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苏教版
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有四种烷烃:①3,3-二甲基戊烷、②庚烷、③2-甲基己烷、④丁烷。
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 . ②>③>①>④B . ③>①>②>④C . ②>③>④>①D . ②>①>③>④2. (2分) (2019高三上·三明期末) 工业生产苯乙烯是利用乙苯的脱氢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该反应的逆反应属于还原反应B . 苯乙烯和乙苯都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面C . 乙苯的一氯代物有3种D . 煤的干馏可以得到苯和乙苯3. (2分) (2019高二下·公主岭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N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B . 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C . NH4+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D . 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4. (2分) (2016高一下·青海期末) 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苯乙烯;⑤环己烷;⑥环己烯;⑦乙醇,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有()A . 4种B . 3种C . 2种D . 1种5. (2分) (2020高二上·芜湖期末)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A . 全部B . 只有①③④C . 只有②④⑤D . 只有①②③④6. (2分)下列卤代烃中沸点最低的是()A . AB . BC . CD . D7.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水就鉴别的是()A . 乙醇、苯、硝基苯B . 苯、己烷、溴苯C . 苯、乙酸、己烯D . 苯、乙醇、乙酸二、解答题 (共5题;共40分)8. (12分) (2018高一下·永春期末)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和化合物D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江苏省淮阴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

江苏省淮阴中学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I 卷(选择题,共7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届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已经被做成各种玩具,有一种玩具的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聚酯纤维是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纯净物 B .聚酯纤维一定易溶于水 C .聚酯纤维可能易着火D .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加聚反应2.“绿色化学”要求在化工合成过程中,目标产物对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下列反应类型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加成反应 B .取代反应 C .缩聚反应 D .消去反应 3.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甘油和水 B .苯和苯酚C .乙醛和乙酸D .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只有①②③5.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能被银氨溶液氧化C C =OCH 2CH 2O [ ] nB.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D.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6.在一定条件下,能与①NaOH ②溴水③甲醛④FeCl3都起反应的是A.甲酸B.乙酸钠C.乙酸乙酯D.苯酚7.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C.该物质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8.某苯的衍生物,含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其分子式为C8H10O,其中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结构式有A.1种B.2种C.3种D.4种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小题每小题4分,第17、18小题每小题5分,共42分。
江苏省淮阴中学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二)苏教版

淮阴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量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人们规定的数,没有单位C.H2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H2的质量之和D.标准状况下,H2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12.有8 g 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A.8 g B.15.5 g C.11.7 g D.无法计算3.根据相关化学概念和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某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若将反应Fe 2Fe2 = 3Fe3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材料一定为铁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D.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易溶于水B.硅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C.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D.NaOH溶液通常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同时生成氯化钠。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Na是还原剂C.CC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设“此”为电解质,“彼”为非电解质,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非此即彼的B硅便于运输、贮存,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将是“21世纪的最佳能源”C相同温度下,同一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平衡常数的值可能也不同D在迄今发现的元素中,不一定所有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除外)都满足条件“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其周期序数”7.下列各组气态氢化物中,按稳定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SiH4>U23592U23992 2 CL 1mo·L-1AC3溶液,在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乙烧杯中加入与上述NaOH溶液等体积、等L ,其溶液o。
江苏省淮阴市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一)模拟押题苏教版

淮阴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 g /moB.通过树状分类法可把硝酸和硫酸分入强酸,把纯碱分入正盐C.酸性的雨水都是酸雨,酸雨的o CO2的质量是44 g2.有8 g 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A.8 g B.15.5 g C.11.7 g D.无法计算3.化学概念是对化学现象与事实的总结和概括。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散系只包括溶液和胶体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氨的合成即为固氮。
C.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1 mo物质的质量完全相同D.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4.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A.氯化钠溶液B.新制氯水C.漂白粉D.液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从HF、HC、HBr、HI的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B N的非金属性比L 1mo·L-1AC3溶液,在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乙烧杯中加入与上述NaOH溶液等体积、等24o,H—F的键能明显高于432 J/moB、 mo/L氨水中NH3·H2O部分电离,一定温度下该氨水的电离度为55%C、某CaOH2溶液的浓度为 mo/LD、十六烷的裂化产物中不饱和烃的分子数超过50%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3.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一全国性的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的可行措施是。
24.某NaBr、NaI混合液中,含NaBr ,NaI 。
苏教版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实验班〕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t℃时,水的离子积为K w,该温度下将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A.混合液的pH=7 B.混合液中,[H+]=KwC.a=b D.混合液中,c〔B+〕=c〔A-〕+c〔OH-〕2、、常温下,强酸溶液A和强碱溶液B的pH之和为16,当它们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时,溶液的pH恰好等于7,那么A与B的体积比是A.1︰10 B.10︰1 C.1︰100 D .100︰13、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响情况如下:〔1〕CuSO4 +Na2CO3主要:Cu2+ + CO32─+ H2O == Cu(OH)2↓+ CO2↑次要:Cu2+ + CO32─== CuCO3↓〔2〕CuSO4 +Na2S 主要:Cu2+ + S2─== CuS↓次要:Cu2+ + S2─+ 2H2O == Cu(OH)2↓+ H2S↑以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拟中,正确的选项是A、CuS <Cu(OH)2<CuCO3B、CuS >Cu(OH)2>CuCO3C、Cu(OH)2>CuCO3>CuSD、Cu(OH)2<CuCO3<CuS4、常温下,取 mol/L HX溶液与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同〕得溶液甲;另取 mol/L HX溶液与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溶液乙。
测得溶液甲的pH=8,溶液乙的pH>7。
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大于 mol/L 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B.甲溶液中c(Na+) —c(X-×10−8 mol/LC.甲溶液中c(OH-) —c×10−8 mol/LD.相同条件下,HX的电离程度<NaX的水解程度5、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参加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B.pH值为1的溶液Cu2+、Na+ 、Mg2+、NO3-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 、CO32-、NO3-、Al3+6、·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 c(OH-)7、以下各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A .纯水100℃和25℃时的pHB .Na 2CO 3溶液中的HCO 3一和OH 一数目C .常温下,pH= 1的 KOH 溶液和 pH= 11的CH 3COOK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一离子浓度D .100mL0.lmol/L 的CH 3COOH 溶液与10mL0.lmol/L 的CH 3COOH 溶液的H +数目8、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 -1NaOH 水溶液,②20mL0.50mol·L -1H 2SO 4水溶液,③30mL0.40mol·L -1HCl 水溶液,④40 mL 0.30 mol·L -1CH 3COOH 水溶液,⑤50 mL 0.20 mol·L -1蔗糖水溶液。
江苏省淮阴中学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苏教版

淮阴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3个-23SO 恰好将2个-4XO 还原,则X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量的Fe 粉与氯气和氯水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 .Na 、Mg 、A 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 . 铁粉中混有铝粉既可用过量的NaOH 溶液,也可以用过量FeC3充分反应过滤除去D .常温下,铝制品用浓硫酸或浓硝酸处理过,可耐腐蚀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A .B .C .D .4. Na 2SO 4中所含的Na 离子数为A .×1023B .×1023C .D .15.下列物质分别与100mL 2mo/L 的盐酸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①镁粉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碳酸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④>③=②D .④>①>②=③6.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前四为排序正确的是A .氧、硅、铁、铝B .铁、氧、铝、镁C .氧、硅、铝、铁D .硅、氧、铝、铁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天然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氧气光照 B 氯气加热C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D 浓硫酸8.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A 汤姆生B 道尔顿C 卢瑟福D 波尔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粉末B 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C 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D 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0.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 石墨制成金刚石B 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 水变成汽油D 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危机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 .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C .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能发生电泳的性质D .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从HF 、HC 、HBr 、HI 的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 、C 、Br 、I 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B N 的非金属性比1 C16 g18 g 24o A 6Si 2O 13 和 4 mo SiO 2制得5mo NaAO 2、1mo NaASiO 4,还应制得Na 2SiO 3____________mo ,共消耗Na 2CO 3 mo (得到的固体中无SiO 2)。
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苏教版

淮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3个-23SO 恰好将2个-4XO 还原,则X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量的Fe 粉与氯气和氯水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 .Na 、Mg 、Al 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 . 铁粉中混有铝粉既可用过量的NaOH 溶液,也可以用过量FeCl3充分反应过滤除去D .常温下,铝制品用浓硫酸或浓硝酸处理过,可耐腐蚀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4.0.5mol Na 2SO 4中所含的N a +离子数为( )A .3.01×1023B .6.02×1023C .0.5D .15.下列物质分别与100mL 2mol/L 的盐酸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①镁粉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碳酸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④>③=②D .④>①>②=③6.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前四为排序正确的是( )A .氧、硅、铁、铝B .铁、氧、铝、镁C .氧、硅、铝、铁D .硅、氧、铝、铁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天然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氧气(光照)B.氯气(加热)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D.浓硫酸8.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 .道尔顿 C.卢瑟福 D.波尔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粉末B.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C.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D.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0.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水变成汽油D.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危机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C.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能发生电泳的性质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HF、HCl、HBr、HI的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B. N的非金属性比P强,N2的活动性比磷单质的强C. Li、Na、K的原子半径和单质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 从氢硫酸露空放置容易变质,产生浑浊的事实,推出O的非金属性比S强13.关于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O3具有刺激性臭味,因此被称为“臭氧”②O2与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③O3比O2密度大,也比O2易溶于水④O3比O2稳定,高温下不易分解⑤臭氧有漂白和消毒作用⑥空气中微量O3可以刺激中枢神经,加快血液循环,因此空气中O3含量越高越好⑦空气中高压放电、高压电机和复印机工作都会有O3生成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④⑥ D.⑤⑦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燃烧时将全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变大C.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一定属于VIA族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15.我国所生产的碘盐中含有少量的碘酸钾(KIO3),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而预防甲状腺疾病,而核应急专用碘片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KI),食用一定的碘片可以阻止放射性碘被人体甲状腺所吸收,那碘化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1 C.—5 D.—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周期相邻主族原子序数一定相差一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1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化学反应不能将一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离子C.正四面体分子中的键角都是109°28D.羊油和重油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加以区分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4O和C2H6O一定互为同系物B.16 g CH4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相等C .32S 与33S 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是同一种核素D .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N2和C2H4的分子数相等19.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铁制容器可盛装冷的浓硫酸,因为常温下铁和浓硫酸不反应B .铝热反应提供一定的能量引发,因为铝热反应为吸热反应C .增加炼铁高炉(右图)的高度并不能提高CO 的转化率,因为化学平衡没有移动 D .鸡蛋清中加入2滴1%醋酸铅溶液后产生沉淀,因为蛋白质发 生了盐析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过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相等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滴入Ba (OH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某无色溶液中加Ba (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4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B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C .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D .饱和(NH 4)2SO 4溶液和饱和CuSO 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且原理相同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浅绿色烟。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5-8班).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不存在其他分子的是:A、HClB、NH4NO3C、Na2SD、HClO2、某反应:A B + C 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A、△H>0、△S>0B、△H>0、△S<0C、△H<0、△S>0D、△H<0、△S<03、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4、一定温度下,把2. 0体积的N2和6. 0体积的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
已知平衡时NH3的浓度是c mol·L-1,现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1的是分别充入上述容器,并保持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后,NH3的浓度不为..c mol·L-A. 1.0体积的N2和3.0体积的H2B. 2.0体积的N2、6.0体积的H2和4.0体积的NH3C. 4.0体积的NH3和1.0体积的H2D. 2.0体积的NH3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 用25 mL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B 用托盘天平称取8.75克食盐C 用电子天平称取1.2355克无水碳酸钠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7.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10mol/L,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HCO3—、Cl—B、Na+、K+、NO3—、Cl-C、K+、Na+、S2-、NO3—D、Mg2+、Na+、SO32—、CO32—8、将PH试纸湿润后测量以下溶液,不会产生误差的是A. Na 2SO4B. Na2CO3C. CH3COOHD. KOH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3个-23SO 恰好将2个-4XO 还原,则X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B.+2C.+3D.+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量的Fe 粉与氯气和氯水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 .Na 、Mg 、Al 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 . 铁粉中混有铝粉既可用过量的NaOH 溶液,也可以用过量FeCl3充分反应过滤除去D .常温下,铝制品用浓硫酸或浓硝酸处理过,可耐腐蚀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4.0.5mol Na 2SO 4中所含的Na +离子数为( )A .3.01×1023B .6.02×1023C .0.5D .15.下列物质分别与100mL 2mol/L 的盐酸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①镁粉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碳酸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④>③=②D .④>①>②=③6.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前四为排序正确的是( )A .氧、硅、铁、铝B .铁、氧、铝、镁C .氧、硅、铝、铁D .硅、氧、铝、铁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天然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氧气(光照)B.氯气(加热)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D.浓硫酸8.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 .道尔顿 C.卢瑟福 D.波尔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粉末B.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C.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D.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0.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水变成汽油D.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危机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C.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能发生电泳的性质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HF、HCl、HBr、HI的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B. N的非金属性比P强,N2的活动性比磷单质的强C. Li、Na、K的原子半径和单质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 从氢硫酸露空放置容易变质,产生浑浊的事实,推出O的非金属性比S强13.关于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O3具有刺激性臭味,因此被称为“臭氧”②O2与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③O3比O2密度大,也比O2易溶于水④O3比O2稳定,高温下不易分解⑤臭氧有漂白和消毒作用⑥空气中微量O3可以刺激中枢神经,加快血液循环,因此空气中O3含量越高越好⑦空气中高压放电、高压电机和复印机工作都会有O3生成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④⑥ D.⑤⑦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燃烧时将全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变大C.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一定属于VIA族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15.我国所生产的碘盐中含有少量的碘酸钾(KIO3),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而预防甲状腺疾病,而核应急专用碘片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KI),食用一定的碘片可以阻止放射性碘被人体甲状腺所吸收,那碘化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1 C.—5 D.—1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周期相邻主族原子序数一定相差一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1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化学反应不能将一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离子C.正四面体分子中的键角都是109°28D.羊油和重油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加以区分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4O和C2H6O一定互为同系物B.16 g CH4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相等C.32S与33S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是同一种核素D .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N2和C2H4的分子数相等19.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铁制容器可盛装冷的浓硫酸,因为常温下铁和浓硫酸不反应B .铝热反应提供一定的能量引发,因为铝热反应为吸热反应C .增加炼铁高炉(右图)的高度并不能提高CO 的转化率,因为化学平衡没有移动 D .鸡蛋清中加入2滴1%醋酸铅溶液后产生沉淀,因为蛋白质发 生了盐析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过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相等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滴入Ba (OH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某无色溶液中加Ba (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4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B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C .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D .饱和(NH 4)2SO 4溶液和饱和CuSO 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且原理相同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浅绿色烟。
B .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生成碳酸钠。
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 .胶体中分散质能透过半透膜,但不能透过滤纸。
23.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碱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B .将S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C .白磷易溶于水,不能保存在水中D .高性能通信材料光 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单品硅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4.通常采用NaHCO 3的悬浊液除去混在CO 2中的少量HCl 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NaOH 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用饱和Na 2CO 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渣,其中含莫来石(Al 6Si 2O 13)的质量分数为43.4%,还有含量较多的SiO 2(其他成分不含Al 和Si )。
用粉煤灰和纯碱在高温下烧结,可制取NaAlSiO 4(霞石)、Na 2SiO 3和NaAlO 2,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Fe 2O 3+3CO 2Fe +3CO 2高温Al6Si2O13 + 3Na2CO3→ 2NaAlSiO4+ 4NaAlO2 + 3CO2↑ ①Al6Si2O13 + 5Na2CO3→ 2Na2SiO3 + 6NaAlO2 + 5CO2↑ ②SiO2 + Na2CO3→ Na2SiO3 + CO2↑③(1)粉煤灰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
(2)用 1 mol Al6Si2O13 和 4 mol SiO2制得5mol NaAlO2、1mol NaAlSiO4,还应制得Na2SiO3____________mol,共消耗Na2CO3 mol(得到的固体中无SiO2)。
(3)若粉煤灰中 Al6Si2O13 与 Si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1kg粉煤灰与6mol Na2CO3反应(反应物全部都参与反应),可制得NaAlO2_________________mol。
(4)若用100 mol Al6Si2O13同时生产NaAlSiO4和NaAlO2,且n(NaAlSiO4):n(NaAlO2) = x,消耗Na2CO3 y mol,试确定y与x的关系式。
26.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②铝③CaO ④CO2 ⑤H2SO4⑥Ba(OH)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Al2(SO4)3(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有: (用物质序号填空),可以利用⑦具有现象这一简单物理方法区分⑦、⑧二种分散系。
(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17.1g⑩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SO42-的粒子数为,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 4HNO3 = Al(NO3)3 + NO↑ + 2H2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当有4.48升(标况)NO气体产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被还原HNO3的质量为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B 4.B 5.B 6.C 7.B 8.B 9.B 10.C 11.D 12.CD 13.C14.C 15.D 16.D 17.D 18.D 19.C 20.B 21.D 22.B 23.B二、填空题:24.HCO 3+H +====H 2O+CO 2↑CO 2可以与NaOH 反应CO 2+2OH -====-23CO +H 2ONa 2CO 3也可以与CO 2反应生成NaHCO 3-23CO +CO 2+H 2O====2-3HCO25.(1) 16.5% (2) 5,8 (3) 5.09mol (4)500- 100 x 1+ x 26.(1) ③⑤⑥⑩ 丁达尔(2)(3)(4), 0.6mol , 12.6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