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记录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在中国,煤矿事故频频发生,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煤矿经常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以及设备老旧等问题。
为了避免矿工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的损失,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煤矿事故案例,并从中得出经验教训。
事故案例一:九龙煤矿爆炸事故2014年,九龙煤矿爆炸事故导致多名矿工死亡和受伤。
事故原因是瓦斯积聚形成爆炸,主要是因为矿工违规操作导致了瓦斯泄漏。
事故发生后,煤矿管理层被追究刑事责任,矿工家属得到了相应的赔偿。
经验教训: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煤矿管理层应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事故。
2. 定期检查设备和维修:煤矿设备老化是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煤矿管理层应定期检查设备和进行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3. 建立有效的事故应对机制:煤矿管理层应制定完善的事故应对预案,包括警报系统、紧急疏散通道等。
同时,应加强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事故案例二:阳泉煤矿透水事故2017年,阳泉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导致数十名矿工被困。
事故的起因是煤矿管理层未能及时处理水源,致使矿井内的水位急剧上升。
事故发生后,紧急救援措施被迅速启动,并成功救出了被困矿工。
经验教训:1. 做好矿井的防水工作:煤矿管理层应注重矿井的水源处理,保证矿井内的水位在可控范围内,并制定应急措施以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2. 加强矿井的监测和预警:煤矿管理层应配备有效的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煤矿管理层应定期组织逃生演练,提高矿工们的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对这两起煤矿事故的案例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煤矿管理层应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煤矿管理层应定期检查设备、维修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 煤矿管理层应制定完善的事故应对预案,并加强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煤矿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矿行业也遭遇了很多困境,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频发的煤矿事故。
这些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能忽视。
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我们需要对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在安全教育方面进行加强。
一、煤矿事故概述煤矿事故主要包括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坍塌、火灾等。
其中瓦斯爆炸最为常见,煤尘爆炸次之,坍塌、火灾较少。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即人的原因、机器设备的原因和自然因素。
而人的原因往往占据了事故的绝大多数,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不到位煤矿安全是需要全体员工共同维护的,但有些企业的管理却存在缺陷。
包括管理人员层级过多、负责人员分散、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2.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工作环境严苛、工作强度大,煤矿工人存在一定的生存压力,有时会将对个人权益的追求放在安全生产的责任之上,从而造成了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
3.技术问题煤矿的设备和工艺很多古老、陈旧,不同设备的制造商都有自己的规范,对于企业来说复杂多样,管理难度较大。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设备结构不合理、防护措施不完善、缺少维护保养等问题。
二、典型煤矿事故案例虽然我国煤矿事故不胜枚举,但是有些事故发生的影响尤其重大,成为了典型案例。
下面分别对“2005年12月28日上海煤矿‘12死1伤’特大事故”、“2008年三山岛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以及“2017年甘肃省平凉市华能集团永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介绍。
1.2005年12月28日上海煤矿“12死1伤”特大事故当天上午,上海市青浦区松江大街的一家小煤矿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2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原因主要是煤矿开采操作不规范,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同时设备老旧、维修不及时。
2.2008年三山岛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08年8月17日,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三山岛的煤矿发生了一起特大事故,炸弹爆炸,造成了38人死亡、6人受伤。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石油和煤炭被称为二十世纪人类文明的支柱,煤炭更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能源和工业的重要原料。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煤炭采掘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煤矿事故也屡屡发生,给采煤企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些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
事故一:丽水市丰桥煤矿透水事故2011年1月12日,丽水市丰桥煤矿发生了一起透水事故,导致13人被困井下。
在经过56个小时的抢救后,3人被救出,而另外10人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的最深体会就在于,煤矿安全生产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各项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执行。
事故二:山西太原市煤气爆炸事故2013年6月4日,山西太原市一家煤矿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导致有72人被困井下。
经过不懈的努力,救援人员最终在6月8日将所有被困者救出,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各个部门要密切协作,合力进行救援。
而在企业建设和采煤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对应的控制措施。
事故三:山西焦作市煤电公司煤矿重大事故2019年12月23日,山西焦作市温县煤电公司坪山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15人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的反思是,煤矿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员工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同时,在企业采矿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采煤速度、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确保工作面的通风、瓦斯抽放等安全措施到位。
事故四:贵州道真县煤矿泥石流事故2020年2月7日,贵州道真县一家煤矿发生泥石流事故,导致10人遇难,12人受伤。
这起事故的深刻教训在于,采煤企业应该加强对开采区域周围环境的监控和管控,避免因对环境的危害而引发的各种灾害事故。
采煤企业更应该把环境保护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
煤矿事故给采煤企业爆炸性的火山口洒下伤痕累累的痛苦,也给人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深记忆。
我们不得不想,如何预防煤矿事故?首先,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其次,企业应完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处理。
每周一案例:山西焦煤班前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1-10

每周一案例:山西焦煤班前会事故案例教育学习片(之一——之十)学习案例:1、矸石山跑车伤人事故;时间:2012年10月27号8点班,某公司运输队在矸石山发生一起滑沟跑车伤人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赶进度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安全意识差。
事故间接原因:1、矸石山运输挡车设施不完善,2、职工自保、互保意识差,3、日常对挡车器试验性检查不到位。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该公司防护设施和安全设施不完善,矿车运输时员工对危险源认识不到位,自保互保意识差,对矿车挂钩的盲目操作以及对防护设施没有执行定检制度。
学习案例:2、水泥背板伤人事故;时间:职工违章作业,导致水泥背板垮塌伤人。
原因:1、职工抢进度,违章作业。
2、职工安全意识淡薄。
3、物料码放未按要求码放整齐。
学习案例:3、更换支架立柱伤人事故;时间:职工更换支架前柱未发现后柱漏液,导致后柱失效伤人。
原因:1、职工抢进度,违章作业。
2、职工安全意识淡薄。
3、职工作业期间及休息前,未对周围环境安全进行检查。
学习案例:4、剁斧伤人事故;时间:职工安全意识差,抢进度造成剁斧手柄折断伤人。
1、职工抢进度,违章作业。
2、职工安全意识淡薄。
学习案例:5、长治市襄(xiang)垣(yuan)县善福煤矿“4.13”重大透水事故;时间:2012年4月13日凌晨一点发生透水事故,11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
学习案例:6、山西阳泉盂县玉泉煤业“7.26”较大瓦斯事故;时间:2012年7月26日15时25分,山西阳泉盂县玉泉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发生一起较大瓦斯爆燃事故,造成9人死亡、2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92万元。
直接原因:矿井停电,地面主扇停风导致硐底复采区对拉工作面瓦斯积聚,工人违章放炮引起瓦斯爆燃,造成人员伤亡。
间接原因:1、煤矿企业法制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不执行监管部门下达的“停产整顿”等监管指令,建设项目未按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擅自在规划区外布置采掘工作面,违法违规组织生产。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心得体会范文引言煤矿安全事故是煤矿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如何从过往的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是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当深思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供读者参考。
案例分析与总结1.案例一: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瓦斯积聚并发生爆炸。
该事故提醒我们,煤矿作业人员必须始终牢记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同时,必须加强瓦斯检测和通风设施的维护,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案例二:煤矿坠落事故在该事故中,矿工未佩戴安全帽,造成坠落事故,致使人身伤亡。
案例警示我们,无论作业时的工作环境如何,矿工都必须始终戴上安全帽。
此外,矿工也应接受相关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安全保护能力。
3.案例三:煤矿矿洞垮塌事故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工在矿洞支护施工中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导致矿洞发生垮塌。
对于这样的事故,我们要重视从事矿洞支护工作的矿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技巧。
如果矿工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或者在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那么事故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必须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术和知识。
心得体会从上述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心得体会:首先,安全意识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从业人员,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只有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其次,安全培训和教育是提高煤矿工人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新进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应该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了解煤矿作业中的安全要点和规范操作方法。
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最后,加强安全管理是防范煤矿事故的有效途径。
煤矿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应该加大投入,确保通风设施、工器具、安全装备等的维护和更新,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学习

振兴煤矿“4·29”较大运输事故2015年4月29日12时20分,益阳市安化海川达矿业有限公司振兴煤矿(以下简称振兴煤矿)发生一起较大运输事故(暗主斜井井筒跑车),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61.38万元。
一、事故发生与抢救经过4月29日8点班,煤矿共安排49人下井进行材料设备装运、维修等作业。
其中,采煤一队25人在南翼+125m水平维修,采煤二队16人在+170m水平作业,刘国富在暗主斜井上部车场进行挂钩兼信号工作,熊图强临时代班担任暗主斜井绞车司机,技术副矿长胡宏有下井带班。
6时50分,采煤二队16人召开进班会。
会上,队长黄军安排孔凡喜(班长)、王本景、相起风、蒋帮红、朱进喜、蒋帮虎等10人负责将17型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和槽板从地面装车运到暗主斜井+170m水平工作面,其他5人在+170m车场打锚杆、清道,自己下井跟班。
11时30分,从主斜井将7车槽板一次性下放到+250m车场。
正准备下放其他5个矿车时,孔凡喜等9人从副井下井。
11时45分,孔凡喜等9人走到暗主斜井上部甩车场时,看见了12个装有槽板、机尾等材料的矿车已到达甩车场。
孔凡喜安排相起风等5人留在上部甩车场配合调车等工作。
12时10分,在未告诉挂钩工的情况下,孔凡喜、蒋帮红等4人沿暗主斜井往+170m甩车场行走。
12时15分,挂钩工刘国富先将7辆装有槽板的矿车摘掉后面2辆,把前面5辆矿车联上钩头。
但刘国富在与绞车司机熊图强商量后,又将刚摘掉的2辆矿车重新挂上,随即发出了提升信号铃。
绞车司机启动绞车,将7辆矿车从甩车场提过暗主斜井井筒斜坡道岔,将矿车停在斜坡上。
12时17分,从+170m水平上来的胡宏有等2人刚好抵达暗主斜井上部变坡点。
此前,胡宏有2人在暗主斜井井筒中部遇到过往下步行的孔凡喜等4人。
12时18分,刘国富扳好道岔,按铃发出下放矿车信号。
绞车司机随即启动绞车下放矿车,当矿车下行至暗主斜井变坡点往下11.8m处时,由于坡度变化(6°变为26°),钢丝绳拉力增大,再加之严重锈蚀和超载,发生断绳跑车事故。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煤矿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煤矿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选取几起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案例一:孟家煤矿透水事故2010年,山西省临汾市孟家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了矿井60余名矿工死亡。
该煤矿曾被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却在这次事故中暴露出很多安全隐患。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管理层存在严重的安全管理漏洞。
孟家煤矿在事故发生前曾多次接到水源外泄的报警电话,但管理层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忽视了这一严重隐患。
其次,缺乏应急救援措施。
一旦透水事故发生,矿工需要立即撤离矿井,但缺乏相应的紧急通道和救援装备,导致大量矿工无法及时逃生。
最后,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不及时。
作为一家获得“先进单位”称号的煤矿,其技术水平应相对先进,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滞后性。
缺乏先进的透水预防和控制技术,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一是安全意识不能松懈。
无论任何行业,安全都应是最重要的原则。
煤矿行业更是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煤矿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来说,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马虎。
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应严格要求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安全管理应涵盖从设备维护到作业流程的各个方面。
在应急措施方面,需要为矿工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紧急通道,确保他们在危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撤离。
案例二:沙洲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18年,河南省宝鸡市沙洲坝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导致了15名矿工死亡。
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发现了几个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首先,进风巷道温度过高。
矿井巷道内积存的瓦斯在高温下易爆炸,进风巷道温度过高加剧了矿井中瓦斯的聚集程度,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

煤矿事故案例及心得体会煤矿是一个危险的作业环境,事故频发,给工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煤矿事故案例,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以期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某煤矿透水事故在某煤矿透水事故中,因为矿井排水管道堵塞,大量水源无法及时排干,导致底部水位快速上升,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在这个案例中,矿方尽管事前有关于管道堵塞的迹象,但由于矿长未能及时汇报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造成了重大后果。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加强矿井排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通畅和正常运行。
2. 建立起一套及时汇报和处理问题的机制,以便迅速采取措施应对潜在风险。
3.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对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和应对。
案例二:某煤矿爆炸事故在某煤矿爆炸事故中,由于煤矿内积聚了大量的可燃气体,当火源接触到这些可燃气体时,引发了一次毁灭性爆炸。
事故调查发现,在事发前,矿方对瓦斯检测和通风管理存在着一些疏漏。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加强煤矿的瓦斯检测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和清除可燃气体积聚的隐患。
2. 加强煤矿的通风管理,保持煤矿内的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之内。
3. 强化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瓦斯爆炸等危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案例三:某煤矿坍塌事故在某煤矿坍塌事故中,由于煤矿的支护设施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整个矿体部分甚至全部塌方。
这次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后调查发现,这个矿井的支护设施存在质量问题和之前的不合规施工。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范和标准来设计和施工支护设施,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2. 加强对矿井支护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合规,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综上所述,煤矿事故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但通过对遭遇事故的案例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准确找到其中的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
学习记录
2011年1月2日
学习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
12月22日3时20分,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孔家沟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5人死亡。
该矿为基建矿井,初步分析,该矿在停产整顿期间违法组织生产导致顶板垮落。
12月26日19时40分,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宏福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燃烧事故,造成4人死亡。
该矿为低瓦斯矿,属资源整合矿井。
初步分析,该矿以掘代采,局部通风机安设不到位导致瓦斯积聚,加之使用非阻燃电缆,电缆接头产生火花导致瓦斯燃烧。
12月27日1时40分,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粮源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
该矿407东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采用木支护,因支护强度不够发生冒顶。
12月27日23时40分,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鑫裕沟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瓦斯燃烧事故,造成12人死亡。
该矿为低瓦斯矿,属资源整合矿井。
该矿擅自启封井下密闭后发生瓦斯燃烧。
12月28日1时55分,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麻栗树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下落不明。
该矿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但在石门揭煤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以上5起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当前一些地区煤矿通风和瓦斯管理不到位、顶板管理工作薄弱、隐患排查不细致等突出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对资源整合、技改矿井安全监管不严格,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通知精神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09〕97号)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元旦、春节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和基建技改矿井的安全管理。
各地区、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对资源整合矿井的监管职责。
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必须先关闭后整合;实施整合的矿井,要按建设项目进行管理。
要严格煤矿重大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和安全生产许可。
对于煤矿建设项目,凡是重大项目未经安全核准的,一律不得立项;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合格的,一律不得开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得投产。
要严防借整合之名拖延或逃避关闭,严防整合期间突击生产,严防边施工边生产,严防验收走过场。
二、进一步深化瓦斯治理工作。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健全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特别要督促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认真贯彻落实《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做到先抽后采、不抽不采、达不到抽采指标不采,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
要严格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包括低瓦斯矿井都要高度重视瓦斯治理工作。
要合理进行采掘部署,严禁以掘代采和风流断路、短路、多次串联等现象。
要加强瓦斯检查,严禁超限作业,及时淘汰失爆、老化的机电设备。
三、全面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
各煤矿企业要严格落实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责任制,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及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淘汰木支护等落后支护方式。
要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进行地质预报,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发顶板事故。
严禁采煤、掘进和巷修工作面空顶作业;加强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管理,采用特殊支架支护,根据需要在靠煤壁处支设贴帮柱或临时支柱,并尽量减少顶板事故多发地点的工序,严禁平行作业。
要定期分析支护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的具体措施。
维修或更换支护设备时,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四、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
有关部门要按照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煤矿非法开采、违法生产等行为。
要把安全执法与安全治理结合起来,在重点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同时,对安全治理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和问题,要及时组织联合执法、专项执法督促解决。
要严厉打击乱采滥挖、盗采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发现有弄虚作假、超层越界等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的矿井,要依法取缔关闭,没收非法所得,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严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并在元旦、春节前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行动。
对发生事故的煤矿,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基本要求,及时查明原因,深刻吸取教训,严肃追究责任,并充分发挥事故调查处理的警示教育作用,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为明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铁煤集团大隆矿综采二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