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

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最大程度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势力之间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国资产阶级革命大致分为议会斗争(1640—1642)、两次英国内战(1642—1649)、英吉利共和国(1649—1653)、护国公统治(1653—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光荣革命(1688)等不同的阶段。
两次英国内战,都是议会军战胜国王的军队,不仅将昔日的君主推上了断头台,而且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把革命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建立了“护国政体”,他本人成为“护国公”。
“护国政体”的本质就是一种军事独裁统治,它的出现更加反映出英国革命的艰巨性和反复性。
随后的英国在经历了斯图亚特王朝20多年复辟统治之后,于1688年爆发“光荣革命”,并逐渐建立起新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制。
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英国内战:第一次内战发生在1642—1646年,爆发的标志是1642年。
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战争。
第二次在1648年。
1648年,成为阶下囚的查理一世乘机逃跑,发动第二次内战。
2.处死查理一世:1649年初,查理一世被处决。
1649年5月,议会通过一个文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在英吉利共和国,掌握实权的是独立派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其代表是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克伦威尔。
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1.“护国公”统治的背景:1649年5月,克伦威尔派兵镇压了平等派士兵的起义,受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热烈欢迎。
1649年8月,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大获全胜。
克伦威尔将爱尔兰的大部分土地分给军队的军官、士兵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
许多士兵因为在这次战争中获得土地而丧失了革命精神,他们不愿意把革命进行下去,而希望出现一个强大有力的军事独裁政权来保障他们的既得利益,这就为日后军事独裁的出现造成了一大批支持者。
2.“护国公”统治的性质:护国公实际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和军事权于一身,是无冕之王,“护国政体”本质上是军事独裁统治。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二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素材新人教版选修2

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1649年2月,下议院又通过了废除上议院和王权的决议,这时英国事实上已成为一个共和国。
到5月19日,议会的决议正式宣布:“英国的人民和所有隶属于它的领土和地区上的人民,都是并都将由此构成、缔造、建立和团结成为一个共和国和自由邦,都将由这个民族的最高权力,即议会中的人民代表和他们所任命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所统治,而不需要任何国王和贵族院。
”这样,英吉利共和国就以法律形式正式确定了下来。
另外,根据议会在2月份所通过的决议,国家行政权交给了由41人组成的国务会议。
新成立的国务会议的成员中,大部分都是独立派领导人物。
同时,成员中31人都是来自议会的议员。
──蒋孟引《英国史》。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学习总结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学习总结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1.13世纪《大宪章》颁布以后,英国确立起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但是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国王和议会的矛盾激化。
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以限制王权。
1641年议会通过了《大抗议书》,历数国王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弊端,提出废除各种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
2.1642年内战爆发,长期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最高权力机关,经过反复较量,议会军终于战胜了王军。
1648年底内战结束。
1649年,在民众的强大压力下,议会审判并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3.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官集团掌握了共和国的统治大权,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秩序,对外则派兵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
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议会,不久便宣布自己为“护国公”,成为军事独裁者,建立了“护国政体”。
“护国政体”实际上是军事独裁统治。
4.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政局动荡不安。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流亡国外的查理二世进行谈判。
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力图重建君主专制统治。
面对不断扩张的王权,议会议员达成一致,在1688年发动政变,废黜了詹姆士二世,邀请他的女儿玛丽及其荷兰丈夫威廉执政为英国女王和国王,史称“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此结束。
典题1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公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公的批准才能生效。
”这表明( ) ①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②护国公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原则④克伦威尔以此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明确此时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实行独裁统治。
由克伦威尔是新贵族代表而排除含①的A项,又由实行独裁统治违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原则而排除含③的C、D两项。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克伦威尔为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出的努力。
(2)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克氏“令人敬 仰”并被安上“王者之雄”的原因。
提示:(1)议会中与王权斗争,建立骑兵队,整治军 队,指挥取得马斯顿荒原战役胜利,组建“新模范军”, 指挥取得纳西比战役的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20
(2)颁布《航海条例》,进行英荷战争,为拓展英国海 外贸易开辟道路;与欧洲强国签订商约,巩固英国的海上 权威与商业利益;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 革命前的水平;远征爱尔兰、苏格兰,扩大国内市场;通 过奴隶贸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21
要点二:综合认识英国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1)特点。 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 ②革命过程呈现出曲折性和反复性。 ③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4
(2)概况。 ①第一次内战(1642—1646 年):议会军在内战初期屡 战屡败。1645 年,经过军队改革建立的“新模范军”在 纳西比战役中给国王致命一击。1646 年,查理一世成为 阶下囚。 ②第二次内战(1648 年):议会军取得胜利,再擒查理 一世。
5
(3)结果:1649 年初,查理一世被处死。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1649 年,克伦威尔掌握国家政权。
15
评价:总的来说,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在当时维护 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但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分权,克伦威尔却独裁掌权,披着 共和制外衣进行专制统治,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意 愿,后期的独裁统治也引起他死后英国政局的混乱。后 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另找稳定局势的办法。
16
[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高中历史 2.2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知识点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英国内战:第一次内战,爆发, 查理一世于1642年宣布讨伐议会。
各地民兵组成议会军进行反抗经过, 议会军初期屡战屡败。
1645年,“__”在__________战役中给国王的军队以致命一击结果, 查理一世成为阶下囚,第一次内战以议会方面的胜利告终第二次内战,原因, 国王逃跑,保王势力挑起了第二次内战结果,议会军再次取得胜利,再擒查理一世2.共和国的建立:(1)判定________死刑,1649年被斩首。
(2)1649年,英国建立了_________共和国,____________等掌握了国家政权。
►知识点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1.护国政体的建立:(1)建立: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________,改共和政体为________。
(2)特点:护国公终身任职,有权指定继承人,并将立法、行政、军事、外交等大权集于一身。
(3)政策:实行军事管制;不断对外征服;言论自由遭禁止。
2.护国政体的结束:(1)原因:①克伦威尔病死,军队内部的争权斗争激烈。
②政局更加混乱,大多数英国人希望结束护国政体,恢复旧秩序。
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政府和军队的统治不力深表不满,宁愿恢复王权保护既得利益。
(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詹姆士一世之子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复辟时期。
►知识点三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1.查理二世:(1)表现:①恢复____________,对其他教派实行迫害。
②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照国教仪式进行宣誓。
③对参加过革命的人进行反攻倒算,用恐怖手段加以迫害。
(2)影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反对派使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
2.詹姆士二世:(1)表现:①竭力在全国恢复天主教。
②任命一批天主教徒为军官,实行专制统治。
(2)结果:1688年,“ _____________”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_________。
►探究点一长期议会的历史作用17世纪,由于英国议会时断时续,出现几届较为特殊的议会。
最新人教版选修二高中历史第2单元 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教学设计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重点难点】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英国内战中议会与查一世的斗争;护国整体时期克伦威尔与议会的矛盾;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较量的结果是议会权力超越王权,王权受到限制,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
【教建议】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人教社高中新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中已有一定的介绍。
两者内容略有重复,但是侧重点不同,前者以“制度”为中心,后者侧重于“较量“。
【教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新课】本课可以回顾第一节课所知识导入,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形成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整体概念。
【讲授新课】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英国内战爆发【习探究】阅读课文简单叙述英国内战的经过。
(生阅读教材,然后叙述)查一世无法容忍议会对自己权威的挑战。
在议会中,国王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反复的较量后,最终在1642年挑起了内战。
第一次内战内战爆发后,英国国内明显分为两大阵营。
一方是拥护国王的旧贵族、官僚、国教教士的保王党,由于他们头戴假发,身佩长剑,所以被称为“骑士党”。
另一方面是以国会为首的革命阵营,其主要成员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大多农民以及城市贫民。
由于他们不戴假发,因此被称为“圆颅党”。
内战开始后,国会军尽管在人力和物力方面占有优势,但是在军事上却一再失败。
在与国王军队的斗争中,独立派首领克伦威尔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日益显露出,逐渐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克伦威尔在第一次内战中,指挥议会军取得了纳西比战役的胜利,击溃了王党军主力。
第二次内战中,在普里斯顿附近再次打败王党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而结束了内战。
【问题探究】从开战时的双方客观条件看,议会占优势,但是战争初期,议会的军队却屡战屡败,为什么?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内部思想分歧,军事指挥不利。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学案1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课标要求] 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
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1.条件(1)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
(2)海外政策:都铎王朝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传统工业的发展。
(3)国内政策: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骤增,圈地运动大规模兴起。
[归纳概括]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君权神授”理论与中世纪的“君权神圣”思想都主张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但前者主张王权至上,后者主张教权高于王权。
2.表现(1)工业:出现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并发展起来。
(2)农业:农村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3)商贸: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3.影响(1)政治领域: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随着议会力量的增强,他们当中很多人成为议会议员。
(2)宗教领域: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派别——清教。
(3)思想领域:反对“君权神授”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不断滋长;英国传统的“人生而自由”的权利意识、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思想愈发强劲。
[名师点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革命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新的经济基础发展的必然要求。
都铎王朝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兴起,但当时资产阶级的力量尚小,其自身的发展还需要封建王权的保护,而王权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也乐于为资本主义发展保驾护航,所以当时资产阶级和王权之间尚能达成某种默契。
但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不断增强,他们在政治上要求分享权利,这就对专制王权形成严重挑战,导致双方矛盾日趋尖锐。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必然会对专制王权发起挑战,甚至用暴力即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国王的统治。
深化探究材料清教提倡个人判断,反对轻信盲从;强调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号召人们积极进取,生财有道。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和国王的斗争 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2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课程标准] 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英国内战(1)两次内战①爆发: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________。
②经过:议会军初期屡战屡败。
但在1645年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③1647年国王逃跑,保王势力在______年挑起第二次内战。
(2)结果:议会军取胜,两擒查理一世,1649年将其处死。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时间:________年。
(2)特点:既无国王也无____________。
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1.护国政体的建立:________年克伦威尔武力解散了________,改________政体为护国政体,他本人成为共和国的“护国公”。
2.护国政体特点(1)护国公终身任职,有权指定____________。
(2)护国公集________、________、军事、外交大权于一身。
3.独裁统治(1)把全国分为十多个军区,实行________________。
(2)穷兵黩武,不断对外征服。
(3)言论自由遭禁止,民主思想受到禁锢,________________中禁区重重。
4.护国政体的结束(1)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死后,政局混乱。
②大多数英国人希望结束护国政体,恢复____________。
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宁愿恢复________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________________返回伦敦,登上王位,复辟时期开始。
三、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1.查理二世的反动政策(1)恢复英国________,对其他教派实行迫害。
(2)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________仪式宣誓。
(3)用________手段迫害革命人士。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1)成果:17世纪70年代末,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课标要求] 简述议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英国内战(1)两次内战①爆发: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
②经过:议会军初期屡战屡败。
但在1645年的时候,“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③1647年国王逃跑,保王势力在1648年挑起第二次内战。
(2)结果:议会军取胜,再擒查理一世,1649年将其处死。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时间:1649年。
(2)特点:既无国王也无上议院。
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1.护国政体的建立:1653年克伦威尔武力解散议会,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他本人成为共和国的“护国公”。
2.护国政体特点(1)护国公终身任职,有权指定继承人。
(2)护国公集立法、行政、军事、外交等大权于一身。
3.独裁统治(1)把全国分为十多个军区,实行军事管制。
(2)穷兵黩武,不断对外征服。
(3)言论自由遭到禁止,民主思想受到禁锢,社会生活中禁区重重。
4.护国政体的结束(1)原因①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
②大多数英国人希望结束护国政体,恢复旧秩序。
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宁愿恢复王权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2)结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登上王位,复辟时期开始。
[重点精讲] 护国政体: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体。
英吉利共和国建立后,克伦威尔依靠武力镇压人民运动,驱散议会,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三、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1.查理二世的反动政策(1)恢复英国国教,对其他教派实行迫害。
(2)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宣誓。
(3)用恐怖手段迫害革命人士。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1)成果:17世纪70年代末,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
(2)作用:这个法案对封建专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3.詹姆士二世的反动政策(1)在全国恢复天主教。
(2)任命一批天主教徒为军官,实行专制统治。
4.“光荣革命”(1)时间:1688年。
(2)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结果: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名师点拨] “光荣革命”是一场由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阶级联合发动的宫廷政变,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
主题一英国护国政体的建立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建立的原因有哪些通过两次内战,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被推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
在共和国时期,又出现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其主要原因有:(1)克伦威尔在内战期间树立的威信。
(2)长期的专制独裁统治的习惯、封建专制思想的存在。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议会民主不健全。
(4)英国政局的动荡、革命阵营内部的分歧等。
材料1653年,克伦威尔率兵闯入议会,手中挥舞宝剑,怒气冲冲地对敢于“犯上”的议员们吼道:“恶棍们滚开!”此后,克伦威尔在高级军官和伦敦大商人的拥戴下,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造成了什么结果?(2)有人认为,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是封建的君主专制政体,你同意吗?答案(1)事件:1653年4月,克伦威尔发动政变,解散议会。
结果:克伦威尔宣布自己就任“护国公”,建立了军事独裁的护国政体。
(2)不同意。
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是一种军事独裁统治,但不能说是封建的君主专制。
因克伦威尔自己是一个清教徒、新贵族,在其统治期间,推行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护国政体”是一种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政权。
政体只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它并不能反映一个政权的性质。
对一个政权的定性,应以它所代表和维护的阶级利益为主要依据。
护国政体在形式上是军事独裁,但它所代表的却是当时革命阵营的利益。
对人物的评价,应该用历史和辩证的思维方法。
所谓“历史”,就是要将这个人物放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分析评价;所谓“辩证”就是要全面、一分为二。
主题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呈现出什么特点?主要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1)特点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
②革命过程中呈现曲折性和反复性。
③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2)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较弱;资本主义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他们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
③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必然会垂死挣扎。
(3)影响①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②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材料恩格斯说:“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
经过多次动荡之后,新的重心又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1688年革命正是确立了“新的重心”,正是一个“新的出发点”。
从此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循着正常的轨道发展起来。
(1)恩格斯所说的“不可避免的反动”指的是哪些事件?(2)为什么说1688年革命是一个新的出发点?(3)有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场妥协,是历史的倒退;有人则认为是一场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
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这场革命?答案(1)1660年至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政策。
(2)“光荣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它推翻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析。
“光荣革命”是一场新贵族、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的妥协,但它更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种妥协是建立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之上的,是适应英国国情的行为,因而其积极的、进步的作用是明显的。
表格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1628年,克伦威尔首次被选入议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此时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及平民的矛盾B.新贵族阶层与农民阶级的矛盾C.资产阶级、新贵族同专制王朝的矛盾D.英格兰同苏格兰两国间的矛盾答案 C解析17世纪初,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越来越成为其阻碍。
资产阶级、新贵族同专制王朝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并成为英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2.下图展示的是英国某一国王被处死的场面。
1649年1月,在法庭进行最后宣判前,最高裁判所主席布拉德肖在发言中说:“法律高于国王,而国会高于法律,因为法律是代表人民的国会所制定的,从而法官根据法律审判国王是合法的。
”接着,国王被处以死刑。
遭受审判并被处死的国王是( )国王被斩首示众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C.詹姆士二世 D.查理二世答案 B3.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大戏剧家,但有一个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被视为淫秽而遭到禁演。
这个时期的英国应处在( )A.詹姆士一世的统治之下 B.查理一世的统治之下C.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之下 D.克伦威尔的统治之下答案 D解析克尔威尔是比较狂热的清教徒。
在他统治时期,英国成为正式的清教国家,很多消遣娱乐活动都被禁止或遭到限制,引起了许多人的憎恶。
4.查理二世重登王位前,向议会方面表示“不准备重复他的经历”。
他的“经历”是指( )A.被议会俘虏 B.在国外流浪C.受到法律限制 D.在宫廷政变中下台答案 B解析斯图亚特王朝的几任国王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
查理二世是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登上英国王位的,在此之前鉴于国内对王党分子的打击,一直在海外流亡。
5.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个历史事件:“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
”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答案 A解析结合题干信息“旧瓶”、“新酒”,可知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6.17世纪,面对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哪些形式的反复斗争?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答案斗争形式:议会内的斗争(或者提出要求等)、军事斗争(或者内战)、双方妥协(或者允许旧王朝复辟)、宫廷政变等。
原因: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斯图亚特王朝掌握国家大权,力量上占优势,地位上较主动;议会方面一度存在政治分歧等。
说明: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社会制度必然经过多次斗争才能战胜旧的社会制度。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斗争形式,要从斗争的具体史实中综合概括出来;原因要结合斗争双方的情况,尤其是双方的力量对比、斗争策略等来考虑。
基础巩固1.1660年,英王查理二世将英国海上力量定名为“皇家海军”。
1918年4月,英国空军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正式成立,王室立即将其定名为“皇家空军”。
但直至今天,英国王室始终不同意在英国陆军前冠以“皇家”称谓,主要是因为( )A.英国始终没有成为陆军强国B.英国陆军始终由议会所控制C.陆军曾打败王军并处死国王D.王室没有意识到陆军的重要性答案 C解析在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以克伦威尔为首的“新模范军”打败国王查理一世的军队并将查理一世处死。
国王被处死,这对英国王室而言是莫大的耻辱,导致英国王室始终不能原谅陆军的弑君之罪,不肯给陆军冠之以“皇家”称谓。
2.1646年议会方面取得内战的胜利,其原因是( )A.自耕农和手工业者阶层的坚决支持B.保王党势力的分散C.议会加强军队的建设和领导D.国王被议会方面俘虏答案 C解析1646年时,内战的双方是议会与国王,议会方面的军队是新模范军,该军战斗力的强弱是议会方面取得胜利的关键。
3.英国历史学家J·K·琼斯认为:查理二世是“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的继承人”。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他的政策既有封建专制的内容,也有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内容B.他与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有血缘关系C.克伦威尔与他一样都对革命成果加以否定D.他们三人都曾经解散过议会答案 A4.下图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①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成熟②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革命③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④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需要长期斗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解析①②的说法是错误的,不是条件不成熟,而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5.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流亡海外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达成妥协,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这种做法的初衷在于( )A.维护政局稳定,保护既得利益B.恢复专制统治,维护政局稳定C.维护既得利益,扩展海外力量D.扩展海外力量,改变国际形象答案 A解析克伦威尔死后,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士兵发动反政府活动,农民举行起义,政局动荡。