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总复习(中高难度)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本文档是对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们复和回顾所学知识。

以下是该教材中的一些重点内容的简要总结:单元一:科学思维方式与方法- 科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客观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和理性。

-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为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则借助科学知识来实现目标。

单元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而混合物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 元素的特点: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无法通过化学方法进一步分解。

- 化合物的特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确定的比例结合而成,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

- 物质的性质:物质可以通过观察其外观、燃烧、溶解、导电和磁性等性质来进行分类和鉴别。

单元三:光的传播与折射-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 折射定律: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遵循辐射定律:$ \frac{{\sin i}}{{\sin r}} = \frac{{v_1}}{{v_2}} $,其中 $ i $ 为入射角, $ r $ 为折射角, $ v_1 $ 和 $ v_2 $ 分别为两种介质中的光速。

单元四:力的作用与运动-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方向等。

- 力的效果: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状态(如从静止到运动或由匀速直线运动转变为停止)。

-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单元五:热的传递与温度- 热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 温度的定义:物体的温度是与其内部粒子的热运动强度有关的物理量。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超实用)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超实用)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超实用)1.水和水的溶液地球上的水地球上水的总量中,占最大比例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96.53%。

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来自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水的循环包括小循环和大循环。

小循环包括陆地内循环和海洋内循环,而大循环则是海陆间的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包括五个环节:蒸发(蒸腾、升华)、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或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在于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之间形成密切的联系,并且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水循环的原因包括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和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在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均衡。

水与生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每年的3月22日被定为“世界水日”。

水的组成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子式为H2O。

水的电解需要电极,正极(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气体的体积是负极的1/2,而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也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结论是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水的浮力液体和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上,作用点是物体重心。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只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和形状无关。

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物体的浮沉条件取决于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

如果浮力小于重力,则物体下沉;如果浮力大于重力,则物体上浮;如果浮力等于重力,则物体悬浮;如果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则物体漂浮。

注意:上浮和下沉都是动态过程,不稳定。

上浮的物体最终漂浮在液面上,而下沉的物体最终沉到液底静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本文档总结了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理解课程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 物种灭绝和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
-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和意义
第二单元:物质的分子构造
-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
-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原子和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单元:声与光
- 声的传播和性质
- 光的传播和性质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声光信号在通讯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力及其作用
- 力的概念和测量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力对物体的作用和影响
第五单元:机械能与能量转换
- 功、机械能和能量的概念
-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 能量的守恒定律
- 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第六单元:生物的组成与发展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分裂和有性生殖
- 进化与生物发展
- 遗传与遗传工程的基本原理
以上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的重点内容,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请同学们认真复并理解这些重点知识,提高科学研究效果。

>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学习,请自行核实教材内容。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

八上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一、水的存在与组成1、水的循环(★本节重点)⑴水循环的过程(能够看图进行描述)⑵水循环的途径:发生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水陆间水循环(大循环)发生在海洋-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海上内循环(小循环)发生在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陆上内循环(小循环)2、水的电解实验:①装置(认识)②现象:在两个玻璃管中都产生了气泡,并且负极(阴极)一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阳极)一管的两倍,V负:V正= 2:1 ③气体的鉴定:电源正极的一端→产生氧气,鉴定方法: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源负极的一端→产生氢气,鉴定方法: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二、密度1、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3、单位:克/厘米3,千克/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或=103千克/米3)*密度单位的物理意义:如: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4、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的密度和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为什么?)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5、密度的计算与应用应用一:物质的鉴定与鉴别(利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应用二:证明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6、不规则形状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⑴固体质量的测量:天平⑵固体体积的测量:尺子测量(规则几何体),用量筒通过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⑶液体质量的测量――天平⑷液体体积的测量――量筒三、压强㈠压力1、概念:物体之间由于互相挤压而产生的力。

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⑴意义不同(即它们的定义)⑵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压力――垂直于接触面重力――竖直向下⑶力的作用点不同(重力在物体的重心,而压力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3、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实验)探究活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建立假设:⑴可能与与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⑵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提纲第1节水在哪里1.地球水的主体是海洋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约2.5L的水,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供应。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在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可以通过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进行检验;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v=m / ρ)。

其中,ρ表示密度(千克/米或克/厘米),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表示体积(米或厘米)。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千克/米,合1.0克/厘米。

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 1.0×10千克。

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浙教版

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浙教版

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浙教版科学是一门让人深感神奇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浙教版中需要掌握的内容。

第一章植物的生活1.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如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的支持和输送水分和养分;叶的吸收光能和CO2进行光合作用;花的结构、花粉和花的传粉方式等。

2. 植物的营养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条件等,可以更好地掌握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

3. 植物的繁殖过程:通过了解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

第二章动物的生命活动1.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动物的组成部分和器官的功能,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感觉器官等,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

2. 动物的呼吸和循环:了解动物的呼吸和循环方式,如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呼吸方式有何不同等,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

3. 动物的繁殖和发育:了解动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过程,如动物的生殖器官、受精、胚胎发育、个体发育等,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

第三章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了解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了解原子的性质、组成成分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2. 物质的基本性质:了解物质的密度、比重、熔点、沸点等基本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特性。

3.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改变的一种方式,了解物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化学反应的各种反应类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

第四章物质的运动与力1. 运动的基本概念:了解运动的三个要素,也就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加速度,以及加速度、减速度、匀变速等运动状态的变化。

了解力的本质、种类和计量单位等基础知识,如万有引力、电磁力、弹力等。

3. 动量与能量:了解物体的动量和动能、势能等能量,如牛顿三定律、机械能、热能等,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运动规律。

最新推荐浙教版科学八上知识点汇总(已整理)

最新推荐浙教版科学八上知识点汇总(已整理)

最新推荐浙教版科学八上知识点汇总(已整理)浙教版科学八上知识点汇总: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存在于各种形态中。

海洋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而陆地淡水主要是冰川水,但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它们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水对生命至关重要,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而儿童身上4/5是水分。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地循环流动。

小循环有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而大循环则是海陆间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有五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下渗(地下径流)。

这种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每年的3月22日被定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这可以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得出。

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的电解是一种化学变化。

水的重要性质包括无色、无味、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等。

在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态浮在水面上,这是液水的异常现象。

第三节:水的密度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公式为m=ρ/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或克/厘米3,两者之间的关系为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水的密度为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浮G浮停在液体表面(ρ物ρ液③F浮G浮浮起(ρ物ρ液3、浮力的应用:1)测定物体密度;2)浮力可以使物体浮起,可以用于制造气球、潜水衣等;3)浮力还可以用于建造大型船只,使其能够浮在水面上。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一、引言欢迎来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的精彩世界!在本学期,我们将带领大家探索科学的奥秘,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每个单元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做好准备。

二、单元一:生物的分类与生理1、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特征,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类别。

2、生物的生理: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生殖等。

三、单元二:动物的行为1、动物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分类、习性、发生机制和意义。

2、动物的神经系统: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人类神经系统的特点。

四、单元三:材料科学1、材料分类: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将材料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

2、材料性能:研究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强度、导电性、耐腐蚀性等。

五、单元四:地球与宇宙1、地球:了解地球的构造、地壳运动和地球资源等。

2、宇宙:探讨宇宙的起源、星系和黑洞等神秘领域。

六、单元五:物理现象1、力学:介绍力的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2、热学:研究温度、热量和物态变化等基本概念及其实验原理。

3、声与光:探究声波、光的传播规律及折射、反射等现象。

七、单元六:化学现象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2、化学反应与能量:探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物质构成:介绍分子、原子和元素等基本概念,揭示物质构成的奥秘。

八、总结通过本学期的探索,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理解生物、动物行为、材料科学、地球与宇宙、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的知识点,为未来的科学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科学道路上,愿大家勇往直前,不断追求真理,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总复习(中高难度)1.从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在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显像管内( )A 、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屏B 、电流方向从荧屏到灯丝C 、显像管内是真空的,无法通过电流D 、电视机用的是交流电,显像管中电流方向会改变2.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A .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B .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C .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D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3.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的幼株,都会向上生长,最后漂在水面上。

下列关于其感应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地性B.向水性C. 向化性D.向触性4.王大伯因为某种疾病导致传出神经受损,幸运的是支配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仍然完整,那么他将(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5.如图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测量的是( )A.通过灯L 1的电流B.通过灯L 2的电流C.灯L 1和L 2并联后的总电流D.灯L 1和灯L 2串联的整个电路的电流6.小刚同学用图4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当A 、B 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增加电池的个数7.如图甲所示,家庭照明灯的一种按键开关上常有一个指示灯。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开关闭合时,只有照明灯发光;开关断开时,照明灯熄灭,指示灯会发出微弱光,以便夜间显示开关的位置。

根据这种按键开关的控制特性,能正确表示照明灯L 1和指示灯L 2连接方式的电路图是下图乙中的( )8.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纸条放任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向前吹气,可能产生的现象与原因正确的是( )A.纸条飘向水平;纸条受到空气的浮力B.纸条下沉,飘向该同学;纸条受到吹出气体的压强C.纸条飘向水平;吹气时纸条上方空气流速大,气体压强小,纸条下方气体压强大,所以飘起来D.纸条飘向手的上方;纸条被吹出的气流吸引9.如图所示,A 、B 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当同时将它们的绳子剪断后,在木块上浮未露出水面和铁块下沉未着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减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减小,铁块所受的浮力增大C.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D.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铁块所受的浮力也不变10.如图所示为用医用注射器(针筒)做实验的示意图,其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实验是( )A .③B .③④⑤C .①③D .①③⑤1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所示)。

则( )A.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牛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C.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D.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12.为了使一只电阻为10Ω、正常工作时电压为6V 的电铃接在18V 的电源上能正常工作,那么电路中必须( )A .串联一只 20Ω的电阻B .串联一只 10Ω的电阻C .并联一只 20Ω的电阻D .并联一只 10Ω的电阻13.右图中①②③④⑤组成的神经结构称为( )A .神经元B .神经中枢C .反射弧D .神经系统14.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错误..的是( ) A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15.下列各选项中,科学实验与科学结论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蔗糖与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可说明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B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 .约翰•墨累实验证明了水会产生压强D .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16.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

由此可知甲比乙( )A .所受浮力小B .质量大C .所受压强大D .密度大17.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A .内脏B 超 B .心电图检查C .膝跳反射检查D .血常规化验18.学了电路后,小明设计了四个体重计原理图。

你认为可行的是 ( )19.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

当开关Sl 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l 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

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20.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1)将2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

(2)甲组大鼠每天喂2毫升桑叶提取液,乙组大鼠每天喂等量蒸馏水,期间各组大鼠均喂相同的食物。

(3)30天后,甲组大鼠血糖浓度明显下降,乙组大鼠血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能否治疗糖尿病 B.乙组大鼠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对照C.组用10只大鼠而不是1只,目的是减少实验偶然性D.叶提取液的作用类似于甲状腺激素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21.请你观察如图所示的三个不同地方烧水时的现象,从中可知北京当时大气压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这个现象可以间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这个实验说明水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2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测未知导体R的电阻值(即伏安法测电阻),如图a为一种测量方案的原理图。

(1)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图b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 V,电流表的读数为 A,则电阻的测量值R= Ω;(2)考虑到电压表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必然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那么用这种方案测量出来的电阻值电阻的真实值(比较大小)。

23、右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是气体,它们体积之比为A:B= ,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24.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5克,则20℃时在50克水中溶解12克KNO3晶体。

此溶液需要加克KNO3晶体才能使溶液达到饱和。

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可以采取、等方法使部分硝酸钾结晶析出。

25、.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①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为 ml。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左盘。

③溶解:用规格100 mL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溶解氯化钠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

④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6.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

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选填序号);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示数C.电流表示数(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PTC是一种无毒但有苦味的物质,有的人极易品尝出他的苦味,有的人则极难品尝出它的苦味。

现有900人参加试验,尝试不同浓度的PTC的苦味。

方法是先从最稀的溶液开始,到尝出有苦味的溶液为止。

例如,某人尝到第8号溶液才感觉到苦味,他就是第8号溶液柱形图中的一个人。

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1号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O.26%,以后各号的溶液依次稀释一倍(即加入与前一号溶液相同质量的水)。

请同答:(1)PTC溶质质量分数最高的是_____号,这些人对PTC苦味是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2)尝到PTC苦味人数最少的溶液是__________号,这些人对PTC苦味__________。

28.小科是班里有名的“科学迷”他爱观察,勤思考。

一天,妈妈到超市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⑴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

“吸盘”利用起固定作用。

⑵小科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哪个大,但手中没有密度计,也没有天平和量筒。

于是小科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筷子露出液面(填“多”或“少”)的密度大。

29. 20XX年9月25日,瓦良格号更名为辽宁号,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当航母上的舰载机飞离后,航母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30.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

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她感到耳朵有点疼,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____。

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象无际的雪原!这时,舱内屏幕显示:高度10800米。

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__ __ (填“对流层”或“平流层”)。

31.实验室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B硝酸钾中有杂质 C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32.小刚的妈妈买了一箱牛奶,放在地板上,箱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是0.025m2,箱和牛奶总质量是5kg,箱中每小袋牛奶的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21ml、247g”字样.(g=10N/kg)试求:这袋奶能漂在水面上吗?(不计奶袋的质量和体积)33.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 验材料。

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

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3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小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

仔细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小汽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科学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汽车尾部的导流板做成上平下凸的形状(如图),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面的压强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对导流板下面的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