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化学专题:化学反应方程式平衡60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专题:化学反应方程式平衡60
题(含答案)
问题1
化学反应方程式:\[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该方程式的平衡状态下的个数分别为:
A. 1个氧气分子、2个氢气分子和2个水分子
B. 2个氧气分子、2个氢气分子和2个水分子
C. 2个氧气分子、4个氢气分子和4个水分子
答案:B
问题2
以下哪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已经平衡的?
A. \[CH_4 + 2O_2 \rightarrow CO_2 + 2H_2O\]
B. \[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
C. \[2Na + Cl_2 \rightarrow 2NaCl\]
答案:B
...
(继续列出共60道题目和答案)
答案解析
1. 问题1中的方程式在平衡状态下,需要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摩尔比例不变。
因此,需要2个氧气分子、2个氢气分子和2个
水分子才能保持平衡。
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
2. 问题2中的方程式\[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已经平衡,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已经保持了一定的比例。
选项B是正
确的答案。
...
(继续解析所有问题的答案)
这份文档包含了60个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平衡的题目以及对应的答案解析。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简答题(共15题)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
下图是一种治疗胃病药物的标签。
(1)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药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胃痛时吃几块苏打饼干(含碳酸钠)可减轻胃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2)用磁铁矿石(含Fe3O4)炼铁。
(3)实验室制取氧气。
(写出一个即可)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工业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从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中炼铁.4、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易变质.(2)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3)通风不良的屋内燃煤易造成煤气中毒.5、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1)在工业上利用赤铁矿炼铁的反应原理.(2)在人体内,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能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3)航天员出仓行走所穿航天服中产生的CO2气体可用LiOH溶液来吸收.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1)将氯化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鼻的氨味.(2)将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后隔绝空气加强热.(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7、.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1)乙醇被用作酒精灯、火锅、汽车等的燃料.(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3)碳酸钙高温下可分解为两种氧化物.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1)工业上常用烧碱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2)医疗上可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9、请写出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至少写三点C+O2CO2.10、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C+O2CO22H2+O22H2O 4P+5O22P2O5,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写出其中两点。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同步试题含答案解析(98)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同步试题含答案解析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I、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①可获取的锂元素的信息:______(写一条)。
(2)A、B、C三种粒子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3)A、B、C三种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4)锂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II、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用新型催化剂合成甲醇(CH3OH)的新工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该化学反应中不会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属于金属元素或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或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等 A B Li 2O 原子4242O 2O CH CH 催化剂【详解】I 。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从图①可获取的锂元素的信息有:属于金属元素,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等;(2)A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B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C 、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三种粒子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3)A 、B 、C 三种粒子中与②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 ,这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等;(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Li 2O 。
II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该化学反应中不会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甲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242O 2O CH CH 催化剂7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初中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专题训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题(含答案)1.(1)露置在空气中已局部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参加适量的稀硫酸。
(2)已知+3价铁盐与铁粉在溶液中能发生化合反响,生成亚铁盐.现往生锈的铁粉中参加稀盐酸,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反响后铁粉有剩余,最终得到一种浅绿色溶液.写出整个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蓝矾与烧碱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4)“长征三号”火箭用液氢和液氧做燃料,其燃烧反响是。
(5)燃放烟花爆竹时,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化学方程。
2.(1)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
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热量)的方法来生成熔融状态的铁,从而焊接钢轨间的缝隙。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复原剂是,其根本反响类型是。
(2)钮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
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发生置换反响,从而产生电流,此反响的化学方程。
3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复原为氮气和水。
4.西汉时期的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句话告知了当时冶炼金属铜的方法,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其根本反响类型是。
5.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1)这句话中所指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③所发生的变更是物理变更还是化学变更?为什么。
6.“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的颗粒。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催化转换器”(内含催化剂)。
现有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的一种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和反响,生成可参加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43)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够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够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在化学上称为“可逆反应”,可逆符号标记为“”。
事实上,许多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的可逆性。
如在一定条件下的固定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无色气体A和B,反应中生成红棕色气体C,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至不变B.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颜色由无色变深C.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D.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最多含有二种气体2.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A. 2.5 g B. 3 g C. 5 g D. 6 g3.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Na2CO3 + H2O+ CO2↑。
现取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4.4g B.6.2g C.8.8g D.10.6g4.加热x克氯酸钾和y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至反应不再发生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z克,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A.(x+y—z)克B.(x一z)克C.(x+y)克D.(y—z)克5.只含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
相同分子数目的以下物质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①C2H5OH ②CH3OH ③CH4④C2H4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6.(6分)煤是“工业的粮食”。
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物。
为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通过下列途径将煤转化为高热值的清洁燃料:(1)将煤干馏所得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水煤气的CO和H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液体燃料甲醇(CH3OH)。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62)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用量不同,但硫酸用量相同。
锌用量(X 轴)跟生成氢气的体积(Y 轴)(同温同压下)关系如图。
下列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线段OA (包括A 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B .线段OA (不包括A 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C .线段AB (包括A 点)表示锌过量和硫酸已耗尽 D .线段AB (不包括A 点)表示锌过量和硫酸已耗尽2. (08年汕头)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 A .物质的总质量B .元素种类C .原子数目D .分子数目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 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等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D .反应过程中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44.在化学方程式a C 3H 8+bO 2m 点燃CO 2+n H 2O 中,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n m b +=2B .a n 2=C .n m 34=D .a m =3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YX(2)A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类)(3)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6.当氧气不足时,乙醇(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可表示:2C2H5OH+5O2点燃2CO2+ 2CO+6H2O,假设得到的燃烧产物CO2、CO、H2O的总质量为25.2g,其中H2O为10.8g,则产物中CO的质量是()A.5.60g B.6.53g C.16.8g D.不能确定7.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 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D .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故A 、B 、C 均正确,D 错误。
故选D 。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 .H 2O 2=====MnO 2H 2O +O 2↑ B.C +O 2=====点燃CO 2↑ C .4P +5O 2=====点燃2P 2O 5 D .4Fe +3O 2=====点燃2Fe 2O 3解析:H 2O 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A 错误;C 燃烧的反应中反应物里有O 2,生成的CO 2后不加气体符号,B 错误;Fe 在O 2中燃烧的生成物是Fe 3O 4,不是Fe 2O 3,D 错误;只有C 正确。
故选C 。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A B C DA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C .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D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解析:磷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故选A。
4.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31∶[5×(16×2)]∶[2×(31×2+16×5)]=31∶40∶71,故A错误。
故选A。
2020届初中化学复习:中考复习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试测试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2.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A.只含氧元素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只含钠元素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3.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2CO2+ 3H2O 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①R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①R一定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①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①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46①若4.6 g R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同时还生成了5.4 g H2O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4.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原子数目5.有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
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 2A+BC+2D B. A+2BC+2D C. 2A+B2C+D D. A+BC+D6.3g碳和8g氧气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则6g碳和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CO2,生成CO2的质量为()A. 14g B. 11g C. 7g D. 10g7.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5g 酒精与5g 水混合得到10g 酒精溶液B . 2L 氢气与18L 氧气反应生成20L 的水C . 12g 碳完全反应时只能消耗32g 氧气,则12g 碳在64g 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76g 二氧化碳D .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8.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11分)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b-a)g Y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抽象化学方程式
2.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64
D.96
答案: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抽象化学方程式
3.将20g甲物质、5g乙物质、9g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5g甲物质,20g丙物质,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
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
20、44、18,并用A、B、C、D分别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A+B=C+D
B.A+2B=2C+D
C.2A+B=2C+D
D.2A+B=C+2D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抽象化学方程式
4.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不是纯净物的是( )
A.分子数比为1∶1的H2和O2
B.分子数比为2∶1的CO和O2
C.质量比为1∶3的C和O2
D.质量比为1∶4的CH4和O2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方程式计算
5.点燃3.7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0.1g,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
A.0.3g H2,3.4 g O2
B.0.4g H2,3.2 g O2
C.0.5g H2,3.2 g O2
D.0.6g H2,3.1 g O2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方程式计算
二、解答题(共3道,每道15分)
1.黑色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的,点燃后产生比原有体积大千倍的气体,具有猛烈的爆炸威力,反应后生成物为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2KNO3+3C+S K2S+N2↑+3CO2↑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方程式书写
2.某钢铁厂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冶炼生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
若要生产140吨含铁96%的生铁,需要用到赤铁矿多少吨?
答案:240吨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方程式计算
3.31.6g高锰酸钾完全受热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能与多少克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1.2克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方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