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下思考题答案
物化实验思考题

物化实验思考题(下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1.配制乙酸乙酯溶液时,为什么在容量瓶中要事先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答:在容量瓶中事先加适量去离子水,可使乙酸乙酯滴入水中形成溶液,减少挥发。
2.将NaOH 溶液稀释一倍的目的是什么?答:测定κ0 时将NaOH 溶液稀释一倍是为了使之与反应液中NaOH 溶液初始浓度一致。
3。
为什么乙酸乙酯与NaOH 溶液的浓度必须足够的稀?答:因为只有溶液足够稀,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才与其浓度成正比,溶液的总电导率才等于组成溶液的各种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才可通过测定反应液的电导率来跟踪反应物浓度的变化.4. 如果NaOH 与CH3COOC2H5 起始浓度不相同,试问其动力学方程式如何表示?测得的k值与本实验结果是否相同?答:若乙酸乙酯与NaOH 溶液的起始浓度不等,则应具体推导k 的表达式.设t 时生成物浓度为x,则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d x/dt=k(a—x)(b—x) ⋯(1)令NaOH 溶液起始浓度等于a,乙酸乙酯溶液起始浓度等于b。
当a≠b 时,将上式积分得:k=[1/t(a—b)]ln[b(a—x)/a(b-x)] ⋯(2)当a〉b 时,有:NaOH + CH3COOC2H5 = CH3COONa + CH3CH2OHt=0 a b 0 0t=t a-x b-x x xt=∞ a—b 0 b b则:k0=aA1k∞=bA2+A1(a-b)kt=A1(a—x)+A2x联立解之,得 x=b(k0-kt)/(k0—k∞),代入式(2),得k=[1/t(a—b)]ln{[a(k0—k∞)-b(k0—kt)]/a(kt-k∞)}k∞的测定:配制(a-b)浓度的NaOH 和b 浓度的NaAc 混合溶液,在与反应相同条件下测其电导率.当b>a 时,有:NaOH + CH3COOC2H5 = CH3COONa + CH3CH2OHt=0 a b 0 0t=t a—x b—x x xt=∞ 0 b—a a a则:k0=aA1k∞=aA2kt=A1(a-x)+ A2x联立解之,得 x=a(k0-kt)/(k0-k∞),代入式(2),得k=[1/t(b-a)]ln{[b(k0-k∞)-a(k0-kt)]/b(kt-k∞)}k∞的测定:配制(b-a)浓度的乙酸乙酯,a 浓度的NaAc 和b 浓度的CH3CH2OH 混合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其电导率。
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

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物理化学试验部分⼀、饱和蒸⽓压1.断开机械泵的电源之前,⼀定要使安全瓶的活塞通_____后,⽅可断电源, 否则停机后机械泵内的油会倒吸⼊安全瓶中。
答:⼤⽓2. 实验室最常⽤的是福廷式⽓压计,其刻度是以温度等于273 K,纬度45℃海平⾯的⾼度为标准的,所以⽓压计上直接读出的数值必须经过,,和等的校正后⽅才正确,在精密的⼯作中,必须进⾏上述校正⼯作。
答:仪器误差, 温度, 海拔⾼度, 纬度3.液体饱和蒸⽓压与温度的关系可⽤Clausius-Clapeyron⽅程表⽰,该⽅程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应⽤?答:该⽅程的应⽤条件有三:①有⼀相是⽓相的纯物质的两相平衡封闭系统。
②液固相体积忽略不计③⽓体看成理想⽓体。
4.测定液体饱和蒸⽓压的⽅法常⽤的有,,;等压管上配置冷凝器其作⽤是。
答:饱和⽓流法;动态法;静态法;冷凝⽔蒸⽓⼆、双液系⽓液平衡相图1. 在双液系⽓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来测量⽓液两相平衡温度的温度计位置应在( C )A. ⽓相中B. 液相中C. ⼀半浸在液⾯下,⼀半露在蒸⽓中D. 任意位置2.测量双液系沸点时,什么时候读数最好?(B)A. 液体刚沸腾时B. 温度计的读数稳定时C. 长时间沸腾后D. 收集室⼩球D中有液体产⽣时3.双液系的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还与双液系的有关。
答:组成4.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压与相等时的温度。
答:外压5.在测定⼆组分完全互溶体系的沸点-组成图的实验中,测定平衡时⽓、液两相的组成常⽤的仪器是,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
答:阿贝折光仪;折射率三、凝固点降低测量分⼦摩尔质量1.下列因素与稀溶液凝固点降低值⽆关的是( D )A. 溶剂的种类B. 溶剂的数⽬C. 溶质的种类D. 溶质的数⽬2.指定了溶剂的种类与数⽬,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只取决于,⽽与溶质的种类⽆关。
答:溶质分⼦的数⽬3.含⾮挥发性性溶质的双组分稀溶液的凝固点纯溶剂的凝固点。
(填⾼于,等于,低于)答:低于4.在凝固点降低法测量摩尔质量的实验中,根据什么样的原则考虑加⼊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答:应保证溶液为稀溶液。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整理)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整理)实验11.不能,因为溶液随着温度的上升溶剂会减少,溶液浓度下降,蒸⽓压随之改变。
2.温度越⾼,液体蒸发越快,蒸⽓压变化⼤,导致误差愈⼤。
实验3实验5 T----X图1蒸馏器中收集⽓相冷凝液的袋状部的⼤⼩对结果有何影响答:若冷凝管下⽅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则会贮存过多的⽓相冷凝液,其贮量超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相组成,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影响。
2若蒸馏时仪器保温条件⽋佳,在⽓相到达平衡⽓体收集⼩槽之前,沸点较⾼的组分会发⽣部分冷凝,则T—x图将怎么变化答:若有冷凝,则⽓相部分中沸点较⾼的组分含量偏低,相对来说沸点较低的组分含量偏⾼了,则T不变,x的组成向左或向右移(视具体情况⽽定)3在双液系的⽓-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所⽤的蒸馏器尚有那些缺点如何改进答:蒸馏器收集⽓相、液相的球⼤⼩没有设计好,应根据实验所⽤溶液量来设计球的规格;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点,使温度计稍微短⼀点也能浸到液体中,增⼤与电热丝的距离;橡胶管与环境交换热量太快,可以在橡胶管外⾯包⼀圈泡沫,减少热量的散发。
4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答:组成测量:(1)⼯作曲线;(2)过热现象、分馏效应;(3)取样量。
温度测量:(1)加热速度;(2)温度计校正。
5.试推导沸点校正公式:实验12蔗糖⽔解速率常数的测定1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温度、催化剂浓度。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选⽤较长的旋光管好。
根据公式〔α〕=α×1000/Lc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 越长,α越⼤,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旋光度计算α0和α∞答:α0=〔α蔗糖〕D t ℃L[蔗糖]0/100α∞=〔α葡萄糖〕D t ℃L[葡萄糖]∞/100+〔α果糖〕D t ℃L[果糖]∞/100式中:[α蔗糖]D t ℃,[α葡萄糖]D t ℃,[α果糖]D t ℃分别表⽰⽤钠黄光作光源在t ℃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旋光度,L(⽤dm 表⽰)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或(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1. 在氧弹里加10mL 蒸馏水起什么作用? 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 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
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 ·dm -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 ·dm -3 NaOH 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 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和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0.5-1℃较合适。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或(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1. 在氧弹里加10mL 蒸馏水起什么作用? 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 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
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 ·dm -3 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 ·dm -3 NaOH 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 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和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0.5-1℃较合适。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旨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见的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1. 为什么在酸碱滴定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指示剂?在酸碱滴定实验中,我们使用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溶液中显示颜色变化的物质。
这是因为指示剂分子的结构会随着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颜色的改变。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滴定终点,即酸碱溶液的摩尔比例达到了化学计量比。
2. 在电化学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盐桥?在电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使用盐桥来连接两个电解池。
盐桥是由浸泡在盐水中的玻璃棒或纸条组成的。
它的作用是维持两个电解池中离子的平衡。
当电解池中的离子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正负电荷的不平衡。
盐桥通过离子的迁移来平衡这种电荷差异,使得电解池中的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3. 在溶解度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加热?在溶解度实验中,加热可以增加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从而促进溶质的溶解。
根据热力学原理,加热可以增加系统的熵,使得溶解过程更加有利。
此外,加热还可以减小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溶质的溶解度。
4. 在气体收集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水槽?在气体收集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水槽来收集气体。
这是因为水槽中的水可以起到密封容器的作用,防止气体泄漏。
另外,水槽中的水还可以使得气体在收集过程中与空气隔离,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气体发生反应。
5. 在红外光谱实验中,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KBr片?在红外光谱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KBr片来制备样品。
这是因为KBr是一种透明的无机盐,它可以将样品均匀地分散在红外光谱仪的光束中。
此外,KBr本身在红外光谱范围内没有吸收峰,不会干扰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
总结起来,物理化学实验中的思考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现象。
物理化学下思考题解答题答案简版..

物理化学下思考题解答题答案简版..⼀、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理想⽓体分⼦之间⽆相互作⽤⼒,分⼦本⾝不占有体积。
(√ )2、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 )3、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才是正整数。
( × )4、阿累尼乌斯活化能与温度有关。
(× )5、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是⼈为规定的。
( √ )6、r ±值仅取决于离⼦强度的⼤⼩。
(× )7、质量作⽤定律只适⽤于基元反应。
(√ )8、测量出来的电池电动势E 有可能是负的。
(× )9、催化剂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 √ )10、E θ是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活度都等于1时的电池电动势,称为标准电动势.(√)11、符合质量作⽤定律的反应⽅程均为基元反应.( × )12、反应级数n 可以是简单的级数0,1,2,3级,也可以是分数或负数(√) 13、⼀级反应,半衰期是⼀个与反应物起始浓度⽆关的常数(√ ) 14、E 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活度、温度、E θ有关系(√ ) 15、E 是强度量( √ )16、对峙反应的特点:正、逆速率系数之⽐等于平衡常数K =k 1/k -1( √ ) 17、⼏个平⾏反应的活化能往往不同,温度升⾼有利于活化能⼤的反应;温度降低则有利于活化能⼩的反应。
(√ ) 18、电导测定⽤⾼频交流电源( √ )19、D-H 公式只适⽤于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20、不同价型电解质,γ± (低价型) > γ± (⾼价型) (√ ) ⼆、选择填空1、有关催化剂不正确的概念是( CD ) A 催化剂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B 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C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D 催化剂只能使反应速度加快。
2、在⼀定T 、P 下,任何⽓体在固体表⾯上吸附过程的△H 必然是( C ) A ﹥0, B =0,C <0, D ⽆法确定。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燃烧热的测定1.本实验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试根据所得到的雷诺校正图,解释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的情况?答:体系指卡计本身及氧弹周围介质(包括氧弹、水、桶、搅拌器等),环境即量热系统以外的部分。
图见书上136页。
在反应初期,由于环境的热辐射以及搅拌引起体系的温度升高为EE´段应扣除,而反应末期由于体系的温度高于环境的温度,体系向环境热漏这部分热量为CC´应该补偿,EC´即为反应物燃烧前后的温度变化ΔT。
2.水桶中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环境温度低0.5~1℃?否则有何影响?答:为了作雷诺校正图,得到准确的ΔT,否则由于环境热辐射和搅拌引起的升温无法扣除。
3.如何用萘的燃烧热数据计算萘的标准生成热?C10H8 +12O2 →10CO2+4H2O答:萘的燃烧热等于该反应的反应热,该反应的反应热又等于生成物焓的总和与反应物的焓的总和之差。
Pb-Sn二元金属相图的绘制1.对于不同成分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对于不同成分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水平段的长短不同,因为水平段的长短与物质的性质,冷却速度和记录速度有关,2.解释一个典型步冷曲线的每一部分的含义?答:当熔融的系统均匀冷却时,如果系统不发生相变,则系统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冷却速率较快(如图ab线段);若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了相变,由于在相变过程中伴随着放热效应,所以系统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发生改变,系统的冷却速率减慢,步冷曲线上出现转折(如图b点)。
当熔液继续冷却到某一点时(如图c点),此时熔液系统以低共熔混合物固体析出。
在低共熔混合物全部凝固以前,系统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步冷曲线上出现水平线段(如图cd 线段);当熔液完全凝固后,温度才迅速下降(如图de线段)。
3.对于粗略相等的两组分混合物,步冷曲线上的第一个拐点将很难定,而其低共熔温度却可以准确确定。
相反,对于一个组分的含量很少的样品,第一个拐点将可以准确确定,而第二个拐点将难确定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化率的测定1.本实验在测定XM做了哪些近似处理答:(1)忽略了X反(2)X0=0(样品周围介质的体积磁化率)(3)H0=0(样品顶端磁场强度为0。
近似认为样品顶端就是试管顶端)2.为什么可以用莫尔盐来标定磁场强度答:莫尔盐的XM仅与T有关,物质,物质稳定,组成固定,对磁场反应良好。
3.样品的填充高度和密度以及在磁场中的位置有何要求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答:样品管与磁极中心线平齐,不与磁极接触,样品要紧密均匀填实。
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则样品最上端处磁场强度不为零。
(样品的填充高度距样品管口处,样品要紧密均匀填实。
将样品悬挂在天平上,样品底部处于磁场强度最大区域【H】管顶则位于场强最弱甚至为0的区域,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对样品处于磁场中的受力产生影响)三组分体系等温相图1. 实验为什么根据体系由清变浑的现象即可测定相界答:各组分彼此互溶时,体系为均相,一旦体系恰好不相容,则分相达到相界。
2.如连接线不通过物系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答:(1)苯水分层不彻底(2)苯、醋酸乙酸挥发(3)酚酞变色范围为碱性,通过NaOH 滴定醋酸量偏高。
3. 实验根据什么原理求出苯-乙酸-水体系连接线答:在苯和水含量确定的前提下,互溶曲线上的点与醋酸量一一对应。
电极的制备与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1.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答:(1)电位差计是按照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学测量装置,能直接给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值,测定时电位差计按钮按下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电流通过而改变电极表面的平衡状态。
(2)标准电池是用来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补偿电阻上的电位降。
(3)检流计用来检验电动势是否对消,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检流计受到冲击,应迅速按下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
检流计在搬动过程中,将分流器旋钮置于“短路”。
(4)工作电池(稳压电源)电压调至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始终相一致。
2. 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它有什么功用答(1)装置简单、可逆性高、制作方便、电势稳定。
(2)以标准氢电极(其电极电势规定为零)作为标准,与待测电极组成一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
由于氢电极使用不便,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如:甘汞电极。
3. 盐桥有什么作用选用作盐桥的物质应有什么原则答:(1)盐桥用来减小液体接界电势。
(2)作盐桥的物质正负离子的迁移数应接近;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浓度要大;不能与两端电池溶液发生反应。
4. UJ34A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有时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分析原因。
答: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
电极管中有气泡;电极的正负极接反;线路接触不良;工作电源电压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数据不一致等。
在测量金属电极的电极电势时,金属电极要加以处理,以除去氧化膜。
6. 如何使E测定准确答:(1)电极管不能漏液。
(2)准电池和待测电池极化,“标准/未知选择”旋钮在“标准”或“未知”位置的时间应尽可能的短。
对“待测溶液”应将读数盘预置到理论值后再将“标准/未知选择”旋钮旋到,“未知”。
(3)甘汞电极不用时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
(4对新制锌汞齐电极和新镀铜电极应及时测量,避免再度被氧化。
最大泡压法1毛细管尖端为何必须调节得恰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答:毛细管尖端若不与液面相切插入一定深度,会引起表面张力测定值偏小.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2.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答:若读中间某个压力差值,不能保证每次读压力差对应大小相同气泡。
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小又变大,: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P 最大。
3.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4.为何要控制气泡逸出速率答:气泡逸出速率会影响气泡的大小,近而影响压力差值的大小,因而要保证测定过程中气泡逸出速率恒定。
5.本实验需要在恒温下进行吗为什么答:需要恒温,因为表面张力的大小受温度的影响。
6.哪些因素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结果如何减小或消除这A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答:温度、气泡逸出速度、毛细管是否干净及毛细管的尖端是否与液面相切会影响测定结果。
减小或消除这些因素引起误差的措施是:恒温、控制气泡逸出速率恒定、毛细管干净以及毛细管与液面相切7、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应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如插入一定深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答:减少测量P 误差,因为P 是气泡内外的压力差,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P r m ax = KP ,如果插入一定深度,P m ax 2 max 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外的附加压力△P,γ = 外还要考虑插入这段深度的静压力,使得P max 的绝对值变大,表面张力也变大。
8、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所用毛细管半径大小对实验有何影响若毛细管不清洗干净,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答:毛细管一定要清洗干净,管口平齐。
所用毛细管半径大,所需压力小,测定误差增大,毛细管半径小,气泡易从毛细管成串连续冒出,泡压平衡时间短,压力计所读最大压力差不准。
不干净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加入的正丁醇为表面活性剂,有杂质会影响正丁醇溶液的浓度,引起误差。
9.表面张力为什么必须在恒温槽中进行测定答案:因为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
粘度的测定和应用1.与奥氏粘度计相比,乌氏粘度计有何优点本实验能否用奥氏粘度计答:(1)乌氏粘度计比奥氏粘度计增加了支管C,通过支管C使毛细管下端和上端同时与大气相通,溶液是在其本身重力作用下流出的,故测定数据更准确。
(2)本实验也能用去掉C管的奥氏粘度计,只是测定精度不高。
2.乌氏粘度计中支管C有何作用除去支管C是否可测定粘度答:(1)乌氏粘度计中支管C起与大气平衡的作用。
(2)除去支管C也可以测定溶液的粘度,但是没有C支管使毛细管下端和上端同时与大气相通,F管中溶液重力的影响会影响流出毛细管的时间,导致测定结果精度差。
3.乌粘度计的毛细管太粗或太细有什么缺点答:毛细管太粗流经时间短,容易使读数误差增大。
毛细管太细容易造成堵塞。
4.为什么用[η]来求算高聚物的分子量它和纯溶剂粘度有无区别答:(1)K与α的数值可通过其它绝对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从粘度法只能测定得[η]。
(2)[η]主要反映的是无限稀释溶液中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作用,纯溶剂粘度反映的是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作用。
5.分析ηSP /C-C及lnηr / C-C作图缺a乏线性的原因答:(1)温度波动,(2)记时有误差,(3)每次加入水之后未混合均匀,使溶液的浓度不准,(4)G管溶液有泡沫,(4)测定过程中因为毛细管垂直发生改变以及微粒杂质局部堵塞毛细管而影响流经时间。
乙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比表面积的测定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答案:(1)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测定结果。
(2)振荡时间,振荡过程太短会使吸附未达到平衡。
(3)活性炭易吸潮,放在空气中没有保持干燥会影响测定结果。
(4)溶液浓度配制不准确。
实验四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思考题】1. 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是否需要保持一致为什么答:在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应保持一致,因为温度不同,物质的折射率不同;而且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2. 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答:过热现象使得溶液沸点高于正常沸点。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电热丝较粗糙,吸附的空气作为形成气泡的核心,在正常沸点下即可沸腾,可避免过热现象。
3. 在连续测定法实验中,样品的加入量应十分精确吗为什么答:样品的加入量不用十分精确,因为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实验十六电极的制备与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思考题】1.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答:(1)电位差计是按照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学测量装置,能直接给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值,测定时电位差计按钮按下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电流通过而改变电极表面的平衡状态。
(2)标准电池是用来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补偿电阻上的电位降。
(3)检流计用来检验电动势是否对消,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检流计受到冲击,应迅速按下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
检流计在搬动过程中,将分流器旋钮置于“短路”。
(4)工作电池(稳压电源)电压调至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始终相一致。
2. 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它有什么功用答:装置简单、可逆性高、制作方便、电势稳定。
以标准氢电极(其电极电势规定为零)作为标准,与待测电极组成一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
由于氢电极使用不便,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如:甘汞电极。
3. 盐桥有什么作用选用作盐桥的物质应有什么原则答:(1)盐桥用来减小液体接界电势。
(2)作盐桥的物质正负离子的迁移数应接近;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浓度要大;不能与两端电池溶液发生反应。
4. UJ34A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有时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分析原因。
原因:电极管中有气泡;电极的正负极接反;线路接触不良;工作电源电压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数据不一致等。
5. 在测量金属电极的电极电势时,金属电极要加以处理,以除去氧化膜。
6. 如何使E测定准确答:(1)电极管不能漏液。
准电池和待测电池极化,“标准/未知选择”旋钮在“标准”或“未知”位置的时间应尽可能的短。
对“待测溶液”应将读数盘预置到理论值后再将“标准/未知选择”旋钮旋到,“未知”。
甘汞电极不用时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
(4)对新制锌汞齐电极和新镀铜电极应及时测量,避免再度被氧化。
实验二十一乙酸乙酯皂化反应1.为什么由·dm-3的NaOH溶液和·dm-3的CH3COONa溶液测得的电导率可以认为是κ0、κ∞答:κ0是反应: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 体系t=0时的电导率,但是CH3COOC2H5与NaOH混合的瞬间就已开始反应,因而混合后第一时间测的κ也不是t=0时的电导率。
根据CH3COOC2H5与NaOH体积和浓度都相等,二者混合后浓度均稀释一倍,若忽略CH3COOC2H5的电导率,·dm-3NaOH所测κ即为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