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p l a n t p r o t e i n ,s t a r c h a n d s o l u b l e s u g a r .T h i s s t u d y p r o v i d e d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r a t i o n a l u s e o f p l a n t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i n c r o p cu l t i v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O x y e n a d e n i n e ㊃e n a d e n i n e ;w h e a t ;t o b a c c o ;m a i z e ;r e g u l a t e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由人工合成㊁提取或生物发酵而成,具有内源植物激素相似的生理活性或能影响内源激素合成㊁运输㊁代谢或生理作用的外源活性物质[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在较低浓度下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促进㊁延缓或抑制作用,在克服环境和遗传局限㊁改善品质和储存条件㊁增强植物抗逆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2-3].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其对植物的作用方式和生理生化功能影响,可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㊁植物生长抑制剂和植物生长延缓剂3大类[4].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全称为4-羟基异戊烯基腺嘌呤㊃异戊烯腺嘌呤,是链霉素通过经深层发酵而制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蛋白质合成㊁酶活性及细胞代谢平衡具有调节作用,主要生理功能是刺激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促进叶绿素形成;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活跃部位的生长发育,加速植物新陈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使有机体迅速增长,促使作物早熟丰产,提高植物抗病㊁抗衰㊁抗寒能力[5].小麦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的增产和稳产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6].玉米具有粮食㊁饲料㊁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谷类粮食作物[7-8].烟草是一种嗜好作物,全球每年烟草的种植面积在250万h m 2以上,总产超过400万t [9].作物良种的性状都不是完美无缺,生产中常常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性状,弥补植物性状上的不足.目前,农业上使用最多的调节剂包括赤霉素㊁氯吡脲㊁6-苄氨基腺嘌呤等,应用的作物主要有小麦㊁烟草㊁玉米等,发挥的效果主要是调节作物生长.前人已经有大量研究报道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调控和抗性发展的作用.段留生等[10]研究发现20%多效唑㊃甲哌鎓微乳剂可以防止小麦倒伏,增加产量,其作用机理可能在于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籽粒中内源G A s ㊁吲哚乙酸(I A A )㊁细胞分裂素(C T K s)的水平,增强了籽粒库活性,同时促进茎叶中干物质向籽粒运转.张继等[11]研究发现喷施多效唑750倍液㊁矮壮素1400倍液可以显著提高烤烟根系总长和总表面积,提高烟叶产值.赵敏等[12]报道了如健壮素和多效唑通过延缓或抑制植株的生长来降低植株高度,从而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但是,目前还未见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在小麦㊁烟草㊁玉米等作物上应用的报道.本研究选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及室内生化指标测定试验,测定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㊁烟草㊁玉米3种作物的生长发育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情况试验选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和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进行,小麦种植规格16万株/667m2,烟55第1期 夏丽娟,等: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3种作物生长和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草种植密度约为1500株/667m2,玉米种植密度约2200株/667m2.土壤p H值5.5~6.8,有机质含量2%左右.1.2试验药剂供试药剂: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06,0.0075㊁0.012m g/k g;对照药剂: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为0.0015m g/k g㊁0.0001%烯腺㊃羟烯腺水剂有效成分为0.0036m g/k g㊁0.0004%烯腺㊃羟烯腺可溶粉剂有效成分为0.006,0.0036m g/k g.1.3试验设计与调查方法小麦㊁烟草㊁玉米分别设置试验面积50m2,并设置小区.每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间设保护行.分别在小麦㊁烟草和玉米不同时期喷雾处理后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小麦:在2月6日返青拔节期㊁2月27日孕穗期各喷雾1次.成熟后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10株,调查株高㊁有效穗数(1m2)㊁千粒质量㊁产量;测定蛋白质[13]㊁可溶性糖[14]㊁淀粉含量.烟草:在3月11日苗期㊁4月13日团棵期各喷雾1次.收获前每小区10株,调查株高㊁叶片数㊁叶面积㊁产量;测定尼古丁(烟碱)㊁钾/氯值㊁蛋白质[13]㊁糖含量[14].玉米:在5月25日6叶期㊁6月14日大喇叭口期各喷雾1次.收获前每小区10株,调查株高㊁茎粗㊁穗位高㊁产量;测定蛋白质[13]㊁淀粉含量.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计算指标.增产率(%)=(处理区产量-对照区产量)/对照区产量ˑ100%调节率(%)=(处理区数值-对照区数值)/对照区数值ˑ100%1.4数据处理所有试验数据采用D P S软件进行处理,采用D M R T法进行显著性比较.2结果与分析2.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3种作物产量品质的调节作用2.1.1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相比清水对照,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 0.012m g/k g使小麦有效穗增加率为2.8%~10.9%,促进小麦有效分蘖作用明显,而株高和千粒质量变化不明显,但是,处理后小麦增产率为6.8%~19.8%.另外,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6~0.012m g/k g处理后小麦的增产率与2种对照药剂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为0.0015m g/k g和0.0001%羟腺㊃羟烯腺水剂有效成分为0.0036 m g/k g处理后的增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表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药剂处理有效成分/m g㊃k g-1株高/c m有效穗数/m2有效穗增加率/%千粒质量/g小区产量/k g增产率/%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4587.33ʃ2.4a285.75ʃ2.9a2.8ʃ2.9b48.70ʃ2.4a9.69ʃ2.8a6.8ʃ3.0b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687.48ʃ2.0a297.25ʃ3.1a7.0ʃ3.1a b48.85ʃ1.8a10.44ʃ2.4a15.1ʃ3.3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7587.35ʃ1.5a308.25ʃ3.0a10.9ʃ3.4a48.73ʃ2.0a10.87ʃ2.9a19.8ʃ2.8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1287.65ʃ1.7a306.75ʃ2.4a10.4ʃ2.7a48.70ʃ1.9a10.84ʃ3.0a19.5ʃ2.9a 0.0001%羟烯腺嘌呤0.001587.65ʃ2.5a304.00ʃ2.7a9.4ʃ3.0a48.58ʃ2.6a10.63ʃ2.1a17.2ʃ3.1a 0.0004%烯腺㊃羟烯腺0.003687.35ʃ2.3a303.00ʃ2.9a9.1ʃ2.8a48.68ʃ2.5a10.6ʃ1.8a16.8ʃ3.3a对照(清水)87.30ʃ2.2a277.85ʃ3.0a47.95ʃ1.9a9.07ʃ2.7a注:表中各值为平均值ʃ标准误;同行数值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在5%水平有统计学意义.表2至表6同. 65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1卷2.1.2对烟草生长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相比清水对照,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12m g /k g 后,烟草株高增加率为-0.9%~2.1%,叶面积增加率为3.2%~21.3%,最终增产率为8.5%~22.5%,增产率优于清水对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75m g /k g 时的最终增产率与有效成分为0.012m g /k g 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表2 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烟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药剂处理有效成分/m g ㊃k g -1株高/c m增加率/%叶面积/c m2增加率/%小区产量/k g增产率/%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4557.0ʃ3.4a 0.7ʃ2.1a 1971.0ʃ3.1b 3.2ʃ3.2c 28.0ʃ2.1a 8.5ʃ2.6b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656.1ʃ2.4a -0.9ʃ2.3a 2193.2ʃ3.4a14.8ʃ2.0a b 29.9ʃ2.1a 15.9ʃ2.7a b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7557.8ʃ2.8a 2.1ʃ3.0a 2272.1ʃ3.7a19.0ʃ1.9a 31.4ʃ2.1a 21.7ʃ3.2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1256.4ʃ2.7a -0.4ʃ2.9a 2316.0ʃ3.4a21.3ʃ2.2a 31.6ʃ2.1a 22.5ʃ3.3a0.0001%羟烯腺嘌呤0.001557.2ʃ2.2a 1.1ʃ1.8a 2083.8ʃ3.8a 9.1ʃ4.0b 28.6ʃ2.1a 10.9ʃ3.9b 0.0004%烯腺㊃羟烯腺0.03658.1ʃ1.9a 2.7ʃ2.4a 2149.8ʃ3.1a12.5ʃ3.6a b 30.1ʃ2.1a 16.7ʃ3.7a b对照(清水)56.6ʃ2.0a1910.1ʃ3.0b25.8ʃ2.1b2.1.3 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清水对照,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12m g /k g 后,玉米穗位增加率为3.6%~7.0%,株高增加率为2.4%~3.6%,茎粗增加率为5.0%~8.6%,最终增产率为4.4%~11.8%.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m g /k g 后的最终增产率与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75m g /k g ,0.012m g /k g 时的增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施用药剂浓度越高,玉米的增产率越高(表3).表3 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药剂处理有效成分/m g ㊃k g-1穗位/c m增加率/%株高/c m增加率/%茎粗/m m增加率/%单穗质量/g增产率/%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45135.4ʃ1.9a 3.6ʃ3.3c 295.6ʃ3.8a 2.4ʃ3.7b 23.1ʃ2.7a 5.0ʃ3.2a 393.6ʃ3.4a 4.4ʃ3.5b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6135.9ʃ2.1a 4.1ʃ3.1c 296.3ʃ3.9a 2.7ʃ3.3b 23.2ʃ2.2a 5.2ʃ3.0a 408.1ʃ3.7a 8.3ʃ1.9a b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75137.5ʃ2.0a 5.3ʃ2.7b 296.8ʃ3.4a 2.8ʃ3.0b 23.4ʃ1.8a 6.3ʃ2.9a 413.5ʃ2.9a 9.7ʃ1.7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12139.8ʃ1.4a 7.0ʃ2.9a 299.0ʃ3.8a 3.6ʃ2.8a 23.9ʃ1.9a 8.6ʃ2.4a 421.6ʃ3.5a 11.8ʃ2.4a0.0001%羟烯腺嘌呤0.0015140.2ʃ2.3a 7.4ʃ3.6a 299.7ʃ3.9a 3.8ʃ2.9a 23.4ʃ2.8a 6.0ʃ2.6a 408.4ʃ3.7a 8.4ʃ2.9a b 0.0004%烯腺㊃羟烯腺0.0036138.9ʃ2.5a 6.3ʃ3.7a 298.8ʃ2.8a 3.6ʃ2.4a 23.3ʃ2.5a 5.7ʃ2.0a 401.5ʃ2.4a 6.4ʃ2.5a b 对照(清水)130.6ʃ1.9b288.7ʃ2.7b22.0ʃ2.1b377.3ʃ3.2b2.2 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3种作物生化指标的影响2.2.1 对小麦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12m g /k g75第1期 夏丽娟,等: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3种作物生长和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85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1卷后,小麦蛋白质含量为12.38%~13.05%,淀粉含量为63.7%~66.2%,可溶性糖含量为1.98%~ 2.59%,与施用2种对照药剂0.0001%羟烯腺嘌呤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为0.0015m g/k g和0.0001%羟腺㊃羟烯腺水剂有效成分为0.0036m g/k g相比,含糖量有所增加,改善了小麦品质(表4).表4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调节小麦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药剂处理有效成分/m g㊃k g-1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4512.38ʃ2.0a65.2ʃ2.3a2.06ʃ1.8a b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612.46ʃ1.7a65.7ʃ2.5a2.03ʃ1.5a b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7513.05ʃ1.9a63.7ʃ2.0b2.59ʃ1.0a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1212.59ʃ2.2a66.2ʃ1.9a1.98ʃ0.9b0.0001%羟烯腺嘌呤0.001512.26ʃ2.3a65.9ʃ2.3a2.05ʃ1.9a b0.0001%烯腺㊃羟烯腺0.003613.09ʃ1.9a64.2ʃ2.7a b2.15ʃ1.7a b对照(清水)12.70ʃ2.5a64.8ʃ1.9a b2.02ʃ1.9a b 2.2.2对烟草生化指标的影响由表5可知,相比清水对照,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 0.012m g/k g时,烟草中钾/氯比有所改善㊁蛋白质含量略有降低㊁总糖含量略有提高,对烟草品质有所提升.试验期间观察到药剂处理区烟草叶色较深,叶肉较厚,晒干出成率较高,烟草病毒病发生减轻.表5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调节烟草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药剂处理有效成分/m g㊃k g-1尼古丁(烟碱)/%钾/氯蛋白质/%总糖/%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452.15ʃ1.9a3.31ʃ1.7a17.92ʃ3.0a7.98ʃ3.4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62.19ʃ2.0a2.98ʃ1.6a18.43ʃ2.7a8.23ʃ3.2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752.16ʃ1.8a3.27ʃ1.8a16.95ʃ2.8b8.27ʃ3.0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122.17ʃ2.2a3.15ʃ2.0a17.38ʃ3.3a8.34ʃ2.8a0.0001%羟烯腺嘌呤0.00152.23ʃ1.7a3.18ʃ2.3a17.26ʃ3.1a8.36ʃ2.8a0.0004%烯腺㊃羟烯腺0.0362.24ʃ2.0a3.35ʃ2.1a18.14ʃ2.9a8.61ʃ2.4a对照(清水)2.26ʃ2.7a3.07ʃ2.9a18.32ʃ2.7a7.45ʃ1.9a 2.2.3对玉米生化指标的影响由表6可知,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12m g/k g 后,玉米中蛋白质含量为8.9%~11.1%,淀粉含量为65.7%~70.9%,与施用对照药剂0.0001%羟烯腺嘌呤有效成分为0.0015m g/k g相比,玉米中蛋白质含量提高了0.2%~2.4%㊁淀粉含量提高了1.1%~6.3%.表6 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调节玉米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药剂处理有效成分/m g ㊃k g-1蛋白质/%淀粉/%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458.9ʃ1.9a 69.1ʃ3.2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69.1ʃ1.4a67.6ʃ3.4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07510.0ʃ1.3a 70.9ʃ3.0a 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0.01211.1ʃ1.1a 65.7ʃ2.9a 0.0001%羟烯腺嘌呤0.00158.7ʃ1.0a b 64.6ʃ2.8a 0.0004%烯腺㊃羟烯腺0.003610.4ʃ1.5a 67.7ʃ3.3a 对照(清水)10.7ʃ1.9a 64.0ʃ2.0a3 结论与讨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作物发挥优良品质的特性,突破和补充传统农艺,为修饰品种㊁革新栽培技术等提供了新方法,相比于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且高效㊁低毒㊁价廉.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上的推广应用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5-17].本研究试验结果表明,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对小麦㊁烟草㊁玉米增产作用明显.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m g /k g ,0.006m g /k g ,0.0075m g /k g 和0.012m g /k g 后,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6.8%,15.1%,19.8%和19.5%,研究结果与闫秋艳等[14]的一致.他们发现喷施450k g/h m 2多效唑后,小麦 冬黑1号 和 临黑131 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6.9%和11.6%.籽粒蛋白是构成小麦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面筋的主要成分,与其加工品质显著相关[18].闫秋艳等[14]研究中喷施450k g/h m 2多效唑对2种黑小麦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为3.7%~19.6%,但对小麦其他面粉品质影响不大,与本研究结果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12m g /k g 后蛋白质含量12.38%~13.05%相一致.钾是烟叶品质形成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烟叶面积越大叶肉越厚,则晒干出成率较高,不仅增强烟草抗病害的能力,对提高产量也正相关.董昆乐等[13]报道了施用浓度为0.5%的壳寡糖和低聚木糖后烟叶面积为1234.2~1268.7c m 2,本研究中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12m g /k g 后烟叶面积为1971.0~2316.0c m 2,烟叶面积大大高于董昆乐等[13]的研究,可能与施用不同调节剂有关,也可能与烟草品种相关.烟碱是烟草的重要品质指标,是烟草中产生生理强度的主要物质,其含量对烟草产品的质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9].本研究中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12m g /k g 后烟碱含量为2.15%~2.19%,略低于董昆乐等[13]报道中烟碱的含量2.21%~3.04%.任红等[19]研究表明,施用 增产胺 和 吨田宝 后,玉米增产率分别为6.9%和6.6%.本研究中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6~0.012m /k g 时玉米增产率为8.3%~11.8%,增产率高于前2种增产剂的效果,这表明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可以显著性调节玉米生长.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0.012m g /k g 对玉米株高的调节率为2.4%~3.6%,相对于对照药剂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玉米抗倒伏的能力.玉米80%以上籽粒产量源于花后光合产物,由吐丝期至成熟期叶片光合特性所决定[20],叶面积的增加以及叶绿素的形成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增强而提高产量,这与烯腺嘌呤㊃羟95第1期 夏丽娟,等: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对3种作物生长和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06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1卷烯腺嘌呤刺激植物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施用0.001%烯腺嘌呤㊃羟烯腺嘌呤水剂有效成分为0.0045~ 0.012m g/k g可提高小麦㊁烟草㊁玉米生化功能的表达强度,增加产量,改善植物蛋白质㊁淀粉㊁可溶性糖等品质,可为小麦㊁烟草㊁玉米栽培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顾克余,周蓓蓓,宋长年,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综述[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7):13-16.[2]周欣欣,张宏军,白孟卿,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7,38(11):14-19.[3] N I C K E L LLG.P l a n tG r o w t hR e g u l a t o r s i n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H o r t i c u l t u r e[M].C R CP r e s s,B o c aR a t o n:2000.[4]姜颖,赵越,孙全军,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8,9(24):4-7,11.[5]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新编农药手册[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6]刘红杰,葛君,倪永静,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4):29-33.[7]杨红旗,路凤银,郝仰坤,等.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6):368-373.[8]徐艳霞,李旭业,王晓春,等.建国以来我国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与成就[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6):165-168.[9]邹焱,苏以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生长及营养代谢的调节作用[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5):10-14.[10]段留生,李召虎,何钟佩,等.20%多效唑㊃甲哌鎓微乳剂防止小麦倒伏和增产机理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2,4(4):33-39.[11]张继,刘声国,潘和平,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值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35,143.[12]赵敏,周淑新,崔彦宏.我国玉米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J].玉米科学,2006,14(1):127-131.[13]董昆乐,毛家伟,孔德辉,等.叶面喷施不同调节剂对烟叶质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4):108-111,116.[14]闫秋艳,鲁晋秀,赵政萍,等.生长调节剂对黑小麦茎秆性状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20,40(9):1082-1089.[15]李春喜,尚玉磊,姜丽娜,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衰老及产量构成的调节效应[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5):931-936.[16]陶龙兴,王熹,黄效林,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浙江农业学报,2001,13(5):322-326.[17]尚玉磊,李春喜,姜丽娜,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河南科学,2000,18(4):408-411.[18]马瑞琦,亓振,常旭虹,等.化控剂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J].作物杂志,2018(1):133-140.[19]任红,周培禄,赵明,等.不同类型化控剂对春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J].玉米科学,2017,25(2):81-85.[20]史磊,尤丹,肖万欣,等.化控剂对玉米光合作用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2(5):59-63,7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那些可以调节或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化学物质。
根据功能可以分为植物生长素、植物激素、生长抑制剂、花期调节剂等几大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使作物能够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发挥更好的生长效果和生产力。
二、植物生长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生长素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抽长,从而增加作物的生物量和生长速度。
其次,植物生长素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增加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最后,植物生长素还能够调节作物的开花和结果,使作物能够早熟、集中和增产。
三、植物激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植物激素是一类具有激素响应和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同时对作物的抗病、抗逆和抗灾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使作物长势旺盛、产量增加。
而左旋多巴则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使作物能够在环境逆境中保持较高的生产力。
四、生长抑制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生长抑制剂是指那些能够阻止或减缓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常常被用于调节作物的开花和结果,控制作物的株型和生长速度,以达到提高作物质量和品质的目的。
例如,矮壮素能够抑制作物中茎段的伸长,使作物更紧凑、开花更集中,同时也能够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和抗灾能力。
五、花期调节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花期调节剂是指那些能够调节作物开花和结果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促进作物的开花、提高花期花朵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作物的抗逆和抗病能力。
花期调节剂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进行调节。
例如,烯酮类花期调节剂能够促进植物开花和果实生长,提高果实的大小和品质,而雄性全二化萜类花期调节剂则能够促进花粉的放射和受精,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需要注意正确方法,否则可能会对作物生长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c se rln t n ri ih e p k .Al t etse u h a a e gh a d gan weg tp rs ie l h e td PGRsmih n r a emaz il .Bi u s o d g ti ce s ieyed h h we
5 g67 P9 /6 k3 . k/6 、 / 6 ; : k 67 ;: 8 g67 )苗肥( 2 /6 、 k m 6g m 6 m N: k 67 )穗肥 ( 2 / 6 、 0g m N: k 67 ) 粒肥( : 0g m N
8 g67 。 / 6 ) k m
表 1 不 3种植物生长调 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T b 1 Efe to h e l n r wt g l t r n ma z g o o c c a a t r a . f c ft r e p a tg o h r u a o s o iea e r n mi h r ce s
随机 区组试验 。结果表明 , 3种植物生长调 节剂均 能调控 玉米生长, 促进 玉米叶 面积增加 , 改善 玉米 的穗长、 粒 穗
重等经济性状 ; 3种植物生长调节荆均能提 高玉米产 量, 中碧 护增产效应较 明显 , 其 增产 率达 1 .0 , 0 2 % 好鲜收 和
复硝 酚钠 的增 产 率 分 别 为 2 9 % 、.3 。 .6 2 9 %
“ 护 ” 一种 新 型复合 平衡植 物 生长 调节 剂 , 有 天然 植 物 内源 激素 、 碧 是 含 黄酮 类 物质 和 氨基 酸等 3 0多 种植 物 活性物 质 , 成 了一个 独特 的 “ 组 植物 生长 复合平 衡 调节 系统 ” 从作 物种 子萌发 到开 花 、 , 结果 、 成熟 全
Q UH n — , O G S eg L N o—u , E Tn —i ( o eeo gi l r,G  ̄ o n e i I ogb o L N hn , O G Yuh a H egb g Clg n l fA r u ue u h uU i  ̄@, ct v G i n u hu50 2 , hn ) u a gG i o 5 0 5 C i y z a A s atT se a eeet o tre l t r t gl o P R )i ld gBh , axaso n bt c:oacr i t f c fhe a o hr ua r G s n u i i H oi h uad r tn h f s p n g w e t s( c n u n
关键词 : 玉米 ; 植物生长调 节剂 ; 产量
中 图分 类号 :53 s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4 7 2 1 )4— 9 —0 10 0 5 (0 10 2 1 3
Efe t fTh e l n o h Re u a o so a z o h a d Yil f c s o r e P a tGr wt g l t r n M ie Gr wt n ed
山 地 农 业 生 物 学 报 3 ( ) 2 1~ 9 ,0 0 4 :9 2 3 2 1 1
J u n l o Mo nan Agiut r a d Bilg o r a f u ti r l e n oo y c u
3种植 物 生长调节 剂对 玉米 生长发 育和产 量 的调控 术
12 1 试验设计 试验设 4 .. 个处理 : 好鲜收 20 0 倍液拌种 , 分别于苗期 、 拔节期、 抽雄期叶面喷施 2 0 00倍 液; 碧护 20 0 倍液拌种 , 分别于苗期、 拔节期 、 抽雄期叶面喷施 2 0 倍液 ; 00 复硝酚钠 1 0 倍液拌种 , 00 分别于
苗期 、 拔节 期 、 雄期 叶面 喷施 3 0 液 ; 抽 0倍 0 清水 处理 对 照。小 区面积 6 1 45m)3次重 复 , 1 3 (4mx . , m 共 2
22 . 3种 植物 生长 调节剂 对玉米产 量 的影响
从表 2 可看出, 好鲜收、 碧护处理的穗重 比对照高 , 最重的为好鲜收 265 , 1.9 比对照高 8 1 g而复硝 g .8 , 酚钠处理 的穗重比对照的低 82 g秃尖 , .0 ; 最长的为碧护 10 好鲜收、 .5 m, c 复硝酚钠处理均 比对照的短 ; 穗 粒数最多 的为复硝酚钠 处理 ( 8 .0粒 ) 碧 护、 鲜收处理 的均 比对 照的少 ; 47 2 , 好 穗粗最大 的为好 鲜收
过程均发挥综合平衡调节作用, 解决了 目 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产品功效作用单一、 配合使用 困难、 调节作 用不均衡 、 长势和产量不协调 、 使用范围和时间局限、 影响产品品质等技术难题L 。研究表明 , 2 ] 碧护可激活
植 物 的 多 重活 性 , 植 物枝 繁 叶 茂 , 系发 达 , 著 提 高植 物 抗 逆 性及 抗 病虫 害能 力 , 加产 量 和 改 善 品 使 根 显 增 质 j 目前 产 品仅在茶 叶 、 。 黄瓜 、 苹果 树 和小 麦进行 登 记 , 对其 他 植 物 , 特别 是 果 蔬 的调 控 效应 J国 内也 , 有 很多 报道 , 是对 玉米 生长发 育 的调 控效 应还未 见详 细报 道 。 但 j
2 9 2
山地 农 业 生 物 学 报
21焦 01
菜、 大豆 、 茶树 上使用。龙友华等 。 研究表明, 好鲜收、 复硝酚钠浸种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 但其 在玉米植株的叶片喷雾处理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本研究 以玉米杂交种“ 贵单 8号” 为对象 , 通过浸种及 苗期 、 拔节期、 抽雄期叶面喷施研究 3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 产量 的影 响, 旨在为 3种植物生 长 调节剂在 玉米 上 的应用提供 参考 。
好鲜收是以植物性海藻酸为主要成分 , 以赤霉酸及有机营养物质配制而成的广谱、 辅 安全、 高效植物 生长促进剂 。复硝酚钠是其有效成分为邻硝基苯酚钠、 对硝基苯酚钠和 5一 硝基愈创木酚钠 , 』 已在蔬
收稿 日期 :0 1— 5-2 ; 回日期 :0 1— 6—2 21 0 8修 21 0 0 ’
1 材料 与方 法
11 材料 .
111 供试 药剂 ..
好鲜收(5 1%海藻酸水溶性肥料 , 东莞市施普旺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18 ;.%复硝酚钠水
剂(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碧护 (.3 %赤 ・ ; 0 16 吲乙 ・ 芸可湿性粉剂 , 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 德
物技 术股份 有 限公 司) 。 112 供试 玉米 ..
个小 区 , 随机 区组 排列 。试验 时 以种子 质量: 种液 13 浸 : 比例 浸种 1 2 h后播 种 S .0软 件进行 分析 。 P 95
2 结 果 与 分析
2 1 3种植 物生 长调节 剂对玉 米生长 的影 响 .
从表 1 可看出, 碧护处理的株高比对照高 , 而好鲜收、 复硝酚钠处理的株高均 比对照低 ; 4个处理 的茎 粗与绿叶数差别不大; 个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叶面积均比对照大 , 中碧护处理最大 (6 .1 m ) 比对 3 其 83 1 c , 照 大 4 .7 m 4 9 。3个处 理 的双穗率 都 比对 照 的低 , 低 的为好鲜 收处理 (.5 ) 比对 照相差 39 % ; c 最 6 3% , .5 空 秆率最高的为碧护处理( .0 )好鲜收、 06% , 复硝酚钠的空秆率最低 , 比对照少 0 3 %; 均 .5 在抗倒伏方面 , 各 处理均没有对照的抗逆性好。
n lt r 9 % ,2 9 % ,r s e t ey oa ewe e2. 6 .3 e p ci l. v
Ke od : a e pat r t gl os( G s ; i d yw rsm i ; l o hr a r P R ) y l z ngw e t u e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水平而影响作物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 , 目前已成为我国作 物生产当中高产、 稳产和高效农业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在玉米生产上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
邱 红 波 , 龙 胜 , 友 华 , 腾 兵 龙 何
( 贵州 大学 农 学 院 , 贵州 贵 阳 50 2 ) 50 5
摘 要: 为明确碧护 、 好鲜收、 复硝 酚钠 3种植物 生长调节剂对 玉米生长发 育、 产量的调控作 用, 3种植物 生长 为
调 节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以玉米杂交种“ 单 8号” 贵 为试验材料 ,采 用浸种、 叶片喷 雾法在 田 间进行 了
o ie p o u t n,ah b d c r ‘ ia n maz r d ci o y r on Gud n 8’Wa ee td a h e tmae il n a d mie lc x i s s lce st ets tra ,a d rn o z d b o k e — p rme twa are y p e o k n n oirs ryn e h i u .Th e u ts o d t a h s ei n s c rid b rs a i g a d fla p a ig tc n q e e r s l h we h tt o e PGRs c ud o l
a bi s i di rai f c 1 .0 ) adt ce eeet o H oi so n d m nt p e no v u e — ces ge et(0 2 % , n ei ra f c f ax hua ds i ioh— o yl n n f h n s s n a ou r
1 2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