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件8(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现象:
发光、发热。
活动与探究2 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
现象:
溶液变红色。
活动与探究3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
活动与探究4 在石灰石中加盐酸。
现象:
有无色气体生成
交流讨论
通过上面的活动与探究,总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常伴有哪些典型的现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征?
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 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等。这些现 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 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HJ九(上) 教学课件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2 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 1.性质与变化 2.组成与结构
1.蜡烛一般是用石蜡和棉纱芯制成的。蜡烛在点燃时会出现哪些现象? 发生什么变化?
2.用白瓷板压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会有什么现象?
3.石蜡燃烧变成了什么?在吹灭蜡烛的瞬间,还看到什么?
实验思考: 1.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
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 如何?
2.为什么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3.为什么在有时实验中水面上升不到1/5?在做该实验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实验过程中水面上升不到1/5,可能有如下一些原因: 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不密封③未等集气瓶冷却就进行观察
想一想:
你知道“煤油燃烧”与“煤油能燃烧”有何区别吗?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拓展视野:空气成分的发现(P14)


瑞典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 之一,同时对二氧化碳等多 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
普 利 斯 特 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研究些什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2)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

(3)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学会实验的现象观察、记录和思考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学习重点:1.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在化学中研究物质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难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区分,判断四预习导航:()1、化学研究物质的()与(),()与(),与()。

2、物质(),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等,这类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3、石蜡受热,从()态转变成()态,冷却后又从()态转变成()态。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变化。

点燃石蜡,石蜡能(),并且(),能生成新的物质是()和(),所以这个变化是()变化。

4、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状态 C.气味 D.可燃性5、“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物理性质D. 化学性质五、学习过程:六、效果评价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灰岩溶洞的形成B. 海水蒸发C. 山体雪崩D. 玻璃粉碎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 石蜡熔化B. 木棍折断C. 汽油挥发D. 煤的燃烧3.判断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蓝色火焰B、放出热量C、蜡烛逐渐变短D、产生黑烟4. 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A. 锈蚀B. 爆炸C. 熔化D. 燃烧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B、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 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A. 一定是物理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一定是化学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7.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煤气是一氧化碳(CO)的俗称,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有剧毒,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通过硫醚的气味察觉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1L一氧化碳净重1.25g左右,密度跟空气很接近,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CO2),并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作人们生活中气体燃料,一氧化碳还可以再高温下与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反应,冶炼出金属铁,实验室常用草酸做原料分解,制备一氧化碳气体。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1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PPT课件 (8)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1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PPT课件 (8)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魔棒点灯 •烧不坏的手绢
化学研究什么? 怎样研究化学?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 观察1:取出蜡烛,观察蜡烛的状态、颜色,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观察2:石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会儿, 有什么现象? 离开火焰又有什么现象? 观察3:点燃石蜡,观察有什么现象?
可参考以下几步进行观察: 1、刚开始燃烧: 2、蜡烛继续燃烧: 3、用干燥干净的小烧杯底部压在火焰上方一瞬间后: 4、用干而冷的小烧杯倒放在外焰上方,稍微烤一下: 5、用内壁蘸有石灰水的小烧杯靠近火焰侧面,迅速倒转, 再倒入少量石灰水: 6、吹灭火焰: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研究的问题:对蜡烛的研究
交流认识: 1、 从1、2、3步观察所得现象? 2、 石蜡熔化、气化、遇冷凝固变化 前后物质有没有改变? 3、石蜡燃烧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研究的问题:化学变化常伴随哪些现象? 你的猜测是 实验探索: ① 在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倒入多量的 盐酸 ② 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③ 把蛋浸入白醋里 你观察到的现象 你得出的结论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交流讨论:
1、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哪些?
2、我认为进行科学探究的要素是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何收获?
最新初中化学精品课件设计
课后实践: 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各举一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 从中选一例用实验手段来探究它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2化学研究些什么PPT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1.2化学研究些什么PPT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P+O P O (3)A
5.D
[解析]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2称,化学式为Na2CO3;高2锰酸5钾的化学式为KMnO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硫酸铁的化学式为
1 Fe2(SO4)3,硫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SO4。
(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8. 原子中的三个等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生了状态或形状的改变,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 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像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变化过 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 应。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举例
木条燃烧、铁矿石炼成钢 铁丝弯曲、矿石
铁、铁生锈、水通电变成 粉碎、冰雪融化、
【答案】 (1). 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 (2). 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3). 除去二氧化硫 (4). 除去水蒸气 (5). 防止空
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E,减少实验误差 (6). ×100%
C. D.
2. 化学性质:物质在 可以用于从四氯化碳中提取碘单质
称氢氧化钠时,不能直接称量,要放在纸片上称量
氢气和氧气、绿色植物的 酒精挥发
光合作用、食物腐烂
定义和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 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联系
而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
形状改变、状
伴随现象
气体、生成沉淀、能量的
(66)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2NaOH+SO3 Na2SO4+H2O

1.2化学研究些什么PPT—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精品课件

1.2化学研究些什么PPT—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精品课件
这些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
硬度大 可燃性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 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联系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发光、放热、变色、
物质的外形、状态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
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 一定 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过程中 不一定 伴随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D
4.不能用来判断加热碳酸氢铵发生化学变化的
依据是 ( )D
A.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B.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 浑浊 C.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固体逐渐减少
a--f中属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 _;属酒精化学
性质的是__

属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 _ _;
在无色溶液(碘化钾)中加入 另一种无色溶液(硝酸银), 产生黄色沉淀
化学变化的常见现象
归纳总结 盐溶液 (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其他反应 (二)分解反应 (62)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 AgCl↓+NaNO3(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其他可溶性盐酸盐与硝酸银溶液也有类 似反应,可用于检验氯离子)
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
〖观察思考〗 观察石蜡由固→液→固、固→液→汽的变化。
〖探究与分析〗 思考石蜡燃烧后变成了什么?
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
〖实验现象〗
1、火焰边的蜡烛熔化
2、产生明亮火焰,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4、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反应原理〗
点燃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件
第一类:空气 、海水、泥土、可乐、石灰水
第二类:氧气、氮气、红磷、五氧化二磷、蒸馏水
4.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等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N2、O2、CO2、P、P2O5、H2O
注意:(1)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 O2、 CO2等。(2)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 质。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 着各自的性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收集空气的实验方法。 2、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理解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
理。 4、学会分辨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物 质 组 成

组成:就是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目前发现的元素约有120余种。(第3章 学习) 结构:就是物质是由哪种微粒(原子、分
结 子、离子)构成的,这种微粒又是如何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混合物
概念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区 a.有同种物质组成,即 a.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种 相同的分子、原子或离 物质彼此间不反应的分子、原 子,具有固定的组分 子或离子
别 b. 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b.无固定性质(如熔、沸点 等),各物质保持原有的化学 性质
物 质 用
用途:就是这种物质具有什么作用。 如:酒精可以消毒、肥皂能去污……
途 制法:就是用什么方法获取这种物质。
和 如:酒精可以用粮食发酵来制取;也
制 法
可以用石油来合成……化学就是一门 制造物质的科学。
目前人类已经制造或提取了4千多万种物质. 今后人类攻克环境污染、治愈疑难杂症、 构建新型材料等还需要一些新的物质.因此, 研究物质的制法已成为化学家最重要的任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2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2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
活动与探究 1、将少量蔗糖、面粉和葡萄糖放在燃烧匙中加热
观察有什么现象? 2、 讨论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 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金刚石结构模型
石墨结构模型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交流讨论:下列用途哪些是金刚石的用途,哪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 气味、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 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 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 稳定性、活动性等。
练一练:
根据下面一段有关二氧化碳的描述,回答后面问 题:
些是石墨的用途,说明该用途利用了它们什么性质。
用途
(1)制作钻石
(2)作电池的电 极
(3)制铅笔芯
(4)切割玻璃
物质
利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密切联系。
交流与讨论
人工胰岛素
门捷列夫
诺贝尔
2000年化学诺贝尔化学奖
答案: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1 , 3 , 6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 , 4 , 5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有些物质在发生化 学变化时,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形式释放能量;而有 些化学变化,需要外界提供一定的能量才能发生。
燃烧发光、放热释 电池内部发生化学 光合作用需要吸
放光能、热能
反应释放电能
收太阳光能
试说说下列化学变化中能量的转化:
燃烧: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 干电池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光能为化学能 呼吸作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其他形式能量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件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件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 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连一连
石蜡熔化 石蜡易熔化 石蜡燃烧 石蜡能燃烧
变化是描述正在进行或已经进行的 过程,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一般来说,在叙述物质性质时时常 会用“能”、“会”、“易”、 “具有”、“可以”等词语。
1、化学变化常能量的 吸收 和 释放 。 2、化学变化时: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
光能、 电能等形式。
C.磨制玉石饰品 D.铸造青铜器皿
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 生的是(D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热量
B. 电灯通电发光
C. 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电能
D. 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 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两点”、“两度”,溶解 性、挥发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石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发光、放热,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⑵这些变化有什么明显区别。
前者没有新物质生成,后者有新物质生成。
物 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变 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 化学反应)
物理、化学变化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化学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的 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D.①②③⑥⑦⑧⑨
3.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概念填空。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_物__理__性__质___), 把块状的硫研碎(属___物_理__变__化____),取 少量放入燃烧匙内,将燃烧匙加热,硫熔 化成淡黄色液体(属___物__理__变__化___),继 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属化_ 学_ 变_化), 说明硫具有可燃性(属___化__学__性__质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石蜡熔化、气化、遇冷凝固变化
前后物质有没有改变?
3、石蜡燃烧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研究的问题:对蜡烛的研究
应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理
变化或化学变化?
研究的问题: 化学变化常伴随哪些 现象?
你的猜测是
实验探索:
பைடு நூலகம்


在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倒入多量的盐酸
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把蛋浸入白醋里
你观察到的现象
你得出的结论
交流讨论:
1、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有哪些?
2、我认为进行科学探究的要 素是 ?
怎样进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解释与结 论——反思与评价——表达 与交流
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何收获?
课后实践: 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各方面各举一例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并从中选一例用实验手段 来探究它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
第 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魔棒点灯 •烧不坏的手绢
化学研究什么?
怎样研究化学?
化学研究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照片
研究的问题:对蜡烛的研究
观察1:取出蜡烛,观察蜡烛的状态、颜
色,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观察2:石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会儿, 有什么现象? 离开火焰又有什么现象? 观察3:点燃石蜡,观察有什么现象?
可参考以下几步进行观察: 1、刚开始燃烧: 2、蜡烛继续燃烧: 3、用干燥干净的小烧杯底部压在 火焰上方一瞬间后: 4、用干而冷的小烧杯倒放在外焰 上方,稍微烤一下:
5、用内壁蘸有石灰水的小烧杯靠 近火焰侧面,迅速倒转,再倒入少 量石灰水:
研究的问题:对蜡烛的研究
交流认识:
1
、 从1、2、3步观察所得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