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圣诞欢歌》

合集下载

《圣诞颂歌》解读

《圣诞颂歌》解读
作者的语言风格富有诗意,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 浓郁的文学色彩。
象征与隐喻
圣诞节象征
小说以圣诞节为背景,通过圣诞 节的各种元素,如圣诞树、礼物、
烤鹅等,传递出节日的温暖和喜 悦。
人物象征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象征意义, 如吝啬鬼史克鲁奇象征着贪婪和自 私,而天使象征着善良和仁慈。
情节隐喻
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也具有隐喻意义, 如史克鲁奇在梦中经历的三个精灵 的故事,隐喻着人生的三个阶段和 三种命运。
斯克鲁奇与杰基、托米
虽然开始时斯克鲁奇对他们的善意表示怀疑,但随着故事的进展, 他逐渐被他们的纯真和善良打动。
斯克鲁奇与精灵们
精灵们是圣诞节神奇力量的象征,他们带领斯克鲁奇体验了过去的、 现在的和未来的圣诞节,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角色心理探索
斯克鲁奇
从极度自私到逐渐被感化的心理变化过程, 揭示了人性的可塑性和转变的可能性。
THANKS
谢谢
幽灵的象征意义
三次幽灵的启示作为故事的重要元素,象征着人性的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幽灵带 领斯克鲁奇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冷漠和自私。
救赎与重生
救赎之路
斯克鲁奇在幽灵的启示下,开始走上救赎之路。他努力弥补过去的错误,向身 边的人表达关爱,逐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一过程体现了救赎与重生的主题。
倒叙手法
在描述过去的事件时,作者运用了倒叙手法,使得故 事更加生动有趣。
悬念设置
小说中不断出现悬念,使读者对后续情节充满期待。
语言风格
生动形象
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 得语言生动形象。
幽默诙谐
小说中穿插了许多幽默诙谐的对话和描写,使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

新历史主义小议

新历史主义小议

新历史主义小议摘要:“新历史主义”是一个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派,是一个天生与“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等字眼分不开的学派。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产生讲起,阐释了新历史主义的主要理论并对其创始人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思想作了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文本历史性历史本文化新历史主义或称文化诗学,是一种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萌芽,在八十年代的英美学术界正式诞生的新的文化批评方法,美国学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1982年的《文类》杂志最先使用了“新历史主义”这个词。

新历史主义认为批评者、解释者应该进入到历史文本和文艺作品当中,把现在的自身带进历史解释当中去,写出属于这个人、这个时代人的历史。

【2】所以,有多少个今天的人去说过去的历史,就有多少个过去的历史;有多少文本的读者就有多少个文本。

【3】一、新历史主义的产生背景新历史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背景。

首先,是传统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

传统历史主义强调把艺术作品放在产生它的时代的特定的背景中加以评价,也就是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明历史现象的产生。

这样,历史与作者和读者是不相干的,是客观的。

这就忽略了主体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指导参与作用,也忽略了由于这种主体意识的参与而应受到关注的时代因素通过对主体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对历史现象的理解的问题。

因而,这种历史主义受到形式主义的批判。

形式主义是新历史主义产生之前的一种长期占理论界主导地位的思潮,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形式主义主张艺术是进行形式的创造,这个形式的创造和历史和作者的经历都没有直接关系,研究文学艺术不应跳出作品的形式之外,不要跳出结构之外,研究文学艺术不该陷到内容里边。

【4】也就是说,文学文本的实质是一种语言结构形式。

这就忽略了作品由主体创造必然带有与主体相关的感情及社会因素这样一个事实。

其次,是后现代主义语境。

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反中心、反单一、反意义(前提是世界是混乱的)、反结构等方面,以反对艺术的无序性来对抗传统的有序性,用散乱代替整一,强调艺术表现的自由变体,由于后现代主义认为解释本身就是不相信现象所以消除了四种解释深度,而正是这种消除使得后现代主义作品表现的平面化和无深度感。

NewHistoricism新历史主义

NewHistoricism新历史主义
New Historicism
I. Background II. Overview of New Historicism III. Representitives IV. Features V. Novels of New Historicism VI. Conclusion
I. Background
“文化诗学”批评
1)它可以看作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
形式主义批评的反动,它尝试在新的历史语
境批评,从语言游戏的迷宫步入文化批评的
“大语境”。
2)它主要通过若干“共鸣性文本”还原一
个文化阐释空间,将文学置放于其中,这些
“共鸣性文本”多为一些边缘形的或被压抑的历
史文化因素。
Louis Adrian Montrose
“Old” Historicism
Old Historicism: a single political point of view was found, in most cases identical to the political point of view of the people or at least of of the ruling class (e.g. Elizabethan world view)
文本的历史性
艺术作品是一番谈判(negotiation)以后的产物,商谈的一方是一个或一群创作者,他们掌握了 一套复杂的、人所公认的创作成规,另一方则是社会机制和实践。为使谈判达成协议,艺术家需要 创造出一种在有意义的、互利的交易中得到承认的通货。
—— 格林布拉特
文本的历史性
新历史主义批评反对那种把文学作品视为自足的、独立的符号体系的形式主义观点。认为文本属于特 定的历史,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权利体制之中并受其制约。

NewHistoricism新历史主义文论

NewHistoricism新历史主义文论
BUT New Historicists argue that the threads of the discourse have to be considered so that a complexity and an order is rebuilt.
Discourse Analysis
I had dreamed of speaking with the dead, and even now I do not abandon this dream. But the mistake was to imagine that I would hear a single voice, the voice of the other. If I wanted to hear one, I had to hear the many voices of the dead. And if I wanted to hear the voice of the other, I had to hear my own voice. The speech of the dead, like my own speech, is not private property.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Michel Foucault (1978):
Power is everywhere; not because it embraces everything, but because it comes from everywhere.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Michel Foucault (1978): We must take allowance for the complex and unstable process whereby discourse can be both an instrument and an effect of power, but also a hindrance(妨碍), a stumbling-block, a point of resistance and a starting point for an opposing strategy. Discourse transmits and produces power; it reinforces it, but also undermines and exposes it, renders it fragile and makes it possible to thwart(反对,阻拦) it.

论新历史主义的新型文本观

论新历史主义的新型文本观

论新历史主义的新型文本观
钟观凤;董希文
【期刊名称】《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28)004
【摘要】新历史主义者对以往的文本观进行清算,不满旧历史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形式主义的文本中心论、接受史的“视界融合”和解构主义的文本游戏观,而力图恢复文学的历史维度,建构新的文本观:历史的文本性、文本的历史性、互文流通性.值得注意的是,新历史主义的文本观难免存在局限,如陷入历史不可知论、迷恋历史碎片、忽视审美性.从中引发关于历史的真实与虚构、叙事的宏观与微观、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审美等问题,值得人们反思.
【总页数】5页(P50-54)
【作者】钟观凤;董希文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25;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新批评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文本观差异之比较 [J], 毛小芬;胡伶霞
2.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文本观 [J], 黄国友
3.新历史主义视野中的科举制与八股文 [J], 盖生
4.历史的残片和人文的碎屑——新历史主义的影像表征 [J], 高力
5.历史的残片和人文的碎屑——论新历史主义的影像表征(续) [J], 高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文学批评提纲题型:1.名词解释(5题×5)(张力、反讽、生化、解构主义等)2.填空(10题×1)(流派、代表人物、著作、代表观点、机构等)3.不定项选择(10题×2)4.简答(2题×10)(要点5′展开5′)5.论述(25)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评论性文章(理论要点10分,结合文本阐释15′,一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导论1.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文学批评的性质:科学性、自发性、开放性1)科学性a、意味着它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而是一种知识,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b、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还意味着它具有客观的基础,而不是主观的随意评价c、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按照审美的标准,而不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度2)自律性:表现在批评对创作的独立,对理论的独立3)开放性:a、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主要是由于文学作为“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的本质所决定的B、也是文学批评进行审美发现的必然要求C、同样是文学批评应对今天全球跨学科的学术趋势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3.文学批评的功能:阐释功能(阐释与判断)发现功能创造功能第一章文学批评的主体1。

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分为自发批评、职业批评、大师批评2。

批评主体应怎样坚守明确的价值立场(10分简答题)1)注重核心价值与共识性价值的辩证关系2)体现崇高的精神担当3)贯穿严肃的政治情怀4)显现高尚的学术人格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对象(怎样展开研究):文本、作者、思潮、文学史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上)(重点)一、社会历史批评1。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双重书写:解构主义与新历史主义

双重书写:解构主义与新历史主义

双重书写:解构主义与新历史叙事蔡志诚九十年代前后,先锋小说的书写历险掀起一场意味深长的叙事迁徙:格非、余华、苏童等纷纷调整叙事的焦距,他们不约而同地投入对“历史”的再叙事之中,近、现代史的历史变迁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不确定的边缘与缝隙敞开无边的挑战。

格非创作了先锋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敌人》,随后推出的《边缘》与《敌人》一样都是历史叙事小说,余华则奉献了《一个地主的死》、《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追叙个人化历史之作,苏童也提供了《米》、《妻妾成群》和《红粉》等在欲望中回望历史的作品,“历史”作为主题词似乎取代了形式,成为九十年代先锋小说转型的风向标。

当代小说的叙事疆域,从后视镜的当下此在观照秦关汉宫、隋帝唐皇、两宋遗事和明清硝烟,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和五作家重写《武则天传》,一路驰骋至离当下很近的近、现代时空的先锋历史书写时,新写实小说也从现实原生态的摹写转向历史本相的刻绘,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温故一九四二》,刘恒《白日苍河梦》和方方的《祖父在父亲心中》等历史再叙事小说也联翩而至。

先锋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对历史叙事和历史题材的关注,引发了评论家重新审视“历史小说”的概念和涵义。

“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尽管界定分殊,但它还是在九十年代文学批评中播撒开来了。

有评论者将这一现象回溯至八十年代中期,认为从莫言的《红高粱》、乔良的《灵旗》开始,“1986年后,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批写往昔年代的,以家族颓败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表现了强烈的追寻历史的意识。

但这些小说与传统的历史小说不同,它往往不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为目的,历史背景与事件完全虚化了,也很难找出某位历史人物的真实踪迹。

”但是,这些小说在往事叙说中又始终贯注了历史意识与历史精神,它是以一种新的切入历史的角度走向另一层面上的历史真实的,它用现代的历史叙事话语方式艺术的把握着历史。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称这些小说为‘新历史小说’”。

《圣诞颂歌》读后感

《圣诞颂歌》读后感

《圣诞颂歌》读后感《圣诞颂歌》读后感1书籍是甘泉,滋润我们的心灵;书籍是园丁,栽培我们的前程。

书籍是我们的灵魂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而且还钩起了我们记忆中所有事物。

书籍也是我们情感的来源!过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家喻户晓的名著一《圣诞颂歌》,作者查尔斯·秋更斯。

本书还由世界撞画大师一罗伯特,英诺森提共同完成。

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马利在很久以前就死了,确凿无凝,一天夜晚在交易所非常有名气的一斯克鲁齐,发现了马利的`鬼魂,马利的身上穿着一环接一环的铁链,马利说这是生前太过于贪钱,没有积善行德所受到地惩罚,马利还说,斯克鲁齐只有从今多行善才能挣脱枷锁。

并告诉他今夜会有三个幽灵来见他。

三个幽灵分别是“昔日”,“今日”,“来日”圣诞幽灵。

他们分别带着斯克鲁齐“回到”“带到”“来到”三个时间。

故事的最后斯克鲁齐开始了新生活,彻底改变了自己,从此以后开始帮助他人,积德行善!读完这本书我感慨无比,斯克鲁齐从青年时冲怨到中年时的狠毒,贪污,在到忏悔无比,积德行善,一次一次地改变让我匪夷所思,感动无比,我认为斯克鲁齐最后愿意改变自己,真心忏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本书中,使我最激情澎湃的地方莫过于这里——“你们不可能在更好的地方碰到一起了”。

老乔把烟斗……“我也肯定,这里没有一块骨头像我这把骨头老了”!我看见旁边的画中,几个人坐在椅子上,身后是两大堆的人骨头!我十分生气,可十分怜惜,生气是因为感到那些残害人生命的人的恶毒和可耻,怜惜是因为那些无辜受害者的生命怜惜!读完这本书我好像更加正义了!应该是真的受益匪浅了吧!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穿越时空,读名著会让我们受到人生启发,有时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所以我真心希望大家可以阅读这本书!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一架马车,带你畅游博大的历史;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就让我们在这书的世界,一直活下去吧!《圣诞颂歌》读后感2这部小说是专门写鬼的,非常可怕,非常恐怖(但是,文章的作者说,愿这个鬼,没有人想要驱除它)小说中的主人公斯克虏骑经常被吓得跪在地上哆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文君1,邱天河2(1.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2.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摘要: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从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两方面来看,《圣诞欢歌》揭示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英国底层人民的贫困生活,揭露了资本家的残酷贪婪及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并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引发了人们的深层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

关键词:《圣诞欢歌》;新历史主义;历史的文本性;文本的历史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91-03源于80年代的新历史主义,驱逐了盛行了大半个世纪的为了文本而放逐历史的形式主义批评,使文学研究以一种新的姿态再次回归历史层面。

新历史主义将文本同历史语境以及文化背景相融合,在文学和历史之间架起了联网的光缆,将历史的维度从文本背景延伸到读者语境,再将坐标系扩大到社会、文化、政治等许多和文本有关的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